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4600000017

第17章 吹角连营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情怀(2)

当年以50骑人马深入金营中捉拿张安国,辛弃疾对此是感慨良多。在这首词里面,我们可以感觉到战斗激烈的厮杀场面,而这个场面描写的应该是辛弃疾擒得张安国南归途中的战斗。此外,如果我们联系到洪迈在《稼轩记》的描述,“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可以分析出当时辛弃疾的具体行动情况,这就是辛弃疾是尽量避免与金兵大规模的厮杀,然后是快马加鞭的争取尽快脱离险境。

那么,如果以上述的推断成立的话,到此可以肯定的是辛弃疾在为数众多的金营中擒得张安国,至于在这50骑人马当中的其他人,应该还有王世隆、马全福等高手。可能有人还会提出疑问,就是张颖的《魏胜传》里所记述的明明是王世隆,这个又当如何解释。对此,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王世隆好大喜功抹杀了辛弃疾的功劳。王世隆是耿京的老部下,如果这样的仇不是他给报了,难免会给人看不起的感觉。你想,辛弃疾无论知识才干,军事素养都明显高于耿京所领导的义军中的所有人。

另外,论地位王世隆明显比辛弃疾高。因此,王世隆极有可能到处给人说,你看,我没有忘记给曾经的上司耿京报仇雪恨,我就是一忠义之人。最后,好大喜功是多数英雄人物的通病,再加上王世隆出身与民间义军,这说白了就是农民起义。古代农民起义有哪几个不是有好大喜功毛病的。

同样的道理,正是因为王世隆好大喜功,到处跟人说是他擒得了张安国。这样使得记述这件事的张颖做了误写。当然,你可能要说辛弃疾为什么不去澄清呢?这个很好解释,辛弃疾曾在《瑞鹧鸪·京口病中起登连沧观偶成》中很坦然的说道,“声名少日畏人知”什么意思呢?简单的来说,就是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当然,辛弃疾在北方的日子,所作的事并不止这些,比如,新婚不久后的辛弃疾,其祖父辛赞曾派遣他去燕京做“间谍”,搜集与金国有关的情报,当时完颜亮正在为南侵做准备。

现在,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辛弃疾是一个武艺高强,有勇有谋,行事果断的人。而辛弃疾在被朝廷授承务郎之后,意味着他的北方金戈铁马生活结束了。从此,辛弃疾开始了南方的生活。在南方生活的日子里,辛弃疾又做了哪些事呢?

2

绍兴三十二年的六月,即公元1162年,那个一心只想当逃跑皇帝的宋高宗赵构终于下台了,即位的新皇帝是宋孝宗赵昚。关于赵昚这个皇帝的个性及特点在“泪溅龙床陆游的北梦难就”这一章里有描述,这里就不再累述。

投奔南宋后的辛弃疾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承务郎,但他依然没忘忧国忧民,力图雪耻。为此,辛弃疾曾三次向朝廷献计献策,希望朝廷能采纳。

我们先看第一次献计。应该说,赵眘在极为初期在抗金问题上是积极的。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辛弃疾主动去找当时任江淮宣抚使的张浚,并向张浚建议采用“分兵杀虏”(《朱子语类·论兵》载“某向见张魏公,说以分兵杀虏之势”)的策略向金国发起进攻。即“为吾之计,莫若分几军趋关陕,他必拥兵於关陕;又分几军向西京,他必拥兵於西京……才据山东,中原及燕京自不消得大段用力,盖精锐萃於山东而虏势已截成两段去。又先下明诏,使中原豪杰自为响应。”(《朱子语类·论兵》)

具体来说,就是从关陕、西京、淮北、海上分四路佯装向金国发起进攻。为什么呢?因为,淮河沿线是金国用重兵把守的严防地带,如果宋军要进行北伐,要想强行突破金国的这一防线,必将付出严重代价,而且不一定能成功。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散金国在淮河的兵力。宋军如果采取四路佯攻的策略,必将使得金国调动淮河的兵力去应付。一旦金国这样去做,防线必定会出现破绽。此时,宋军再用事先埋伏好的精锐部队,几万人即可,向金兵在防守薄弱的地方发动突袭,使金兵无暇应对。如果突袭成功,宋军可顺势朝山东打去,进而收复山东地区。之后,让朝廷下命令,命宋军与当地的义军联合,如此一来,宋军可在山东地区建立牢固的根据地,并可将金兵的势力分成两段。一旦这样的形势产生,宋军有两大好处:一可向中原地区进军;二可威胁金国的都城燕京。

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些不解,辛弃疾的这条计策好在何处?首先,辛弃疾撇弃常规北伐路线,即直接收复被金兵占领的北宋都城汴京。为此,须先度过淮河进军河南。那么,这样可行不?肯定不行,淮河的防线有金国的精锐部队重兵把守,而且宋军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渡河。我们知道,去进攻一方要渡过河才能攻打对方,付出的代价那是可想而知的。就好比你要去攻打一个碉堡,道理是相同的。此外,常规的北伐路线体现出急于求成的特点,这不符合南宋的国情。我们再来看辛弃疾的进军路线,他是主张先取得山东,并以此为根据地,从战略上对金国造成威胁,然后再慢慢收复中原。换句话说,辛弃疾不认为南宋有快速收复中原及汴京的实力,应该采用稳中求胜的策略。

其次,辛弃疾采用声东击西与避实就虚的策略,分散金兵在淮河一带的兵力,进而采用精锐部队奇袭山东的金军。这无疑是出奇制胜的最好诠释。同时,还可尽最大限度的减少宋军伤亡。

那么,作为江淮宣抚使的张浚有没有采纳这条建议呢?张浚的回答挺有意思,他说:“某只受一方之命,此事恐不能主之。”(《朱子语类·论兵》)这是我恐怕不能做主,我只负责统领江淮各路的兵马。张浚的这个回答看似没什么问题,实际上,只要细心一想,大有推脱的味道。尽管,辛弃疾的计策是需要调动南宋各地的兵马,但张浚你作为江淮宣抚使,宋孝宗又使如此的器重你,难道你就不能向宋孝宗说明,促成辛弃疾的这个战略构想?

因此,我认为张浚压根就不完全相信辛弃疾,或者是看不起他。当然,我绝不是乱说,张浚这个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志大才疏,报复心强。当年岳飞、韩世忠等人,那可是让金兵吓破了胆。再看看这个张俊,当时他为宰相,被宋高宗派去都督各路兵马。在出发前,他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大言不惭的说,皇上您请放心,我这一去定当扫清通往汴京的道路,您就安心的等着去汴京过元宵节吧!

这张浚真是吹牛不打草稿,要这么容易对付金兵,那岳飞还不早就把他们给解决了,还等着你张浚去?岳飞听到张浚说的这番话后,心里估计笑得不行,说这小子是不是在说梦话哟!后来,岳飞之死,张浚也脱不了干系,他曾认为岳飞耻笑过他。你说,像这样一个人,他会相信辛弃疾?他会看得起辛弃疾?

现在,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张浚在推脱辛弃疾的建议要求。那么,张浚后来北伐成功了吗?没有,而且败得很惨,符离兵败让南宋损失惨重。因为这次失败,张浚被排斥出朝廷中央,主和派势力重新抬头,秦桧的亲信汤思退等人开始掌权。

辛弃疾对此感到极度郁闷。隆兴二年,即公元1164年,辛弃疾抑制不住心中的抑郁与悲愤,写了一首名为《满江红·暮春》的词,在词中有这样两句发人深思,“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这两句话,表面看来是辛弃疾对江南风光的描述,大有怜惜风雨中的凋零之花。但是,细细想来,这是辛弃疾在感叹自己南归后,空有一身抱负与本领,却无以施展的落寞心情,同时,也隐藏着一种悲愤的心情在里面。那种“一番风雨,一番狼藉”、“暗随流水去”以及“寒无力”的局面,着实让人痛心疾首啊!

然而,辛弃疾并没有长时间的沉浸在这颓废的心绪中。很快,他又振作起来,根据当前的形式,写下了著名的《美芹十论》,这可看做辛弃疾的第二次献计。

《美芹十论》到底阐述了什么呢?对此,我的总结如下:

1.针对当时流行的金军不可战胜的观点,辛弃疾客观的指出,金国表面看来很强大,实则属于“外强中干”型。为什么这样说,首先,金国对待其子民采取的是严酷压迫的政策,这必将导致国内上下阶级的不和,一旦发生重大的战争,金国内部必然会大乱,进而牵制金国的兵力,耗费他们的财力及物力,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金国的领导阶层矛盾也不少,特别是贵族与大臣之间勾心斗角,相互残杀的现象屡有发生,这显然对南宋有利。因为,这可是金国的一大隐患。再者,金国不正是因为出了这事,而导致宋军取得采石矶大捷么?因此,金国被打败是迟早的事。

2.坚决否定“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这一荒谬说法。当时朝廷内部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南北之间的局势是定了的,不可扭转,因为从三国时的吴国到南唐,他们的灭亡都是被那些占有中原的国家给灭了的。现在,南宋的情况就更当年的这些国家一样。对此,辛弃疾指出,南宋的情况并非如此——

首先,金国内部不稳,各种矛盾在日益加大。

其次,无论是被就能过占领地区的汉人,还是目前南宋国内的汉人,他们的心都是向着大宋的。换句话说,民心有利于南宋。

最后,从来没有哪一个少数民族能够长时间的通知中原地区。

因此,南宋完全可以进取中原,而后统一中原。

3.坚决反对和议,认为和议是“膏盲之大病”(《美芹十论·前言》),是“助秦自攻”。并给出北伐策略(《美芹十论·自治》)

辛弃疾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很多战事的失败都是由于求和导致。抗金的斗争史残酷的,而那些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人,只要看见已有失败就以为是祸害。这些不开悟和不可靠的人是“病的不轻”,他们是为了一时的安稳,以而割地、岁贡求和。这断不可取,真正可行的策略就是分散金国兵力,奇袭山东,然后以此为根据地进军中原,威逼燕京。

4.抗金恢复议不是个人私事,而是明智君主与一切有胆有识的人士共同的事业,并提出“古今有常理,夷狄之腥秽不可以久安于华夏”的政治口号,用于鼓舞士气。

辛弃疾的《美芹十论》表现出了他独到的政治眼光、军事策略以及敏锐地分析能力。在完成《美芹十论》后,辛弃疾将之写成奏章的形式,上书宋孝宗。然而,遗憾的的是,根据《宋史·辛弃疾传》的记载,宋孝宗以“讲和方定,议不行”给否决了。隆兴二年十二月,即公元1164年,宋金签订了和议,史称“隆兴和议”。具体内容如下:

1.南宋对金不再称臣,而是叔侄之国的关系。

2.将“岁贡”改称“岁币”,银绢分别以前的25万改为20万。

3.南宋割让商州、秦州两地给金国。

4.金国不再追回由金逃入宋的人员。

5.维持绍兴和议规定的疆界划分。

不过,虽然辛弃疾的第二次献计被宋孝宗以“讲和方定,议不行”给否决了,但这次献计比第一次献计的结果要好。至少,宋孝宗肯定了辛弃疾是一个人才,为之后的亲自召见并授予新的官职埋下了伏笔。不过,第二次献计后的辛弃疾在一度时期曾感到自己的忠心不被理解,一身好本领无法施展,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他深感无奈,只能借酒消愁。对此,在《念奴娇》中,辛弃疾写道,“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如今,也只能以吊古的方式为寄托,凭酒一解千愁。

关于宋孝宗召见辛弃疾,《宋史·辛弃疾传》里有记载,“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物,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六年,就是乾道六年,即公元1170年。当时,宋孝宗又决定再次北伐。启用在采石矶大展身手的虞允文为宰相。在这样的背景下,宋孝宗召见了辛弃疾。关于这次召见的谈话的具体内容,由于史料没有记载,因此不得而知。但大体的内容应该就是“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物”这方面的。值得说明的一点是,辛弃疾并没有因为这次机会难得的召见而迎合宋孝宗的意图,相反,他还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有什么就说什么。

那么,辛弃疾的这种行为,宋孝宗到底有何反应呢?我认为,应该是不高兴。但是,不高兴并不代表宋孝宗不看不中辛弃疾。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从辛弃疾被召见后,宋孝宗就把辛弃疾从地方调到了中央为司农簙就可以窥出端倪。虽然说司农簙是一个小官,但毕竟离皇帝身边更近了。由于司农簙就是一个类似管管粮食储备,仓库管理之类的官员,这说明宋孝宗对辛弃疾采取的是提拔而不重用的策略。换句话说,宋孝宗心里对辛弃疾在被召见时的表现是不高兴的,心里有疙瘩的。为什么又看中辛弃疾呢?如果不看重辛弃疾,大可以让他继续呆在地方,没有必要还提拔他到京城做官。

在乾道六年,即公元1170年,辛弃疾被宋孝宗召见后,他第三次献计,这就是呈送给宰相虞允文的军事论文《九议》。那么,《九议》又阐述了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关于北伐的进攻策略,这一点跟《美芹十论》讲述的内容差不多。这里,就不用再述了。

2.强调北伐的军事行动,应对策略的保密性。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将之视为国家的高度机密。对此,《九议》中有这样一句话,“今不泄于吾之共事者,而泄于敌,其泄之也甚矣”。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举一个例子。在乾道五年,即公元1169年。宋孝宗心里又痒痒了,想跟金国干上一仗,因为心里的窝囊气憋得太久。但是,宋孝宗是一个注重名声的皇帝,他害怕别人说他不讲信用,撕毁合约。

其实,我倒觉得宋孝宗这个担心纯粹是多余的,跟金国讲什么信用,何况那根本就是一狗屁协议,一个丧权辱国的协议,遵守它干嘛?只是,这个宋孝宗还真的很纯很可爱,居然就这么做了。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宰相虞允文就出了个主意,他说,皇上不妨派一个使者去跟金国的皇帝说明,就说河南这个地方本是大宋皇室的祖坟所在地,希望能看在方便拜祭祖宗的面子上还给我们。

虞允文这个建议表面看来,没什么问题,而且还挺高明。高明之处在哪里呢?目的是为了让金国动怒,他一生气就好办了,那发动战争就师出有名了。可是,虞允文忽略了一点,那金国的皇帝金世宗又不是傻子,他岂能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圈套?此外,本来金国就目前为止,对南宋的警惕性还是挺松的。如今被南宋这么一弄,完了!再傻的人也会加强戒备。

果然,金世宗真的察觉出来了,他的回答也相当有水平。他说,河南那块地方我们不能给你,但是呢?我们再怎么说也是一家人,这样吧!干脆我派30万人马帮你把祖坟给迁到南方,方便你们祭拜。使者回来把金世宗的话告之宋孝宗,宋孝宗一听害怕了,这下捅了大篓子了,那30万人可不是吃素的。于是,忙跟金国解释,说还是算了吧!不好劳驾你们。

因此,辛弃疾认为,像派什么使者之类去讨要河南这一行为,无疑就是事先给金国通风报信,导致军事机密泄露。其实,辛弃疾这番话,是在暗指宋孝宗泄露军事秘密。既然都泄密了,怎么挽回呢?辛弃疾的观点是,“凡求用兵之名而泄用兵之机者,是里人之报仇者也”。

同类推荐
  •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意象范畴的流变

    意象范畴的流变

    《意象范畴的流变》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本书以“意象”范畴为核心,以本体论为出发点,较为全面地考察了“意象”范畴形成的历史过程,从而对审美意象的建构及其主要特征作出系统的阐释,对与其相邻或相近的审美范畴也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可为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它们是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 茶余饭后笑话

    茶余饭后笑话

    茶余饭后,是人休憩的好时光。茶,总能给人精神的满足;而饭,是让人得到肉体的充裕。人们把这两个放在一起,说明了万物灵长的悠闲自得。本书收集整理了不少中外经典茶余饭后笑话,能让你在信手翻启间开怀一笑,得到身心的彻底放松、心绪的怦然萌动、情感的欣然释放。
  • 我不向这个世界俯首称臣

    我不向这个世界俯首称臣

    你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是望着茫茫人海,心生慌乱?是疲惫应付工作,内心感叹?还是不停地用“佛系”来自我安慰?你常常把“世界”挂在嘴边,说想去更大的地方看看,最后你终究会发现,你的世界就在你眼前。那些平淡无奇却又拼着命用功的日子,那些充满斗志却又事与愿违的时光,你的世界里多的是遗憾、是慌乱。可是,南墙就是用来撞的,年轻就是用来试错的,那颗不安现状的心,请永远为自己而奔跑。就算这个世界再傲慢,也不要轻易献出你的膝盖。无需出世的觉悟,也不用入世的精明,在自己的世界里,任性地不低头,就很可爱。
热门推荐
  • 谪仙(妖男当道之仙界)

    谪仙(妖男当道之仙界)

    他喜欢过这样的生活,有很多朋友,有很多趣事,自由潇洒,欢乐开怀。他不想修仙,不想脱去红尘,最重要的是,和这只笨笨怯怯的小荻仙在一起,他便感到浓浓的被需要的满足感。因为,她真的是笨得无可救药了,虽然已位列仙班,还是笨到随便一只小妖都能欺负她!可是,既然天不允许他们在一起,那么,他便无所谓自己,只要能保护他珍惜的人,即便化身为妖,他也在所不惜!但,这是什么状况?本来要轰死他的天雷,竟劈出了他的真身?!还是连天帝都惧怕的上古之神?!
  • 佛果击节录

    佛果击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柠檬成精了

    柠檬成精了

    莫名其妙成了陆莫白的妻子,当然要反抗一下啦!一作就作大了,被渣男渣女骗得团团转。还被害死了。重生之后,顾某人终于智商在线了。虽然有点蠢,但是至少能够明辨是非了吧!
  • 腹黑总裁爱我

    腹黑总裁爱我

    身为殿下,却被当做妖王,关在密室17年。出来之后的我,究竟要干什么……
  • 乱斗诸天之我是系统工具人

    乱斗诸天之我是系统工具人

    敖丙成功接到任务“全村的希望”,请为其选择奖励;敖丙未能完成任务,声望-500,将被镇压在雷峰塔下500年;许宣完成隐藏任务“解救敖丙”,破损的万龙甲升级为万龙甲;……敖丙成功接到任务“寻找混元珠影”,请为其选择奖励;敖丙未能完成任务,声望-500,将被镇压在宝青坊地宫500年;哪吒完成隐藏任务“解救敖丙”,乾坤圈升级为乾坤套圈;……敖丙成功接到任务“刺杀姜子牙”,请为其选择奖励;敖丙未能完成任务,声望-500,将被镇压在水帘洞下500年;孙悟空完成隐藏任务“解救敖丙”,得到第二元神卡槽;……敖丙成功接到任务“攻打花果山”,请为其选择奖励;敖丙未能完成任务,声望-500,将被镇压在岐山500年;敖丙退出了电影世界。……李商:【哎,你别走啊!】
  • 青天圣歌

    青天圣歌

    看不懂的是岁月,悟不透的是轮回这是人性的枷锁,亦是世间的牢笼这是一条成圣路,更是一曲万古歌
  • 岛上猎奇的故事

    岛上猎奇的故事

    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科幻故事的情节不是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
  • 重生大清之嘉庆大帝

    重生大清之嘉庆大帝

    为了救学生,他惨遭爆心·····意外重生,他当上了嘉庆皇帝·····规矩不懂,生活习性不同,极尽搞笑逗比!斗和珅,诳乾隆,收忠臣,平天下,施改革,且看一介屌丝如何摸爬滚打成为一代大帝!
  • 等风起,云就走

    等风起,云就走

    你来时带来一片阳光,走时留下一片灰暗。我在没有你的世界里反复练习,练习着习惯没有你的日子,我在你的故乡找寻,找寻你曾留下的足迹。人生即便到了死角,只要你退后一步就能绝处逢生,转角遇到爱。
  • 宠你我是认真滴

    宠你我是认真滴

    你说过不会丢下我一个人,你说过会为我种下一片花海,你说过,会爱我一辈子。可……你一个都没有实现。我是一个普通人,经不起你的百般考验。所以,对不起,原谅我离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