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交际形式,生意场上的交际方式大多在酒桌上。生意人在做生意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酒的作用以及酒文化的重要性。酒,其实只是一种媒介,人们在迎宾待客、亲友相聚时,都可以借助喝酒来传递相互之间的情谊,进行彼此间的沟通。酒桌之上,喝酒只是形式,所要表达的意愿才是真正的目的。因此,酒桌上的言谈举止就要非常讲究。
◆酒席之上要把握好尺度
1.紧紧围绕主题
比较正式的酒宴都有一个主题,比如婚庆喜宴、生日寿宴、升迁喜宴、开业庆宴、迎送答谢宴等等,喝酒时所说的话都应该紧紧围绕主题,借酒把该表达的意思完美地表达清楚,让主人和宾客们看到你的诚意。千万不可只顾喝酒,或忙于朋友叙旧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内容,更不能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地搅乱东道主的主旨。
2.诙谐幽默,语言得当
喝酒的时候一般气氛都比较融洽和热闹,所有到场的宾朋心情都非常好,借此机会尽可显露你的才华、学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机警而深含智慧的幽默话语,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心生好感。适当的时机也可讲一些历史典故、名人逸事,活跃酒桌上的气氛,但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如果时机不对就弄巧成拙了。
3.主次分明,敬酒有序
敬酒也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分清主次。给长辈、领导敬酒为表示谦卑,可以先向其杯中稍微倒一些酒,然后将自己的杯斟满,先饮为敬,长辈和领导随意。敬酒前一定要说几句祝福或感谢的话,以表达心意。给同辈、同学、同事敬酒,也应向其杯中斟满酒,然后表明自己的意愿,再提出如何喝的要求。如果大家都表示干杯,就要督促每一个人必须将杯中酒喝尽,否则的话可量力而行,多喝少喝随意。千万不要缠住他人强行喝酒,对方坚决不喝时不必勉强。
4.后发制人
喝酒是为了尽兴,只要能坐到一个桌上喝酒必定都是关系亲近之人,没有必要掺杂使假。但有些时候也要看清场合,了解在座各位的实力,然后与自己的酒量作比较,开始的时候最好不要过于冲动,尽量保持一些酒力和说话的分寸。到最后的关键时刻,再将自己的真面目示人,可以赢得他人的赞许。
5.切忌私语
大多数酒宴参加的人都比较多,所以应该尽量谈论一些众人都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如果说的话题太偏,众人不是不懂就是不感兴趣,就失去了谈话的意义。也要避免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的情况,应该给众人发言的机会。酒桌上不可自顾自地与邻座的人窃窃私语,不仅不礼貌而且会冷淡了别人。
6.劝酒适度
虽说“久逢知己千杯少”,但真正有酒量的人却不多,因此,最好是各尽所能,不要强行硬劝,伤了和气得不偿失。
◆餐桌之上话题要恰当
共同进餐的有时是朋友,有时是客户,虽说仅是喝酒吃饭,但其中也有学问,尤其是吃饭的时候说什么话题更是让许多人大伤脑筋,因为制造一种和谐愉快的进餐气氛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1.尽量不要谈公事
无论是私人关系进餐,还是公务进餐,用餐时尽量不要谈工作上的事,因为在这种气氛下谈公务不会有好的效果,甚至对方还会认为你办事不严谨。其实,利用进餐时机谈一些轻松的话题,如谈家庭情况、个人爱好、风土人情或自己的独特经历,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比直接谈工作效果更好,所以一定要切记。
餐桌上之所以不谈工作,还在于把交朋友、建立关系置于工作之上,体现了你更看重与他个人的交往,而这种好感是促成合作的基础。
2.不要谈对方不感兴趣的事
餐桌上要分清宾主,作为主人你应该处处为客人着想,不去谈他不感兴趣的事;作为宾客也不应该谈主人不感兴趣的事。比较熟悉的朋友,因相互了解,可以迅速找到共同的话题。与陌生人进餐一般不知对方的兴趣所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你们吃的东西聊起,中餐、西餐,川菜、粤菜、鲁菜、湘菜……它们之间的差别以及沿革典故都可以成为话题,慢慢从中发现对方的兴趣点,然后再一点点地说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