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银白色的流光螺旋而上,瞬间超越了天柱峰顶百米有余,去势已尽,再从半空中重重的摔落到峰顶的地面上,砸起一阵烟尘。
李千落成大字形躺在地面上,顾不上地面的反冲击力造成的伤势,一边咳嗽着一边开怀大笑:“哈,咳、咳,哈哈哈哈,是真气,我李千落也能运用真气了,真是痛快,痛快!”
“千落,你起来。”一袭青衫的先生站在峰顶,看着欣喜若狂的李千落。
李千落手脚并用地从地上爬起,脸上割破了几道口子,鲜血溢出,眉间虽有疲惫,却难掩那一抹激动:“师父,我终于明白邀月飞升的精妙了,我终于能运用武法层次的武学了,这是真的,真的!”
先生按住他颤抖的肩头,摇了摇头:“千落,你再仔细看看你体内的真气。”
一股清凉自肩头处深入肺腑,让难以自抑的李千落冷静下来,仔细检查一番之后,发觉刚才还十分充沛的真气正在以微不可查的速度缓缓消散,并没有生生不息的迹象。
真气的消散带来一种仿佛力量被抽走的虚空,令他无法接受的瘫坐在地上,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先生解释道:“‘邀月飞升’这门功法是为师当年机缘巧合所创,能夺天地灵气,纳于体内,将自身的精气神保持在巅峰状态,原本只是一门吐纳之法。你须要明白,夺取来的灵气终究不是自己的,终归要消散于天地间,不能长久保持实属正常。武者之强,源于自身,万万不可着了魔相。”
李千落听完,虽然无法消除心中的遗憾,却渐渐冷静下来:“徒儿明白了。”
先生继续说道:“你能在生死之间悟透这‘邀月飞升’的真谛,实属难得。武道一途多磨难,有哪个强者不是历尽千辛万苦,堪破生死,方能明悟本心,最终踏上武道巅峰?面对生死,不能畏惧,也不用畏惧,因为那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便产生了畏惧,也应该依靠大毅力去克服。”
“徒儿谨记于心。”
李千落回想起在悬崖峭壁间坠落的情形,仍旧心有余悸,在那种情况下,心神已乱,许多的熟练武技都没能派上用场,没头没脑的攻击也只是徒费气力,日后一定要多加磨练心性,不能再自乱阵脚。
在危急关头能够发挥出正常的实力,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同样也是对自身的一种保障。
不知不觉间,已是破晓时分,晨鸡初鸣。
先生看着那一轮红日探头,说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那只是对一般人来说。只要你有足够的力量,足够改变轨迹的力量,任何事情都可以按照你的想法去发展,这就是这个世界以武为尊的原因。”
李千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先生忽然提问:“千落,我问你,怎样才能具备绝对的实力。”
李千落想了想,说:“修炼上等的功法,服用灵丹妙药,还有名师指点。”
“功法,丹药,修炼经验都不过是修炼的助力,如果仅仅凭借丰富的资源就能踏足武道巅峰,那为何这片大陆圣级不出世,神级无人晓?难道一片大陆的资源还不足以堆出一个武神?”
先生掷地有声地说道:“要踏上武道巅峰,凭借的不是外物,而是本心!”
“本心?”
“对,武者本心,即是武道意志。说得更简单一些,就是想要变强的欲望。修炼功法可以变强,服用丹药可以变强,名师指点也可以变强,诸般手段,都只是为了变强。”
李千落听着听着,脑海里隐隐有一抹灵光乍现,每每想要伸手抓住,却又被他从指缝间溜走,无可奈何。
“大多数人以为只有拥有了足够的修炼资源才可以踏上武道巅峰,简直是舍本逐末。真正的武道意志,是为了变强而变强。拥有了足够的实力,获取修炼的资源就会更多,而获取更多的修炼资源,目的就是为了变得更强。”
先生面向云海,背对群山,伸出一手,在晨风中张开手掌,五指微曲,自有一股万物尽在掌中的豪气:“真正的武者,其内心的目标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变强。”
精妙的言语,让人醍醐灌顶。
在一轮红日的映衬下,先生的身影显得愈发高大,虽无言,却自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魄。
李千落看着这一幕,嘴巴微张,内心的震撼无以言表。
先生回过身来,露出笑意,抚了抚李千落的头顶:“你想走的路还很长,但是不要因为走得慢而着急,相比于比走得快的人,慢慢走能将路边的风景看得更仔细。”
“两者之间谁会变得更强?我以为是慢慢地将路边风景看仔细的人。”
李千落听得朦朦胧胧,好像眼前有一幅山水美景被一层轻纱遮掩,隐约能窥见些许真迹,却就是差了那么一点。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走得慢变成慢慢走。”先生将他眼中的迷茫看得清楚:“走得慢是资质,慢慢走是心性。慢慢走,渐行渐远,直到那些在你前面的人只能追逐你的背影。”
我真的可以做到吗?
哪怕横在我面前的是那道无法打破的壁垒,我也能做到吗?
慢慢走,真的可以走到他人只能仰望的武道巅峰吗?
虽然满心的疑惑不解,迎上先生目光的李千落还是极为听话的点头。
“千落,你看看这天,这地,这山。”
先生声音里透着一股清冽,就像这顶峰上的风,能让人清醒,却不至寒冷。
李千落将思绪拉了回来,视线跟着先生投向远方。
他仰望天空,云烟苍茫;
他俯视大地,丰神秀丽;
他环视西边的都城,炊烟袅袅;
他瞭望东边的森林,郁郁葱葱;
他想低头看看脚下这挺拔的天柱山峰,却只看到自己磨损的鞋子。
先生没有看李千落,却仿佛将他的小动作都看在眼里,问道:“千落,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云烟,树海,人家,还有……有我的鞋子。”
“这就是属于你自己的世界。”
“我的……世界?”
先生立于悬崖边,长袖随风舞,指点江山:“在你的世界里,你看到了天,看到了地,看到了你自己,这天地间只有你自己。可你却看不到这山,你可知为何?”
李千落呆呆的看着眼前的景象,明明知道触不可及,却还是伸出手想要触摸,手掌在虚空里张开,又握紧,如此反复数次。
许久,他才回答:“因为……山登绝顶,我为峰!”
“孺子可教!山登绝顶我为峰,脚下所及之处,就是属于你的世界,要的就是这种舍我其谁的傲气!”先生爽朗的笑声随着清风传出了好远。
……
朝闻道,夕死可矣。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两句都是描写金玉良言对人所产生的巨大触动,先生的教诲虽不至于让李千落生出像前者一般嫌命长的冲动,却着实有后者一般豁然开朗的顿悟。
天高云淡,山峰耸立,间或几声雄鹰的清啸回荡。
在这幅意境高远的画卷中,李千落只是天柱山顶上不起眼的一个小黑点。
先生不知在何时已然离去,只留下他一个人盘坐于天柱山顶,闭目凝神,吐纳灵气,弥补一夜劳累的亏损。
随着悠长的呼吸,浓郁的灵气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在他头顶处汇聚成一个小型的漩涡,融入体内,蕴养周身经脉,最后又带着体内的浊气通过毛孔散于四周。
原本他可以将灵气全部吸收,但八脉者的壁垒让他不得不严格限制着自身修为的提升,只能将灵气用于修复自身的伤害,而不敢用来修炼。
抱元守一,无我无物。
李千落此刻的状态正是八脉者独有的‘天人合一’之境。
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而人之道在道成万物,天、地、人虽各有其道,但三者彼此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是一种极其玄妙的修炼状态,一旦武者置身于此状态中,自身与天道的契合度就会大大增强,能够进一步窥视天道的奥妙,打破自身的修炼瓶颈,是武者梦寐以求的。
但是天人合一的状态可遇而不可求,寻常武者一生中甚至都未必有机会能够进入到这种状态中,唯有修炼到极高境界的武道强者,历经长年累月的闭关修炼,道法自然,已可触摸到一丝天道的轨迹,修炼时偶尔能够沿着那一丝轨迹进入‘天人合一’的状态。
由此可见,八脉者的修炼天赋确实是得天独厚,远非凡俗可比。
天空已经现出鱼肚白,晨风习习,吹动李千落的鬓发,李千落却纹丝不动,自身的气息与周围万物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仿佛自己就是一缕微风,一块山石,是这大自然中的一部分。
突然,沉浸于天人合一的玄妙境界中的李千落鼻翼微动,睁开双眼,望向东边,喃喃道:“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