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风拂面好为人
生活处处是道场。大修行者吃饭、睡觉、穿衣、行进也是在学佛。心清净,常思维,善观察,权衡利弊,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障碍和烦恼。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以真心换来的真心才能长久,以真情换来的真情方会不变。好为人,为好人,做拂过他人心湖的清风,宁片刻而逝,也要留下风的余韵。
生活即是禅
自古以来,许多禅师都非常注重在生活中开示弟子。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他们风趣的禅风,赵州禅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天,有几个学僧来向赵州禅师请教禅,第一位学僧说道:“弟子初入禅林,请师父开示!”
赵州禅师反问他道:“你吃粥了没有?”
学僧回答道:“吃了!”
赵州禅师开示道:“去食堂洗钵盂去!”第一位学僧听到这些似有开悟。
第二位学僧也说道:“弟子初入禅林,请师父开示!”
赵州禅师反问他道:“你来多久了?”
学僧回答:“今天刚到!”
赵州禅师又问:“你吃过茶没有?”
学僧回答:“吃过了!”
赵州禅师指示他说:“到客堂报到去!”
第三位学僧已在赵州禅师的观音禅院参学十几年,所以他也上前问道:“弟子前来参学,十年有余,不曾蒙受老师开示,今日想辞别下山,到别处去参学!”
赵州禅师听后,故作惊讶道:“你怎可如此冤枉我,从你来此禅院,你每天拿茶来,我为你喝,你端饭来,我为你吃;你合掌,我低眉,你顶礼,我低头,哪里有一处没有教导你?”学僧听后,用心思考。
赵州禅师道:“会就会了,假若用心分别,思维则离道远矣。”
学僧开悟,但还是问道:“如何能保住呢?”
赵州禅师道:“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溪水是禅,青山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
真正的学禅绝不仅仅是参参禅,念几句弥陀,更在于参悟禅宗道理,在于以慈悲的“行”来实践开悟的“知”。生活一切皆是禅!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学会换位思考,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是一个人成大事和获取成功的关键。
三国时期,曹操和袁绍在官渡打仗。当时曹军远不如袁军强大,但袁绍刚愎自用,不纳忠言,一再坐失战机;曹操则富有谋略,善于用兵。结果,战事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终。
打败袁绍后,曹军将士在袁军的帐篷里搜到了一些信件,全是曹操手下的一些文臣武将与袁绍暗相勾结、示好献媚的信。有人建议,把这些写信的人全都抓起来杀掉。
可是,曹操不同意这样做。他说:“当初袁绍的力量十分强大,连我自己都感到难以自保,又怎么能责怪这些人呢?假如我处于他们的位置,当时也会这么做。”
于是,曹操下令把信件全部烧掉,对写信的人一概不予追究。那些原本惶恐不安的人,一下子把心放到肚子里,从此对曹操更加忠心耿耿、卖力相助了。
曹操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使他更多地赢得了人心,愿意投奔他并甘心为他效力的人越来越多。这样,曹操的力量便越来越强大,手下谋臣将士如云,他借此很快打败了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统一了中国北方。
学会换位思考,你的身边就会集聚更多的人,人们也更愿意同你结交,你的交际圈会越来越广,你的事业和人生也会越来越顺利。
人与人之间,只有不断地换位思考,才会相互尊重,也只有不断地换位思考,才会获得更多的尊重。
在工作中,如果能做到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那很多问题就都能得以解决,你也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沉默不等于被埋没
沉默不单是指不说话,有的时候,沉默是一种行为,是一种隐藏在众人之中,不高声宣扬自己的行为。为人低调,也是一种沉默。
现代人总是担心在不经意间会失去自我推销的机会,所以,想尽办法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让自己“冒出头来”,结果却本末倒置,反而因此招致了他人的反感,实在是得不偿失。
为了“冒头”而苦心钻营的现代人,不妨学学雪窦禅师的做法。
曾会学士与珊禅师是多年的好朋友。有一次曾会学士外出,偶然遇到了雪窦禅师,于是他就写了封介绍信给雪窦禅师,让他到灵隐寺去找珊禅师,告诉他珊禅师一定会照顾他的。雪窦禅师欣然接受,然后拜别学士,云游去了。
这一别就是3年。一次,曾会学士因为公事,来到了灵隐寺。他突然想起了3年前曾介绍过雪窦禅师来这里,于是便问珊禅师:“雪窦禅师现在怎么样了?”
珊禅师疑惑地说:“没有这个人呀!是不是搞错了?”
曾会学士说:“怎么会错呢?我亲自介绍他来的!”
珊禅师十分为难,派人在寺中的上千僧众中寻找了个遍,可是找了一上午,也没有找到这个人。
曾会学士说:“你还记得拿着我介绍信的那个人吗?”
珊禅师摇摇头说:“没有啊!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你写的介绍信呀!”
珊禅师看学士那么着急想找到这个人,便和学士一起去找,可是找遍了每一个地方,就是不见雪窦禅师的踪影。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在一个很破的屋子的角落里找到了正在打坐的雪窦禅师。
曾会学士大喜地喊道:“雪窦禅师!”
雪窦禅师见是曾会学士,也感到十分惊喜,他与珊禅师各自作礼。珊禅师一见雪窦禅师,就看出他将来一定会有不一般的造化。
各自寒暄了一阵,曾会学士问道:“3年前我亲笔写的介绍信你给丢了吗?为什么不给珊禅师看呢?害得你住这样的房子!”
雪窦禅师从衣袖里取出原封未动的介绍信还给曾会学士,说道:“我只是一个云游的和尚,没有什么渴求,为什么要请人介绍呢?”
只要自己努力,就不怕被埋没,付出了就会有回报,这一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不少人在春风得意时都易喜形于色,夸耀自己;身处高位乃至认识一个身处高位的朋友,都易颐指气使、妄自尊大、目中无人。这种唯恐天下人不知的彰显心理不知害了多少人。保持低调行事作风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显山露水,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高出于人的那一面,在沉默中创造出出人意料的辉煌。这正是所谓的“在不显不露中出头”,是一种极其高明的人生智慧。
禅思禅悟
真正的学禅绝不仅仅是参参禅,念几句弥陀,更在于参悟禅宗道理,在于以慈悲的“行”来实践开悟的“知”。生活一切皆是禅!
§§§第二节 空喊不如行动
行动能证明一切。不要相信妙语如珠、舌灿莲花的话语,百句漂亮的话不如一次实实在在的行动。
空想则一事无成
弘一法师曾劝诫佛家弟子说:“我盼望诸位,也当以佛为模范,凡事自己动手去做,不可依赖别人。”其实,弘一法师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宗师,不仅因为他在佛法上有很深的造诣,更多的在于他并不是一味对佛法谈玄说妙,而是确确实实地为弘扬佛法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这正如饥饿的人,让他们研究食谱,即使把山珍海味的名称写了满满一纸,也并不能充饥,倒不如让他们马上得到立刻就可以吃的几种普通的食品,以解决饥饿问题,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言出必行,不高谈阔论,是一个人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正如一句伊朗的谚语:“如果空喊能造出一所房子,驴子也能修一条街了。”这对于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谈而不干实事的人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有一个很落魄的青年人,每隔两三天就到教堂祈祷,而他的祷告词几乎每次都相同。
第一次到教堂时,他跪在圣坛前,虔诚地低语:“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敬畏您的分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来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呢?请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
又过了几天,他再次去教堂,同样重复他的祈祷。如此周而复始,不间断地祈求着,直到最后一次,他跪着说:“我的上帝,为何您听不到我的祈求?让我中次彩票吧!只要一次就够了……”
就在这时,圣坛上突然发出了一个洪亮的声音:“我一直在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也应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啊!”
就算是祈祷上帝让你中奖,你也得先买张彩票才行啊!正如有句话说得好:“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因为行动是人们敢于改变自我、拯救自我的标志,是一个人能力的证明。只心想、只会说,这都是虚的,不能看到一点实际的东西。要想取得胜利,就不能坐而论道。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同一位爱讲空话的青年有一段有趣而又深刻的谈话。那位爱说空话、不肯用功的青年,整天缠着爱因斯坦,要他说出什么是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给他写下了这样一个公式:A=X+Y+Z。爱因斯坦解释说:“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
“Z代表什么呢?”那位青年急不可待地问。
“代表少说空话!”爱因斯坦回答说。
的确,空话、漂亮话谁都会说,但最重要的还是去行动、去实干。一个人是否具有实干精神,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做事态度、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一个实干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多人的敬佩。
要想远离烦恼和苦痛,寻获欢乐,那就从此刻开始抛却你的幻想,脚踏实地,一步步为理想而奋斗吧。
舌灿莲花不如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