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间有五虫,有一虫曰:鳞虫。
有鳞虫三百六十,真龙为鳞虫之长。
鳞虫多属水族,有二者异之,此二者便是蛇蜥,为鳞虫中异虫。
蛇蜥五百年为虺,虺五百年为蛟,蛟五百年为虬,达虬者五百年自为大龙,入真龙属。
虬为龙虫界限,若蛟五百年不成虬,则终身为蛟。
蛟者为龙族附属,位同龙侯。然而在武元初年,龙族几乎灭绝,有两异种青蛟存世,占据龙王所居长江黄河,以天赋之资,百年后竟成蛟君,震惊武元大陆。
而后四大龙圣封圣,正式敕封据长江的蛟君为镇江蛟君,敕封据黄河的蛟君为镇河蛟君。
这蛟君比圣元时期的镇江龙王、镇海龙王,至少强上十倍。
“四大龙圣是本君的晚辈,真龙大帝是本君的盟友,天下之中,本君有何惧?区区小辈竟在本君面前大放厥词,本君今天饶你不得!”镇江蛟君咆哮道。
那一丈的无角小蛟乐得龇牙咧嘴,幸灾乐祸地望着江岸上黑压压的人群。
“天地有正气,岂是你等畜类所能明白,蛟虽龙属,实为毒虫,也敢妄图圣道?!”孟守义不为所动,长须冉冉,犹如圣人。
众人仿佛都看到一尊圣人的光芒,孟守义有圣人之资!
有许多世家加入伐武队伍,北方的世家直接进入宋国,而南方的世家则是陆续进入徐有业的队伍,随徐有业前往开封。
每个世家团队的领队大多是大学士、武王等级,除了张道陵世家派出了大儒张在中,便再无大学士、武王。
然而让人没有料到的是,孟家大学士孟守义很可能是孟家暗地里培养的天才。
楚星河双拳紧握,壮哉,或许今天便可以见识到一场惊世大战。
从南宁郡出发后,楚星河从没有闲着,而是在书写兵法。
当楚星河在白纸上写下《三十六计》四字后,没有异象发生,自己的意识清灵,便知道此书可成。既然不能学习已有的兵法,那我就学这武元大陆还没出现的兵法!
耗尽半月,楚星河才学到三十六计第一计的大半。
三十六计分六套,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此计见于《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说的是前世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以宁东土。大军东进直至海边,帝见大海白浪排空,便问过海之计,四下面面相觑。然有豪民见驾,称三十万过海军粮已经备齐备。帝大喜,至海边见彩幕遮围,豪民引帝入室。绣幔彩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宴饮甚乐。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摇动,良久不止。太宗警惊,令近臣揭开彩幕,不看则已,一看愕然,大军竟行至海上!此豪民乃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计策便出自他。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虽然北唐半圣薛仁贵亦用此计,却没有归纳,楚星河现在考虑的就是是否使用此计。
但到底该如何用?
楚星河猛然惊醒,此乃胜战计,乃是我方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使用。如今,与这镇江蛟君想比,我方处于劣势,使用此计甚是不妙。
用别的计策?
楚星河思虑半天,终于确定,自己根本不会!
楚星河本以为习得后世兵书,或许能在这武元大陆纵横一场,没想到,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无处使力的无奈。
顾承露鹰目直视江上的镇江蛟君,也有无力之感。
骆武王本想平平稳稳地解决此事,此时才发现其中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那就是镇江蛟君无端伤人,世家子弟有着世家的骄傲与尊严,讲求理字。而且,若孟守义今天就这么算了,此后孟守义无颜回孟家。
“嘿嘿,徐有业,与镇河那家伙相比,本君可是温和多了。若是镇河,什么都不管,必先杀戮一番再说。而本君,今天就与你作个商量,只要尔等不插手本君与这孟家人之事,你等便可安然离开,如何?”
张在中大喝一声,“你不计较,老夫还要计较呢?伤我多人,当我等泥捏的不成!镇江你是龙族蛟君,我是道家大儒,二者地位相当,不如看在我的面上,交出你身后的小孽蛟,已祭英灵,如何?”
张在中争锋相对,那一丈小蛟清晰地感受到张在中散发的杀意,吓得躲在镇江蛟君的身后,瑟瑟发抖,之前的得意早已烟消云散。
镇江蛟君双目如火,死死地盯着张在中,道,“好,很好,即便是圣人也敬本君三分,你已经成功的激怒本君了。”
孟守义感激地望了张在中一眼,徐有业与骆武王见事已至此,矛盾一触即发,即便圣人降临,也难以缓解。
“战吧!”徐有业长叹一声。
“只能如此。”骆武王附和。
“全军防御,武侯坐镇,武帅护守,之后武帅以上随我等迎战蛟君!”徐有业大喝一声。
众人沸腾,于是人群****,武帅赶紧指挥,楚星河在银鹰军甲组也有职位,虽是文职,但此刻也应协助顾燕五。
然而刚一转身,却突然被三人围住,这三人就是当日在水中下魔元丹的三名武帅。
西门眀与钱百何二人各抓住楚星河的一条胳膊,却发现楚星河无所动。
这时顾燕五目光瞥了过来,几人一惊,但顾燕五虽然看到楚星河,却没意识到楚星河的危机。
西门眀与钱百何两人对视一眼,齐齐点头,本来二人准备好下黑手,但已经被顾燕五看到了。若是楚星河死了,顾燕五势必会怀疑到他们头上。
于是两人各出大力一脚,将楚星河踢向前方。
前方是战场,楚星河一个小小的武帅,在那里必是九死一生。
楚星河知道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地刺杀自己,却没想到他们会借蛟君之手杀自己。
楚星河两眼微冷,如今后背还有两个脚印,若非自己强壮,刚才的两脚就要了自己半条命。等会儿,若是被误杀,都没处说理去。
现在自己没死,只是受了两脚,就算活下来后去告发他们,他们只要死不承认,便也无可奈何。
但让楚星河失望的是,此刻正是一致对外的时期,他们竟然想要内乱。
他们,不配为人族!
自私而欲盛,与魔族无异!
这五人上了楚星河的黑名单。
孟守义诧异地望着在自己不远处的楚星河,突然恍然,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武帅也有如此的勇气。
对了,他不是那个引圣光降临的工家武帅吗?
孟守义感激的看着楚星河,对楚星河微微点头。
楚星河脸色黑沉,自己是弱,不是傻。不过楚星河不会知道,许多人已经把楚星河归于兵家。
此时楚星河身后是武侯与翰林,而身前是武王大学士与大儒。他就像一条分界线,将他们分开,而他这条分界线看起来也分外扎眼。
镇江蛟君拍了拍那一丈无角小蛟的脑袋,小蛟才算安稳下来,于是钻入水中,远远望着。
孟守义看到镇江蛟君护在小蛟前,怒气更甚,大声道,“孟圣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于是孟守义身后的孟家子弟也随孟守义大声地念,然后骆武王也开始念,南宁郡的郡守、文首、武首,大儒张在中,其他几郡的武王们、其他世家的子弟们,乃至南宁郡所有的士兵都异口同声。
这是《孟子·告子上》里的名句。
楚星河自然也知道,此刻群情激愤,风云变色。
数百万人的声音犹如洪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舍生取义,当事此行,吾得道矣。”孟守义仰天一笑,身上光芒大盛。
镇江蛟君瞳孔微缩,惊叫道,“一念大儒?”
众人都发觉孟守义身上的异象,于是念诵之声停止。
“任你成就大儒又如何?”镇江蛟君眼中惊色很快消散,转而取代的是冲天的戾气。
孟守义持剑在手,口念《孟子》取义之篇,心起兵家《孙子兵法》,剑气凌霄,隐隐间有孟子义之精魂。
徐有业是武王,但乃是徐圣世家的嫡系子孙,自小学习兵家之道,战力不下于一般大儒武君。
孟守义口含天言,念到,“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绝地而后存。武之一道,不进则退,兵之一举,尽斩前坷。今我人族儒家孟守义为南宁军无辜士兵,为世家无辜子弟,决心赴义,怒水屠蛟,望诸位助我一臂之力!”
徐有业、骆武王、张在中等人也不答话,只以手中三尺青锋言明心意。
孟守义升空十丈,与镇江蛟君对峙,待气势大盛,便冲向前去。
“杀!”
徐有业一声令下,武帅以上强者,尽皆腾空,向江面上那道如山般的恐怖身影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