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卖店开业是所有促销活动中最重要的,因为它只有一次,而且它是与潜在顾客的第一次接触,顾客对专卖店的商品、价格和服务等的印象,将会影响其日后是否会再度光临。一个成功的专卖店开业促销活动,会使当日的销售业绩达到平时的五倍左右。
万事开头难,专卖店开业也是一样,如果旗开得胜,以后的经营就会顺利得多。那么专卖店开业当天如何造势呢?
要善于抓住时机,借势发力
每个专卖店第一天的开业活动,都应该力求策划得新颖别致、富有特色,力戒平淡化、类同化,但很多专卖店开业,由于缺乏精心的策划与创意,几乎没有什么特色可言。一般都是开业时打折促销,或者都是一样的开幕、剪彩、典礼程序。其实只有有特色的东西才会吸引人们的眼球,所以开业活动要有特色,要善于结合专卖店开业所处的时间段里所发生的社会事件,借力发力。这是解决开业活动平淡、避开雷同亮相的根本。
杭州一个丝绸品专卖店在开业期间恰逢“超级女声”杭州区开赛,于是丝绸品专卖店的老板就想出这样一招:所有通过初赛的“超级女声”都可以在其专卖店开业当天,到店里来自选一件物品,不管价值多少,均免费赠送。结果,这个丝绸品专卖店在开业当天就“人满为患”。“超级女声”与“超级女声”的好朋友们、同学们以及她们的母亲都来了,很多伴随者为“超级女声”挑选好那一件免费物品以后,自己也买一件甚至多件商品。
丝绸品专卖店老板的这一招,可真是四两拨千斤。更出乎专卖店老板意料之外的是,老板本来只想借这些女孩们扩大一下专卖店的影响,没想到因为“超级女声”的集体光临,同时带来了无数美女,引得整个杭州城的各主流媒体都动了起来。包括电视台、电台、报纸的记者们,有忙着抢拍镜头的、有采访“超级女声”美眉的,更有无数话筒推到了专卖店老板面前,希望他能说点什么,可惜他忙着招呼顾客、忙着收钱,已经没有工夫利用这免费的媒体了,只好乐呵呵地说了一句话:你们怎么说都行,自己看着办吧。当天晚上,电视新闻上果然出现了他这乐呵呵的画面。第二天,各主流报纸也都图文并茂地为这家丝绸品专卖店做了大量的报道。
其实这种借势营销的机会并不少,除了借生活时尚潮流之外,还可借天时地利、借政治经济形势、借社会关注热点、借公众瞩目的重大社会事件、借民族风俗典故、借社会名流或权威组织等,但要借得自然、恰到好处,公众才会无戒备抵制之心而不由自主入谋,从而才会达到“假于物”的目的。
要学会行商不言商,产生更大影响
专卖店举行开业活动,其目的是让更多的消费者认知专卖店或者专卖店的产品,达到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因此开业当天的活动必须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具有趣味性,以便引人注意、产生影响。尽管消费者心理上具有一种对新奇事物的关注,但众多的专卖店开业活动此起彼伏,运作起来也是花样翻新、奇招不断。因此,消费者的兴奋点已经逐渐消磨,所以如何良性、健康地唤起消费者对专卖店开业活动的注意和兴趣,不仅是专卖店开业活动策划的一个难题,同时,专卖店也要对引人注意、产生影响,正确地认识知名度和美誉度等不可忽视。比如:很多专卖店已经有意识地将开业活动转向公益角度、慈善事业,并把开业当天所得作为“善款”,这样的抉择似乎更适宜。
一个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上午,在一家眼镜专卖店的开业庆典活动上,一个感人的场景让众多围观的市民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更令人诧异的是,从不出现在专卖店开业庆典活动上的市委书记也来到了现场。9点58分,在该店门前的大广场上,一个特别的开业庆典开始了。简单的商业情况及参加人员介绍后,以一个和商业无关的内容步入主题:“今天,我们将在这里为10位近视儿童和8位失学儿童提供援助。我们将免费为这10位近视儿童测试眼睛、配送眼镜、更换眼镜,直至他们完成学业;从现在开始,我们将每年给这8位失学儿童每人资助5000元,直至他们完成学业。同时,我们会在店内设置‘知心姐姐’关怀热线,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最重要的是,在他们离开学校以后,如果愿意来公司工作,我们将优先考虑安排他们的工作。”
掌声响起,受援助的18个孩子在大家关爱的目光下走上台。“孩子,你几岁了?”市委书记亲切地俯身问。“10岁。”“叫什么名字?”“张一。”“今天高兴吗?”“高兴,我又可以上学了。”“我也很高兴,我可以免费使用最好的眼镜了。”简单的仪式后,市委书记握着该公司负责人的手说:“感谢你们这样热心于慈善事业,你们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你们的责任心和爱心,也为各企业做出了一个榜样,开了一个好头。”据眼镜专卖店负责人介绍,开业前他们曾找到市领导希望他们能出席开业庆典活动,市委书记当即表示,欢迎这样的开业活动。“如果开业庆典不铺张奢华、不赠送礼物,而是搞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我一定到场为你们助阵。”
这家眼镜专卖店就是通过慈善事业不但引来了很多人的围观,而且还无声地扩大了自己的知名度。专卖店的经营者在开业造势时,不一定非要以赢利为主,采用这种行商不言商的方法,同样可以达到出乎意外的效果。
以多种形式相结合,力求雅俗共赏
开业活动除了结合当前特色社会事件以外,还可以是多种多样形式的结合,各种手法的组合,做到雅俗共赏,调动所有参加者的注意力,使每个人都进入角色。
某服饰专卖店开业庆典的日子终于到来了,这一天,店门前的建筑、小树,甚至停放在专卖店周围的自行车都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从300米以内进出路口至服饰店沿路,到处是彩旗飘飘。服饰店的四周更是气氛热烈,一个个巨型氢气球拖着一幅幅巨型宣传标语,传达着服饰店对来宾的问候和对自己的未来的祝福。特别是用100多米红绸布盖住的服饰店使得她既像一个披着巨大红色披肩即将出征的战士;又像一个即将出阁面露羞涩的美人,单等那一声喜庆的炮响,掀开她的盖头就足以让人心动,何况在服饰店门前还有热情奔放的街舞和穿插其中平民模特(不是专业模特,而是普通市民)的表演。
年轻的朋友们来了,喜欢看热闹的市民来了,新闻媒体的记者也来了,一个个眉飞色舞、喜形于色,未等服饰店开业的炮响,便迫不及待地要掀开红绸布往里看个究竟。“开业了,服饰店开业了!”随着服饰店老板高亢、嘹亮的声音,礼炮响起来了、气球飞起来了、象征着吉祥与幸福的和平鸽在空中翱翔起来了,整齐的军乐队正步走过来,嘹亮的乐声响起,使服饰店顿时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服饰店身上的巨幅红绸也被轻轻地扯开了,店门打开了。原来服饰店所销售的产品就是刚才那些跳街舞的演员和平民模特们所穿的时尚休闲服。刚才还在走步、跳跃的平民模特和街舞演员现在已经变成了“静态模特”,或站或坐,按部就班地分布在专卖店的各个角落,脸上还不时地向客人抛出一个幽默的表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专卖店在开业当天用的是活人模特,所以许多年轻的顾客找到和模特一模一样的衣服,试也不试就直奔收银台。
“促销活动”被消费大众普遍认同接受,服装店又是“人”的产业,因此,服装店的促销策略必须做到“以人为本”,才符合消费者与企业双赢的原则,但促销核心的矛盾焦点在“销售额—毛利—顾客实惠”这一问题。所以,新店开业必须采取“舍弃毛利,确保顾客人流、销售额”以确保“人气”为策划之根本。
借开业之名,采取各种形式的打折促销活动
这种形式是最常见,也是商家用得最多的策略。比如:开业半价优惠、购物有奖、返还现金加礼品以及公司领导或者请名人签名等。
这里值得一提的一种方式是:开业当天就亮出服务品牌——“将服务进行到底”。比如:现在很多电器专卖店在开业活动中,把“将服务进行到底”作为主要诉求点,专卖店负责人纷纷表示,在专卖店开业活动中购买电器的顾客,都可以在指定的停车场享受免费停车的服务。针对以往家电卖场因业务繁忙而拖延送货和安装等情况,电器专卖店承诺,专卖店已经组织了充足的送货及安装队伍,将坚持即买即送,即买即装,让消费者在第一时间享受到优质服务。
这种一开始就亮出服务品牌的专卖店,总比那些一开始就以各种形式打折促销的方法要强得多。至少,这些专卖店已经认识到了除了打价格战,还有服务战。等到大家都打服务战的时候,离品牌战也就不远了。也许到那时候,专卖店才能真正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
专卖店的促销永远都是商战的最前沿利器,几乎所有商战都是由某一种促销技法的实施为导火索,甚至贯穿始终。在特定条件下,促销技法让实施者从中大为受益,其影响往往令人咂舌,回味良久,但是,一次成功的促销,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忌盲目对抗竞争品牌
新开专卖店面临一个进入新市场的适应期,应以培育市场、刺激消费为主,而不宜直接剑指竞争对手、盲目高举高打,更不宜主动挑起价格战。
2.忌毫无广告投放搞促销
新开专卖店的促销更侧重于也更强调广告宣传,因为新开专卖店对于消费者都不熟悉,这个时候如果广告没有打响,再有力度的促销也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3.忌开业促销不选好时机
能够搭借重大节假日搞开业促销当然更好,如果不能,也要选择一个好的时机,比如周末、所在专卖店剪彩之日,或者当地市场的某一喜庆日期。
4.忌忽视卖场气氛的营造
开业促销要想一炮打响,一定要营造出开张大吉的气氛,以聚集人气。比如利用拱门、气球、彩带、彩旗、巨幅、花篮、花圃、促销员广告着装、绶带、广告车等制造气氛。如果条件允许,能搞一些现场表演、互动游戏之类的活动,效果自然更好。
5.忌厂家品牌不介入
开业促销,是厂家品牌宣传的一个好时机,为厂家品牌今后在该市场的发展做好铺垫。因此,厂家品牌要在促销宣传物甚至广告标题中得到体现。
6.忌业务人员不参与
新开专卖店的经销商在促销方面一般都经验不足,业务人员要多沟通、多指导、多参与,开业期间要尽量回访进行现场指导,这对初次与之合作的经销商而言,会感激不尽,从而给厂家留下良好的印象,为今后合作带来方便。
一个精明的经营者,总能根据具体营销环境独辟蹊径,摸索出适合于自身的营销策略。而促销正是他们在商业竞争中变幻出来的招数,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很适合大众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