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30年的当口,在中国经济、中国金融正在探讨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当口,在中国企业、中国资本正欲“走出去”的当口,一直乘风破浪的中国经济遭遇如此恶劣的全球金融风暴,实是国人所始料不及。
这一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而言,是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更开放的中国经济所迎来的第一次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对于世界而言,这场危机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年代的日本经济危机、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1世纪的美国网络股泡沫破灭,都没有将全球所有经济体拖入泥潭,而这一次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做到了。
危机不会停止中国经济拥抱全球化的脚步,但危机之下我们需要变得更加稳健。如何从更能读懂本质、更能把握逻辑、更具宏观视野、更具战略眼光的角度看透这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对于开放的中国而言,尤其具有意义。
坦率地说,中国对危机逻辑的认识是不够的,危机的发展一直不断出人意料。这种不确定性是危机本身的魅力,而置身其中的中国经济、中国企业和中国投资者,则需要更洞彻的眼光和声音。
在危机当中,媒体自然担负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将危机最前沿的进展和危机最透彻的逻辑展现给读者。2004年11月起航的《第一财经日报》自创刊之日即在全球主要经济金融中心建立了新闻采编团队,自次贷危机爆发至今,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纽约、洛杉矶、伦敦、东京、莫斯科等中国和世界主要经济金融中心发回报道,试图构架危机本身的全球逻辑。
在本书中,我们汇集了《第一财经日报》对中国和世界经济金融领域意见领袖的30组访问,访问对象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地区的人士,有全球投资大鳄索罗斯、知名华尔街交易员江平等市场专家,有美国前任财长、现任副财长、韩国前财长等官员,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英国央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古德哈特、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等著名经济学家,也有来自雷曼兄弟公司、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的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还有《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石油战争》作者恩道尔、《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作者斯蒂芬·李柏等市场观察人士。这是一组领域广泛的意见领袖。
全书分为“危机本质”、“未来变局”、“应对战略”、“中国战略”、“货币体系”、“投资策略”六部分,全景式解读危机的逻辑、应对和前景,并最后落脚到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之下的投资策略。
本书收录的30组访问由《第一财经日报》多位记者采写,他们是本报驻纽约特约记者冯郁青、驻旧金山特约记者赵莹、驻香港特约记者舒时,本报记者周健工、徐以升、马俊、陈晓晨、谢潞锦、张喆、陈达等。其中,第十三章专访美国前财政部部长约翰·斯诺、第十四章专访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戴维·麦考密克是《第一财经日报》与第一财经频道《经济学人》节目的联合专访。
对于中国经济、中国企业、中国投资者而言,只有高屋建瓴地认清危机的逻辑和脉络,才能把握危机的脉搏,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中突围,这正是我们的使命。
《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