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虽倡导出家,看似也是一种出世观,但是却并非消极的逃避现实。佛教的本质是积极的,它主张人生只要努力,就是目的,虽然辛苦,却也值得。人的一生,就像是流水一样,虽不知其何来何往,然必有其来处与归宿。因果既定,不必太在意工作中一时的成败得失,工作并非只是为了保住饭碗。工作中的每一分努力都是一种付出,在践行自己的责任的同时也在为他人创造着财富。所以,职场人要保持一颗安定的心。积极在于安定,“人生要在繁乱之中求安定,身心安定,即有安全;身心平安,即是幸福。在幸福时,不忘他人,能为他人谋福利,才是真正的积极。”
心定之后,便有了积极的心态,若是想将之付诸实践,还需要为自己的工作设定一个正确的目标。
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犹如用尺子量过一样。
弟子们疑惑地问禅师:“师父,你是怎么把禾苗插得那么直的?”
禅师笑着说:“这其实很简单!你们插秧的时候,眼睛要盯着一个东西,这样就能插直了!”
弟子们于是卷起裤管,喜滋滋地插完一排秧苗,可是这次插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弯曲的弧形。
禅师问弟子:“你们是否盯住了一样东西?”“是呀,我们盯住了那边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个大目标啊!”弟子们答道。
禅师笑道:“水牛边吃草边走,而你们插秧时也跟着水牛移动,怎么能插直呢?”
弟子们恍然大悟,这次,他们选定了远处的一棵大树,果然秧都插得很直。
没有目标的人是容易迷失的,而定位了错误的目标,即使再勤奋,最终也是手忙脚乱而终无所得。工作之前,明确其目标和意义,才会在有序的忙碌之中体会到工作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折磨。
工作是忙不完的,所以圣严法师主张工作要“赶”,但不要“急”。任何事积累到一定程度都会形成压力,心中背负着太多负担的人往往容易乱了分寸,无法静下心来理清思路,所以容易焦躁、抱怨,甚至愤怒。与其被忙不完的工作所驱使,不如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坦然面对,做得到的去做,做不到的不强求。
积极的职场人,总是能够将手头的工作理顺出大小内外,轻重缓急,从而按部就班,有次序地一件一件解决。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工作速度,又能保持从容不迫的心情,所以圣严法师主张人应当忙中有序地赶工作,而不要紧张兮兮地抢时间。
有一个农夫挑着一担橘子进城去卖。天色已晚,城门马上就要关闭了,而他还有二里地的路程。这时迎面走来一个僧人,他焦急地赶上前去问道:“小和尚,请问前面城门关了吗?”
“还没有。”僧人看了看他担中满满的橘子,问道,“你赶路进城卖橘子吗?”
“是啊,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僧人说:“你如果慢慢地走,也许还来得及。”
农夫以为僧人故意和自己开玩笑,不满地嘀咕了两声,又匆忙上路了。他心中焦急,索性小跑起来,但还没跑出两步,脚下一滑,满筐橘子滚了一地。
僧人赶过来,一边帮他捡橘子一边说:“你看,不如脚步放稳一些吧?”
所谓“欲速则不达”,农夫急于求成,一味求快,结果却恰恰相反。工作亦是日此,积极与速度并非同义词,速度与效率也往往不成正比,与其在手忙脚乱中浪费时间,不如张弛有度,井然有序地设计好每一步要踏出的距离。
现代职场人,既然自己不是高速运转的现代机器,莫不如以一种骑士精神尽展潇洒,纵横驰骋于纷乱的生活。当保持一种美丽的心情,采一柱大漠的孤烟映照黄昏的落日,捉一轮浑圆的清月放飞自由的心灵!
莲心禅韵:
日里看山
“佛法的真理到底是什么呢?”有一位信徒请教云门禅师。
云门禅师回答说:“看看夕阳的余光照耀下的那座大山吧!”
云门文偃(864—949):唐末五代僧,是云门宗的祖师。俗姓张,法名文偃,浙江嘉兴人。他自幼心怀出尘之志,从嘉兴空王寺志澄出家。不久后便到毗陵坛受具足戒。他遍览诸经,深究四分律。后谒雪峰义存禅师,随其修行三载,受其宗印。后历叩诸方,参究玄要,声名渐着。同光元年(923年),于云门山创建光泰禅院,道风愈显,海众云集,法化四播。949年,垂诫徒众,端坐示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太祖追谥‘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师之机锋险峻,门风殊绝,世称云门文偃。
净化心灵,净化环境
忙碌的现代人,每天清晨奔走在上班的路上,你听到过鸟儿为迎接阳光而发出的清脆晨鸣吗?每天行走在下班的途中,你是否注意到了夕阳西下的最后一抹霞光?上一次到郊外远游是什么时候?最近一次置身美丽的大自然中,已经过去了多久?
我们每天都在忙于计算,忙于计算每月的收入与支出,忙于计算别人对自己有多少亏欠,忙于计算自己又有多少人情债要还,忙于计算谁算计了自己,而自己又要怎样报复……算来算去,却往往忽视了给予我们最多的环境,我们却偏偏有着最多的亏欠。
圣严法师将人的生存环境大致分为四种:第一种是物质生活环境,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和娱乐等设施;第二种是精神生活环境,是属于形而上的,超越物质的心灵的活动范围;第三种是人间关系社会环境,也就是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间的人际关系;第四种是人类所依的自然环境。
忙碌的现代生活将这四种环境也全部染上了杂乱喧嚣的色彩,物欲横流,精神空虚,社会浮躁,连最单纯的自然环境也遭受着被污染与破坏的厄运。我们眼中的色彩越来越少,风景越来越单调,不仅因为人心越来越复杂,忙碌的现代生活将人与自然环境隔绝开来,也源于自然环境日益被破坏而渐渐丧失着最原始的生机。
佛教是倡导保护环境的,圣严法师提倡“心灵环保”,意思是从人的心灵清洁开始,来保护外界环境这一人类的生存空间。圣严法师曾笑谈,“环境本身不会制造任何污染,植物或矿物也不会为人类环境带来污染,唯有人类会制造脏乱,不但污染物质环境,更是污染精神环境”,面对环境的污染,人难辞其咎,有意或者无意的人类破坏行为都离不开人的心灵意志,所以,“我们讨论环境的污染,就必须从根源着手,也就是要从心灵开始”。
禅宗认为,众生皆享有生存的权利。自然界中存在着自然法则,而人类对某些动植物的肆意伤害造成的恶劣影响并不是局部的,甚至可能造成对整条生物链的破坏。
妙法禅师曾经帮助过一位女居士解决心中的困惑,几十年来,这位女居士总是觉得胸口憋着一股莫名的气结,遍访名医也没有效果,于是前来求教妙法禅师。
妙法禅师和她交谈的时候,一只麻雀飞进了禅房中,叽叽喳喳得叫个不停。女居士甚是厌烦地皱起了眉头。
妙法禅师问道:“你家中可曾有过麻雀筑巢?”
女居士点点头,回答说:“很久之前,曾有一窝燕子在我家灶台上方的屋顶上,所以偶尔会有些脏东西掉下来,非常讨厌!”
“那你是怎么解决的?”
“我把燕子窝捅掉了,之后就再也没有燕雀来家中搭窝筑巢了。”女居士若有所思。
妙法禅师开示说:“这就是症结所在了。因果循环,你本可以用其他方法让燕子挪个窝,但你没有这样做,而只是采取了最粗暴的方法让它们无家可归。佛法说‘众生平等’,而你却违逆了这一点!”
女居士如梦初醒,点头称是。
众生皆有佛性,众生平等,既是如此,我们就都无权剥夺、破坏其他众生的生存权利,这也是慈悲的佛教徒首先应该做到的。
世间存在的每一种生灵都有各自生存的价值与意义,也正是它们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作为一名禅修者,要懂得知福、惜福、培福、种福,这才是真正的有福。人人都希望能有福报,但是种下善因,才能得到善果。阳光、雨露、空气、水,都是我们分分秒秒离不开但每时每刻都在忽视的财富,现代人有一个错误观念,对于辛辛苦苦才得到的东西往往会格外珍视,而对于不用追求就能获得的东西却往往任意挥霍,其实,这不正是一种对福分的无知消耗吗?
圣严法师曾提到过他小时候修行中遇到的一件事。
圣严法师小时候有一次曾用一大盆水洗脸,师父看到后重重的责备了他。
圣严不解,反问:“水那么多,为什么不能用?”
师父教育他说:“你现在不节约用水,旱季来临就没有水用了。再说,人的福报有一定的限量,你这一生带来的福报如果提早用完,就没有了。就像饿鬼,有食物吃不到,有水不能喝,这就是因果报应,如果不知珍惜而浪费福报,下场就会跟饿鬼一样。”
福报不能浪费,而应该培育。少浪费,多付出,多奉献自是培福的法门。
圣严法师曾用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在世间,就像是同一个鱼缸里的一群鱼,生存的环境是相同的,其中有一条鱼如果多撒点粪,自认为是其他鱼受害,或者是鱼缸受害,甚至是缸中的水受害,无损于自己,岂不是非常愚蠢的事情?竟忘了自己也是身在其中!”
身在其中的众生,完成心灵的净化,自发自觉地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才是应循之道。
莲心禅韵:
野鹿苑: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圣地之一,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初转法轮处,佛教的最初僧团也在此成立。据佛经中记载,这里曾是原始森林,森林中生活着很多野鹿。国王常来此狩猎,鹿王为了保护鹿群,就请求国王不要再狩猎,而是有鹿群每天主动献上一只鹿。有一天,鹿王怜悯一只怀孕的母鹿,就代替它前去见国王,国王深受感动,将此地辟为鹿苑,从此不再狩鹿。
皈依三宝:皈是皈顺,依是依靠,也就是信仰、服从的意思。皈依三宝,是以三宝为师,以三宝为模范,藉信仰的力量来约束自己的身心,正正当当的做个好人。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