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这个角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既是战斗员,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某一个方面的指挥员。所谓指挥员,就是他们必须有远大的眼光和气魄,从宏观上考虑整个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建设工程,关怀各阶层人民的实际需要,进行总体的设计和建设。过去有一位领导同志说过,编辑要踱踱方步,想想大事,考虑如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不要当鼠目寸光的小人。从微观上说,他又要精雕细琢,注意一逗一点,字字句句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不能当“马大哈”,而要像一个在前沿阵地站岗的哨兵,一点也不能疏忽大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编辑是社会进步的杠杆,科技发展的推动者,思想战线上的哨兵,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督导者。
三、现代编辑活动的特征
1.职业性(专业化)。编辑是职业化的专业人员,今天的编辑活动把一切类似于著述的活动都分离了出去。司马迁写《史记》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活动呢?他自己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不分明是著述活动吗?过去有人把司马迁写《史记》称为编辑活动,把司马迁收入了编辑列传,但在今天,司马迁写《史记》的活动应从编辑活动的概念中分离出去。
2.传播性。今天的编辑活动的目的,是要使生产的精神产品向广大的读者传播,没有传播目的的活动,就不能概括到今天的编辑活动这一概念中来。例如,某人把自己的不准备公开的日记按照出版部门加工书稿那样整理好(如果出版的话可以直接发排,或者影印成书),算不算编辑活动呢?由于它没有传播的目的,就不能归于编辑活动中去。基于同样的原因,档案管理人员把档案材料编目整理,只能称为档案管理活动而不能称为编辑活动。
3.商品性。今天的编辑活动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以商品交换的方式进行传播。因此,我们在界定编辑活动这一概念时,应该反映这一因素。例如,有人向社会散发一种呼吁书,他对字体、字号、标题、版式等都作了精心的编排,但也不能称为编辑活动,只能叫做社会活动。
4.参与性。这是今天的编辑活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即今天的编辑活动不仅仅是尽快将现有文稿送入传播渠道,而是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予以极大的关注,力图发挥其导向作用。
5.组织化。由于现代信息量的膨胀,文化产品的多样性,编辑活动必须在有组织的分工协调状态下进行。编辑的性质是代表社会来选择、传播文化产品,所以,文化产品的生产可以由个体进行,文化产品的传播却不能由个体进行,编辑活动都是有组织地进行的,并遵循一定的制度和程序。
6.高科技化。由于计算机的介入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编辑活动已告别铅与火,进入光和电——敲敲键盘,点点鼠标,就可以编排、校对文稿,可以上因特网浏览最新信息、查询资料,可以下载有用的图片、材料。
四、编辑的职业观
编辑的职业观是编辑职业本质特点的反映,同时也是在其工作中逐渐形成的。编辑是文化工作者,对文化产品的开发,虽具有一定的学科属性,却属于社会文化活动的一部分。文化产品的消费被赋予了一种教育意义,其生产以实现人本身的发展为目的,从而形成了编辑的文化观;人们常说编辑是一个“把关人”,“把关”实际上就是一种选择,包括编辑对一部作品的评价以及该作品将对读者所产生的导向作用和给出版社实现经济利益的判断,形成了编辑的效益观;出版的目的在于传播,文化积累事实上也是文化纵向传播的结果,要想使某一文化产品达到快捷、广泛、持久的传播效果,编辑就要在原作的基础上,从内容、文字体例、载体外形等方面进行劳动再投入,以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这样就形成了编辑的业务观、服务观。
1.文化观。编辑的文化观就是如何选择优秀读物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个性发展的需要。文化是人创造的,同样,文化也创造着人。出版物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不仅蕴含着精神劳动的创造性,同样也会激发另一部分人的创造性劳动。正如马克思所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一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9页)编辑劳动的对象不仅是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而出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文化产品去引导读者,用间接的方式从事着培养人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编辑工作是社会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事实上,现代出版事业已经成为知识分子以思想文化为阵地,实现其教育理想和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20世纪开始,许多知识分子都是集学问、教育、出版为一身,张元济投身商务印书馆之前曾任南洋公学监督,是怀着“昌明教育生平愿,故向书林努力来”之宗旨主持编译出版工作的。20年代中期,由叶圣陶、夏丐尊等人主持的开明书店,坚持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由名家编辑中英文教科书和辅导性读物、杂志,其风格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文化需要传播,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转化为主体的内在本质不能在孤立的个体中实现,必须通过社会交往。因此,马克思说:“劳动只有作为社会的劳动,或者换个说法,只有在社会里和通过社会,才能成为财富和文化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7页)同理,文化产品要实现其价值,扩大传播的范围和效果,不得不以普通商品的形式来进行市场交换,只是其交换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目的。但是,文化产品的商品价值和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并非一致,有时甚至是完全背离的。正是在这一点上,编辑的文化观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与商人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从事营利的出版事业,而在于能不能依循学术文化的传统鉴赏出版物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对社会人生尽一种道义的责任,体现一种人文精神。优秀的编辑和出版家正是在这方面显示出其真正的人格魅力。20年代的开明书店主持人成功地贯穿了这种人格理想和人文精神。30年代巴金、吴朗西等人创办的文化生活出版社也是如此,他们白手起家,不计报酬,义务工作,到抗战前夕,出书速度已接近商务印书馆。
2.效益观。编辑的效益观是指编辑对某一作品的价值认识以及对所产生的效果和利益的前期判断,某一作品的价值归根到底是对个人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因此,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实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是文化产品的最高价值表现,促进人的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是文化价值实践的最终目的。书籍作为文化产品,在于固定、保存和积累文化成果,具有文化积累性。书籍内容在于它的稳定性,它不同于报纸及时见效,“立竿见影”,但其影响更为深远长久,因此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文化成果不会因为消费而丧失自己的存在,停止自己的发展;相反,恰恰是由于消费而保持自己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代代相传。从长远观点来看,书籍对民族精神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甚至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准、文明程度,基本上可以从其所出版的书籍上反映出来。所以,编辑的效益观首先要重视的是某一作品内在的文化价值,以及图书所体现的文化积累性、稳定性。换句话说,追求图书的社会效益是任何一个优秀编辑和出版家职业生涯中矢志不渝的目标。
我国出版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出版社内部,编辑管理受经济效益的约束少。近年来,出版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矛盾,走出版业良性循环的道路,是摆在每一位出版人和编辑面前的现实课题,反映在编辑身上,集中在书籍编辑与发行之间的矛盾。问题的实质是,编辑工作遵循的是文化发展的规律,而发行则遵循市场规律。但在出版业中,首先是好书,才能谈到发行。好书的标准有两个:对于一个出版社,是图书品种的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对于一个编辑,是保证每一种、每一套书的高质量、高品位、有特色、有创新。扩大图书发行才能增加经济效益,但只有在高质量的前提下,才可以增加印数,扩大销售,增强其生命力、再版率。所以,重视和强调图书质量才是增强两个效益的最佳切入点。
3.业务观。编辑的业务有两类,一类是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类是编辑职业所涉及的专门知识的操作和应用。编辑业务观是指编辑在不断钻研学科专业的同时,熟练应用编辑技能,多出好书。编辑作为一种职业,有着职业本身的要求和规范,同时存在着编辑知识博与专的矛盾,个人创造性发展与职业创造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一般来说,编辑职业内部大都是以学科门类进行分工的,一定的专业知识是从事编辑工作的必备条件,提出编辑学者化或做一个学者型编辑主要是从学科专业的角度对编辑提出的目标,不过,编辑在具体工作中又要求知识的广博丰富,需要积累广泛的基础知识。所以,任何一个专业工作者以编辑为职业都需要实现其角色转化过程。也就是说,编辑在对专业知识不断加深的同时扩大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是做一个合格编辑的题中应有之义,编辑必须是“编辑化”了的学者,这不仅是编辑职业发展的要求,也对出版事业真正有利。
有人认为编辑职业难以发挥个人创造性,不利于个人发展,缺少成就感。问题的实质是不能简单地局限在个体编辑的行为上,而要从文化事业的合作和贡献上来对待编辑的创造。从编辑职业的发展看,编辑之所以成为社会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脑力劳动者,就是因为实际存在着编辑特殊的创造性劳动。具体表现在,开发一定的文化产品,拓展图书、报刊出版的新领域、新途径;构思、设计、组织书、刊、报的生产过程;对一部(或一篇)具体书稿的评价、选择和审读,以及增强一部图书(一篇文章)的传播效果,均需要编辑劳动的创造性。只是这种创造性是隐蔽的、附加的,甚至是不计功利的。创造性,永远是编辑艺术的生命。在这一点上,编辑者与创作者是完全相同的。总是要求否定旧的模式,推出新的创造。创作者不断创作新的艺术,编辑者不断编辑出新的作品,而构成一个总是在出新的永不衰竭的艺术生产过程,一个不断的美学开发过程。事实证明,成功的出版物无不凝结着编辑创造性的劳动和个性灵感。一部具有编发价值的作品,就是一尊具有可雕价值的树根,编辑凭其独到的美学慧眼,穿透作品外表浮枝之纷纭扰蔽,遗其表而得其种,直接把握住其内在的美学神理;然后,作自然顺势的处理,越少斫削越好,才动几刀,便豁然开朗,蚌开珠耀,境界大开,虽经人为,却宛自天成。这是一种最高级的编辑艺术境界了。
4.服务观。编辑的服务对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书稿作者,二是读者。编辑的服务观可以概括为,联系作者,为不同文化层次读者选择出版优秀读物。编辑对作者需要尊重和保护其精神劳动的独创性,对读者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编辑长期从事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工作,需要默默奉献的精神。作为个人,存在着服务于他人与自己成名成家的矛盾,事实上,不少编辑完全具有独立研究与创作的能力,投身编辑职业部分地牺牲了自己的研究和著作。目前图书上署责任编辑的名,在明确责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编辑劳动的承认与补偿,但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文化工作本质上就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他人,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其实,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在为他人做嫁衣裳,教师、医生、作家等等,都是为社会,为大家,没有哪个人的工作是专为自己的。从这点上说,编辑只是在服务对象上有其专门领域和职业特点。在具体工作中,编辑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倒是显得非常重要。对于作者的书稿,从审读、加工、装帧到校对,需要编辑自始至终的负责才能突出内容的科学性,增强整体的审美感。图书的出版是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繁荣学术文化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服务,为造就一代新人和造福于后代服务。概括说,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最好的精神食粮提供给广大读者。这不仅是编辑的职责,也是编辑更高层次的服务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