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8600000024

第24章 心中有天籁,但奏无弦琴

§§§第一节 自在自适不求人

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而学习佛法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回到淳朴、纯真的状态。

自在自适,不假他求,不须外物,自我圆满,这便是佛家的“得大自在”。称为大者,是指自我充分实现,圆满至极,彻底断尽痛苦烦恼,满足生命的需要。

悟来悟去终是空

风从竹林中穿行,风过之时,竹叶随风而舞自然簌簌有声;雁从清潭上飞过,雁过之时,清澈潭水中必倒映雁群身影。但风落、雁过之后呢?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无论喜怒哀乐,还是悲欢离合,长长短短的因缘际会之后,一切皆空。诸法都是空相,飘然而过不着痕迹。常人将出家修佛称作遁入空门,四大皆空,如去如来,无遮无碍,是为空。

福州市鼓山涌泉寺被称为“闽刹之冠”,这座寺庙的山门上有一副对联: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这副对联的由来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在该寺的山门外有一条青砖铺砌的小路,路旁是参天大树,路上常常会有很多落叶,但由于山门直接对着山坡口,所以山风直吹过来,路上的落叶就会被吹走,而不需要寺中僧人打扫;福州地区,夏秋交际台风频发,寺中的山门经常会被狂风吹垮,几经修葺之后问题也得不到根本解决,索性后来就不再设寺门,而以空门迎接四方信徒。

正像涌泉寺以空门笑迎万千信徒,佛门亦是如此,佛门即空门,悟极返空,既然众生都在苦苦求索着“空门”的真谛,佛祖自然不会将门关闭,而是会大开佛门,只待有缘人。空是悟后所抵达的一种境界,悟来悟去终是空。

心无邪,人生得大自在

自由是一种心境,如闲云野鹤,闲散安逸不受尘世羁绊,能够在悲伤中发现喜悦,在阴霾中预见晴天。就如长沙景岑禅师所言,心能够在整个时空中徜徉,“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一日,长沙景岑禅师到山上去散步,回来的时候碰到了住持长老。

住持问他:“你今天去了哪里?”

长沙禅师:“我到山上去散步了。”

住持追问:“去哪里了?”

长沙禅师:“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圣严法师非常欣赏长沙禅师达到的这一番境界,“禅师所怀抱的心境一片和风煦日,没有狂风暴雨;禅师所体验的世界一片光天化日,没有黑暗罪恶。并不是这世界没有狂风暴雨和黑暗罪恶,而是他的心不受外在环境影响,永远安详、稳定、慈悲、宁静、光明磊落。所以,不论他面对什么样的世界,他的心境始终自在安闲”。

世人常常觉得不自由,即使禅定也往往只是为了求“禅”而刻意入定,虽然稳坐如钟,心却如风中摇曳的枯草,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安宁。“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过多的执著造成过多的苦恼,执著于其中不能自拔的人又怎么了解禅者的自有境界呢?

心境坦然,悠然无滞,眼前自然是海阔天空,到处都会是盎然的芳草,遍地都是缤纷的落花,徜徉其中,天高云淡,鸟语花香,神奇的造物,悠然的心灵,一切如诗画般和谐动人。心无邪,人生便得大自在。

自我就是佛

德山自幼出家,博览律藏,精通《金刚经》,并呕心沥血写成《青龙疏抄》。但德山对慧能的“即心即佛”的说法不以为然,他愤愤地说:“不知有多少出家人,花了多少年的工夫,去学佛的威仪和戒行,都未必能成佛。南方这些小厮,居然敢说心就是佛,真是大逆不道。我一定要去捣毁他们的老窝,杀尽他们的子孙,以报佛恩。”

于是,德山就挑起《青龙疏抄》南下。当他走到澧州(今湖南澧县)时,路遇一位老婆婆正在卖烧饼。饥肠辘辘的德山放下担子,向老婆婆买点心。只见老婆婆指着地上的那担《青龙疏抄》问:“这是什么书?”

德山回答道:“是《青龙疏抄》。”

老婆婆又问:“是讲哪一部经的?”

德山道:“《金刚经》。”

老婆婆慢悠悠地说:“我有一个问题,如果答得出,免费给点心;如果回答不出,请到别处买。”

于是老婆婆问:“《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你的点心是哪个?”

德山竟被问得瞠目结舌,哑口无言。老婆婆问德山要哪个“点心”,而能够点出来的只是有形之心,也就是妄心。妄心不可得,真心不可说。

德山悟道后,把《青龙疏抄》付之一炬,慨然叹曰:“穷尽无数思辨玄论,也不过像放在太空中的一根毫毛;用尽天下计谋巧智,也不过像投入山谷里的一滴水珠。”

德山悟道后才明白佛法其实只在心中,很多人祈求看书看成佛,不是在缘木求鱼吗?佛就是自我,自我就是佛。

禅思禅悟

心境坦然,悠然无滞,眼前自然是海阔天空,到处都会是盎然的芳草,遍地都是缤纷的落花,徜徉其中,天高云淡,鸟语花香,神奇的造物,悠然的心灵,一切如诗画般和谐动人。心无邪,人生便得大自在。

§§§第二节 繁花落尽见真淳

淡定从容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是一种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平淡,是一种笑对人生风雨的沉着,是一种历经岁月沧桑的智慧。人人若都能保持如此之心境,定能于纷繁复杂的世俗之中独享人生的惬意。

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世人喜日出,而厌日落;世人喜生生不易,而不知生灭不已。佛法则不然,观日落可以得定,可以发慧,落日柔和清凉有慈悲相,并可提醒是日已过的无常无我相。其实日出也是无常,落日不异永恒;生生的相对即是灭灭,生灭现象是世界常态,若能洞察生灭现象,便是智者。

药山禅师在庭院中打坐,身边有云岩和道吾两名弟子相伴。禅师坐禅之后,看两名弟子仍然若有所思,便指着院中的两棵老树问道:“你们看这两棵老树,已经在寺中经历了上百个年头,如今,这两棵树一枯一荣,你们说,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呢?”

道吾回答道:“荣的好。”

云岩答道:“枯的好。”

药山禅师看着他们,并未讲话,恰逢一位侍者从旁边路过,于是药山禅师便将他喊了过来,问他道:“你看院中的这两棵树,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侍者回答道:“枯者由它枯,荣者由它荣。”

药山禅师面露微笑,赞许地朝侍者点了点头。

同一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答案:“荣的好”这表示一个人的性格热忱进取;“枯的好”这表示清净淡泊;“枯者由它枯,荣者由它荣”这是顺应自然,各有因缘。

花草树木的枯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都像昼夜的交替、四季的转换一样,是自然界里极其平常的事情,而一旦与人的个人际遇联系,便会生发出无限感慨,大多数人都会因为美好事物的逝去而感伤慨叹,但实际上大可不必如此。

枯有枯的道理,荣有荣的理由,本无好坏之分,荣枯都好,不好只是个人根据主观感受作出的评判而已。事无好坏,唯人拣择,就像是红尘中的我们,每一天的起卧作息皆顺其自然,饥来张口困来眠,看似平常,却正是无限风光!

只有真正做到“枯者由它枯,荣者由它荣”的人才能够宠辱不惊,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心境无界,智慧无穷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禅师们在讲悟道或者般若的部分时,常会引用到这两句话。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照到地上的千万条江河,每条河里都有一个月亮的影子,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晴空,如果没有一点云的话,整个天空,处处都是无际的晴天,所以“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很好的境界,许许多多的学禅者都是因为这些境界而悟道的。

唐朝有一位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过分不懂常识,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道:“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

“当然!当然!我岂止读书万卷?”李渤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都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道:“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一个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莫非你也骗人吗?”

人类虽然渺小、人生虽然有限,心境却是没有界的。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佛学的名词叫作无师智,也叫作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发了,天上地下,无所不知。这样的境界非身临其境者不能体会。

心自由,自解脱

唐朝时期,宣州刺史陆亘大夫心中有个疑问,整天忧心忡忡,夜不能寐,于是前来向南泉禅师求教。

陆亘问道:“请问禅师,有一个人在一个玻璃瓶中养了一只小鹅,后来小鹅慢慢长大,无法从瓶子中钻出来了,他想将鹅平安取出,又不想打碎瓶子。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您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南泉禅师面无表情,突然大喝一声:“陆大人!”

陆亘毫无防备,下意识地应了一声。

南泉禅师哈哈一笑:“出来了!”

陆亘顿时大悟,脸上再无阴霾之色。

陆亘之所以困惑是因为他将自己的念头装进了他内心的瓶子,南泉禅师喊他的名字,他一答应,念头就离开了瓶中鹅,心就自由了。心自由了,才可能以平常心去对待身边的事物,才可能以超脱的目光去注视世间的无常。

云在青天水在瓶

唐代朗州太守李翱非常向往药山惟严禅师的德行。一天,他特地亲自去参谒,巧遇禅师正在山边的树下看经。他虽知太守来,但并无起迎之意。侍者在一旁给予提示,但他仍然专注于经卷。

李太守看禅师这种不理睬的态度,忍不住怒声斥道:“见面不如闻名!”说完便拂袖欲去,惟严禅师至此,才冷冷说道:“太守何得贵耳贱目?”

短短一句话,李太守为之所动,乃转身拱手致歉,并问道:“如何是道?”

惟严禅师以手指上下说:“会吗?”

太守摇了摇头说:“不会。”

惟严禅师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太守听了,欣然作礼,随述偈曰:“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惟严禅师形象地给太守点出了修道见道的境界。“云在青天水在瓶”,这是很自然的,天上的云在飘,水在瓶子里,摆在桌上,一个那么高远,一个那么浅近,这就是一大境界。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确,心的修持达到了哪种境界,我们的人生境界就有多么开阔。

禅思禅悟

只有真正做到“枯者由它枯,荣者由它荣”的人才能够宠辱不惊,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第三节 万法本闲人自闹

人生总会有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佛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若能保持淡定从容,那么何来烦恼?淡定从容是一种智慧,无论身处任何环境,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付之一笑。

身在红尘中,心在红尘外

中国禅宗的傅大士,南北朝时期人,弥勒佛的化身,与达摩祖师见过面。他写了一首颠倒的偈子:“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南怀瑾先生用一首通俗的打油诗来解读这句偈子:“半夜起来贼咬狗,捡个狗来打石头,从来不说颠倒话,阳沟踏在脚里头。”

在佛眼里,人世间的一切都是颠倒的。

卢梭说:“10岁时被点心、20岁被恋人、30岁被快乐、40岁被野心、50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纷纷扰扰的世界,总有无尽的诱惑,如果一味地追求名利,沉迷于花花世界之中,心中所求太多,只能使自己疲惫不堪,寝食难安。

这又何苦?生不满百,再好的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不灭却心灵各种欲望之火,让心灵在无物无我之中,看透世间诸多颠倒呢?身在红尘中,心在红尘外。畅游青山绿水,沐浴徐徐清风,人生何等惬意!

不珍惜现在,即浪费未来

灵佑住持沩山,收了两位徒弟,即仰山与香严。

在禅堂内,沩山对他俩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佛理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解脱之道。”

仰山就问:“什么是解脱之道?”

沩山回头看看香严说:“寂子提问,你为什么不回答他?”

香严说:“如果说过去、现在和将来,我倒是有个说法。”

沩山问:“你有个什么说法?”

香严打了一声招呼就走出去了。

沩山又问仰山:“他这样回答,合你的意吗?”

仰山回答:“不合。”

沩山又问:“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仰山也告别一声就出去了。

沩山呵呵大笑,叹道:“真是水乳交融啊!”

时间每时每刻都在流逝,今日很快会变成昨日,明日也将成为今日。珍惜当下,才能活在当下。不珍惜现在,便是浪费未来。

过程也美丽

有一位禅师门下有很多弟子,他们都是极为虔诚的信徒。有一天清晨,禅师吩咐弟子们每人去庙前的山上砍一担柴,晚饭过后再来禀报这一天的修行。

众弟子匆忙上路了,走到半路,却只见一条鸿沟截断了山路,根本无法越过,便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寺中,只有一个小和尚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晚饭时分,弟子们互相推搡着,谁也不好意思直接去向师父说明情况。只有这个小和尚走到前排,与禅师坦然相对,小和尚从怀里掏出一个苹果递给禅师说:“师父,山路被断,我寻了一个下午也没有找到上山的路,我见路边有一棵苹果树,就顺手摘了一个苹果回来。”

后来,这个小和尚成了禅师的衣钵传人。

虽然有时候迫于种种外界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达成最初的梦想,但是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我们总会有所收获,因为我们的心一直都在佛法的指引下自觉修行,绝不会一无所获,最起码,我们还经历了过程。

禅思禅悟

虽然有时候迫于种种外界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达成最初的梦想,但是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我们总会有所收获,因为我们的心一直都在佛法的指引下自觉修行,绝不会一无所获,最起码,我们还经历了过程。

同类推荐
  • 伊斯兰法哲学

    伊斯兰法哲学

    伊斯兰教之所以对当今世界近12亿穆斯林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生活习俗等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感召力量,不仅仅因为它蕴涵着源远流长、能顺应时代和外部环境变迁而不断增添自身活力的一种宗教文化,还因为它拥有一套以认主独一的宗教教义为基础,被全体穆斯林奉为待人接物、持身律己行为准则的伊斯兰教法。
  • 另类的财富

    另类的财富

    本书为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该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清新,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作者此类短文集结出版后很受欢迎,在台湾地区成为众多读者的口袋书、床头书,在大陆也十分热销。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佛教生死学

    佛教生死学

    广而言之,则社会、人类群体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解答,实为整个社会、人类文明创立的出发点和基石。揭开生死之谜,无疑成为人类智慧面临的要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生死之谜的破解,要比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工业新产品的发明等现实问题,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日常用品,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热门推荐
  • 小巫

    小巫

    来到异界巫族的小丙,原本想平平淡淡生活,可没想到,巫族此时面临灭顶之灾。巫族之中,二十岁以上的人都死在了万世王朝的征伐之中。脑子有点迷糊的小丙和重生后的姐姐,以及巫族遗孤决定重振南荒巫族。
  • 启魔录

    启魔录

    万事恒古流传,魔道泯灭之初,其尊王神秘死去,身上所携带的噬魂魔戒更为正,魔两道所垂涎之物。“噬魂戒为何会让所有人如此垂涎?”“据悉它可以让人起死回生!”神秘的戒指直至今日却是不曾有一人得见过其模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成他的那个她

    我成他的那个她

    这是一个关于重生后,史美丽成为艾佳佳,成为暗恋那个男人的女朋友,相处之后发现他秘密,发现他和哥哥之间的秘密,是一个三角恋的故事。有异性的爱,也有同性的爱,兄弟的爱。
  • 斗罗大陆之唐韩

    斗罗大陆之唐韩

    戴沐白和朱竹清的儿子——戴(唐)韩在斗罗大陆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来共同观看吧!
  • 论穿越到了异世界的我该如何存活

    论穿越到了异世界的我该如何存活

    楚凰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好青年,一个不小心,就被变态绑走,居然来到了神秘的异世界。什么?异世界的生活都如此辛苦?不是说好一般主角都开挂的,为什么我的挂就那么不靠谱?楚凰内心里默默地哀叹着...要知后事如何,就跟我进入书中一起来看看这位二十一世纪青年的成长旅程吧!
  • 三尺凡尘

    三尺凡尘

    凡尘之中。有着逍遥世外的仙人、蠃鳞毛羽昆各类妖怪、瞒天而存的鬼魂、逆天而行的邪魔……人类不过是他们予取予夺的食物、待宰的羔羊。只因世间无神。可惜我也不是神,不过我是神使。至于替天布道、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的事也就只能我来做了……
  • 无限之宇宙生灭

    无限之宇宙生灭

    意外身亡,在神秘的‘诺亚空间’里获得新生不甘听从命运安排的刺客组织人命如草芥的古罗马奴隶时代被邪恶势力所掌控的魔幻世界伴随着无数未知的恐怖敌人在这里,你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活下去
  • 逍遥小农夫

    逍遥小农夫

    肄业大学生李少凡回归乡村得神秘传承,开始属于自己的极品乡村生活。
  • 薄荷微凉年少不知心

    薄荷微凉年少不知心

    我踏过的长街是你为我斩断所有的荆棘,我走过的河流是你偷偷藏在玻璃瓶的印记。躲着凉凉的雨像凉凉的你,偶尔捎来消息,将我整天灼热的思绪。抚平在夜里在黎明,融化我凝结的心,拥抱一阵微凉的风,心的空隙任你来去。我睁大了眼睛,找寻不到你,飘散的发留住了你,微笑的脸却来不及温习你的吻,回忆才是你唯一的痕迹。年少的我,不知你,不知你的心。年少以后,才明白,你所有守候。如果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守候就是不计结果奉献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