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工作忙任务重是否就不能进行感情交流呢?回答是否定的。请看这样一个事例:1990年7月,美国加州大学系统董事会要从258名校长候选人中,挑出一位最合适的人做柏克莱加大校长。美籍华人田长霖(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被选中了,成为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担任一流大学校长的华裔。当时,柏克莱加大是全美自由风气最盛,最难治理的学校,他一出任就遇到了一系列的灾难性事故,失火、打架、暗杀等。工作之多,任务之重,可以想见。但他以为在千头万绪中,稳定人心首当其冲。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师生进行情感交流。不管公务如何繁忙,他每天都要花一小时左右的时间从学生宿舍到饭厅、到职员办公室,与教授、学生谈话。正是这每天个把小时的情感交流,使他找到了打开3.1万名学生以及教职员的心灵之锁的金钥匙,把大家联系起来,形成了治校的合力,使学校的面貌大变。他在任7年,学校的科研创下了美国大学分科评比第一名的佳绩,后来他受到美国总统的表彰。
很显然,田长霖取得的治校成绩与他每天一小时的感情交流活动是分不开的。他的经历有力地说明,不管领导的工作有多繁忙,每天部应拨出一点时间,或者说是挤出一点时间,与部下进行感情交流,这样做既可以密切人际关系,统一思想,实现沟通,又有助于塑造领导者自身的形象,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时间问题首先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有些领导者对与部下进行感情交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为领导与部下之间就是一种工作关系、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我说你听,我管你干就行了。特别是近年来,引进西方企业管理模式后,一些经理人员感到只要用经济手段就可以包治一切,用不着做员工的思想工作。也有些领导把架子端起来,与部下保持距离,甚至以为保持距离是获得领导权威、提高效率的必要条件,因而很少接近部下,更不要说感情交流了。
其实,这些观念是十分有害的。任何单位、企业工作的高效率往往离不开上下左右的齐心协力;如果没有上下左右之间的感情沟通,齐心协力的局面就很难形成。我们必须懂得,在工作中领导与部下之间是上下关系、工作关系,但同时又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人是有感情的。这种感情因素不可避免地会为工作关系加上一层感情色彩。如果领导者不注意加强同部下的感情交流,就很难把下级团结到自己的身边来,形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局面。
从这个意义上说,进行感情交流也是领导工作的一项内容,一种工作方法。如果我们能这样想问题,那么工作忙就不会成为感情交流的障碍。
◎气质不只靠包装
一位年轻朋友几日没见,突然长出一撇胡子来,人们不仅纳闷。一问才知道,原来胡子是沾上去的。他解释道:“有人总是说我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说我不老练不成熟,就连姑娘找对象也要找有胡子的。所以,沾上一撇小胡子,以显老成不被小看。”听了这番高论,人们不禁哑然失笑。
如今事事都兴包装,一个人似乎一包装,就身价倍增,于是包装之风成为时髦。谢了顶的要戴上假发套,面部有雀斑的要抹上遮盖霜,个子矮的要穿上一双超高跟鞋等等,以此掩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其目的无非是为了美。化化妆,美化修饰一下形象,未尝不可,这些都无可厚非。
可是如果在爱美之外再掺上其他动机,比如过分追求形式,把包装当成伪装,金玉其表,败絮其中,那就不妙。比如有位少女为了赶时髦追求洋味,便托人从境外带回一件印有洋文的文化衫。她本人并不懂洋文,穿上泊来品走在街上果然引起人们的注目,她洋洋自得,感觉良好。一日不料遇上几个大学生,冲她直乐,那乐中分明包含着鄙夷和挑逗,始而她有几分不自在,继而感到恼火,接着破口大骂“臭流氓”!大学生并不善罢甘休,说你不知羞耻反而骂人!接着告诉她,你穿的文化衫上印的字是“请吻我”!这时,她才羞得无地自容,低着头钻出人群一溜烟跑掉了。一路上她骂洋人不是东西,戏弄人!可是她却没有想想自己方面的问题出在哪儿。
虽说为了美化修饰目的而包装自己无可非议,但是如果假戏做过了头,一旦露馅还会闹出大笑话。比如,有位做小本生意的青年本来手头拮据,为了摆阔蒙人偏偏要下功夫包装自己。外出时左手提一只高档密码箱(其实里面装的是几件破衣服),右手拿个大哥大,嘴里叼支高级烟,就要这个派。这天,一位客户偏偏有急事要借用他的大哥大打电话,一按之下戳破了西洋镜。原来那是一部从商店里买来的玩具电话,是做样子的。弄假没有成真,把买卖也做砸了,难堪之极,自不待言。
可见做人处世不能太虚。如果虚荣心太强,把包装当成了伪装,自欺欺人,到头来只能吞下自己酿造的苦酒。
说到底,一个人的气质如何是他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心理素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仅靠外在打扮是很难造就的。包装可以增色,但决不能把无变成有。进而言之,一个人老练与否,又不完全在有没有胡子,关键在他办事的言行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处事缜密、全面,遇事冷静,多谋善断,必然给人以老练的印象;反过来即使你长了胡子,处理问题轻率冲动,同样不能给人以老练的印象。所以,对于青年人来说,切不可缘木求鱼,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过多地花费在追求外在形象的包装上,不如来点真格的,把注意力更多地用在加强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创造实绩上,那时你就自然会有几分迷人的气质和诱人的魅力。
◎不要自我满足
自我满足的信念是人生的死海症状。死海是个没有出口的海,因而成为一滩有毒的死水,并且正逐渐消亡。自我满足像死海一样,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态度,终将妨碍我们发挥潜能。
当我们的思绪全放在自己身上时,自我满足便是信念。这种信念会带来麻烦,影响情绪,减低工作效率,破坏美好的未来。在这种态度下,我们的交往会受到限制,长期的关系也难以建立,因为很少有人会愿意和凡事只想自我满足的人做朋友,更别提要和他维持长久的情谊了。
没错,自我满足是条死胡同,而追求个人成长的动机却是条奔流不绝的河流,由这头流到那头,一面灌溉农作物,一面发电。满足自我就像个孜孜不倦的学生,为知识而求取知识、寻求答案;个人成长的动机则有如教师,他得到知识是为了将答案与别人分享。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琼斯在最近某期《科学》杂志中,评论一项有关“期望”的研究。他说:“期望不仅会影响我们对现实的看法,也会影响现实本身。”
这也就是为什么几乎每位医学院学生,在受训过程中,都会出现一种或多种所学疾病的症状。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神经外科医生库辛斯,在执业初期曾预测他一定会死于脑瘤。结果真的应验,他的预期变成了事实。
卡耐基美伦大学的心理学家席耶发现,乐观者在面对求职遭拒之类的挫折时,多半会拟订行动方案,寻求他人帮忙或忠告。悲观者遇到类似困境,多会试着忘掉一切,或认定事情已无挽回余地。而乐观者通常只有在真正无法挽救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态度。
宾州大学的赛利曼博士说:“成功之道,在于几许天分加上屡败屡战的精神。”
两者互相结合即为乐观。赛利曼博士还说,较实际情况更能掌握自己生命的人,所获成果会比那些自以为洞悉事理的现实主义者(即悲观主义者)更佳。
◎自我突破.自我挑战
成功与获胜必须自我突破,向他人证明你的价值。你必须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去证明自己,表现自己,如此,你才能夺得金杯或奥运会金牌。为了自我突破,我们必须做到:
1发自内心的先爱你自己,才能将爱散播给别人。
2自我的价值观,决定你所表现的品质。你的表现,仅仅反应了一部分,实不足以衡量你的内在价值。
3你愈不想引人注目,就愈使人印象深刻。
4你向世人所呈现的,正是你内在的感受。
具体来说,我们必须做到:
1.内在的赢家
具体来说,我们必须做到运动竞技中的冠军及各行各业的获胜者,所共有的主要特质,即对自我的内在价值具有基本的信念。如果成功有赖于外物支援,将受制于经常性的焦虑。当同事为你的成就庆功时,你也许快意一时,但不久心中会怀疑,他们下回是否仍将如此衷心为你庆贺?若你受到批评时,更会感到受到伤害与威胁。事实上,成功的概念若仅是指一回完美的表现,或追求一面金牌,那你将永远无法获胜。
显然的,天赋、外貌及其他特质,并非人人生而平等,但上天赐予我们丰富的“内在价值”,却能够绵延不绝。人生的竞赛,并不局限在一个公司的竞技场上,而我们每个人的教育程度不一,提供支援的家庭生活及其他因素,也大都非我们所能控制。但我可以确定的是,每个人生而具有冠军者的品质,那就是所谓的“价值”。
安东尼·罗宾告诉我们,要学会用一个词——“内在的赢家”,去描述那种能够认知自己的内在价值,而又能够以它为基础,去实现目标。世界上,能够在颈上披挂金牌的秘诀在于,你必须先是个内在的赢家,你必须认知自己是个潜在的成功人士。
2.真诚热爱胜过一切
有一对夫妇——弗格与桃乐丝,他们从未将购置艺术品,当作投资的捷径。但是,他们确实为新画家与雕塑品深深着迷,他们喜欢和艺术家聊天。三十多年来,这位纽约市的邮政员工,与他在公立图书馆工作的妻子,发现了许多未成名的艺术家,购买了许多他们觉得有趣又美丽的作品,但他们从未出售任何作品,多年以来,弗格在曼哈顿的公寓书满为患,他们拥有约二千五百件书画与雕塑收藏品。
在一篇纽约时报的报导中,弗格解释道:“我们从不因为某一件作品很重要,而去购买。我们买我们所爱的,那与价钱无关,重要的是感觉。”
最后,弗格的艺术收藏到底值多少钱呢?他们开了五辆货车,将收藏品载到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美术馆馆长表示,实在不能确实估计这些艺术品在金钱上的价值。很少有私人收藏,能获得国家美术馆如此权威机构的青睐,除非是知名收藏家,如洛克菲勒。
而弗格夫妇很轻易地,就把大部分的收藏品捐给了博物馆,有些则为博物馆以高价收购。弗格夫妇打算用这笔钱,再去买更多的艺术品。
根据这篇纽约时报的报导,国家美术馆二十一世纪艺术品部门主持人柯瓦特说,弗格所作所为,皆出自对艺术的热爱,他们甚至愿意把这些艺术品,不计代价转送给博物馆。
有句格言说得好:“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格言强调,胜利者天生是倾向行动的人。他们将自己视为世界舞台演员,而非被动地被他人行动牵制的受害者。
即使失败了,胜利者也宁愿选择一种有声有色的方式失败。如果无法避免失败,就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那是成功者的处事方法。
拳王阿里曾用过这种方法(向自己挑战激励自己发挥出更大的潜能)。
数年之后,在拳王阿里与弗来奇尔对阵之前,他像诺马士那样宣称自己将获得胜利。同样的,这种装腔作势似乎不按常理出牌。在他早期的拳击生涯中,阿里就常预测对手的实力,但那时他是与实力远不如他的人竞赛。现在,阿里是离开圈内多年后再战,而弗来奇尔则是常胜将军。阿里居然仍夸口自己会胜利。他也不只说一次便罢,还重复无数次。
这回,他的预测错了,阿里输了。最后一战他辛苦应战,但失败了。
在这之后不久,阿里被邀请上美国一家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在他被介绍给观众之前,有人怀疑他上台时观众会有何反应。他曾信誓旦旦地说他一定会赢,结果他输了,那确实令人无地自容。
可是当阿里出现时,他受到在场观众真诚的起立致意,热烈鼓掌喝彩。
他并不被认为是个愚弄自己的人,相反地,被认为是一名勇于以自己的名誉作赌注的勇士,虽然比赛结果并未如他所言,但比起他甘冒大险的勇气,胜负真如鸿毛一般,不值一提。
当然,在阿里的时代之后,那种运动员在赛前夸张的预测,已全然没有价值,因为它确实毫无意义。但是,如果你有胆量说你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个世界将因此而尊敬你,即使事后证明你错了。
当你继续迈向高峰时,必须记住:每一级阶梯都供你踩足够的时间,然后再踏上更高一层,它不是供你休息之用。我们在途中难免会疲倦与灰心,但就像世界重量级冠军詹姆士·柯比常说的:“你要再战一回合才能得胜。碰上困难时,你要再战一回合。”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但除非你知道它在哪里,并坚持用它,否则毫无价值。世界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帕柏罗卡沙成名之后,仍然每天练习6小时。有人问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他的回答是:“我认为我正进步之中。”
我们得努力工作才能把握住伟大的工作。任何一位推销经理都会告诉你,每一个“不”的回答都使你愈来愈接近“是”的目标。“黎明之前总是最黑暗”这句话并非口头禅,只要你努力工作,发挥你的技巧与才能,成功的一天终会到来。需要指出,即使你成功的一天永远没有到来,你仍然是个大赢家。因为你已经有了知识,也懂得面对人生,那是更大的成功。
许多懒惰的人在心理态度方面都有问题。他们吝于在工作或职业上使出全力,觉得如果尽力而未能成功,就会很丢面子。他们的理由是,既然未曾尽力,那么失败了也可以振振有词,不愁找不到借口。他们并不觉得失败又能怎样,因为他们从未认真地去做过。他们时常耸耸肩膀说:“这对我没有什么两样。”许多失败者都是这种调子。
◎要爬梯子莫回头
“我从楼梯的最低一级尽力朝上看,看看自己能够看到多高。”这是美国五大湖区上的运输大王考尔比在最初进入社会做事时所说的一句话。
他一无所有,而他希望的却是那样高远。他是根据什么来实现自己的希望的呢?他非常穷困,最初是从纽约一步一步走到克利夫兰,后来在湖滨南密执安铁路公司总经理之下谋了一个书记的职位。
但是他工作了一些时候,便觉得他这份工作过于狭小,已不能满足其远大志愿了,他觉得这个工作除了忠实地、机械地干之外,没有什么发展,没有什么前途。
他觉得矮梯子并不一定就安稳。他觉得坐在一个矮梯子的顶上,更容易跌倒,不如爬一个看见顶的梯子,一心只想朝上爬。
他辞了这个工作,另在赫约翰大使的手下谋得一个工作;赫约翰就是后来国务卿兼美国驻英国大使。考尔比的想象力已经看到,如果与前者在一起,不会有什么发展,与后者在一起,则会有很大的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