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描述】
小冬,大一男生,来自外地某中小城市,家中独子,入学成绩非常优秀。刚开学不久,他们班的班主任跟我反映,该同学找他谈话,表示心情最近很糟糕,学习学不进去,感觉同宿舍的北京孩子对他也不是特别友好。一方面,学习进度较快,稍感不适,同宿舍同学的兴趣爱好不同,所以交流不多,不太一起上自习或行动,而与同班的外地同学一起交流较多;另一方面,家里人对自己上学付出了很多,自己现在这样的状态学习静不下心,感觉很对不起家里人,压力很大,也很想家,并要求调换宿舍。通过信息反馈,首先判断这个学生还是比较懂事的,想要好好学习,回报家人的付出;其次是高中学习成绩优秀,现在刚入学不是十分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两方面的压力导致情绪十分低落。
【辅导过程】
了解上述情况以后,我首先了解小冬所在宿舍的情况,对其他5个男生的情况掌握了以后,我把小冬约出来。我选择了一个办公室以外的环境和他交谈,希望可以使他放松情绪。偏听则暗,兼听则明。随后我在一个星期内分别找到其他5个宿舍成员谈话。首先找的是和他关系还算不错的一个本地孩子,客观了解了情况。听后心中轻松了很多,本以为如果真的是本地的几个孩子排外,这样处理起来就相对复杂,工作也不好做。其实对他并不是有意排斥,只是男孩子本身都比较粗心,本地的孩子每周都可以回家,不是很想家,所以没有换位思考外地同学的心情,开玩笑不太在意,触犯了刚刚离家情绪低落、敏感的同学还不知道。所有这些信息我都是通过和学生聊天得到的,前提是他并不知道我是为了小冬找他谈话,随后我又侧面说让他们多关心班级里的外地生,如方便的话过节可以请外地生去家里做客,以减轻他们的思乡情。随后又聊了一些他们入学感受等其他话题,愉快地结束了这次谈话。
本以为再找几个同学旁敲侧击让他们多关心一下小冬就好了。谁知小冬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让我别找其他人谈了,他觉得其他人都敌视他。这时我心里打了一个问号,难道真是其他同学排外?但我马上又推翻了这种想法,因为我并没有透漏出相关信息,谈话的学生对我谈话的目的也没有表示过疑问。我马上发短信给他,说会在办公室等他一直到他来为止。我还找了一个高年级也是外地生的学姐一起,准备以实际的例子和他谈心。小冬来后,我和他谈话发现其实并没有他说的那么严重,是他自己太敏感,所以感觉事情都是针对他的。师姐又以亲身经历鼓励他,谈过后情绪稳定多了。我让小冬多看到好的一面,忽视不利于他的一面。之后,我也找了其他几个学生,同样从侧面了解了情况,并暗示了要多关心一下班里的外地生。
【辅导成效】
中秋节、国庆节我都会给他发一些短信询问他的情况。随后国庆节他回家后返校,看上去很高兴,很喜欢大学的生活。和宿舍的其他同学关系也不错,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并担任了班里的干部。
【辅导体会】
针对本案例可见,在处理大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时,要正确把握处理尺度,不要在对问题没有了解全面的时候,就放大了事情的严重程度,要做全面的调查后再去下结论。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使其缩小心理的落差,尽快适应周围的环境,要使其放大同学对他的关心程度。在此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其心理状况,不可大意。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关爱他人的宣传教育活动,在集体中营造浓厚的友爱氛围。
(北京工业大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