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这有很多原因。其一是各类投资机构去杠杆化所进行的被动清仓。其二是很多投资者买了其他地方的资产,但是通过做空香港股市来对冲风险。港股,包括H股的流动性大,适合投资者这类操作。
比如,有投资者投资了中国A股或私募股权基金的股票,通过做空H股来对冲风险,但这种做法只会招致更大损失。
记者:你刚提到了中国A股可以进行选择投资了,A股和H股联系密切,你对H股有良好预期,对中国A股的总体判断呢?
江平: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说,目前A股上已经有好的股票,当然仍然有不少垃圾股票。
中国卖出美国国债的最佳时机
记者:你刚刚的逻辑是,判断整体的通胀预期,然后在这个形势下认为股票投资更优。但中国外汇储备头寸现在在债券领域居多。
江平:在通胀预期之下,高比例投资债券不是最好的选择。美国2%的国债绝对不能投,现在美国政府的欠债太多,而利息回报低。10年之后美国国债是可能违约不还的,我要特别强调这一点。
记者:关于美国国债的长期违约可能,我们报纸也做过一些讨论,但整体来看,这个观点在国内的认同度和讨论度不大。
江平:可以理解,长期违约是美国财政体系整体重组的最坏可能,那么我们首先可以关注,也是我预期的,就是美国可能会首先采取向美国国债的海外投资者征税的办法,来施行变相的债务重整。今后我们可以继续来观察和讨论这个问题。
记者:你强调的是从增量来讲,中国不能再更多地投资美国国债,从存量看来,中国已经是美国国债的第二持有国,加上美国机构债券,累计美元资产过万亿美元。这种存量资产该如何调整?
江平:现在是中国卖出美国国债的好机会。在金融危机之下,目前美国国债投资很紧俏,市场需求量大,利率被压到了很低的水平。在这种时候,正是中国卖出的时候。如果等到今后大家都意识到了通胀的严重性以及长期来讲美国国债的问题,市场需求变少时,这么大的投资者再去抛售美国国债会非常难,就会引起金融危机,以及很多压力。现在人人都要这个2%、1%甚至0收益的美国国债,我们卖出,让他们能够买到,助人为乐,自己得利,这有什么不好呢?
记者:这和当下的大势还是稍有不同。
江平:所以对于运作来说,必须有一个独立的思维和分析,而且必须跟华尔街投行完全划清界限,这是我多年闯荡华尔街的经验和教训。
比如说石油,这次石油价格上涨到每桶140美元、接近150美元的时候,中国可能在奥运之前买了很多油,而这个时间正好会有华尔街分析师跳出来,说石油会涨到每桶150美元、200美元,甚至无限制涨下去。
总之,目前是减持美国国债的最好时机。
记者:很多人会有一个问题,减持,尤其是大幅减持美国国债资产,中国外汇储备可以投资什么?
江平:在一年前的疯狂时期,我还真不好回答,但现在市场的投资机会是明显的。从我个人来看,美国股票、G7股票、石油、新兴市场国家债务,部分和中国相关的大宗商品,尤其是有战略价值的商品,中国H股等都会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比如说,对俄罗斯国家债务、货币、股票或直接投资都可考虑。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还是石油问题,当下靠什么都是靠不住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的替代都比不上石油,而煤炭的污染又太严重,可以说中国和俄罗斯是完全互补的,中国需要用战略的眼光来配置国家投资。
记者:刚刚谈了国家投资,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呢?
江平:一样的,只是投资渠道少一些罢了。我相信如果这个时候做QDII[1]或者“港股直通车”是个好的时机。为什么不在这个时候出政策,让我们中国的投资者也可以去境外抄底赚点钱呢?
投资者本身要成熟,不能有暴利心态。当然,更重要的是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要对投资者负好责任,要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投资管理人一定要有耐心来分析市场和判断市场,要有一种逆向思维,不要哗众取宠、吸引大家的眼光。作为管理者,永远不亏钱是做不到的,但是一定要把别人的钱当做自己的钱看待。
[1]国内机构投资者赴海外投资资格认定制度。——编者注
华尔街的欺骗与“阴谋论”
记者:您多次讲到华尔街的欺骗,以及要与华尔街保持距离。国内也有一些声音,谈及华尔街的“阴谋论”,您认同这一点吗?
江平:不,生意上的欺骗和“阴谋论”是完全不同的。生意就是生意,以次充好、骗钱都是做生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都是生意。我有一次到一家川菜餐厅去吃饭,有服务生向我推荐水煮鱼,但我和这家餐厅的一位厨师是朋友,他不让我点,说这条鱼是好多天来回冷冻过的,不好吃了,把这条鱼推销出去,这个服务生会有提成的。华尔街的欺骗和这是一个道理,而这说不上是阴谋。
记者:你对中国经济的观点似乎非常乐观。国内有很多人认为,在外需下滑的影响下,中国经济的短中期前景非常不乐观,而且还面临资本外流的风险。
江平:外需对经济的冲击肯定会有的,但我相信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中国的财政体系能够支撑做到这一点。
至于资本外流,前段时间美国危机,我当时真希望中国的工行、建行在美国也有分支机构,我好将钱存进去,这里是靠得住的。如果有人离开这样靠得住的地方,而去靠不住的地方,那想走就走好了。
记者:作为一个长年高回报的顶尖交易员,请谈一谈是什么市场的投资让你获得了这么高的利润?
江平:亚洲和拉美是我们两个主要的投资阵地。在过去的多年中,我们一直坚定不移地看好中国,当然看好中国不一定一直都要买A股。过去几年,我们先后投资过中国的货币、房地产、B股、A股、H股、大型公司债券和国债,现在又刚回到港股,在这些市场的投资把握都不错。
中国自己的投资团队
记者:2007年中国成立了中国投资公司,试图为外汇储备投资寻求到更好的方向。你对中国外汇储备和中国投资公司的管理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江平: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继续持有G7债券和货币就如同踏上失败的不归路。外包或问计于华尔街只会更糟。指数化投资是解决问题的较好办法,但是指数的选择是非常主观的,因为指数也常常被华尔街所操纵——指数套利在华尔街是一项收益丰厚的生财之道。
对大规模的投资而言,我们面临另外一个反向选择障碍:如果我们发出一张对境外公司的买单,很有可能只有那些价值平庸的公司会获得政府批准,价值优秀的公司则会遭到封杀。因为这些政府显然比外人更加清楚地知道他们国家公司的真正价值。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虽然华尔街在唱空石油,但美国政府清楚地知道石油供应形势严峻,石油行业整体被低估,所以找了个借口封杀了这一收购案。
对于中国这样庞大规模的外汇储备而言,长期全球价值投资是唯一的选择。这种价值投资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宏观交易,因为传统的宏观交易注重于中期趋势,并且依赖于在货币、大宗商品、股指和债券之间进行杠杆投机,而长期全球价值投资与基于基本面的股票投资策略相类似,不同的是这种投资基于全球的宏观视野,重点放在不同国家、不同资产类别之间的价值比较上。
记者:您现在执掌一家对冲基金,对中国投资公司这种公司的运作有什么建议?
江平:中国投资公司这种投资公司必须以战争机制来运作。我们需要自己的投资团队。外包给境外公司永远也不可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西方政府从来只愿意将低工资、高污染的产业外包给中国。我们应当招聘在国际市场上有着成功业绩的投资经理。我们的投资计划更像一场战争计划,其内容是绝对不可以泄露给全球投机客的。我们应当非常小心,因为相对于美元和美国债券而言,现在世界上明显被低估的投资品种已经不多了。同时我们也不应该自缚手脚,如规定只能投“高质量债券”。在战场上,如果敌人动用了导弹,那为什么我们要自我限制,只用小米加步枪呢?只要我们进行独立研究,那么交易衍生品和垃圾债券对提高我们的盈利能力就显得极其重要又非常必要了。
我们应耐心地建立全球投资的基础设施。我们的一些高等院校已经跻身国际一流院校,我们的经济金融界也已经有大批优秀学者。我们可以借助这一力量,建立起针对全球投资专题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在这儿我们将建立独立而可靠的全球经济发展的数据库,并实时跟踪全球金融市场。以此作为背景,我们自己的研究人员可以建立适当的模型,对市场做出独立的分析判断,以避免为华尔街所误导。
就如同在任何战争中一样,训练自己的战士对夺取最后的胜利极其关键。拥有理论家很重要,但是他们不能代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士兵和将军——那些交易员和投资组合经理们。派人去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接受培训也是有用的,只要我们牢牢记住没有几个投资银行经理会把中国的利益放在心上。我们必须在本土建立自己的投资机构,在那里招募具有深厚理论背景的年轻人,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国际市场,与全球投机客短兵相接,并且取经于投资大师们。未来的领导者将会从这里诞生。
我们应当用长期的激励计划来招聘和训练团队。国际投机客的弱点是其中的许多人只有非常短期的视野,他们只关心年终收益。他们中的一部分甚至操纵年终价格,以期取得自己的奖金。这对长期价值投资者而言是一个获取巨大的潜在收益的源泉。
与西方训练有素的机构相比,我们的投资团队力量尚显薄弱。可这并不意味我们没有胜利的机会。在一场战争中,即使我们缺乏远洋作战能力,也可以集中力量近海作战,在那里我们更具有优势。国际投机客由于操纵市场频繁得手而日益猖獗,对在中国香港及境外上市的中国内地公司肆意操纵,严重扭曲其内在价值,给我们在这个熟悉的领域创造了极好的投资及套利机会。
中国现在极度缺乏具有全球投资经验的专业人才。对于从未忘记自己来自中国的人士来说,现在是回报祖国的时候了。如今在中国的股票市场快速赢利的最佳时机也许已经过去,但是在中国金融市场一展抱负的时机才刚刚开始。作为全美华人金融协会的创始人之一,我很高兴看到这一机构十几年来不断发展壮大,构建了一座连接中国和海外华人专业人士之间的桥梁。我希望我们能够携手并肩,为中国的金融崛起做出我们的贡献。
记者:改革开放30年,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积累了许多需要改变的东西,大到经济模式问题。最后请谈一下你理解的中国经济下一歩的方向,这对投资者而言可能也意味着商业机会。
江平:中国的转型是必需的,降低出口带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到环保型、科学发展,这是大方向上的。另外,诸如儿童的健康、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投资,各方面提高国民素质,都是可以做的大方向。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没有什么比投资下一代,投资教育回报更好的了。
经济模式转型,来得晚不如来得早。中国外贸企业不能总是靠廉价劳动力、出口低价格产品来获得竞争力。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收入低,干同样的活只能拿欧美人、日本人工资的一个零头,难道这种情况还要长期持续下去,直到我们的下一代吗?中国经济会健康地发展,劳动生产率会不断上升,工资会不断上调,人民币会不断升值。做同样的工作,中国人将会得到同样的报酬,这是必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