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40200000033

第33章 弘一法师说经悟佛及格言别录(4)

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以设像为师,经论为侣。(袁宏道)袁居士也是念佛求生净土,《净土圣贤录》有记载,《居士传》有他的传记。他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只生到边地,但他觉悟很快,未久即生安养。设像为师,经论为侣,这一段话适合于当今时代,善知识难遇。我在已往讲习中介绍大家拜阿弥陀佛为师,在家里设一尊阿弥陀佛像,常常想念老师,想老师的慈悲功德,念老师的修行度众生之悲愿。这一句佛号把弥陀的无量智慧德能都包括在内,这叫真念佛。

古时候古圣先王所有一切制度仪规,都是教化众生。读《礼记》,五礼中之祭礼,明白规定祭祀祖先,不是祖先不祭。孔夫子说:“非其鬼不祭”。鬼是归去的意思。至于祭天地山川是天子诸侯的事,非平民之事。祭祖先时要阐明祖先过去在生时之德行教诲,使后人常常追念遵行,这个祭祀属于教育。仪式留传于后世只有形式而无真实内容,常被人视为迷信。佛门中祭鬼神之仪式很多,其中有非常精彩的开示,但文字深奥,不易理解,似应用现代语言加以说明,使民众都能明白。经论是最好的伴侣,其中于往生无助者不取。袁居士讲的时放下,不要打闲岔,等到了西方再学不迟。

符按前文中有孔子说非其鬼不祭一语,恐初机同修难以理会。此语出自《论语》卷二为政章中: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其大意是说:不是我们的祖先而我们去祭祀他,这是一种谄媚的行为。遇到道义上应该做的事而不去做,这就是没有勇气。郑康成注曰:“人神日鬼,非其祖考而祭之者,是谄求福。”可见鬼字就指的是祖先。又朱子解:“非其鬼,谓非其所当祭之鬼,知而不为是无勇也。”

五浊恶世,寒热苦恼,秽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

(袁宏道)

问:“人不信净土,恐只是本来福薄?”答:“此言甚是!”(莲池大师)不信净土真是福薄,念了《无量寿经》就明白了。一听就相信,乃是过去生中无量劫所培养的善根福德。即使下下品往生的,或一生造作罪业,临终忏悔往生者皆是大因缘大福德,绝非平常人。

余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务,惟是南无阿弥陀莲池大师的道德文章修持近五百年中首推第一,而他虚怀若谷,没有一点自满自大,没有一点夸张,自称为下劣凡夫。他的特长即“安分守愚”四个字,人不要学聪明,学聪明就坏了。莲池大师平生所修惟念佛,一天念十万声,计数的,也不念经咒。年岁大了,工夫格外加紧。有人向他请教,不管什么问题,他的回答只是一句阿弥陀佛。印光大师晚年专心念佛,有人给他写信,他写一函遍复。我现在也学他。我快70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要办自己的后事了,大家写信给我,我刻一个图章“老实念佛”,连信封都退回去。老实说,凡是提出问题来问的都是妄想、分别、执著,所以提出问题都是不老实的人。

当生大欢喜,切勿怀忧恼,万缘俱放下,但一心念佛,往生极乐国。上品莲花生,见佛悟无生,还来度一切。

(莲池大师)

听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及阿弥陀佛的名字,一生可以决定往生。乃大欢喜,但不要怕去不了。只要真正肯修,善导大师说,万修万人去。从今以后,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忧虑、牵挂统统放下,心中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随时希望往生。《无量寿经》上辈往生一段同《观经》上品上生章尤为重要经文,若是由西方世界打个转,再回到娑婆世界来,是再来人,就有智慧神通帮助别人,否则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如何能度人呢?关于上品上生非常重要,有录音带保存,诸位应当常常听,至少要听二百遍或三百遍。过去古大德学一部经要几十年,如终南山道宣律师,专学《四分律》。台湾有单行本,线装书二十册,精装者四巨册。道宣听了二十一遍。从前听经苦,没有交通工具,闻某法师在某道场讲经,不论远近皆步行前往。现代人求快速,说这部经我听过了。听过一遍就不想再听,这样态度,焉能有成就?我在台中时李老师讲经,有时在台中,有时在雾峰讲同一部经,我们一再去听,每次讲的都不一样。台中慈光佛学讲座编写的“十四讲表”,我听了十一遍。孔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求生西方一定要上品上生,上品上生去不了,还有中品,如目标定的太低就麻烦了。

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弹指归安养,阎浮不可留。(藕益大师)世情要看破看淡,不为世间情爱所累,念佛工夫才能得力。生活能勉强过得去就行了,不求奢侈丰盛,生西方世界才有把握,心在道上,不要用在生计上。尽情追求生活享受,道快快到西方极乐世界,真肯放下,往生有望。

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藕益大师)

大慈父是阿弥陀佛,归命即皈依。

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可不爱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则不浪用,则念念执持佛名,光阴不虚度,则刻刻薰修净业。(彻悟禅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惜我们都浪费掉了。我劝各位念佛机要随身带。阿弥陀佛是净念,起一个妄念,动了贪、嗔、痴即是九法界的业因。一天到晚不知道造了多少业,哪个业因强,哪个就先受报。故须特别留意,必要抓紧今生的机会,万一失掉,不知道哪一劫才再遇到佛法。把精神放在执持名号上,光阴才不会虚度。

悲哉众生!欲念未除,道根日坏。佛之视汝,将何以堪?(彭二林)能剧断,亦应慢慢看轻放下。否则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生不了西方。

子等归向极乐。全须打得一副全铁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七情所困;污泥中便有莲花出现也。(彭二林)“子”,古时对男子之尊称。既然发愿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必须要有一副铁石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烦恼所动,此谓之铁石心肠,禅宗称之为禅定。色、声、香、味、触是外尘,法是内尘。世间法不能沾染,出世间法亦不能诱惑我们,什么禅宗天台贤首密教统统都不沾染,心才能定。只求一见阿弥陀佛,诸佛来了也不理不睬,何况其他菩萨罗汉善知识。内绝不起心动念是定,外不被诱惑是禅。修行有此觉观功夫与心态,哪有不成就之理。

莲花种子,荣悴由人,时不相待,珍重!珍重!(彭二林)十方世界众生念佛求生净土,西方世界七宝池中即生出一大朵莲花,且有你的名字。心地真诚,念佛恳切,工夫不断,此花越长越大,光色一天比一天好,将来往生时,阿弥陀佛即以此花来接引。若退心,此花慢慢枯萎。西方只有池中莲花有上品见佛速,下品见佛迟,虽有迟速异,终无退转时。参禅病著相,念佛贵断疑。实实有净土。实实有莲池。

(张守约)

上品往生的到了西方即见到阿弥陀佛,下品往生的还有一段修学时间才能见佛。不管上品下品均不退转,而且圆证三不退,此法门殊胜无比。参禅怕著相,一著相就不能开悟,如说我什么都不著,即著了一个什么都不著的相。念佛人只要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要专。念佛怀疑者还不多,而夹杂者难免。看非净土经论是夹杂,人情佛事均须放下,而且必须信有净土,实有莲池。

念阿弥陀佛。正觉圆满之名;观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之相;如此滞著,只怕未能切实;果能切实,则世间种种幻化妄缘。自当远离。(悟开禅师)弥陀名号不但是西方教主圆满的名字,实在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通号。“阿弥陀”是梵语,其含义是“无量觉”。“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觉,哪一尊佛不是无量觉呢?所以这个名号是正觉圆满之名。西方世界是弥陀教主大能愿、能持者。此法门与禅宗性宗不同,禅、性二宗要离相,而这个法门必须执持名号,一定要执著,只是把执著的对象换一换,把往常执著的对象放下,执著一句阿弥陀佛,而且就怕你执著的不切实,果能切实,则世间种种一切幻化妄缘都可以远离了。

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印光法师)无论在什么环境,闲忙都好,需要思考时把佛号放下,工作完了,马上提起一句佛号。假如是不需要思考的机械式工作,已经作娴熟了,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念佛。称心如意时或遇到逆境时都不忘念佛,做到这样往生有望。

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

有一人写信给印光大师,问他学佛有无秘诀,他答覆说,秘诀就是“诚敬”二字,诚是真实,一丝毫虚假都没有。“真诚”是大乘佛法讲的无上菩提心。儒家也讲诚意正心,所以儒家的学问思想也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儒家讲真诚不圆满,佛家讲的圆满。菩提心一发就是诚与敬真正发起的时候,提心,用的是虚情假意。从圆初住到成佛的果位有四十二个阶级,证明诚敬的不同程度,恭敬是真诚起的作用,内心真诚表现于外者即为恭敬。祖师用最浅显文字开导我们,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之阶,果能做到即是法身大士。了生死不但了三界分段生死,同时也了掉变易生死,所以这是极好的秘诀。

业障重、贪嗔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

贪嗔痴三毒是病根,常常发作,身体衰弱,心常恐惧,都是心中有毒,心理影响生理,但能把一句佛号认真的念,工夫得力,使无始劫来的贪嗔习气消除,才是究竟彻底的治疗宿疾之法。

佛固不见弃于罪人,当承兹行以往生耳。

有一类人自觉罪业深重,不敢学佛,认为佛会怪罪他,不能收容他,瞧不起他,以佛菩萨为凡人。此种人还是好人,有惭愧心。佛对五逆十恶之人,只要肯念佛,一律平等收容,往生品位看其忏悔工夫。自知有罪,如不求佛拯救必堕三恶道。

娑婆世界实在是苦,极乐世界实在是乐,若深信佛言,乃是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之人。

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

我们发愿要真实恳切,诸位如到大陆观光在乡下仍可看到大粪坑,如掉在粪坑里,还愿意多待一刻吗?必想急于出离。坐牢一切自由都失掉了,一心一意的急想出离,自己无能力出来,一定要求人帮忙。我们今天了解娑婆世界确是甚苦,但又无法摆脱。佛在经论中讲的理论很清楚,修持方法也很周详。叫我们断烦恼,修戒、定、慧。我们也知道三毒是病,三学是药,但是做不到。在无可奈何之下,不得不听诸佛如来的劝导,只要这句佛号念好,决定带业往生。

业识未消,三昧未成,纵谈理性,终成画饼。

初机同修,尤其对于知识分子,这是当头一棒。学佛人粗心大意者多,心思细密者少。四弘誓愿谁都会念,不但教我们如何发心,连修学的程序都给我们说出来了。首先要发大愿,未消是烦恼未断,三昧未成是心不清净。此刻不能学法门,要等三昧成就再学法门。现代人前面两项不要了,先由法门无量誓愿学开始。如同盖楼房,一楼二楼都不要,只盖第三层,大错特错,光阴都虚耗了。我建议各位在这一生先修前二条,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再学后边两条,把时间精力都放在执持名号上,念到一心不乱,烦恼就没有了,念佛三昧也成就了。

入理深谈,且缓数年。

广学多闻,再等几年不迟。如这一句佛号真念好,那些法门请你学,你都不愿意学。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他法,又有何憾?

这是真话。《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将此事讲的清楚,他说我与五十二同伦,大乘菩萨位有五十个,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个,加上等觉、妙觉共五十二个。他与这五十二个位次的人,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只凭一句佛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一句佛号圆智慧第一者才能接受。《弥陀经》上佛对舍利弗说,他为什么不对别人说,因为舍利弗智慧第一。再者我们对于学其他法门的人要恭敬赞叹,不可毁谤。他如说我们无知无识,下根劣智,我们统统承认,一心老实念佛就好。

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骛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

前面谈过学愚,愚好,笨好,聪明伶俐不好,时间不会久。愚人含藏的深,能久能远,能光能大。浅识者见不到。祖师责备此人习气很重,好高骛远。不要同世间人比,要同往生人比,他为什么能成就,就是自己承认不如人,这与真诚恭敬相应。如认为自己这也行,那也行,样样都比人强,你来生还搞六道轮回。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爷叫娘。

佛门中无论在家出家,有很多自命为通家者。通宗是参禅的,通教是对经教有深入研究者。此种人往往轻视净土法门,不肯接受念佛。这样只有各修各的。他如劝我们学他的法再劝,就说我怕麻烦,念佛简单,经教太繁。宗门教下,最后到临终时,一切经教统统用不上。民国五十七年佛光山刚刚开山,只有一个佛学院,星云法师找我作教务主任,同时担任讲师者尚有唐一玄、方伦居士,现在都不在了。当时还有一位钟景德老居士,年岁大我很多,学佛颇有成就,参禅学教兼习密宗。四五年前我到屏东东山寺讲经,他来看我,已八十五六岁。见到我握手言道,我现在念阿弥陀佛,那些禅与教都不得力。他一天念三万声佛号,一天走三万步,身体健康,红光满面。他肯回头,往生有望。

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

很多人都有这种毛病,妄想就是念头,妄想太多,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宗门所说的向外驰求。清净心中本来无一物,一个妄想都没有。神秀说的尘埃就是妄想。返照回光是息妄想的好方法。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说出自己修持方法,“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我们不肯回头,佛家常说回头是岸,古圣先贤教我们回首如意。古人手上常常拿着如意,因如意是回头的,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尤其富贵人家都有此物,提醒自己要世界,要由一切妄念中回头,恢复我们平等心、清净心、正觉心,此之谓返照回光。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骛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

发心学佛者都是好人。佛门有句老话:“学佛一年,佛在跟前,学佛二年,佛在西天,学佛三年,佛化云烟。”如能保持初心,成佛有余。随环境而动摇,值得我们随时警惕。世间善根为“无贪、无嗔、无痴”,名三善根。反之,贪嗔痴为三毒。出世间善根为“精进”。这一生机缘不好,没遇到一位真正善知识。末法时期找不到善知识,只有求佛。

心跳恶梦。乃宿世恶业所现之兆。然现境虽有善恶,转变在乎自己。恶业现而专心念佛,则恶因缘为善因缘。

心跳恶梦,这些现象是过去恶业种子在梦中现行,不必介意。《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梦中相是虚妄的,跟前森罗万象也不是真实的。觉悟的人知道这是业习种子现行,善恶境界都不能脱离轮回。世尊在楞严会上说:“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当恪守净宗列祖成规,持斋念佛,改恶修善,知因识果。植福培德。以求现生消除业障,临终正念往生,庶不虚此一生,及亲为如来弟子耳。

同类推荐
  • 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常识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哲学--道家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和演变,突出表现了其在中国对思想、文化及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旨在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 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本书为星云大师对世俗社会的人和事的普遍观感和心理指导,综合了星云大师过往著作及言谈的许多智慧精华。本书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力主一个“和”字,针对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多方面进行阐释,开拓心灵,启发智慧,于大众为人处世的实际层面能获得良知益教贡献颇多。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星云日记8:慈悲不是定点

    星云日记8:慈悲不是定点

    本书分为“欧游记事”、“慈悲不是定点”、“修行是什么”、“自性本清净”四部分,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11月1日至1990年12月31日的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等,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
  • 心经随喜

    心经随喜

    胡兰成亡命日本,1966年应邀在名古屋讲述佛教重要经典《心经》,这段期间,他流亡如新,生命亦彷佛在萧条之境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创造的生机。胡兰成讲《心经》,彷佛是在聊生活、谈时局、说历史、观赏艺术,但谈着聊着,却又印证了佛法不离人生。此书是胡兰成不世出的日文著作,孕育了他之后写作《禅是一枝花》的思想核心。
热门推荐
  • 穿越:倾城之恋II

    穿越:倾城之恋II

    他为了她,毅然放弃了皇宫,选择离开。然而事实却并不如他们想得如此简单,面对束缚的爱情,她似乎更向往自由,却又在爱情前犹豫徘徊,当他们挽救回他们的情感时,一个男子却吸引了她的眼球,青色的长发,眉宇间透露着霸道,有着与她一样湛蓝的眼眸,英挺的鼻梁,如鲜血一般的唇瓣。他到底是谁?为什么一眼就看出了她的破绽?当欧阳逸发现她对他们之间的感情在犹豫时,他再一次失落,面对皇朝与爱人之间的纷争,她——要逃避,还是毅然面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记得你的柠檬,你记得我的甜

    我记得你的柠檬,你记得我的甜

    小时候的什简活得肆意张狂,脾气也坏得不行,经常欺负小朋友,争当大姐大,闹得左领右舍纷纷拿她来当反面教材教育自己的孩子:"你要是不听话,就像什简一样坏到没人喜欢!"可是什简知道,有一个人不一样,他从不会像其他大人小孩们一样故意疏远她,联合起来欺负她,瞧不起她,他会在什简受欺负时站出来保护她,不让他受委屈。可是,有一天,这个总是保护什简的孩子也不见了,什简又是孤单一个人了。………………在墨祁玉的世界里,他一直觉得自己不正常,明明大脑告诉他他丢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应该马上去找回来,但他的心不为所动,毫无波澜。这种怪异的感觉伴随着他从小到大,直到遇见那个似曾相识的背影……………………当心换了,当初的一切除了你知道便再无人知晓。而一边的等待守候,一边的不断追寻,当命运的轨迹重新交汇,我只想告诉你,你给的柠檬,终于变成了甜味。
  • 葬天神剑

    葬天神剑

    远古时候,天下六族共生:神、魔、仙、佛、人、鬼。其后一场浩劫,神、魔、鬼遭遇灭顶之灾,从此绝迹浩瀚星海。茫茫世间,只余下仙、佛、人三脉。三圣存世,儒、释、道三大教应运而生。又其后无数年,一个非仙非佛非儒的少年横空出世,踽踽独行之间,无意中揭开了神魔鬼陨落的不世之密……大争之世,由此开启……
  • 天价娇妻:帝少老公来索爱

    天价娇妻:帝少老公来索爱

    他将她逼入墙角,邪魅冷言:“收起你的小脾气,侍候我!”她慌张失措:“我,我不懂……。”他逼近她抓她手:“试试就懂了。”一把把她揽入怀中。上下其手。她颤抖着指尖,拨开他的禁锢:“薛钟冽我们谈谈。”“行,床上谈。”
  • 太子爷,念瑶来了!

    太子爷,念瑶来了!

    因为天君赐婚,念瑶化名落儿稀里糊涂成为太子妃,与这位看似普通的太子……最终成为一代天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破碎录

    破碎录

    人族统一洪荒,分九州,集山川江河灵气,炼为九鼎,镇压九州之中灾乱,自此开启属于人类的修真时代。如今人族的修真时代已经发展了三万年,九州大陆日益繁荣昌盛,血月之夜魔物自封印下逃出,再次霍乱九州。这只是开始,人族内乱,妖族崛起,人族的大和平时代终于要破碎了!作为见证者,也作为人族修真者,主角开始了属于他的修真之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争狂想者

    战争狂想者

    笔者平日的狂想痴想乱想,没有任何教育启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