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祖逖请准北伐,朝廷只给1000人之粮,布3000匹,并且不供应铠仗与人力,得自行招募。祖逖遂“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并佃于安徽亳县之北,一面军屯,一面应战,卒使“黄河以南,尽为晋土”②。同时在荆州(鄂、湘、蜀、黔)方面亦有散兵佃作,足见于此时期军屯有卓著成绩。
晋明帝时,温峤建议在长江沿岸垦荒,“诸外州郡将兵者及都督府非临敌之军,且田且守”。由两军轮流更休耕耘,政府多有采纳③。又陶侃为荆州刺史时,亦“勤务稼穑,虽戎陈武士皆劝厉之。是以军民勤于农稼”④。楚“百姓勤于农殖”,说明荆州军民并耕,成绩可观。
晋成帝时有北伐意,荆州刺史庾翼率四万军自武昌至襄阳,并命其子庾方在襄阳“缮修军器,大佃积谷”,凭屯田以解决军粮。
迨后晋穆帝北伐,命殷浩“开长江以西疁田⑤千余顷,以为军储”⑥。殷浩“沐雨栉风,广开屯田”,一面又命部将荀羡率军“北镇淮阴,屯田于东阳之石鳖”⑦,成绩斐然。
至晋孝武帝时,由于苻坚统一北方,荆州刺史桓冲虑其南下,便移镇上明①,命士卒在长江北岸屯田②。
东晋末年,刘裕掌政,下令“州郡县屯田池塞,诸非军国所质,利入守宰者,今一切除之”③。可见当时荆州以外地区,屯田数不为少。
3.南朝屯田政策
东晋末年,北方之后秦高祖姚兴死。刘裕派毛修之修复芍陂④,在此屯田数千顷,以积蓄军粮⑤。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派刘义欣守寿阳,“芍陂良田万顷,堤堰久坏,秋夏常苦旱”,乃修理以利灌溉。宋文帝并在盱眙⑥一带设淮南都督,开创屯田,以供军粮⑦。
南齐高帝萧道成亦极重视屯田,命垣崇祖在寿春修浚芍陂屯田,努力垦殖,以平残丑⑧。
南齐至明帝时,淮南部分地区为北魏所占。尚书令徐孝嗣以淮南诸镇,皆取给京师,但漕运艰涩。建议州郡戍主帅以下,均须农垦,务使足食,则江南自丰⑨。惜南齐因内争而未能实行。
南朝宋孝武帝刘裕时,以北魏常来侵边,尚书右丞徐爰亦提议屯田,主张军队“且田且守,若使坚壁而春垦辍耕,清野而秋登莫拟,私无生业,公成虚罄。救之之术,唯在尽力防卫,来必拒战,去则邀蹑,据险保隘,易为首尾。胡马既退,则民丰廪实……臣以为威虏之方,在于积粟塞下。若使边民失业,列镇寡储,非唯无以远图,亦不能制其侵抄”⑩。惜此议未能切实执行。
南朝后梁国力颇盛,曾越国境至淮北,修整芍陂,增产粮食以供前线①。夏侯亶以豫州刺史守寿阳,轻刑薄赋,务农省役,民始安定。
后其弟夔继任,率万余军人于苍陵立堰,溉田千余顷,岁收谷百余万石,以充储备②。夏侯兄弟极受人民拥戴。
南朝中版图最小的陈朝,提出“莱荒垦辟,亦停租税”、“有能垦起荒田,不问顷亩少多,依旧蠲税”等奖励③。因此,造成当时的岭南地区“火耕水耨,弥亘原野”,而江南则“烧田云色暗,古树雪花明”④,南方的垦殖开荒遂发展迅速。
4.北魏屯田成效卓著
北魏近200年间(公元338—534年),对于屯田,无论军屯或民屯,均极为重视,成绩亦较南朝为佳。拓跋氏定都平城(山西大同)不久,即派“元仪屯田于河北五原,至于棝阳塞外⑤”⑥。史籍记载这次屯田是荒地的垦辟。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十年(公元395年),后燕慕容宝“来寇五原,造舟收谷”。掠去谷物有100余万斛,足见该地区屯田成效不俗。
北魏当时在内蒙古一带屯田,主要为防御盘踞于蒙古新疆地区的柔然族。北魏太武帝拓焘时期的宁夏镇将刁雍说:“总勒戎马,以防不虞,督课诸屯,以为储积。”因此开掘新渠,使水充足,可溉官、私田四万余顷。致使“官课常充,民亦丰赡”⑦。
北魏孝文帝初年,为防北寇,每岁秋冬得派兵戍边,至春班师,人民劳累,决非久计。遂募健卒三万人,长驻边塞,“冬则讲武,春则种殖,并戍并耕”⑧。可谓正式的军屯。至宣武帝,“发河北数州田兵二万五千人,与当地戌兵共五万余人,去沿淮一带,广开屯田”①。由于范绍为宁远将军,身兼营田大使,勤于劝督,因此连年丰收。
宣武帝时屯田淮南北的士卒,秋播麦而春种粟稻,“随其土宜,水陆兼用,必使地无遗利,兵无余力”,已较曹魏屯田时为进步。
照《刁雍传》的记载,当时北魏的军屯,除了供应军粮外,还得交纳田租给政府,有剩余的才分配给田兵的家眷。有时不够交租,兵眷还得挨饿。开渠灌田后才使产量增加,改善了生活。
北魏亦重视军屯。照杜佑《通典》所载,北魏明帝正光年间(公元520年)以前,户口已比西晋武帝太康年间(公元280年)时倍增,意即已由245万户增至500余万户。当时既然“取州郡户十分之一以为屯民”,即每户四口计,50余万户即为200万。
余人参加民屯,并设“农官”治理。屯田用耕牛由政府供给,规定一夫之田,每年收租60斛。《魏书·食货志》还说:“自此公私丰赡,虽时有水旱,不为灾也。”可见北魏屯田相当成功。
5.北朝屯田更胜南朝
北朝的东魏孝静帝历时18年便禅位北齐。由于西魏在河南一带屯田的成功,大臣崔昂向孝静帝建议在幽州、安州、徐州、兖州、扬州及豫州等地②派遣农官广设屯田,以解决转运粮食的困难,使能“仓廪充实,供军济国”③。
后来普遍设置屯田,使东魏南、西、北三方面的边防都有了就地供粮的方便。
到北齐执政,虽为时不足30年,但极重屯田,中央规定“缘边城守之地,堪垦食者,皆营屯田”。并设置农正的官员,强制河北冀州、定州及瀛州之无业者迁徙到北京、范阳去垦荒地。
政府并以各地屯田收入多寡作为考绩以褒贬之①。如嵇晔建议修整在幽州涿县附近的旧陂,在长城附近屯田,岁收稻粟数十万石。至孝昭帝皇建年间(公元535—561年),又在河南沁阳一带屯田,以供应对抗北周的军队所需粮食。
北齐设有“屯田客郎中”、“尚书屯田郎”及“屯田曹”等官,处理诸州屯田等事②。又如直属王室的司农寺,也设置典农署以管屯田,可见对屯田之重视。
同时,西魏(公元535—556年)与北周(公元556—581年)亦广泛设置屯田。如北周文帝宇文泰重用苏绰为大行台左丞、度支尚书兼司农卿,作《六条诏书》,力主“尽地利”,“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苏绰协助文帝使北周迈向富强之途,“并置屯田,以资军国”,苏绰并命司农少卿薛善监领陕西韩城地区的屯田,一面在当地派8000工役冶铁铸造兵器,贡献甚大。
北周之能灭北齐,除借助江南陈国的兵力牵制北齐外,屯田的成功亦为主因之一。
综上言之,北朝的魏、齐、周诸国,均积极推行屯田,除粟、麦外,更种植稻,成绩较诸南朝尤胜一筹。
四、魏晋南北朝赋役制度
1.东晋赋役繁苛税种多
曹操击败黄巾得降卒30万,继而挟献帝迁都许昌。遂募民大规模屯田于许昌一带,得谷100万斛。其屯田收租之法是,将官田③出租给佃户,如佃户用官牛耕田,则政府分六成,佃户分四成;如自持私牛,则政府与佃户各分五成。佃户亦可免除徭役④。
曹魏并在每一州郡设置田官,如严匡为颍川郡典农中郎将;陈登为徐州典农校尉。《三国志·晋书·食货志》说:“魏武之初,岁有数千万斛,以充兵戎之用。”
屯田不但增加中央政府的收入,亦可协补地方日常开支,据《三国志·魏书》记载,曹操要在邺城(今河南)建造宫室,命并州刺史梁习从上党供应木材。梁习便请求“置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以耕种菽粟,将所得作为准备供应木材的费用。可见屯田亦有助于地方财政。
曹操对非屯田的农民,另订立一套租调制度。规定每亩收田租四升,每户缴纳绢二匹、绵二斤。但不得再摊派其他实物,并令郡国守相监察,勿使豪强逃租而造成弱民的负担加重①。以当时亩收三斛计,每亩纳田租四升并加绢绵,田租并不算重。
此后两晋的户调制,大体上沿袭自曹魏制度,不过所纳田租与绢、绵有所增减而已。西晋户调制,前节已述及。兹再略述东晋之田租及户调。
西晋亡,东晋司马睿在建康(南京)即位,仍沿用西晋旧制,但疆土只有半壁南方,而移居南方的北方世家豪族又有免赋役的优待,因此国家税收日少。遂于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实行“度田收租制”。规定亩收十分之一,每亩税米三升。但此法为豪强所反对,弄致田赋积欠达50余万斛。至晋哀帝,田租减为亩收二升。但此处显然“升”字为“斗”字之误。因既然说明“度百姓田,取十分之一”,即每亩“三升”为每亩收入的十分之一的话,则每亩共收30升(三斗)而已,实不合逻辑。故以“亩收三斗”较为合理。
至孝武帝司马曜废“度田收租”而改为“按丁税米”,由初期的每丁三斛增至五石。而《隋书·食货志》比《晋书》所记还要多加“禄米”二石,共计每丁七石。所谓“禄米”是为供给郡、县官的秩禄所需,所以东晋之田租比前朝更重。此中原因由于王公豪族的荫户可以免除课役,以及豪强大户的逃匿田租所致有关。
至于土著或蛮夷所居之山地或荒僻之处,因无有蓄积粮米,政府便准以马、牛、羊、翡翠、明珠、犀角、象牙等牲口产物纳贡,以裨国用①。
东晋农民除田租外,尚有户调。规定“丁男调布、绢各二丈,丝三两、绵八两、禄绢八尺、禄绵三两二分”。丁女则照上述减半收取。
至于东晋的徭役,据《隋书·食货志》所记,是“男丁每岁役不过二十日”。除了丁男每岁服役不超过20日外,又得为漕运而每“十八人出一运丁役之”。可见当时需要漕运役夫亦甚为殷切。丹阳尹提及当时杂役有60项之多。
关于自中州流亡到江左的侨民,政府只宣布可任意“乐输”,并无规定数量,以示对侨民因逃亡而给予优待。至哀帝时,桓温下令“土断”,侨民居住之地便须编户以便征收租调,以免当地土人负担过重。
综上所述,东晋丁男租调共计租米七石,布二丈、绢二丈八尺、丝三两、绵十一两二分。遂促使不少人故意弄残身体或削发为僧以避徭役,鳏寡则不敢妻娶②。此外,尚有很多摊派,如“修城钱”、“送故钱”、“商税”②、“过津费”③等。清代厘金费只收百分之一而已。中国之有田宅房契税、交易税均始自东晋。
2.南朝宋武文二帝轻赋役
南朝宋武帝(高祖)刘裕是一位好皇帝。他经过两次北征,巩固了政权。他有刘穆之辅政,犹如刘邦之有萧何。
刘穆之“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壅滞”。他首先杀了虐民官尚书左仆射王愉及其子荆州刺史王绥,继杀“有田万顷,奴婢数千人”的大族刁逵。杀一以儆百,政风大振。并将刁逵财富分给百姓,民心大快。
刘裕又宽施了一连串的利民措施。如义熙八年(公元412年)赦免判刑五年以下的囚犯①。义熙九年下令禁绝豪强霸占山泽,人民均可共享山泽湖水之利②。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又大赦天下,以前被流徙远地的人户可回本乡,并可免除两年租调。
刘裕又大力整饬赋役,例如义熙八年下令荆州、江州人民除履行租税调役外,地方官员不得滥征浮额杂项。以前凡郡守县令所享有的屯田养鱼收益,现一概废除。以前中央向上述两州征收的木材、皮毛一律停征。
义熙十年,减轻人民劳役,让人民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义熙十一年,免除荆州、雍州人民租税。
永初元年,中央政府不再向郡县征调造船木材及运船。以后由中央的“都水台”自行负责办理。中央各部门所需物资,不得向民间勒索,须自备款购买;并豁免前欠之租调及债项。
义熙十一年下令荆州、雍州、西局、蛮府等地区之吏及军人,年在12岁以下、60岁以上及孤幼、单丁与家人中需扶养者都遣散为民,穷独者且由政府长期救济。
刘裕又对以前避重役而自伤残的人士免除了冶铁的劳役。永初二年又下令限制地方政府滥征兵役,使兵户减少,人民可专心耕种。
综合宋武帝刘裕掌政十余年来,整顿赋役,减轻人民负担,以纾民困,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南朝宋刘裕卒后,由其子刘义符为少帝,但登位两年即被废。继由刘裕三子义隆继任为文帝,掌政达30年之久。
宋文帝亦能善承父志,致力农桑,奖励力田。从义熙到元嘉40多年间,是南朝史上赋役最轻的一段日子。
元嘉八年(公元431年),文帝诏令各郡县地方长官注意劝农,要使做到地无遗利;并每年选出地方上模范农民,以示鼓励。
文帝并遵行刘裕的赋役政策,元嘉元年即下诏减荆州、湘州租调之半。
元嘉十二年诏免遭受水灾的各郡欠课。
元嘉十七年下令以前所给扬州与南徐州百姓的田地、口粮、种子;兖州、豫州、青州及徐州连年须缴的租谷,全部减免半数。该地如歉收五成的则全部免租谷,并从宽减收百姓的各种欠项;禁止人民分享山泽之利的地区要解禁;征用老弱服役的措施要废除,一切法令要从宽,并要公平。
宋文帝亦似乃父般重视救济,对百姓慷慨施赈。如元嘉十二年丹阳、淮南、吴兴及义兴等地大水,连首都建康亦全城水浸,文帝特从其他州郡拨米数百万斛以济上述灾区。二十年时有州郡水灾,文帝遣使开仓赈恤,拨发粮食和种子;二十五年因多处冰雪经旬,薪米腾贵,文帝命建康及秣陵之营署拨赐柴米。
根据《宋书·王弘传》所记,文帝并对人民服役年龄作了一次合理的调整。依照旧制,男丁13岁要服半役,16岁则全役。在元嘉初年调整为15—16岁,宜为半丁,17岁为全丁①。
文帝晚年欲继承乃父遗志,于元嘉二十七年仓卒出师北伐,因此覆师丧旅,并使广陵一万多户人家为北魏掳走。徐、豫、青、冀、兖各州之人民惨遭杀戮者无数,宋财政亦濒临破产。
皇命减百官俸禄三分之一,并向民间富有者借用资财四分之一,事息归还②,可谓中国最早出现的战时公债。但宋文帝仍坚持不向人民增加租调,可谓善政。
宋武帝刘裕、文帝义隆两朝政绩,《宋书》有两篇史评,颇多称道。一篇是《良吏传序》,其大意谓:高祖(宋武帝刘裕)平民出身,已知民事艰难。他在安帝义熙年间入朝作宰相,留心吏职。由于两次北伐,日耗千金,因此未能宽减赋役,但他仍在这方面作了不少工作。他本人生活极为俭朴。清简寡欲,不重丝竹之音,舆马之饰,因而能连年出征。太祖宋文帝刘义隆幼年宽仁,继位后于元嘉七年,宋军攻占虎牢、洛阳等地,大军出征,军费出自国库,并不征用民众服役,亦不加重人民负担,因此国内安宁。执政30年来,每年只征收正额赋役,而无额外需索。人民安于自己的工作,守宰六年更换一次。虽然做到家给人足非易事,但亦无人死于饥寒。城乡歌谣舞蹈,到处成群,确是宋世之盛世。
另一篇史评记载在孔季恭、羊玄保及沈县庆等的传后评语,大意如下:史臣道,自从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逃后秦,刘裕平江陵并取得东晋政权后,一直至元嘉末年,共39载,不用兵车,民不外劳,役宽而政务清简,人民繁息,余粮满仓,夜不闭户,可谓南北朝之极盛之期。此时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丰收,使数郡忘饥。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田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斤黄金,即使长安一带亦不能比。荆州拥有南楚地区之富,扬州有全吴之沃及鱼盐杞梓之利,丝绵布帛足供全国衣着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