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艺术包括敦煌境内的西千佛洞。西千佛洞在敦煌县西南七十余里处。谢稚柳著《敦煌艺术叙录》载,张大千曾编有19个窟号,有壁画者凡18窟,据记载多为元魏时期所开,与莫高窟开凿时代大体一致,唐及五代、宋、西夏续加新修。我们在莫高窟的工作十分紧张,但还是想抽出时间去考察一下。11月4日敦煌文物研究所派出他们的解放牌大卡车,送我们去西千佛洞一游。午饭后12时出发,同行有常书鸿所长,鲁美徐灵院长等七人。先绕路进敦煌县城稍停,我下车购买一个上海生产的黑白胶卷,售价2.86元。车出敦煌县城向西行,过党河,行数里见一处土城残垒,绵延数里,据说这就是汉唐敦煌故城。遂即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工厂建筑群,烟囱林立,道路纵横,俨然一城市。同行介绍此地乃石油工业部一运输站,最多时工人达五六万人,因离敦煌县七公里,故今地名称“七公里”。过此经过一道汽车检验处,路面全用沥青铺成,据说由此西去300公里全是一色沥青路。路侧多古墓群,时见烽火台残垒,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成为唯一的点缀。更远处时而可见到粼粼碧波,那是海市蜃楼的幻景。往南不远是阳关遗址,我们走的正是“阳关大道”。车行一小时后,转向东北进入党河峡谷,党河自西蜿蜒东流,北岸绝壁临流,凿崖为窟。崖上戈壁,有半边倾圮的和尚塔,仍然峙立。
车停谷底,路十分难行,窟下有土屋几间,路边白杨成列,田畴数亩,仅有一翟姓和尚守护。他掌管洞窟钥匙,却遍寻不见人影,询之附近公社挖渠的男女村民,知去附近打柴。刘玉权同司机开车去取洞门钥匙,我先用摄影梯爬入可登临的洞窟。张大千所编之19窟,我们仅能进入3至17窟。以前崖上诸窟俱有阁道通连,今已崩塌,另从蹬道攀上崖窟,相邻窟壁凿通,以便往来,与莫高窟、榆林窟的情形一样。我们进入的石窟多为隋窟,经五代、宋或西夏改建或装銮。西夏窟中有西夏供养人,我们一一作了记录和摄影。此处崖窟高险,常、徐、王诸先生不便攀登,只能在崖下仰望,略窥其概貌。因刚发生李仁章失足跌落之事,王静如不停地嘱咐我同史金波不要逞能。西千佛洞,1942年10月向达先生曾到此考察过,其记载称西千佛洞至东五里许之南湖店为张大千之19窟编号,可登临者仅9窟。此处洞窟因河水与大风剥蚀之自然毁坏为甚。据向氏称:“遥想古代自西千佛洞至南湖店,沿党河北岸(或竟缘河南北两岸),当俱有石窟,迤逦高下,如蜂房,如鸽舍,其庄严华丽或者视莫高窟竟有过之。只以地当党河转向处,水流迅急,直趋北岸,水啮崖根,深入寻丈,危崖虚悬,崩塌自易。”加之窟上之戈壁大风漫无遮拦,崖面经大风剥蚀,断裂成深沟,形同峡谷。我们在西千佛洞工作不到两个小时,因常书鸿和徐灵还要到敦煌县城办事,故匆匆收拾器材缘梯而下。乘车到敦煌县城已傍晚6时,我赶到邮局去取所里的汇款和粮票,虽已下班,经我申明理由后都顺利取到。随后我们到县城街上的大众食堂用晚餐,每人都是9角钱一份的炒面片、菜汤。饭毕至敦煌文物所的办事处等候常、徐二先生,晚9时回到莫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