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减灾抗灾能力的提高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自然环境脆弱,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植被稀少,土地严重沙化,水土流失严重,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平方公里。该地区由于土质疏松,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植被稀少,而且暴雨集中、强度大,所以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大量的水土流失,淤塞河道,影响防洪,而且断流形势严峻,洪涝灾害频繁。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成为流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多年来政府针对黄河流域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不断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力度,与此同时黄河流域减灾抗灾的能力也不断提高。
1.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
第一,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已取得的成绩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流域内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就已开始,并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生态环境建设经验,确立了梯田、林、草、淤地坝四大水土保持措施,以及集中连片生态环境的建设办法。70年代,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全面推广了机修梯田、水坠坝、飞播造林种草等新技术,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80年代以后,随着“户包”生态及环境建设经验的推广,流域内加强了重点支流和小流域的综合生态环境建设,黄河流域的整体生态环境建设得以稳步发展。经过多次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黄河流域下垫面已有较大改观。到2000年底,黄河流域建成了治沟骨干工程1200多座,有效地拦蓄了泥沙,农业生产和生态条件得以改善,人畜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增强了抗灾能力,推动了当地人民脱贫致富。黄河流域每年增产粮食40多亿公斤,生产果品150亿公斤,综合经济效益达到了2000亿元。同时,黄河流域初步治理水土流失的面积已达18.45万平方公里,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总面积43.4万平方公里的43%,一些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程度已达70%以上。通过生态环境建设,原有的一些半流动半固定沙地,得到了固定和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荒漠化的蔓延,有利于防治荒漠化、沙漠化。从7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使入黄泥沙平均每年减少3亿吨左右,延缓了黄河下游河床淤积抬高的速度,确保了黄河几十年安然无恙。每年平均利用8亿~10亿立方米径流量,可以相应减少河道输沙用水,有利于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践表明,通过生态环境建设,黄土高原治理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从近年来黄河流域农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践看,为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于2002年启动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在甘肃省的定西市安定区、庄浪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隆德县、彭阳县,内蒙古自治区的伊金霍洛旗、四子王旗、额济纳旗,山西省的右玉县、中阳县,陕西省的吴旗县、志丹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若羌县等6省(自治区)12个县(旗)开展了生态修复试点。黄河生态修复试点工作主要围绕“封、育、管、测”四个方面展开。封,就是大面积封山禁牧,育林育草,给予足够的恢复空间,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的功能;完成封禁面积902平方公里。育,就是培育和改良优质的牧草和经济树种,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管,就是建立健全生态修复管理体制与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制。据统计,12个项目区共制定有关生态修复的决定、条例、公告等法规制度60多项,明确了各级主管部门的管护职责配备专职管护员273人,平均配置密度为3.3平方公里/人。测,就是建立监测站、点,对生态修复的动态变化和效益进行监测。据统计,12个项目区建设各种各类监测站点213处。
为建立长期有效的生态修复机制,在试点工作中,各项目区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项:一是“以建促封”,即通过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生态的修复建立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之上。二是“以改促封”,即改革传统不合理的生产、生活习惯和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模式,发展集约高效农业,促进生态快速修复,加大畜种改良力度,改善棚舍条件,改造饲草基地建设,发展集约化养殖产业。三是“以调促封”,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为生态修复提供物质保障。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为例,该区围绕生态修复项目建设,积极发展集约高效农业,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在生态修复区建成了以板蓝根、党参、柴胡等为主的上千亩药材基地,综合开发药材产业,仅此一项,户均增收近千元。四是“以移促封”,即将生活在天然林区和水源涵养林区的群众,有组织地迁移到生态修复范围以外且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集中安置,减轻和阻止人、畜对生态群落的影响和破坏。生态移民后的耕地全部退耕还林,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与生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有利于生态的修复。生态修复试点工作虽然刚刚起步,但已取得一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封育时间的推移,生态群落由低级向高级演变进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2.黄河流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减灾抗灾能力的重点
第一,实施缓坡耕地和缓坡土地梯化。黄土高原地区现有的坡耕地面积中,扣除陡坡耕地后,约有0.09亿公顷坡耕地,其中有许多可改为梯田。以坡耕地的梯田化和沟谷的坝地化为基础实现缓坡耕地和缓坡土地梯化,是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提高坡耕地基础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有利于流域综合生态环境建设,如可以把坡地改造水平沟、水平阶、水平台、鱼鳞坑、卧牛坑、果树大坪等。实施缓坡耕地和缓坡土地梯化,战略上先难后易,战术上要先易后难。战略上要先难后易,即坡耕地梯化工程项目在分区和分期安排上都要优先选择经济较落后或较贫困的山区和大江大河的上中游地区,以有利于这些地区脱贫致富。战术上要先易后难,即对于已经选定的水土流失治理区或小流域,应先治坡度小、面积大的坡,先治土多的坡,这样有利于以较少的单位面积工程投入,获得更大的收效。
第二,构建农林牧草水综合体。对于流域内难于实现缓坡耕地和缓坡土地梯化的那些陡坡耕地和陡坡地,各地相关治理机构可以根据当地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进一步调整好各种土地类型的农林牧草生产结构。陡坡耕地可以退耕还林还草,梯田、坝地、平川地、水浇地可以建成基本农田。以陕西省米脂县的榆林沟为例,其流域面积为66平方公里,以建立多元小生态系统为目的,开展了以梯田、林草和坝系三大措施为内容的综合治理,目前治理程度已超过50%。综合治理不仅有效地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林、牧各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使洪水和泥沙的下泄量分别减少了60%和74%。位于内蒙古准格尔旗的川掌沟小流域,流域面积147平方公里,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大力修建谷坊、淤地坝和治沟骨干工程,经过几十年生态环境建设,目前治理程度已达78%,在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拦沙效益,年拦沙量占流失量的88%。构建农林牧草水综合体,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地干旱缺水的问题和减少入黄泥沙,而且这也是流域内进行综合生态环境建设和促进脱贫致富的战略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