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染烟道,“御膳房送过来的菜都在小厨房里热着,去正殿那边吃饭吧,我让柳尚宫抱太子过去。”
从前北辰郁秀莲没事的时候喜欢移驾处理公务的地方是绿玉轩,小玫在那边儿,别说倒茶添墨了,根本就直接当他不存在。要是随身不带慕仙柔,简直没办法做事。批阅奏章的时候,时不时赶上小玫心烦,动不动一把将桌上乱七八糟扔着的法阵图推到一边去,连他的奏章也跟着遭殃,那个时候却觉得,这样率真妄为的性格,还满可爱的。
如今在上官染烟的殿所里,被照顾的这样周到,倒还觉得没什么。他在这宫里,除了小玫的绿玉轩以外,也没有敢伺候不周到的。真正看重的,反而是上官染烟的安静,足足一个下午,几乎完全就没有干扰到他。竟然让他找回了几分昔日在小玫身边之时,心中宁静的感觉。
以后没事,还是得多来这边坐坐。
将折子什么的放在一边,起身跟上官染烟一起去正殿的时候,他还在心里想着,以后要不多来明成殿这边坐坐。
但在正殿之中,看到迎出来抱着太子向他请安的东宫尚书柳丽池的时候,不由就将念头打消了。
光是一个太子,就已经让明成殿足够引人注目了。他不想让小玫身上发生过的事情再上官染烟身上重演,那就至少,要在表面上与她维持冷淡的关系。
就是因为贵为天子,在感情的事情上,才绝对不可以任意妄为。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又过了几日。将到立春的时候。在上古神话之中,有传说天启曾经是麒麟王的封地。麒麟王喜欢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泛舟青阴川,民间称之为春日祭。河岸两侧的百姓便趁此机会祭拜王者,将春日盛开的鲜花投入水中,随船而去,以表示对麒麟王的尊崇爱戴。
麒麟是仁慈之君。又因为是神话之中的君主,自北隅开国以来,只要国境之中无战事,历朝君主都喜欢效仿麒麟王的习俗,与内廷女官乘画舫同游青阴川。受万民朝拜。
因为易君书诸事繁忙的缘故,怕内廷之中没有得力的人,上官染烟将准备内廷随行御驾的一些事情交给更衣出身的江明依来安排。反正持中殿那边有慕仙柔在,特意叮嘱江明依,有什么事情同慕仙柔商量着办,不求做的多好,只要不出纰漏就好了,若是有人说三道四,不服安排。就直接抬她的名头出来。
自从上官染烟治宫以来,不管地位多么低微的人,多多少少都能得一点事情做。连桐月容也被她安排去督查织造坊,这样一来,内廷之中人人手中有事可做,多少握着一些权柄,相互牵制着,至少表面上的关系就好了许多。
单说管人管事的才能,上官染烟应该是不逊于季游陌的,只是这么些年不显山不露水的,骤然认真起来,倒让宫里人不习惯了,背后的闲言碎语,难免就多一些。
因此而生气计较,那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宁可装作听不见,只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样一来,又被人说是一意孤行。宫里做事,怎样都没办法周全。承担辛苦之外,还要背负压力,也只能慢慢去习惯了。
春日祭前,长秋君过来拜访。带了几本书过来,都是六经注疏之类的。书都挺厚,看着就觉得应该很沉重的样子,长秋君却是亲自拿过来的,都没有让伺候的人动手碰一下。
想来是很珍惜的书了。据长秋君说,这些都是她幼年时用过的书。
上官染烟随手翻开一本,是《春秋公羊传注疏》,见其中图文并貌,书上特意留了很宽的空白侧边,侧边之上,便看到有人以清隽的字体写着注解与笔记之类。
书册宽大而又厚实,拿到手上,却发现其实没有多少重量。据长秋君解释,说都是她幼年的时候父亲为她准备的启蒙教材。因为怕小孩子的手没有多少力气,拿不动太重的书,是特意用薄如蝉翼的纱纸印出来的。
上官染烟道,“既然是易总宪亲自为长秋君制作的书册,想必是珍而重之了,这样拿过来,本宫受之有愧呢。”
长秋君解释道,“其实是父亲前几日上殿的时候,听陛下提起太子如今都会说话了,因此遣我将童蒙的书册先拿一些过来。以备不时之需。这些书,做的时候的确是花了不少心血的。但若只是给我一人用,反而叫明珠蒙尘了。”
上官染烟这才想起来,易辰也有挂太子太傅的官职。关心太子念书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但特意遣长秋君过来送书,就略微有些霸道了。好像在教养太子的事情上,也得要让长秋君掺一脚似得。换个脾气不怎样好的人,大概是要发火了。但上官染烟却不甚在意,只随意不拘的翻阅书册,顺口道:“那就多谢易大人费心了。这书册边上的笔记,是易大人写的么?”
字的确是公正漂亮的。易辰写的最好的是行书。但想必因为这是童蒙教材的缘故,特意写了十分工整清晰的台阁体,铁画银钩的风骨之外,又端正持重,光看字,就觉得不愧是大家风范了。至于书写的内容,也将枯燥无味的典籍解释的十分清楚明白,连上官染烟这样道门出身的人,都能轻易看明白,看得出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长秋君答道,“是我幼年看这些书的时候,随手写上去的标注。从小就有这习惯。喜欢在书册写一些自己的想法之类,因此父亲做给我的书,都有特意留白。从前字写的不好,让明成君见笑了。”
上官染烟不由囧了一下。
这字要是不好,那宫里其他人写的,就只能算是狗爬了。
从前长秋君入宫之前,就曾经听说过,这一位字写的特别漂亮,也是易家的家风严谨,特别看重这些。一家上下都练字。连跟人结亲,都要看对方字写的好不好。从前听说过,皇甫明月有个堂兄曾经想迎娶易君书的姐姐易君砚,结果就被那位总宪大臣拒绝了。理由就是,皇甫世家一家人的字都写的太难看。
是不是真的且另当别论,由此便能看出易家人对书法一道的重视了。
自君书入宫以来,宫里除了北辰郁秀莲以外,别的人还真没看见过她写字。连记账上折子都是靠口述,让家里带过来的伺候人入画代笔的。如今看来,年幼之时就有这样的书法底子,如今想必都已经出神入化了。也难怪易辰从前总说,就这一个女儿,远胜过府里那些正出庶出的公子们。
就凭着一笔字,也不枉北辰郁秀莲处处容让她。
上官染烟又陪易君书坐着说了会儿话,让染香拿了贵重的檀木匣子过来,亲自将易君书带来的这些书收进匣子里,叮嘱染香好生收起,又再三谢过君书,才将人送走。
染香见易君书走远了,便轻声对上官染烟说道:“娘娘也真是太客气了。长秋君什么意思,太子才会说几个字,就急着送书过来。她一个人开了这样的头,以后三天两晌的,太子有点事,宫里谁都来说几句。那还了得?”
上官染烟道,“也不能那样想。你看那些书册,虽然笔记写了那样多。但页脚封面,却几乎半点折痕都没有,这样珍重的东西,肯给咱们送过来,总是一片好心的。我就替太子领了这个情吧。”
总是以恶意揣度别人,自己心里也不会好过的。
三月十五是春日祭的正日子,后宫女官与前朝重臣一起,随北辰郁秀莲出城,在城东门外上林苑中的渡口乘紫龙画舫入水。前朝臣子随御驾在船头甲板之上,受沿岸百姓朝拜。内廷女眷则在船舱之内,隔着雕梁的木窗,看沿途风景。
青阴川沿岸遍植红花,到了这个时节,江边红花在苍翠的绿林映照之下,犹如流火一般,简直美不胜收。船舱之中的座次都是江明依安排的,宫中地位隆重的后妃都在船舱前面大窗之下,以便观赏沿岸风光。钟情今日也被上官瑾带来了,江明依特意在上官染烟身畔为这位地位尊贵的宜安公留下座位,但才不满四岁的孩子,哪儿要什么位置。从头到尾就窝在上官染烟的椅子上,几乎是一直被抱着的。
皇甫晴湘借着跟上官染烟说话的理由走了过来,干脆就坐在了钟情空下来的椅子上。一路跟上官染烟说说笑笑的。因她年纪小的缘故,别的人自持身份,也不愿意说她什么。
见上官染烟一手搂着钟情,一只手抱着太子,时间久了,难免就有些支撑不住,皇甫晴湘便笑着道,“娘娘将太子也给我抱一会儿吧,好歹借点福气,看来年能不能再给陛下生个小皇子。”
船舱里是众目睽睽的地方,上官染烟也觉得没什么,笑着将太子递了过去,道:“可当心点啊,咱们这小太子就是豆腐做的,稍微碰一下都有伤。千万别蹭到他,回头陛下又该心疼了。”
上官钟情见着皇甫晴湘将太子抱了过去,拽着上官染烟衣角道,“母妃,我也想要抱弟弟。”
上官染烟轻轻拍拍她,道:“回宫了再给你抱,船上晃晃悠悠的,你可抱不住他。”
皇甫晴湘抱着太子,一边逗他玩,一边就移步到窗边,将窗外沿河湾而过那些民间传说中出现的嶙峋山石指给他看。上官染烟不由笑着劝道,“他能知道什么,你还是好好坐着吧,这阵子风有些大,在窗户边待久了,仔细着凉。”
皇甫晴湘也笑着回道,“难得出门一趟,就让我多看会儿风景吧。这边河道是青阴川上的御道,平日里不让人出入的。我从前在家时,都没有来过这样远的地方。”
正说话的时候,船身骤然剧烈颠簸了一下,上官染烟低呼一声,本能的伸手抱住了险些要从椅子上滑下去的钟情。此刻却听见船上惊呼一片,抬眼时,只见浅金色的物件在窗边一闪而没。这才意识到,是那颠簸的瞬间,皇甫晴湘竟然将太子抛入了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