摘要:祈谷礼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部分,它既反映了古人迷信愚昧的一面,也有祈盼丰收顺遂的心理。其兴衰变化,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思想状况相联系。对祈谷礼进行考察,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中国古代;祀仪;祈谷礼;中国传统文化
祈谷,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吉礼之一。吉礼是有关祭祀的典礼,古人十分重视祭礼,以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吉礼包括祀天神、祭地祗、封禅、宗庙、祀先代帝王、祀先圣先师及各种杂祭,名目繁多,故又依祭祀规模及重要程度分为大祀、中祀、小祀(或群祀)三大类。尽管各代划类不尽相同,但祈谷始终列入大祀之中。
祈谷礼之所以受到古代帝王的重视,原因主要有二。其一,祈谷礼祭祀的对象是昊天上帝。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对世界万物惶惑不解,产生了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并直观的把辽阔高远的天当作了神灵的世界,加以崇拜。随着国家政权的诞生,“天”的地位被逐步提高,从物质的天、与人关系不很大的神的世界变成了操纵人间权利更替、给人间赐福降祸、有意志又时刻管理人间事物的“昊天上帝”,此时,王权要靠天命来支撑,而帝王又自称为上天之子,因而祭天成为古代帝王祭祀活动中最隆重的典礼。古代帝王一年中大规模的祭天活动主要有四次,即正月上辛日在南郊祭祀昊天上帝,以祈谷;孟夏(或仲夏)在南郊设立雩坛举行大雩礼,以祭天祈雨;季秋于明堂祭祀昊天上帝,称为大飨明堂,以宣明政教;冬至日在南郊圜丘祭昊天上帝,进行年终大报谢。四次祭天依时序排列,祈谷列于首位。其二,祈谷礼的目的,是祈求昊天上帝保佑农业大丰收。古代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农业收成的丰歉直接关系的人民的生死、国运兴衰,而古代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主要是“靠天吃饭”,故古代帝王重视祈谷礼便是自然的了。
一
祈谷起于周礼,《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周天子“乃于元日祈谷于上帝”。此处的“元”训为“善”,“元日”指“吉日”。古代以为,凡为人君当斋戒自新,故取其谐音,祈谷在辛日举行。按干支记日,天干十日一循环,一月有三辛日。何辛日祈谷,以占卜得吉兆而定。首先卜上辛,如上辛不吉则卜中辛,中辛又不吉则卜下辛。后来祈谷明确定为上辛行礼,才不再卜日。
祈谷礼仪,在周代如同冬至日南郊圜丘祀天礼仪。但在先秦文献中,对南郊祀天程序没有集中记述,仅散见于《周礼》中百官之职掌及《仪礼》、《礼记》等礼经论述中。归纳论之,其礼仪大体如下。
祭前三月,于涤牢(系牲之所,取涤荡洁清之义)圈养所用牺牲。牺牲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因圈养于牢,取义类比,又称牲牢。牲牢有太牢、少牢之分。太牢指牛、羊、豕三牲全备,规格较高;少牢指羊和豕,规格低于太牢。也有专指牛为太牢,羊为少牢的。依周礼,祈谷用牛,称特牲。
祈前十日,太宰帅执事于太庙卜日。得吉便宣誓斋戒。古代祭祀者为了表示对神祖虔诚,在举行祀礼前洁身吃斋,净化思想,谓之斋戒。依周礼,祀天散斋七日,致斋三日。此礼为历代沿用。散斋昼理事如旧,夜宿于正寝,唯不吊丧问疾,不作乐,不判署刑杀文书,不行刑罚,不经秽恶。致斋则唯行祀事,其余悉断。
祀前一日,陈设掌次,即由幕人等设置供周王及百官临时休息、更换祀服的帷幄。先秦诸祭皆有尸(祭祀时由活人装扮的神灵化身),尸为尊,故专门张有供尸更衣的尸次。同时,封人饰牲牛、设楅衡(控制牛用具,楅加在牛角,以防触人;衡设于牛鼻便于牵引)、置絼(牵牛绳)、供水槀(用于洗牲体)、以待夕牲(祭祀前夕查视祭品牲具);牛人供互(挂肉架)、盆(用于盛牲血)、簝(用于盛放牲肉)等用具,以待杀牲;大司乐安置乐器;其他礼器亦陈设完备。祭祀用品,特别是礼神之玉,礼神之牲,全要洗灌洁净,以示恭敬。
祭祀日,鸡人呼旦,以警起百官。大祭祀响铃,以应鸡人。衔枚氏令禁止喧嚣。蜡氏陈道警跸,令禁止行刑,丧者不哭,着凶服者均避去。太史就位,执行祭祀之礼。另(熙)人供粢盛(供祭祀的谷物);舍人供簠簋(礼器);鬯人供秬鬯(用郁金草和黑黍酿造的香酒);酒人供五齐三酒(祭祀所用不同等级、类别的酒醴);司烜氏取明火(以阳燧映日所点燃的火)、明水(用铜鉴所取的露水);幂人以疏布巾幂八尊;典瑞供玉器;亨(烹)人供鼎镬;笾人、醢人供笾豆之实。太宗伯亲临涖玉鬯,省牲镬,奉玉齍。
祭时至,小宗伯告时于王,周王服大裘衮冕,乘玉辂出宫;至郊,御大次,小宗伯告备,周王出大次,乘大辂至祭坛。于是燔柴升烟,奏乐,以降神。乃迎尸,太祝相尸之礼,小祝沃尸盥(为尸沃水盥洗)。遂迎牲,太祝掌之,太宰赞之,周王亲自牵牲杀之,其时封人歌舞。乃扫地而祭,小臣沃周王盥,御仆相盥(奉盘受巾)。接着,荐玉币,荐笾豆,荐血腥。其中牲血由周王亲荐于神座前,以示天神尊贵,宜极敬不亵。之后行七献礼。据杜佑《通典》载,周王以匏爵酌泛齐(五齐之一,下同)献尸,为一献;大宗伯亦以匏爵酌醴齐献尸,为二献。此两献称朝践。接着太祝执明水、明火而祝号,其祝词大致为:“皇皇上天,昭临下土。集地之灵,降甘风雨。庶物群生,各得其所。靡今靡古,维予一人。某敬拜皇天之佑。维某年某月某日。”(《大戴礼记?公符篇》)祝毕,周王退,俟于小次。乃由太宰及亨人烹牲,大司徒荐熟于神庙前。荐毕,周王出小次,以匏爵酌盎齐献尸,为三献;大宗伯以匏爵酌醍齐献尸,为四献。此两献称馈献。遂荐黍稷。荐毕,尸乃食。食讫,王再酌朝践之泛齐以酳(献酒)尸,称朝献,此为五献;大宗伯更酌馈献之醍齐以酳尸,称再献,此为六献;又有诸臣酌沈齐向宾长之一献,称终献,此为七献。每一献均伴以乐歌。七献毕,尸酢(以酒回敬)周王以清酒(三酒之一,下同)酢宗伯以昔酒。酢诸臣以事酒,其间亦举乐歌舞。最后嘏(祝福),王酳尸,尸嘏王,此为卒爵。于是,小祝送尸而去,太祀命撤祭器,肆师宣告礼成事毕。
二
周代的礼仪制度已十分完备,成为历代礼制的基础。依照周礼规定,“天子祭天,诸侯祭土”(《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南郊祭天祈谷是周天子的专利,诸侯不得僭越。但是,春秋时期鲁国亦行南郊祈谷礼,史称“启蛰而郊”,是一特例。“启蛰而郊”见于《左传?桓公五年》。据唐代孔颖达疏,“启蛰”为夏正建寅之月(正月)中气(“启蛰”后称“惊蛰”,西汉《太初历》将“雨水”提前,“惊蛰”才变为夏历二月节气),时值孟春,与周天子行祈谷礼时间相同。地点亦在都城之“郊”。鲁国之所以能在众多诸侯国中独获此殊荣,是因为鲁为周公封地,而周公为周王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赫赫功劳,被尊称为大圣,百世师表。周公死后,周成王为了追念周公勋劳,以表尊师崇圣、报功崇德之心,特许鲁国郊祀昊天上帝。然而鲁国毕竟不敢与周天子等同,没有举行最隆重的冬至圜丘郊天礼,只是于孟春祭天祈谷。鲁国郊祭祈谷始于鲁僖公,虽经周天子许可,但毕竟诸侯南郊祭天与周礼不合,有僭越之嫌,故受到历代儒生指责。鲁国之后便再也没有诸侯举行南郊祭天祈谷礼。
三
祈谷礼在周代很受重视,但到了汉代,因不分正祭、祈祭,且开始合祭天地,之后单独的祈谷礼长久不行。直至南北时期。梁武帝于天监四年(505年)春正辛亥日,亲赴南郊举行祈谷礼,且在位期间十五次至南郊祭天祈谷,才重开后世帝王行祈谷礼之端,陈因梁制,北齐、北周亦有祈谷礼,之后便盛行起来。
唐代《开元新礼》所定祀天礼,亦一岁有四,“正月上辛祈谷祀昊天上帝于圜丘”明确列入其中。其礼仪在周代的基础上有所增删,但仍与冬至祀天礼大体相同。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正月辛丑日南郊祈谷后,除大赦、改元,还对内外文武及致仕官三品以上赐爵一级,四品以下加一阶,陪位白身人及将士赐勋,并另赐钱物,使此日成了朝臣欢庆的盛典。宋代徽宗政和年间,专门制定了祈谷仪,与冬至郊天礼开始有了区别。唐宋祈谷礼与周代相较,主要的区别有四。一是不再立尸,而以神主牌位代替。二是增加了五方帝、日月、星辰等许多从祀神位。三是七献改为三献;即初献、亚献和终献。四是祀礼最后增加望燎,即将祝版、玉帛、黍稷等供祭品置于燎坛柴上焚燎。
元代无专门的祈谷礼,明初亦未祈谷。至嘉靖十年(1531年),明世宗方于孟春上辛日在大祀殿祈谷。大祀殿在明太祖洪武年间首建于南京,用于合祭天地。明成祖迁都北京,又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北京南郊效仿南京规制新建了一座大祀殿,并在其后一百多年作为合祭天地的场所。明世宗登基,认为合祭天地于大祀殿不合古制,决定另在大祀殿南筑圜丘,在北郊建方泽,实行分祭天地。故自嘉靖十年始,大祀殿专用于行祈谷礼。当年还新定了祈谷礼仪,其礼与宋代政和礼相较,又有了变化。这主要是祈谷日“改用惊蛰节,礼视《冬至》大祀少杀,帛减十一,不设从坛,不燔柴。”(《明史?礼志二》)另外,斋戒改为致斋三日。嘉靖十一年惊蛰,因皇帝有疾,不能亲行祈谷礼,命武定侯郭勋代祭。给事中叶洪上奏:“祈谷、大报,祀名不同,郊天一也。祖宗无不亲郊。成化、弘治间,或有故,宁展至三月。盖以郊祀礼重,不宜摄以人臣,请俟圣躬痊,改卜吉日行礼。”(同上)当时虽未听从叶洪的意见,但亦对世宗产生了影响。至嘉靖十八年(1539年),祈谷礼改行于大内之玄极宝殿,不奉配。穆宗登基后,礼臣上奏:“先农亲祭,遂耕耤田,即祈谷遗意。今二祀并行于春,未免烦数。且玄极宝殿在禁地,百官陪祀,出入非便。宜罢祈谷,止先农坛行事。”(同上)于是隆庆元年(1567年)始,罢祈谷礼。直至崇祯十四年(1641年),明思宗才恢复祈谷礼,仪式大体与嘉靖朝同。但其时已值明末,随着农民战争的发展,明政权岌岌可危,故仅在崇祯十五年又举行了明朝的最后一次祈谷礼。
清代自顺治时起,即定于每年正月上辛祭上帝于大享殿,为民祈谷。大享殿的前身,即明朝永乐十八年在北京南郊所建的大祀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依古明堂规制改建完成后,更名大享殿。但祈谷与明堂大享不同,前者为许愿祈求,行于岁首正月,后者为还愿酬谢,行于秋收之际。因此,祈谷之所称作“大享”,未免名实不符。于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大享殿为“祈年殿”。次年,大修祈年殿,改玻璃瓦上青、中黄、下绿三檐异色为纯一青色,与周围环境和玉陛丹楹对比,更觉鲜明。光绪十五年(1889年),祈年殿遭雷击焚毁,次年重建。1970年曾重修。现存祈年殿高38米,直径32.72米,中央四柱代表四季,外圈两排柱子各有十二根,分别代表十二个月和十二时辰。殿座三层,每层周围有石护栏,外有壝墙一重。其附属建筑有皇乾殿、祈年门、神库、神厨、宰牲房、燔柴炉、瘗坎、具服台、走牲路及七十二间长廊等。祈年殿设施齐备,清代的祈谷礼均在此举行。清代祈谷礼,起初沿明制,至顺治十七年(1660年)恢复燔柴,其礼仪即与冬至圜丘大祀仪相等。
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在中国古代举行数千年的祭天祈谷礼也告终止。不过,祈年殿这座美丽非凡的古建筑其祭祀功用虽已失去,但作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遗产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不仅可供游人参观欣赏,而且作为罕见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还是研究古代祈谷礼及传统文化的珍贵实物史料。
综上所述,祈谷礼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反映了古代迷信愚昧的一面,也包含有祈盼丰收顺遂的心理。其兴衰变化,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思想状况相联系。对祈谷礼进行考察,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但是,在古代文献,特别是礼经注疏中,对祈谷礼记载零乱,且众说纷纭,意见多有分歧,笔者不揣浅陋,通过对有关祈谷礼资料的研读,进行清理,撰成此文,以祈对中国古代祈谷礼的礼仪及沿革变化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不妥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原载《阴山学刊》199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