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90100000025

第25章 活跃在外交舞台上(3)

1942年,也正值宋美龄因操劳过度,身体健康情况极差之时,尤其是她的皮肤因长久在外奔波,慢性荨麻疹又复发,一直困绕着她,在四川那种多雾的天气下,使她苦不堪言,加上1937年她在上海巡视战地时,遇到日军炮火轰击,急驰中的车不慎翻在路边,她的肋骨与脊髓骨都受伤,以致长久以来,腰背骨头常因气候变化而酸痛。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宋美龄决定以赴美就医为名,在美巡回演讲,为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争取更多的支援。

意外地,当她提出这个计划时,竟然受到许多人的劝阻,甚至包括她的家人,不过她毅然决定出行。

宋美龄赴美与西安事变时赴西安救蒋的行动有点类似。为了她那个阶级,那个集团的利益,她不仅要克服晕机带来的煎熬,还要力排众人的劝阻。

蒋介石对于宋美龄赴美十分支持,同时他也是这次行动的策划者,他希望宋美龄到美国进行政治游说,争取美援。1942年11月16日,蒋介石自重庆致函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此次内子之病,承蒙鼎力协助,得以提前赴美早日就医,私衷至为感谢。并得乘此访问阁下与贵夫人,代中正亲致敬意,使中正更觉无上愉快,一若与贵大总统及贵夫人晤聚一堂也。内子非仅为中正之妻室,且为中正过去十五年中,共生死、同患难之同志,彼对中正意志之了解,并非他人所能及,故请阁下坦率畅谈,有如对中正之面罄者也。余深信内子此行更能增进余两人私交及扩展我两大民国之睦谊也。

11月间,宋美龄在成都搭乘由美国开来的波音307专机飞往美国,陪伴她的有两名护士以及她的外甥女孔令伟。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停了一晚,改换一架C一54飞机直飞纽约,罗斯福总统派代表霍普金斯到机场迎接她。随即,她被安排住进哥伦比亚长老教会医学中心哈克尼斯医院。在那里,宋美龄为了保守她医病的秘密,包下医院整个12层的房间。

在去医院的路上,宋美龄与霍普金斯进行了简短的交谈。宋美龄满脸笑意地说:“我们中国人在听到日美双方在珍珠港事变前夜还在举行谈判的消息时,是十分不安的。我知道,多亏了像您一样的对日本采取了强硬路线的人在政府中坚决主张无论如何不要损害中国,才防止了这件事的发生。我代表全体中国人民向您表示深深的感谢。”霍普金斯说:“夫人客气了。”

“我认为,”宋美龄接着说,“对德国的战争和对日本的战争都可以取胜,但取胜之道在于尽我们的一切力量把日本打败。我希望你们能去掉德国的压力。”

“夫人”,霍普金斯说,“我觉得这样的战略是行不通的。”但他不想就此事与宋美龄过多地争辩,便将话题转开,说:“罗斯福夫人想见您,我给你们安排明天见面怎么样?”

第二天经由霍普金斯的安排,宋美龄会见了罗斯福夫人。尽管身患重病,宋美龄依旧衣着典雅、华丽,保持她平常最优美的仪态,由于高雅的风度,谨慎适度的言谈,立刻赢得罗斯福夫人的欢心。宋美龄在客厅坐稳后,便把见面礼——一巨册邮票推送到总统夫人的面前,说:“尊敬的夫人,请代转总统先生,我希望我亲手挑选的一点礼物不会显得太过时了。”

罗斯福夫人双手接过,喜笑颜开。这册邮票,是宋美龄专门为访美而苦心搜罗来的。她早就听说罗斯福总统是个集邮迷,便四处打听哪儿有珍品,后来得知敌伪占领的上海原邮政总局保险柜里有4巨册,而且是前清的第一套大龙票到民国各时期的全有,堪称国宝。宋美龄立即派人潜入上海,把这4册邮票全弄到重庆,三册交国库,一册携至美国专赠罗斯福。

罗斯福夫人捧起那册邮票,翻了几页说:“这些邮票堪称宝贝。罗斯福从少年起就是个小集邮迷,现下又是个老集邮迷。他知道了,一定比我更高兴。夫人,我太感谢您了。”

宋美龄先向罗斯福夫人表白了这次赴美的目的,她说:“此次来美仅为私人看病,对美国政府并无任何要求。”

罗斯福夫人笑着说:“美国朝野人民异口同声对你极为仰慕,均认为你为世界女性中第一人物,我与罗斯福总统亦素钦羡。”

在谈到对英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表现时,宋美龄未作评价,罗斯福夫人对英国甚加赞赏。她说:“若无英国第一阶段抗战,美国的情况或较现在更差,丘吉尔真是英国战时的英雄。”

对于战后的世界,罗斯福夫人认为,“战后民族思想遍布全球,任何一民族亦不甘受他人来支配。”

二人还就印度问题交换了意见。罗斯福夫人说:“印度之困难尤为宗教及阶级。”

宋美龄附和说:“此固为其最大问题。”接着,她说:“英国在中作祟,尤增严重性,在甘地及尼赫鲁未入狱前数日,我驻印交涉使来电报告,印已准备接受克利浦斯条件,惟只要求蒋介石与罗斯福作担保,但因甘地事件,蒋介石亦则未电罗斯福。”

在说到美国对中国抗战态度时,罗斯福夫人深明大义地说:“应该改变美国人的态度,使美国人感激中国抗战对美国的贡献。”

宋美龄闻言,甚为感激,说:“中国抗战乃为全人类而牺牲,没想到夫人竟与我不谋而合。”

二人共谈了近一个半小时,会谈气氛极为融洽。会谈结束时,罗斯福夫人上前亲了亲宋美龄的脸颊,并表示愿与她成为私人朋友。

事后,罗斯福夫人对人表示:“我很想帮她任何的忙,我要照顾她,就好像她是我的女儿一样。”此后,宋美龄与罗斯福夫人又进行了两次会谈,双方就战后世界妇女问题,对苏联的态度等问题交换了意见,每次会谈都十分融洽。宋美龄病后在美国的表现,很快地赢得许多美国人的人心,他们纷纷慷慨解囊,捐钱协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宋美龄在哈克尼斯医院整整住院治疗了11个星期。

宋美龄在美国的朋友比在中国的还多,好多大学时的同学、朋友听说她来到美国,都纷纷前来看望,还有不少人为她举办接风洗尘晚宴。鲜花、音乐、舞会、牛排,这一切曾经对宋美龄来说很有吸引力,但在战争的凶神吞吃着自己的祖国之际,她无暇享受这一切,她万万没有想到面对世界战争,美国国民竟然能安于现状,只要美国国土不卷入战争,他们就无动于衷。宋美龄暗下决心,她一定要向美国人民竭尽全力进行宣传,宁愿自己多讲多跑,也要唤起美国人民对中国的同情和援助。

她的宣传活动开始并没有得到她的朋友的重视,可是不久就得到了更多人的承认和同情。她的一位女友在听了她的演讲和宣传后,在《纽约时报》抢先发表了一篇《支持中国正义战争》的署名文章。

曾几何时,在这个美丽的国家,宋美龄只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留学生,而今天,她作为中国4万万人口大国的“第一夫人”,出现在这个国家,她自觉有一种无比的骄傲和兴奋,然而使她不满足的是,高傲的美国在处处都显示了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罗斯福总统以公务繁忙为由,迟迟没有约定会见的时期。宋美龄深深地感到祖国的落后就必然会导致别人的藐视,她在兴奋之余,也未免有些伤感。

会晤罗斯福

半个月后,宋美龄终于等到了与罗斯福总统会见的日期。

宋美龄暗下决心,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7日清晨,白宫。

建成于1792年的白宫,是除华盛顿总统外其余历届总统的官邸,是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的象征。它那规整的建筑物内部,布置得像宫殿一般,墙角爬满了长青藤。它那主楼的顶端,终年飘扬着一面星条旗,表明了它那显赫的权力中心的位置。

在白宫西翼的椭圆形办公室内,穿着礼服的宋美龄焦急地等候着总统的召见。坐:在宋美龄对面几张扶手椅上的,除了白宫办公厅主任外,还有航空部和国防部(当时也称战争部)的几位头面人物,你一言我一语地闲扯。

总统罗斯福被贴身警卫推进了椭圆形办公室,只见他仪表堂堂,白发修饰得完美:无缺,浅绿色的双目明亮而温和,尽管坐在轮椅上,腰板却挺得直直的,显得极有自信和尊严。

办公厅主任点点头,那些警卫便无声无息地退了出去,顺手带上了房门。

宋美龄见罗斯福进来,立即起身迎上前,把一束早已准备好的鲜花献了上去,继而在老人的脸上吻了一下。

罗斯福笑着说:“夫人,我迟到了,应该检讨!”

“该说对不起的是我而不是您。”宋美龄用流利的英语回答。

“此话怎讲?”罗斯福略一愣怔,等待着宋美龄的下文。

“本来嘛,我应该早来看您,只是忙于国内抗日事务,耽搁了启程的时间。若不是介石催促,恐怕今天还来不到这里呢!”宋美龄言语中对罗斯福一语双关。

罗斯福挥手示意宋美龄坐下,直截了当地说:“我很想了解你们中国的情况,正好你来了,可以当面谈谈。至于还有什么要求,我的官员先生都在,你也可以提出来研究,不必客气。”

“那好。”宋美龄的英语水平比汉语还要好,她向总统和在座的官员通报了近两年来的中国风云变幻的形势,从介绍中国四方割据军阀谈起,讲到蒋介石如何结束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讲着讲着,她已完全脱离开事先工作人员为她准备的提纲,遇到总统感兴趣的问题时,善于察言观色的宋美龄还能即兴发挥一番。

“那好,那好!蒋先生还是很有办法的!”罗斯福总统接着问:“哦,日本对中国入侵情况怎么样?你也谈谈。”

“我也正想谈这个问题。”宋美龄接着说,“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九一八事变以来,它便加紧了对中国的入侵掠夺,现在每天日本都有上百架飞机盘旋在中国上空,轰炸中国的城镇,残杀中国人民。可是贵国作为它的贸易伙伴,对它的战略物资供应有增无减,逐年递增。”宋美龄说到这里,掏出一片纸条,念道:“据统计,1935年日本从贵国进口物资,钢占91%,汽车及零配件占909/6,石油及其他燃料占70%,生铁占47%,废钢铁占63%,机械及各种机床占46%。”

这时,椭圆形办公室雅雀无声,只有时钟走动的“嗒嗒”声。宋美龄报出的一连串数字,使大家感到一种隐隐的不安。

罗斯福的办公厅主任这时插话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输往日本的战略物资,也基本保持着这样的水平,有的品种还略有偏高。这些数字表明,日本人谋求同我国改善关系的要求是迫切的,离开了我国雄厚的物力,他们的战争一天也维持不下去,我跟野村大使的谈话结果,得出的也是这么个印象。”

罗斯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命令秘书说:“这些数字很重要。你们把近3年我国对日本国出口物资统计上来交给我。”他又接着说:“两年前,希特勒曾对欧洲人亲口许下诺言,说他要维持整整一代人的和平……算了,不去提它了,我也天真地上了当。我希望这一次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哦,我想听听俄国佬的态度如何?有些时候,赤色分子的行动很有参考价值。美龄,你再接着给我谈谈。”

“好!”在总统面前,宋美龄表现出一种东方女性的温柔美。她理了理腮边的短发,抑扬顿挫地说:“最近,日本驻苏大使东乡茂德向苏俄提出缔结《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目的是减轻满洲边境的压力,以便将其精锐的关东军主力调进长城以内,投入华中战线作战。另一方面,假若缔约成功,苏俄也可以将其屯集在西伯利亚的预备兵团投入西线战场,加强其正面防御。”

宋美龄一边说着,一边注意观察在座诸公的表情。她果断地说:“令人费解的是,苏俄同中国订立了类似条约,却断然拒绝了日本的请求。”

听了宋美龄一席话,罗斯福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办公桌的台面,半晌没有说话。他对日本人是反感的,他也没弄清是日本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在沉思了一会儿后,罗斯福自言自语地说:

“野村差不多有两年没给我写信了,最后那封信是他从日本海军省发来的,他说他一直盼着同我重温旧谊。我过去认识他,我只听说过他是海军方面的专家,没想到他会到这里来当大使。”

他咳嗽了一声后,扭头吩咐办公厅主任说:“您得慢慢去摸野村的底牌。我想这里面必有圈套,而美国人民不允许我们再中圈套。我看欧洲和亚洲的风势越刮越大,说不定有一天会刮到我们这块乐土上来的。”

说完,他又把话题一转,“美龄,你接着谈,你这次来有什么要求?”很显然他对宋美龄谈的一切很感兴趣。

“困兽犹斗,日军是决不会自动承认失败的。他们每天有数百架飞机向我们前线投下数千吨炮弹,妄图挽救危局。中国的制空虽有盟军的援助,但还难以和日军抗衡。因此,中国士兵的伤亡每天都在增加。后方医院暴满,许多伤员不得不在露天场院里等待手术和治疗,很多伤员由于缺医少药而牺牲了。临来前,我到了一个后方医院视察过,那里有100多位伤员至今没有床位,有4位伤员痛苦地呼唤着我的名字而死去,那情景看了真让人难过。”

说到这里,宋美龄用丝质手绢揩了揩湿润的眼角,接着说:“我这次来没有别的目的,只想把这些严峻的形势通报给您,以便贵国采取应有的防范措施,给强盗以惩罚。”宋美龄侃侃而谈:“面对着这种严峻的形势,中国已着手成立航空委员会,驱逐日本的侵扰。我受中国航空委员会委托,来这里一是解决飞机援助问题,二是给中国已有的破烂飞机请‘郎中’问题。我想贵国政府如果豁亮大度的话,应该满足我们的要求。要现钱是拿不出,日后我们是不会忘记的。”

“两位部长先生,你们看呢?”身为总统的罗斯福,并不急于表态,这也许是他领导方式的一种高超艺术。

“总统先生,您的意思是不是说,咱们得冒着同日本人翻脸的风险,调兵遣将来支持这项道义性的措施?”国防部长抛了一颗探路石。

罗斯福没有马上回答国防部长的提问,而是慢慢地抬起手臂,让两只拳头抵在一起,说:“举个例子吧,你们可以看见,我的两只手是势均力敌的,谁也压服不了谁。为什么呢?因为这双手的肌肉、骨头、血管乃至神经,都是相等的。白宫的东楼和西楼是对称的,它们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和规模也是相同的。轮船的左右甲板宽窄也是相等的,失去平衡,就有翻船的危险。”

沉默片刻后,罗斯福接着说:“我的观点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一句话:要保持我们这个世界的平衡,双方力量的消长也必须保持平衡。自不待言,我现在是倾向于向中国提供有限的援助。请放心,作为中国的盟国,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尽管满足贵国的要求有些困难,但是比起在前线用生命和鲜血同日本人作战的中国官兵来说,这些困难算不了什么。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虽然我是一国之总统,但不能我一人说了算,还要征求国会的意见,这点希望你能谅解。今天,你讲得很好,我心悦诚服。我想,你如果能再用使我心悦诚服的话演讲给国会议员们听的话,国会议员们那里也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听了这句话,宋美龄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高兴地说:“我也邀请诸公,带着夫人参加今晚我的答谢晚宴。”

“好!”“好!”“好!”椭圆形办公室里传出一阵朗朗笑声。

对宋美龄同罗斯福总统会谈的情况,霍普金斯写了一份备忘录,备忘录中说道:

同类推荐
  •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本书是以拥有两个院士的科学世家为宣传对象的科普读物。杨廷宝,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国际建筑师协会两届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在建筑学界有“南杨北梁”之称,曾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副省长。杨士莪,杨廷宝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声工程学家,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曾任哈尔滨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声学会副理事长。书中主要讲述了杨氏父子两院士、满门科教才成长的的事迹,探索了这个文化家族培养人才的理念和做法,揭示了中国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 郭沫若的女性情感世界

    郭沫若的女性情感世界

    蒋介石违背民意,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先后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一九四0年九月,蒋介石免去了郭沫若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职务,并强令三厅工作人员集体参加国民党,导致郭沫若和三厅进人士的总辞职。迫于无奈,国民党政府只好另成立文化工作委员会,仍由郭沫若任主任。
  • 人生边上,心城内外:钱钟书的围城人生

    人生边上,心城内外:钱钟书的围城人生

    钱钟书是中国二十世纪的大文学家,他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大学时期,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成年后,他遇见爱情,经历艰难,修成正果,继而留学深造走向世界。回国后与妻子相濡以沫,患难而来,坚持文学创作。他深入研读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有千古名篇《管锥编》,他的散文和小说也很出色,特别是长篇小说《围城》,其文才横溢,妙喻连篇。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人生边上,心城内外:钱钟书的围城人生》将带你走进一代文学巨匠钱钟书的人生沉浮。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女人

    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女人

    她们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与聪慧过人的智慧,但她们的作为充满争议。有人说,她们用“肉弹”和“妖媚”从男性秩序中打开了缺口,获取了循规蹈矩的女人难以企及的物质生活和历史地们,也有人说正是因为她们不信这个男权世界的潜规则,才在这个世界上演绎了女人的精彩!好与坏,肯定与否定,历史将如何为她们定位?
热门推荐
  • 余生执笔画清秋

    余生执笔画清秋

    『温少清,我曾卑微爱你到尘埃,视你如生命』当一切浮光碎成幻影,言若秋才明白这是一个局,烟雨打湿了青丝,她顾不得抹额头上的雨,脸上分不清是雨还是泪,她就这么跪坐在那里,问她爱了十年的少年。温少清,你真的从未喜欢过我?嗯,从未。然后带着另一个女孩扬长而去。言若秋绝望地看着满地落红,她该怎么办?终于为了你,覆了那烟雨江南,断了那红尘萧萧。
  •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翎志

    云翎志

    传说在遥远的另一个世界,有一只神鸟虽像凤凰,但却又不是,凤与凰皆有翎羽七根,赤橙黄绿青蓝紫。但这神鸟却不同,尾羽有八根,除此七色外,还有一根白如云朵又像云朵一样柔软的翎羽,人们都称其为云翎。但这神鸟气性高傲,似空谷幽兰,灵气逼人,也似夏日初绽的白荷遗世独立,韵味十足。也因此人们称这种神鸟为韵灵。传说韵灵一万年出世一次,将唯一一根云翎交予被神选中的人,守护神界与冥界的结界封印。她的到来,扰乱谁的心?“我与你注定无缘。”她说,神树之下,思念远去······
  • 电视剧从我的刺猬女孩

    电视剧从我的刺猬女孩

    外科医生吴景昊在医院上班,收治了一个摔伤额头的年轻女孩。姐姐吴怡怡打来电话,不厌其烦在电话中催婚。吴景昊的心里只有韩菲,他对其它的女性没有任何感觉。时光回到十年前,吴景昊清楚的记得初见韩菲的情景。韩菲从外地转校过来,上台自我介绍,神色冰冷强调自己打人很痛,不希望自己被人招惹。吴景昊被高冷的韩菲吸引了,韩菲性格冷漠,对想自杀的吴景昊漠不关心,而是幸灾乐祸阅读吴景昊写的遗书。时光飞逝,转眼过了十年,吴景昊对遭遇意外离世的韩菲念念不忘。书友交流群已开通欢迎铁子们加入,群号:496818437
  • 执手梦

    执手梦

    十年情分终究如一盘散沙,祸福相生。曾经的相守相依却落得众叛亲离。娆俤没想到,最后竟然落得为人妾室这样的下场。但人生路漫漫,谁知道自己的夫君会不会真的爱上她。毕竟,三人中必有人深情,,也必有人狠心。
  • 杀手毒妃逆袭成了大佬

    杀手毒妃逆袭成了大佬

    她,本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玉面修罗!一次意外,穿越成为一个古王朝的废弃嫡女,还被迫嫁给了残废王爷…看她如何逆袭成功?敬请期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红尘不渡兮

    红尘不渡兮

    她乃六界灵女,五界至尊,唯一留下来的远古上神,本以为可以安享晚年或轰轰烈烈死去,不料一次下凡降服妖兽捡回一只狐狸,自此那只狐狸便上哪也跟着她。“尊上,我饿了。”“尊上,我渴了。”“尊上!”“闭嘴!”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猪倌朱勇

    猪倌朱勇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