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记医学部基础医学系党总支
■文/汪悦
伴随着当前师资队伍建设和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和多样化的趋势,170余名教工、300多名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和数千名的本科生队伍建设给浙江大学基础医学系党总支带来了新的挑战。基础医学系党总支在学校和医学部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创新和切实加强所属11个党支部建设,努力加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积极恢复引进人才党籍,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通过“创先争优”工作有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基础医学系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等中心工作出现了崭新的面貌,2011年被评为浙江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
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员的主力军作用
“基础医学系党总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紧密配合系行政,努力做好学科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在学科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党员的主力军作用。”基础医学系党总支副书记邵吉民教授告诉记者:“为了增强党的凝聚力,吸引教工和学生加入党组织,我系倡导‘快乐学习、快乐科研、快乐生活’理念,推动‘积极、快乐、诚信、安全、和谐’的研究团队文化建设,努力丰富党支部的党员生活,组织党员参加各种学术年会、论坛,以及党建工作研讨会。”
在教工党员发展上,党总支克服了普遍存在的教工党员发展难题,连续三年发展优秀教职工入党。在学生党建工作上,党总支总结出“早准备、早介入”的经验,积极汇总新生党员入党相关材料,及时跟进,配好入党介绍人,对条件成熟的学生,党总支要求各支部及时发展。
“在研究生学生短短的2~3年学制期间,我们每年发展党员10余名,另外有10余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在博士毕业班中党员人数占47.37%,硕士毕业班中党员人数占56.78%。”邵教授说。党总支的积极举措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为完成学校、学院的各项创建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书写了象牙塔内党旗红的新篇章。
加强党员的自身建设,提高其科研能力和自身素养,做好党员的培养工作,深入实施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基础医学系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特色。“为了加强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建设,党总支制定出每个学期的学习计划,并开展一系列专题性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各支部内党组织工作的经验交流。”邵教授介绍道,每年暑期党总支都会组织支部书记、学科带头人参加培训和参观学习。党员的带头作用在各个日常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发挥。
“抗震救灾中,一些党员出国在外,还特意找人代捐钱物,有的党员在捐款之外,还自发额外地缴纳了特殊党费。”据统计,仅一次募捐活动基础医学系就筹集了15990元人民币善款。
科研团队党支部成为学科建设的主力军
“新形势下****中央和学校党委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医学系党总支结合教学科研的新实际,以及当前人才队伍建设的新特点,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指导思想,将党建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打破传统按学科和师生分设支部的方式,在2011年初专门成立了新型学术组织PM CB科研团队党支部。”邵教授介绍。PM CB团队系医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团队(Program in Molecular Cell Biology,简称PMCB团队)于2009年设立,是由周天华等海外归国年轻教授发起并成立的科研团队。“该团队现有成员72人,其中党员20人,团队5名PI教授中就有4人是共产党员。”
“PM CB科研团队党支部的设立,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创新。”邵老师评价道:“海归党员教授们有着开阔的国际视野、活跃创新的思维,在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是结合中心工作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往往起点较高,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PM CB成员在团队党员核心成员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基层学术机构学习型组织建设,成效斐然。在团队成立的短短几年时间里,PM CB团队成员就申请“973”子课题5项,其中有2个重大课题,1个国家基金青年项目。除了定期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外,成员们还通过定期举办羽毛球赛、篮球赛等集体文娱活动丰富团队业余生活,增进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交流,营造出了和谐进取的团队文化。
周天华教授表示:“PM CB党支部的设立可以说极大地增进了我们这个团队的凝聚力,这给我们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多无形的帮助。”海归教授们对支部的党建工作非常支持。邵教授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海外引进党员要把党组织关系转到学校需要补足党费,PM CB团队支部的支部书记鲁林荣教授一次性就主动上缴6000多元党费。
作为一个富有活力的集体,基础医学系党总支一直求真务实,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创新党建工作,促进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基础医学系党总支不仅新建PM CB党支部,创新了团队建设与运行机制,还在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神经生物学团队组建党支部,并推动免疫学系党支部与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共建先进党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系党总支组织各支部积极申报党建项目,通过党建项目实施,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开展,通过将党建活动与日常工作对接,使党建工作符合实际需要、化为实际行动、取得实际效果,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党员成为推动一流院系建设的领头雁
在院系工作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党建工作是紧密联系的系统工程,缺一不可。邵教授强调:“我们十分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人才培养、科研和学科建设,为建设一流院系打下了扎实基础。”
人才培养是院系的中心工作,党总支通过实施教学领头雁工程,推进基础医学系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取得实质成果。陈季强教授领衔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来茂德、夏强教授领衔的“生理科学实验”教学团队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周天华教授荣获学校教学比赛一等奖、浙江省教学比赛优秀奖。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是建设一流院系的重要工作。党总支通过开展科研领头雁工程,推进基础医学系近年科学研究和学科基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科研项目水平显著提升。“2011年就有欧阳宏伟教授、周天华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邵教授自豪地说。
在学校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系党总支将教师分类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引导和帮助广大党员教师做好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党总支采用多层次个别谈话的方法,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评价教师,为教师们排忧解难,突出实践特色,认真解决突出问题,从而保证了分类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几年来,基础医学系党总支将党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贯穿于日常科研和教学实际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促进基础医学系全面发展,党建工作创新之路越走越扎实。
■快评
充分发挥党员海外归来后的新效能
“海归”精英多是基础医学系人才队伍建设的一大优势和亮点。近年来,基础医学系高度重视海外人才引进工作,不断优化环境、改善服务,吸引了一大批海外人才。在这一大批海外人才中又有一批是****党员,这些党员“回家”后发挥出令人欣喜的新效能,有效促进了教育团队与科研团队的建设。在引导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基础医学系党总支对海归人才建设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基础医学系党总支十分重视引入各领域的海外归国党员人才,特别强调年轻党员海归人才的培养,引入了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多层次的人才,这为许多70后海归党员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随着海外人才引进后的配套服务的不断完善,海归党员人才一定会成为参与和支撑基础医学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本文编辑彭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