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聚和文化建设全面解读
冀中能源集团党委宣传部
2009年6月30日,刚满周岁的冀中能源集团正式将年过半百的华北制药集团收归麾下。在“煤老板要造药”的一片惊呼声中,冀中能源集团又一次在自己的版图上增添了一方“诸侯”,成为河北省以煤为主,兼顾制药、化工、电力、机械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的资产总额673亿元、年销售收入470亿元以上(未含华药)、在册职工13万人的紧密型、高效能、可持续发展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同年8月16日,在华药集团改革发展誓师动员大会上,担任冀中能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华北制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的王社平斩钉截铁地宣布了包括集团公司执行层高管人员不得在下属公司兼职、所有原料和大宗物资采购一律通过比质比价或招标采购、严禁私设小金库等在内的“五条禁令”。“一石激起千层浪。”“五条禁令”在2万名华药员工中引起巨大冲击波,触发了久违的激情。业界有识之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冀中能源集团在企业并购重组进程中的又一次企业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开始。”
诚哉斯言!华药人不仅从“五条禁令”和10月18日新工业园区及冀中能源首个投资20亿元的头孢项目开工建设等举措强烈地感受到冀中能源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不断创造历史”和企业作风——“雷厉风行,执行到位”14个字的内涵,而且在为之振奋的同时焕发着新的创业激情,大家手掌拍红了,眼睛湿润了,看到希望了。一位职工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工作的激情仿佛一夜之间又回来了,我渴望通过劳动和付出创造美好的未来。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内心世界,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一个缺乏文化底蕴的企业,如同一个没有素养的人,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有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用这个企业文化把所有的人凝聚在一起。作为河北省一支举足轻重的国企“集团军”,冀中能源集团在其由各个“方面军”联合重组、集结成军并且迅速壮大、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从未放松过锤炼、熔铸这一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军魂”。
大道之行,胜在文化。曾几何时,企业文化毫不谦虚地从传统价值边缘跻身而来,以自身的强大魅力构成当代企业发展的基本环境,并日益彰显出它渗透经济、融入经济、干预经济的本质特征。王社平清楚地意识到,领导者职责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对企业文化的阐释和发展。他把塑造企业文化看做是最重要的高层领导责任,认为“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从根本上探求企业核心竞争力、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升企业能力并最终实现效率与效益最大化的解决之道”。春华秋实,事实为这一论断做了有力的注脚:冀中能源集团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成长的同时,找准定位,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把企业发展联合重组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融合同步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聚和文化”,实现了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并为新时期重组型大集团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蓝本。
岁末年初,冀中能源集团接连捧回“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十大功勋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50强单位”“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全国优秀企业标志”“河北省企业文化建设特殊贡献奖”“河北省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奖项,其领军人物王社平先后获得“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十大功勋人物”“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特殊贡献人物”“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创造奖”“中国煤炭工业石圪节精神奖”“河北省企业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等殊荣;冀中能源企业文化建设经验、研究成果被纳入《中国组织文化管理体系测评标准1.0》之中;冀中能源被国内众多名牌大学、企业文化研究机构视为集团重组与文化建设的成功典范和开拓先行者,其经验作为范例进入大学研究生院的教学案例。面对丰硕的成果,笔者更加认同这样一个推论:超群出众的企业,必然有一套独特的文化品质。这种文化品质使它们脱颖而出,也将使它们基业常青。
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完善,任何一个企业家,无论愿意不愿意,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承担起建立企业文化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所幸的是,王社平不但对此清醒万分,而且已经率部走在全省乃至国内国企的第一集团方阵之中,并正在为我们留下“教科书”般的启示。
也许有人说,现在去总结冀中能源集团企业文化还为时过早,因为它才过周岁。但我们追根溯源,冀中能源的“源头活水”又是那么源远流长;同时,冀中能源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真实而有力的存在,“性格气质”又是那么独树一帜;面向未来,冀中能源的决策层和整个团队正在建塑和深化着这种文化品质,努力使其形神兼备、落地生根。因此,当我们从某个视角对其加以解读,厘清冀中能源企业文化探索实践的来龙去脉,以期我们对冀中能源企业文化建设有新的理解和启迪,从中探寻冀中能源集团的“军魂”是怎样炼成的,无疑有着相当耐人寻味的思考价值。
“源远流长”——冀中能源集团企业文化的发展脉络哲学家尼采说:“当婴儿第一次站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使他站起来的不是他的肢体,而是他的头脑。”强势企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是靠资产规模,不仅是靠员工数量,而是靠企业的内在文化与发展质量。这,就是企业的头脑。而兰德公司、麦肯锡等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发现:凡业绩辉煌的企业,企业文化的作用都十分明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世界500强得以成功的基石。
作为中国500强排名149位、全国经济效益200佳第88位、全国煤炭企业前10强的冀中能源集团,在其迅速崛起、迅猛扩张、科学发展的历程中,从来也不缺乏企业文化的精神支撑。而这个企业文化底蕴深处,必有它独有的脉络和精神源泉。
其一,冀中能源集团的企业文化,有着中国企业优秀传统文化“源头活水”的丰富积淀。
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与生俱来的伴生物。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同企业相伴而生。冀中能源集团联合组建之前的邢矿、邯矿都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后来联合重组的井陉矿务局、峰峰集团更是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09年6月重组的华北制药也有50多年的历史。这些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譬如,开始联合重组的企业大都是煤炭企业,而煤炭企业本身又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煤炭企业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历史。煤炭行业文化的烙印使其具备了许多优秀的企业文化基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品格,顾全大局、奉献牺牲、爱岗敬业的精神,以人为本、重视安全的理念,雷厉风行、执行到位的作风等等。再加上华药集团的至真、至美、至善的文化,更可谓相得益彰,锦上添花。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特质,如影随形,成为企业的精神图腾,使得冀中能源集团在高速成长过程中就完成了早期的自我超越。
面对河北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信任与重托,他们胸怀大局,在一份沉重而坚实的责任驱动下,雷厉风行,执行到位,并且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顺应河北煤炭企业整合重组的历史大潮,书写了冀中能源集团跨越发展史册中的一个个崭新篇章。他们内心深处那些根深蒂固的理念与气质,正是冀中能源集团优秀企业文化基因的沃土。
其二,冀中能源集团的企业文化,有着其领军人物性格气质的鲜明印记,是“不断创造历史”的“强者之魂”。
一个公司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实际上往往就是领头人的风格、精神及其经营理念的传播和贯彻。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是企业家个人品质和行为的综合反映。军队中经常讲“什么样的干部带什么样的兵”,也讲“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企业领导者是条龙,他带领一群羊,也会把这群羊变成龙。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家文化,其核心理念是企业家思想的浓缩。这些“骨子里”的东西,不可避免地打上其领军人物的一些个人色彩。企业领导人的性格气质强悍,企业就强悍,就嗷嗷叫,企业就有了强者之魂。就像提起微软就会自然提起比尔·盖茨一样,冀中能源集团的发展轨迹中,最响亮的一个名字,就是王社平。
2004年2月28日,王社平在当时重组的第一家企业——张家口盛源矿业公司揭牌仪式上曾经豪情满怀地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乘风破浪会有时。我们的目标已经明确,蓝图已经描绘。但是,要把它变成现实,必须靠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打造。我们一定能克服前进路上的一切困难,再创新业绩,再上新台阶,打出一片新天地,创出一个新局面!”作为军人出身的王社平不仅有敏锐的政治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更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如果这种带有“野心”、“野性”的企业文化理念像血液一样融入企业血脉,那么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个企业精神永存、灵魂仍在。正如电视剧《亮剑》里李云龙所说的那样:一支优秀的军队是有灵魂的,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给这支部队注入了“军魂”。军队的性格是什么?
是气质,是战斗意志,是不可战胜的军魂!豪情所至,言为心声。王社平任邯矿集团董事长时曾掷地有声地说:“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不相信眼泪。苦熬不如苦干,穷等不如穷拼,干就干它个惊天动地,拼就拼它个地覆天翻!”这番话语,听得让人血脉贲张、热血沸腾。当他在2009年8月16日华药集团改革发展誓师动员大会上用平白朴实的语言讲出了华药职工的心里话,并且昭告天下:“挑战在前,考验在前,希望在前,光明在前。实践将再一次证明:我们这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队伍,是拍得起胸脯,说得起话,干得成大事的!”他的讲话,点燃了华药职工心中的希望之火,使2万名华药人心生感动、壮怀激烈。一位114车间的职工说:“振奋、震撼,董事长的讲话说到我们心坎上了!我们有了目标,有了信心,跟着这样有魄力、有人格魅力的领导,华药的目标一定能实现!”10月18日,仅仅离8月16日两个月,华北制药新工业园区及新头孢项目就开工建设,向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制药强企迈出坚实一步,华药群情沸腾、如火如荼。作为冀中能源企业文化——聚和文化的总设计师、总建筑师和第一推手,王社平以他的胆识、魄力和果敢决断的自信大气,给整个领导班子注入了灵魂,给企业集团注入了“不断创造历史”的“军魂”,在联合重组和快速发展的一个个硬仗中打出了企业一往无前的改革气势,打出了企业上下同欲的至情境界,打出了企业蒸蒸日上的经济效益,成就了一个做强做大、跨越发展的时代传奇。
其三,冀中能源集团的企业文化,已经形成一个具有强烈同化功能的“气场”,成为一个锤炼“铁军”的大“熔炉”。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同样如此。文化使其不但以良好形象“秀于外”,而且以深厚底蕴“慧于中”。所谓企业文化,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企业的优良传统和良好工作、生活作风的具体体现,是一种文化氛围,是一种心灵契约,是一种强烈地支配着团队成员思想和行为的团队文化。有着各种各样背景、资历的人进入冀中能源集团,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受到同样文化的熏陶,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同样的性格与气质。置身冀中能源集团,仿佛有一种气场,在感染着人,在维系着人,在改造着人。它创造了一个有别于其他企业的“小气候”,已经形成了一种内在的文化要素,或者叫做文化习惯;即使后来有相异的精神加入进来,也会很快被这种精神所同化、所感染,从而形成新的整合力量。
在冀中能源集团的许多煤矿,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有两个以上的职工在行走,他们总是自觉地排成一列,并且成为一种习惯。在这里,通过推行准军事化管理、6S管理、班前礼仪、文明行为规范等“养成教育”,企业职工逐步形成一种相同的“文化习惯”。同时,管理干部带头下井,攻坚克难冲锋在前,说了算、定了干,想大事、干大事、干成大事,坚持矿务公开、每天早晚的碰头会等,都变成了自觉的行为和日常的习惯。事实证明,在企业内部维系一种崇高的企业精神与人格魅力,是事业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在冀中能源集团,能征善战、有勇有谋的骁勇战将比比皆是,而且“英雄不问出处”,其源盖出于此。
管理深处是哲学,执行背后是文化。英特尔总裁格洛夫曾断言:“华人对财富几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但对于组织的动作似乎缺乏足够的热情和关注。”冀中能源集团这些“功夫在诗外”的行为和效应,是对这一观点最好的挑战。
其四,冀中能源集团的企业文化,是“做人”的文化,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价值最大化的文化。
按照西方经济学家杜拉克的说法,企业就是把资源变成财富的组织。人类在经历了几千年“以土为本”的劳动经济和200多年“以物为本”的技术经济后,终于迎来“以人为本”的文化经济。正像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将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只有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可以使人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潜能,实现自我的全部价值。面对众多的全面发展的人,管理只能以人为本。人的创造力一旦和资本结合,就能产生无限魅力。笔者深切地感到,冀中能源集团决策层站在战略高度理解企业文化,在企业高速发展进程中牢牢把握好了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资本,一个是人。冀中能源集团不断地把社会人转化为企业人,把知识分子转化为能撑大局的多面手,把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人的价值最大化。同时,它还尽心竭力使新加入冀中能源集团的职工分享到企业成长、联合重组所带来的好处,让他们与企业拥有同样的梦想,以强烈的责任感与忠诚来加以回报,实现企业与人生的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