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家电视台,去做一档节目,是某家单位,资助一不幸小女孩的事。
那家单位,是在一次下乡活动中,偶然听说小女孩的故事的。小女孩三岁那年,在江上跑运输的父母,突然双双遇难,尸首都不曾找到。从此,她跟着年迈的爷爷一起过。故事很悲惨,那家单位萌发了资助小女孩生活的念头,于是捐了款,送她上学,还不时把她接到单位,让大家带回家轮流住。
这事,渐渐被宣传开来,散出温暖的色彩。关注的人,自然多,小女孩因此成了媒体的焦点。
她显然很不适应这样的阵势,面对着摄像镜头,她低了头,一句话也不肯说。她年迈的爷爷,不住地推着她:“丫头,叫人呀,叫叔叔,叫阿姨,感谢叔叔阿姨对你的关心。”她仍是一声不吭,只偶尔抬眼扫一下面前的人,那眼神里,有惊慌,有茫然。
按节目安排,有一场景,应是小女孩面对父母的遗像,做出悲伤的神情。小女孩父母的遗像被取出来,玻璃镜框里,两张年轻的脸,绽放着的百合花似的,让人动容。
小女孩却不配合,她看着父母的遗像,没有一点悲伤的意思,甚至,带了漠然。有人轻声地诱导她:“琴琴,你想一想啊,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而你没有,你不难过吗?你不想他们吗?”小女孩还是很漠然。“这孩子,是不是智商有问题?”有人私下嘀咕。节目一直拍不到理想的效果,任你怎么启发,小姑娘的眼睛里,就是没有悲伤。
大家把目光转向我,因为我跟孩子最容易亲近,他们想让我再去启发启发她。当时正是阳春三月,春在溪头荠菜花。我跟小女孩提出,一起去挑荠菜。小女孩高兴地答应了。
提着篮子,我们走在田野边,小女孩像换了个人似的,在我前面快乐地跳跃着,不时告诉我这叫什么草,那叫什么花。那片天地,仿佛她是它们的主人。
很快,我跟小女孩混熟了,我问她:“想过爸爸妈妈吗?”
“为什么老要我想爸爸妈妈呢?”一丝忧愁爬上小女孩的脸。
这一句问,让我发了愣,是啊,我们为什么老要让她想她的爸爸妈妈呢?她对他们,是完全没有记忆的,这应是幸事。我们想唤起的,到底是什么?不过是别样的悲伤,好满足了我们的同情。
四野里,一片祥和,花们安静地开着,草们安静地绿着。我想,小女孩也是这样的一株植物罢,风或许会吹折她的叶,雨或许会打折她的茎。但生命的顽强,会让她的伤口自己愈合。当春风又吹起的时候,她自会绿起来,她只记得当下的快乐。有什么不好?
当篮子装满荠菜的时候,小女孩告诉我:“秋天的时候,还有枸杞摘的,红红的果子,可好看啦。”
我望着小女孩,心里涨满感动。那一档节目终因我的坚持。被取消了。我只希望,小女孩能安静地生活在她的世界里,人们不要再去碰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