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编辑工作“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是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应当肯定编辑人员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尊重编辑人员的创造性劳动”。苏联《图书学百科词典》有“编辑”条,说“编辑工作始终是创造性的过程,这是由每一部作品的内容、结构的新颖性,作者思想的独特性,他的行文的风格特点,未来出版物的风度和读者对象等因素决定的”。说得简单一点,一个玻璃杯,模型一旦形成,可以生产许多次。有人甚至开玩笑地说:“某某产品是30年一贯制”。但编辑碰到的稿子每一本每一篇都不一样,他们对书稿的处理方式不可能一样,付出的劳动也不一样,他们在每本书稿上都会碰到新问题。所以编辑的劳动就不能不是创造性的。
创造性表现在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上,首先是选题,它是编辑创造性构思的产物,以优化、创新为目标,建立在对社会、读者需要的调查上,对有关文化学术领域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题的开拓,既要靠编辑的政治文化素质、科学的预见,又要靠辩证的思维方法。选题在精神生产中起着导向作用。有的选题一出来,就会带来某一类读物的“热点”。应该说,好的选题,不仅是出好书的前提,而且对整个学术思想都会有突破,有创新,有鲜明的时代性,是高度智慧的产物,这是编辑创造性的重要表现。
组稿、审稿,需要编辑有敏锐的观察力,精确的选择能力,物色合适的作者、正确把握稿件价值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创造。编辑要具有洞幽悉微的辨别之能,“知者不惑,慧眼识珠”。茅盾曾说编辑做的是“披沙拣金”的工作,要独具慧眼。一名行家里手,要善于在大量的杂沙中发现闪光的金子,而且能千淘千滤将它提炼出来。再发现是编辑远见卓识的体现,决定着编辑对作品评价的正确与否,反映着编辑的识别水平和洞察能力。
加工、装帧设计,使产品优化、美化,使之具有个性特色,也是一种创造。从编辑实践看,编辑劳动的创造性十分明显。即使有些看来很简单的工作,如编务,答复读者来信,也都有创造性。有的读者,由于受到编辑回信的鼓舞和启发,取得了成就,他们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些编辑,这种例子是不少的。
有的书稿,开始可能不成熟,经过编辑的劳动成为好的作品,也不乏其例。60年代,出过一部长篇小说,是反映一个民族地区的人民革命斗争的。作者是一个少数民族青年,是一个地区的宣传干事,文化水平不高,但掌握着许多材料。作者是挑了两麻袋稿子,到一个出版社投稿,所谓稿子,大部分是原始材料,断断续续,错别字不说,还有许多记号和空白。出版社一看素材很好,作者生活底子很厚,就让他住下,派了一名老编辑和他生活在一起,日日夜夜,听他讲故事。然后逐步把他的稿子进行整理、修改、充实、调整,终于出版了一本比较好的反映某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人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这本书的出版,文字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后来成为一名作家。这充分说明,编辑劳动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
当然,强调编辑的能动性,不应忽视作者对作品的决定作用,现在有些编辑,把作者当作体现自己策划思想的工具,甚至看成“雇佣”,所谓“编辑脑袋专家手”,其结果,必然是以“经济性”压思想性、文化性,甚至造成以一般化代替专业化,助长图书出版中某种低层次重复建设的毛病,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三、编辑主体略论
3.1 编辑主体的涵义
“主体”,是指实践着的人,它是相对于被认识、被改造的“客体”对象来说的哲学概念。
在现代条件下,编辑活动表现为群体活动,主要原因是:(1)在现时代,编辑对文化精神产品的鉴审、选择和传播,是依靠现代化传播手段和设备来进行的,非个体所能及。(2)由于现代信息量的膨胀,文化产品的多样性,编辑活动就必须在有组织的分工协调状态下进行。(3)在我国,各种传播手段和传播权利都由一定的组织掌握,编辑的性质是代表社会来选择、传播文化产品,所以,文化产品的生产可以由个体进行,而文化产品的传播却不能由个体进行,编辑活动都是有组织地进行的。由此,编辑主体就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编辑组织。即由一定的编辑人员组成,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并遵循一定的制度和程序进行编辑活动的机构,即编辑部。如书刊编辑部,电视、音像编辑部,新闻报刊编辑部等等。二是编辑者。现代编辑虽是群体活动,但在编辑组织内部,是以分工方式进行的。编辑活动作为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是依靠编辑者个体,运用各自的编辑能力分工进行的。编辑者是编辑主体的主要因素。它常常是编辑主体研究的主要关注点。
编辑工作不同于商业,商业工作者面对的是生产者的成品,他们对产品的质量很难有改变的可能;也不同于工业,工业生产分工极细,每个工序只生产一个部件,工人面对的是具体的质量标准、用料计划和工艺规程。编辑工作者面对的是具有某种质量可变性的精神生产成果或半成品,编辑的努力程度不同,质量也就不同,更何况一般精神生产的每一个生产过程(即使表演艺术、展示艺术),都具有创造性。因此,编辑的能动作用,对产品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告诉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编辑者的思想、知识、道德和业务水平,甚至他们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和心理素质。
(1)编辑修养
首先是职业道德修养。概括地说,主要是编辑道德准则和编辑道德行为。编辑活动以作品为直接客体,以作者和读者(包括一切文化精神产品的消费者)为间接客体。因此,编辑的职业道德准则就是准确认识优秀作品的价值,并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其社会价值;充分尊重作者的著作权利,从而有效地促进优秀作品的再生产,完成文化缔构、文化积累的编辑任务。
编辑的道德行为,是编辑道德准则指导下的具体职业行为。包括无私培养青年作者的敬业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等等。
其次是编辑知识业务修养。关于编辑业务修养,同样包括着丰富的内容,现有论述也很多。概括地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①专业知识修养。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修养。③编辑理论修养。④编辑操作知识和操作技能。
(2)编辑心理
编辑心理是编辑群体在编辑活动中产生并体现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现象、心理过程。
编辑心理主要有以下特征:①群体性。编辑为了实现信息、知识的载体化、社会化而进行相同性质的劳动,形成共同的职业心理;因不同的专业内容和运用不同的载体,就有了不同的编辑分工,形成小群体的共同心理。并且,群体内的个体心理互相感应、融合,出现了统一性和协调性。②制约性。包括内部制约和外部制约。内部制约是指在长期的共同劳动中,会产生彼此模仿、暗示、服从等心理状态,形成相近的道德意识、伦理标准,这些自然地成为对个体心理、行为的约束力。外部制约是指具体的编辑群体都是为特定的对象服务的,具有特定的编辑宗旨、方针。存在决定意识,它们自然对编辑个体形成心理制约。③目的性。人类的编辑活动从产生之始,就是一种有鲜明目的性的活动,这种目的性决定了编辑群体心理的目的性。④求异性。编辑活动的本质在于最迅速地传播最新信息,因此编辑必须着眼于新信息的选择,这就决定了编辑者的求异心理。⑤审美性。审美心理是人类的普遍心理特征,更是编辑群体的重要心理特征,这是由文化产品的特殊商品性和编辑作品的创造性所决定的。编辑者不仅追求文化精神产品内容的真善美,也注重形式美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期使编辑活动的服务对象获得真善美的启迪,从而产生愉悦心理,生发奋发向上的信念和力量。
编辑者具有共同的群体心理,同时,又表现为具有个体差异的爱好、兴趣、气质、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特征。这种千差万别的个体心理特征,在编辑活动中相互影响、感染、融合,是生产出丰富多样的编辑作品的重要动力。
编辑心理中的感情因素,在编辑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习惯于对社会劳动分工作理性思考,只重视对职业分工意义的理性认识,而较少考虑感情因素的作用。任何劳动积极性都离不开感情因素的作用,对于创造性劳动,对于编辑劳动更是如此。由于编辑劳动的潜隐性,以往编辑者一般都不能在编辑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名字(现在的出版物一般都署有责任编辑的名字),连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也溶化在别人的作品中。编辑者的劳动积极性,是维系于对职业意义的理性认识,也维系于对编辑职业的发自内心的感情。事实上,许多编辑都对自己的工作如醉如痴,对自己的编辑作品视若珍宝,书刊编辑就常常捧着油墨犹香的新书刊,不释于手,陶醉其中。这种编辑情感并不能由抽象的道德评价所萌生,而是源于对编辑职业的深刻认识和对编辑职业的兴趣爱好。有了这种深厚的职业情感,才能升华出无私奉献的编辑精神。
编辑情感不仅是生发劳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平衡编辑心境的重要杠杆。在社会对编辑劳动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评价时,在个人受到职称、荣誉和生活实际问题的挫折时,编辑情感足以和这些遗憾与挫折相抗衡。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由编辑情感所衍生的职业自觉、职业追求,以及对消极心理的抗衡抵制力量。
(3)编辑角色意识
角色意识和编辑道德有一定关联,如为人作嫁的牺牲精神。但两者不是包容关系。编辑角色意识并不仅指为人作嫁精神,对“为人作嫁”,也应该有一个更为科学的理解和解释。
首先,编辑角色意识的内涵是指:①职业分工。这是和作者相对而言。在编辑这一工作领域里,编辑就是编辑,不是作者。编辑也可以从事科研著述,但那是本职以外的角色和身份。学者化是做好编辑职责的需要,它不是编辑追求“自我实现”的二元角色。②职业特点。编辑劳动的潜隐性,决定了编辑不是置身于前台的角色,而是隐身在编辑作品的字里行间,“处处不见处处在”,这就是编辑的角色特点。③角色风采。编辑的职业特点,常常使一些老编辑具有同一类型的学术风采,那就是敏锐而客观,博学且独具创见。甚至个人性格也会有职业烙印,那就是谦虚深沉,担负着社会文化产品的选择传播重任,却总是置于侧幕,不抢镜头,不以主角自居。
“为人作嫁”只是这种编辑角色意识的形象比喻。以往谈到“为人作嫁”,常指的是编辑只为别人忙碌,自己却无所得的一种怨气,我们今天要对它重新理解,起码应包含这样两层意思:其一,编辑为别人出力,自己也光彩,是一种安慰;其二,它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代名词,是一种豪情。确切地说,“为人作嫁”的涵义应该是:①以别人的作品作为自己的劳动对象;②完善别人的作品,使之加强表现力和传播力,更好地表达编辑意图和宗旨;③传播别人的作品,向社会输送优秀文化成果,以实现自己的文化累积、文化缔构的使命。④“为人作嫁”是编辑者基于对编辑劳动的深刻认识而升华的一种“自觉”和“自豪”。“为人作嫁”突出了编辑劳动潜隐性的特点,着重表彰了以编辑使命为重,不重个人名分的编辑精神。实际上,编辑并非“无我”,编辑作品充分体现、蕴含了编辑者的目的、宗旨、作用和才能。
角色意识建立在对于自己的社会职责的明确而自觉的认识基础之上,把自己牢牢地定位在职业岗位上,认真完成自己的职责使命,这也是一种思想修养。尤其是像编辑这样具有潜隐性质的岗位,更需要完善思想上的自我修养。“身在曹营心在汉”,角色意识模糊甚至颠倒,是编辑主体的重大缺陷。
3.2 编辑活动对编辑主体的反作用
编辑主体的状况决定着编辑活动的状况,决定着编辑作品的数量、质量、面貌等,但另一方面,编辑活动对编辑主体又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编辑过程对编辑主体的反作用
如不同分工的编辑活动要求有不同的编辑组织;编辑事业的发展,要求对编辑组织的领导体制有所改变,例如由于学报事业的发展,学报编辑部的领导体制也应有相应的变化;编辑劳动塑造着编辑者,包括职业兴趣的培养,职业素质的重构,职业技能的优化,工作作风的改变等等。像文字编辑中的校对工作,就能够锻炼编辑者的细心、谨慎、精确等品质,能够开发编辑者捕捉错字的能力。
(2)编辑作品对编辑主体的反作用
编辑作品所显示的价值,能强化编辑者的职业追求;编辑作品的社会反响,能够激励编辑者的社会责任心;编辑作品所蕴含的美的价值和功能,不仅熏陶着广大读者,也反过来影响着编辑者对于人性美、艺术美的崇高追求。
四、哲学精神:编辑精神的最高境界
编辑精神是指编辑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编辑在编辑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观念、思想、理论等都属于编辑精神的范畴。具体地说,编辑精神就是编辑在编辑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精神上的沉积和升华。哲学精神,作为社会个体从自我生命感性出发对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永无止息的批判、否定、超越以及追求与探索的精神,则应是编辑精神的最高境界。
4.1 用哲学精神提升编辑的精神境界
精神境界无论是对一个国家、民族,还是对一个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它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民族及公民素质高低的首要标志。一个发达、强盛的国家和民族的公民总是具有很高的精神境界。作为社会普通一员的编辑,已被社会公认和历史证明了是文化的选择、传播和缔构者,理应具有较高的精神境界。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下,注重适应、忽视超越,热衷功利、淡漠理想,讲究实惠、嘲笑崇高,已经成为一部分编辑心态的写照。对此,编辑只有通过哲学精神的导引与哲学反思,才能使自己超越功利,摆脱狭隘,告别浅薄,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