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0100000041

第41章 两宋至明清:理学的孝道论证与佛教的孝道建构(下)(4)

佛教也认为赡养、照料父母是人子应尽的责任。佛教认为,僧尼辞亲出家,并不是放弃自己赡养父母的责任。佛教强调,吃斋念佛固然对修行大有裨益,但还必须以世间善行作为“助缘”,才能证悟佛法,而孝养善事父母就是世间最大的善行。所以,僧尼出家前要先安顿好父母的生活,出家后如果父母的生活失去依靠,也要节衣缩食、尽心竭力奉养父母。佛教进一步提出,布施圣贤“不如孝事其亲”,父母就是家中的佛,“有亲在堂,如佛在世”,要将父母当作佛陀一般来敬奉,孝敬双亲是最大的功德。佛教还提出了孝为戒先、孝为戒本:“戒虽万行,以孝为宗”;“夫孝也者,大戒之所先也。”这就把持戒修行都统一到孝道上来了,孝敬父母成为得道成佛的必要条件。

儒佛孝道内涵上的歧异主要体现在对父母精神上的敬养方面。儒佛孝道都认为,物质上的养亲孝亲只是小孝,对父母精神上的孝敬才是大孝。如,儒家讲“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佛教说“孝之大者在乐亲之心。”但是,在“敬养”的内涵方面,儒佛孝道是有区别的。

莲池大师把世俗孝道概括为三个层次:“一者承欢侍彩而甘味以养其亲;二者登科入仕而爵禄以荣其亲;三者修德励行,谓成圣贤以显其亲。”最低层次的孝是菽水承欢、彩衣娱亲,让父母衣食住行没有匮乏、生老病有所倚靠,这是物质上的孝;第二个层次是登科入仕,让父母尽享荣华富贵,这是较低的精神层次上的孝敬;第三个层次是建功立业、成圣成贤,名声昭于时,利泽施于后,光耀门楣、显扬宗族,这是儒家孝道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但是,在佛教看来,世俗之孝只是尽一些琐碎的、微不足道的养亲义务,即使是显亲扬名、光祖耀宗,也依然是“小孝”。只有学道弘法、修德成佛,报答多世父母的恩德,才是真正的“大孝”。这种“大孝”由低到高也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出家修行,为父母修福造经,度父母亡灵脱离六道轮回之苦。佛教认为,僧人舍俗出家,表面看来是离家疏亲,实际上是舍小孝而成大孝,“一子成道,九族超升”,出家修行同样能够荣亲耀祖、光前裕后。僧侣修心念佛,“能为父母作福造经、烧香请佛、礼拜供养三宝,或饮食众僧,当知是人能报父母其恩”,因而才是对父母恩德的报答。佛教特别注重超度父母的亡灵,主张“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进行造经念经、盂兰盆会等的目的,就是祈求往生的父母离尘垢恶道,长驻净土,永享安乐。

二是善巧劝谕,让父母见佛闻法,勤修定慧,了脱烦恼生死。

佛教认为,“父母得生净土受诸快乐,岂不嘉哉?平生孝养正在此时。”莲池大师就讲:“出世间之孝,则劝其亲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愿往生,永别四生,长辞六趣,莲胎托质,亲觐弥陀,得不退转。

人子报亲,于是为大。”《佛说孝子经》中佛谆谆告诫沙门:“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虽为孝养,犹为不孝。”所以,在佛教看来,劝导父母皈依三宝,持斋念佛,断除三途辗转之苦,于女才算成就了大孝,“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劝以念佛法门,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

三是由救济今世父母而救济多世父母、普渡有情众生,这才是至孝。在佛教看来,竭尽股肱之力孝养父母,或为父母割股剜目、赴汤蹈火、历尽劫难,并不足以报答父母的大恩大德;为父母造经祈福、超度父母亡灵,这种孝道仍然是狭隘的、有限的。只有将救济今世父母扩大为救济多世父母,将报答父母恩德的孝心化为对有情众生的大慈悲心,以菩萨道解救众生困厄,让一切众生止恶修善,敬信三宝,才能报答父母浩大的恩德,才是最大的孝行。佛教的报众生恩,佛教的放生,无不是孝心的扩展。由此可见,佛教的孝心就是慈悲心,孝道也就是菩萨道,举凡六度万善、菩萨百行,无不是孝道的扩充:“孝养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无非佛行。”

释迦牟尼和地藏菩萨被奉为佛门两大孝子。所谓“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佛陀躬行孝道,不仅在于他为父担棺、为母说法,更在于他舍身出家,以救度众生为己任。正如孙绰在其《喻道论》

所云:“故孝之为贵,贵能立身行道,永光厥亲。……昔佛为太子,弃国学道,……还照本国,广敷法音,父王感悟,亦升道场。以此荣亲,何孝如之?”地藏菩萨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以慈悲之心承担众生的苦难。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正是佛教的大孝精神。

可以看到,在对孝道内涵的理解上,儒家孝道世俗的、人文的旨趣与佛教孝道浓厚的宗教色彩,体现出人文与宗教,即世间与出世间孝道的分野。

三、推己及人与慈悲众生:孝道境界上的歧异

性善是儒家对人性的主流看法,性善论与佛性论有许多相通之处,儒家的“涂之人可以为禹”与佛教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出一辙。但是,儒家思想是即世间的,其关注点始终在于人类社会、在于人类自身,不出乎六合之外;而佛教思想是出世间的,佛教以无限时空为背景而展开自己的理论,佛教孝道所及,是整个三千大干世界的有情众生。佛教所谓的“众生”,不仅仅指人类,也包括一切有情识的生物,这就使佛学比儒学具有更宽广的理论视野,相应地,佛教孝道也呈现出比儒家孝道更开阔更深远的境界。儒佛孝道对于行孝主体和行孝对象上的不同看法,就是这种分别的反映。

儒家认为,孝道是做人的根本,是人优异于动物的独特之处,而佛教认为包括动物在内的众生都具有孝心,都可以成为行孝的主体。

儒家突出人的价值,强调“惟人,万物之灵”,认为道德是人的属性,“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只有人不仅有气、有生、有知,而且有仁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所以,孔子、孟子在讲到孝道中所蕴含的“敬”的内涵时,都把“敬”视为人与禽兽的区别。孔子讲:“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说:“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可见,儒家认为孝道是人所特有的道德行为,是人和动物相揖别的标志之一,所以不忠不孝的叛臣逆子被贬称为“禽兽”。“有知而无义”的动物即使偶尔有“报答”亲恩的行为,也只是一种本能,如乌鸦之反哺、羊羔之跪乳。

佛教则不然。从缘起、平等出发,佛教认为有情万物皆有佛性,孝是包括禽兽在内的众生共同的本性。因而,佛教将孝道由人而扩展到动物,六道众生都可以成为行孝的主体。《大方便报恩经变相》中就记载了鹦鹉采谷孝敬盲眼父母的故事。

孝的对象是父母,这一点是儒佛孝道的共识。区别在于,儒家孝道所指向的只是自己今生今世的父母,佛教的孝则延及到多世父母。

儒家没有三世因果的观念,所关注的只是现实的社会和现实的人生,所以儒家孝道也是针对父母此生的孝事,“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奉养敬事、祭祀缅怀,这由生到死的整个过程,都是对父母今生今世而言的。

佛教则超出了血缘关系的链条,把孝道扩展到佛法所及的整个有情世界:由孝顺自己的父母到孝顺众生的父母,由孝敬今世的父母到孝敬过去以及未来多世的父母,佛教把孝道普及到三界六道无量众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为我们展现了一片更为广阔的时空。

佛教认为,众生在三世、六道中轮回流转,循环往复,无始无终,人的一生仅仅是无限的生命延续中的一个片断,是无尽的生命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众生关系密切,互相有恩:“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或为父母为男女,世世生生互有恩。”六道中的任何神、人、畜生甚至饿鬼,都可能曾经是、或者将要是自己的父母,一切有情都可能是自己多生多世的父母:“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巴人寻根

    巴人寻根

    有关巴人的历史和故事,是那么的遥远,遥远得虚无缥缈,人们翻阅故纸堆里的文字就像阅读神话传说,将信又将疑。然而,从20世纪中期以来,有关巴人和巴文化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使那些原本朦胧的史实逐渐清晰起来,那些远古的场景又开始浮现在现今人们的眼前。原来,二三千年前的巴人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他们就在我们的脚下,就在这片富饶的巴渝大地,与我们仅相隔咫尺红土!透过肥沃的土壤,我们尚能感受到历史的余温。
  • 法门寺博物馆论丛(第一辑)

    法门寺博物馆论丛(第一辑)

    2005年11月11曰-12月20日,应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邀请,经中国政府批准,法门寺佛指舍利被迎请到韩国供奉,我馆珍藏地宫文物随佛指舍利赴韩国展览。韩国方面努力推展我馆大唐宝藏。1997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联合主办“国宝一中国历史文物精华展”,特首董建华先生观赏我馆珍藏国宝。
  •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本书分三辑:风俗人情、禽兽鱼虫、草木花果。作者从历代画家常撷之入画的某一种题材入手,阐述其文史渊源、民俗特征、审美导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时细说画境、画意、画法、画理,既具有宏观上的认识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实用性。
  • 拜水问道:都江堰与青城山

    拜水问道:都江堰与青城山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热门推荐
  • 荒之光

    荒之光

    当人类进化遭遇变异时何去何处。道常无为而无所不为,大道无限,灵欲横流。身负上古血脉的林凌,在入侵者进行甄别时存活下来,没有成为基因移植体。幼年跟随跟随亲人学习东方古术,机缘巧合背后涌动着各方势力的暗流,最终走上带领人类反抗入侵建立新世界的星海征程。
  • 岸边青柠真心甜

    岸边青柠真心甜

    女主许柠,男主陆岸。本文较贴近现实,不喜勿看。“糖糖,你只能是我的。”男孩抱着她轻声说到。“嗯,糖糖是陆岸的,也只是陆岸的。”许柠乖乖的回答他。男孩将女孩又搂紧了几分,眸底尽是笑意。
  • 萧潇的奇妙之旅

    萧潇的奇妙之旅

    假期的萧潇听闻悬羊峰发现飞碟的传闻,便和同学一起去探险,发现了外星人“小豆”因飞船故障迫降修理,二人无意间进入内部,飞船起飞后,二人跟随小豆来到了远古恐龙时代,又飞入不知名星系,一路上遇到各种艰难险阻,精彩不断。
  • 天赐的劫

    天赐的劫

    从小被干姑姑带大的天才少年萧羽,在姑姑的耳濡目染下,对“月出宫”万分痛恨,在去“月出宫”寻仇的过程中,与“月出宫”宫主僚月相爱相杀……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 小萌妃她超凶的

    小萌妃她超凶的

    她,末世异能女王,一朝穿越被人丢去喂兽,是渣渣们飘了,还是我夜兮扛不动刀了!养仙草,塑灵根;握神鼎,练灵丹;收神兽,建兵团!却被某位爷越养越歪,硬生生地宠成了个祸水!他,有恶鬼之称的皇子,人冷剑刚,宠妻无敌。“孤用这江山养你一个人够不够,不够,我再去打几个江山下来!”超爽甜宠文,还赠送三个小萌宝。【新文已开,超甜超宠影后宠妃小迷妹vs假高冷真傲娇暴君男神】影后云奚偷偷粉了个本命男神整整五年,然鹅,男神只是书中的纸片人。直到有一天,她穿进了那本书,穿成了一个不配拥有姓名的小炮灰,小炮灰她除了美貌一无所有。……》戳隔壁《皇后是朕的小迷妹》
  • 大周王姬

    大周王姬

    曾经是学霸,现在是考古研究所的青年骨干,姜沁园智商超高,但是,却从不知“情爱”的滋味。直到她意外得到一面青铜镜,通过青铜镜可以与两千多年前的玄姜沟通,才知道了自己为何会这么奇葩。那么,玄姜又是谁?她也不过是西周末年的一个小小世家女,却撩了三位美男:一个乱世王者、一个开国霸者,还有一个敢于和王者较真儿的“二王”。王者说:“玄姜,失了你,得了天下,又如何?!”霸者说:“玄姜,我愿为你问鼎天下!” 本书宗旨,六个字:?“甜到齁、虐到死!”? (??ω`?)
  • 轮椅总统——罗斯福

    轮椅总统——罗斯福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萌破苍穹

    萌破苍穹

    【轻松爆笑】看腻了豪门总裁的霸道、皇宫里的勾心斗角、贵族废材大小姐的逆袭,来品尝一下欢乐搞笑的打怪升级也不错。自从苏沐沐在一次打怪中触发强制隐藏任务之后,整个世界都变了。直到许多年以后,玩家都不会忘记:曾经有一个白衣飘飘的男子,身后跟着……一只青蛙。
  • 轮回列车游戏

    轮回列车游戏

    一条废弃的铁轨上,一列火车仍在午夜时分行驶着。能看到并乘坐上这辆“轮回列车”的乘客,都是被选定的人……
  • 极品废柴变天才——君墨快快来!

    极品废柴变天才——君墨快快来!

    现代她是一个金牌辩护师,可是却遭遇了一场劫难,穿越到古代,那时候古代以武为生,可她的灵魂却投入到了一个废材身躯里,原来身躯本来的主人因为练不了武,而经常被,妹妹们欺负。知道现代的苏季涵投入到她的身躯里,命运受到了转轮,她变强了,变得很强,变成了一个天才,无人能敌,当时,她就想我一定要曾经嫌弃过我的人欺负过我的人都感到后悔!从此他变成了一个冰美人,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其实她并不是真正的冷漠,她只是把心封存了起来,她怕当她敞开心扉的时候,却又有人伤害了她!直到后来他的出现才让她那颗冰冷的心软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