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红色信仰执著昆虫科研──农学院昆虫科学研究所教工党支部巡礼
■文/叶盛珺
昆虫的种类超过地球上其他生物种类的总和。昆虫中,既有危害农作物、储藏物和建筑物的害虫,也有传播人畜疾病的媒介昆虫,还有为人类创造大量财富的益虫。昆虫也是极为重要的科学实验动物。因此,昆虫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发展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科学治理有害昆虫的发生与为害,充分发掘、利用和保护有益昆虫资源,对于保证食物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农业和社会的持续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昆虫科学研究所就一直围绕着这小小的昆虫默默地进行着科学研究。
这是一个甘于寂寞的团队,整日与昆虫为伴,却也是一个极富热情的集体,昆虫科学研究所教工党支部凝聚了所有人对科研的热情,他们心怀着梦想,执著地前行。
艰苦科研:实验室中与虫共舞
秋日的阳光照着浙大华家池校区西北角的一幢白色小楼,斑驳的光影投照在楼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国家重点学科”的铜牌上。这是一幢不夜的小楼,因为在这里进进出出的人们,他们的研究对象──各种大大小小的虫子的生活,是不按照“白天”“晚上”的时间表作息的。科学家们的研究课题是“以虫治虫”,发现“虫子的生物链”,目的是让农民兄弟放下农药喷雾器,让不吃植物的“益虫”去吃掉被人类称为“害虫”的虫子。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所以这幢小楼,不光聚集了中国的虫子、从外国来到中国的虫子,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研究虫子的科学家。
在这里,有一个由浙大农学院刘树生、冯明光、陈学新、沈志成、叶恭银、娄永根6位教授和研究生组成的研究团队。2010年,团队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这是我国植物保护领域的第一个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党员娄永根教授曾在德国著名的科研机构──马普学会化学生态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于2003年年底回国。娄教授在德国的研究对象是烟草,而在中国,水稻的科研需求更为紧迫。于是他开始涉足一个全新的领域──用化学和分子生态学的方法去研究水稻,试图找到调节水稻挥发物等相关生理指标的基因,并且用了近6年的时间来构思和搭建一个模块化的实验平台。
在德国,娄教授对导师的实验室为什么产生那么高效率的科研状态进行了一番仔细观察:“发现了两点,一是导师天天找学生谈心,很关注学生的研究状态。二是建立精确的、可操作的科研模块,让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独立研究。”于是,娄教授也定了条“规矩”:每个课题组的研究生都要学习怎样进行一个完整的研究,并把具体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记录下来,形成完整的操作手册。娄教授的学生周国鑫用了5年时间,建立了水稻遗传转化实验模块,其过程被编写在《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汇集》里。这本实验手册现已成为每一个新人的必备案头读物,它使得一切研究工作变得按部就班,有章可循。
正是因为每位党员这样团结一心的努力,在科研工作中,他们以建设国际一流学科为己任,努力申请关系国计民生大事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组建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例如,娄永根同志成为了国内昆虫学领域屈指可数的“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刘树生同志领衔组建了国内植物保护领域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刘树生、陈学新等同志撰写的科研论文先后发表在国际一流刊物《Science》、《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Molecular Ecology》、《Plant Journal》和《PNAS》上,相关研究成果还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在广大党员的带领下,昆虫学科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学科第一位。
“在这样的环境里,你可以永远像一颗拼命汲水的种子,尽情享受这里高水平科研平台和高度共享智慧平台所盛产的甘露。”在这里工作的博士生都这样说。搞科研,和昆虫为伴,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科研仪器,更需要的是探索的勇气、坚持的毅力,和以科研成果造福百姓的责任使命感。
红色教育:远赴贵州,重走长征路
缅怀英烈,接受革命历史教育、是永葆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举措。昆虫所教工党支部就经常开展参观、走访等一系列的红色教育活动,通过生动、实地的学习考察,加强对支部成员们的党性教育。
2011年4月16日至17日,教工党支部全体成员远赴贵州开展以“红色烽火生生不息,重走文军长征之路”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从贵阳到息烽、遵义,直至湄潭,一路上都强烈地感受到先辈们的革命信念和文化传承。
党员们走进息烽集中营旧址,到这片洒满烈士鲜血的土地上找寻先烈们的足迹。在这里,孕育着革命前辈最坚定的信仰,燃烧着共产党人最光辉的人生。追昔抚今,在历史的震撼中,更加凸显现实的意义。支部成员都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的英灵,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昆虫所实现崭新跨越而不懈奋斗。在红色之都──遵义,很多党员都表示要“不忘历史,珍惜今天,发扬遵义会议精神,立足岗位,求是创新”。
重访浙大的第二故乡──湄潭,参观设在文庙的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每位党员同志都沉浸在那段令人感佩的办学往事之中。70年前,这座只有千户人家的偏僻小镇,倾其所有接纳了两倍于自己的浙大学子,浙大也迎来了相对稳定的黄金发展期。大家都感动于湄潭对浙大的深情厚谊,更钦佩于浙大师生在湄潭短短的几年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体会到“求是精神”的精髓。参观结束后,大家从最初的感动变为对应该做点什么的思索。70年前,竺可桢校长说过“以一千余师生竭尽所能,当可有裨于省”,支部每位党员都认为现在我们更有责任以切实行动继承前辈的意愿,使文军长征精神历久弥新!
昆虫所党支部的成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对第二故乡的感恩之情,他们在对口支援贵州大学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党支部与研究所行政一起,多次召开全所教职工大会,研究对口支援方案,布置对口支援任务。支部多次派遣刘树生、陈学新、蒋明星等党员同志到贵州大学讲学,指导制定入侵生物稻水象甲的治理方案。在双方支部的推动下,昆虫所与贵州大学昆虫所开展了多次互访交流,达成了共同建立“中国西部昆虫科学研究院”的共识。到目前为止,对口支援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到了对口支援单位的高度评价。
红色之旅,学习在路上,感恩在心中,行动在手上。
沟通你我:师生共建和谐团队
为了发挥党支部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支部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讨论学科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民主生活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把昆虫所的发展当做自己的人生追求。同时,为了建立公平、公正的办事氛围,支部与研究所行政一道,制定了人才引进制度、学科经费使用制度、仪器购买和使用制度和对外学术交流制度。党支部还实行了任期工作目标管理,加强了支部的日常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设立了党员目标责任制,并根据各自的教学、科研和社会责任目标对每位党员进行年度考核。
党支部一直把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作为支部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以保证教职工们能在良好的生活、工作氛围中不断创新。支部一如既往地在教师节及其他重要节假日走访慰问资深教授和老先生,帮助青年教师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党支部还在师生交流方面花了不少工夫。新生入学座谈、新年联欢、毕业欢送会等活动就是为了进一步形成昆虫所师生融洽的优良风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每年的新生见面会都很隆重,研究所的新生、老生以及教授老师都会参加。在上一次的见面会上,陈学新所长做了关于昆虫所发展历程的讲话,提出昆虫所将“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开拓创新”;刘树生教授针对研究生教育做了专题发言,为在座的各位硕士博士研究生指明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见面会气氛活跃,老师和同学的情绪高涨。通过这样的交流,各位新生不仅了解了自己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感受了昆虫所良好的科研、学术环境,还对今后的研究生生活有了更加合理的计划。
党支部还经常组织篮球比赛、划船比赛、周末爬山比赛等活动,促进研究生“团结向上,心理健康,学习勤奋,全面发展”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支部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
■快评
向“农民科学家”团队致敬
说他们是农民丝毫不为过,整日穿着套鞋在大田里工作,车里载着的都是田里的各种作物,逛超市时总不忘关心农产品的价格趋势;他们的真正身份是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肩负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任务,手下带着研究生、博士生,要不断开导启发。在深入采访走近这个可称为是“农民科学家”的团队后,笔者对他们肃然起敬。艰苦的研究环境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甘于科研的寂寞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他们却都做到了。
支撑着人们在困难的环境中不断前行的一定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对于农学院昆虫研究所的共产党员来说,就是信仰的力量。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的安全,造福人类百姓,是他们的职责,也是他们始终坚定的信仰。让我们向这个心怀信仰的团体致以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本文编辑陆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