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从不买自己不熟悉的股票。他常说:“投资必须坚持理性的原则,如果你不了解它,就不要行动。”正是这种理性的投资观念,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我们周围很多人,喜欢追求新鲜、刺激,抱着赌博和侥幸的心态,把巨额资金投到自己不熟悉的行业上。这样做,风险十分巨大,稍有闪失,就会倾家荡产,血本无归。每一个投资者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巴菲特的投资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投资于自己熟悉的领域,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资金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巴菲特是个善于向人求教、并敢于实践的人。他以本杰明·格雷厄姆为师,不过并不拘泥于固定的理念,同时还向其他投资高手学习。他阅读了菲利浦·费雪的《普通股与不普通的利润》后,马上去拜访费雪。他认为费雪的投资理念值得自己学习。他还向劳伦斯·彭博、约翰·威廉斯、罗德·肯尼士、艾格·史密斯、查尔斯·芒格等人学习。他吸收了他们的哲学精华,并在市场上进行实践,终于成为投资大师。
格雷厄姆强调投资要找一些价格低于净值一半的股票,很显然这是他从现实汲取的教训。接受过1929年经济大萧条洗礼的人,断然不会以1000倍收益率的水平去投资。对他们来说只有超低价格才是安全的。现代股市远离了大崩溃,没有人记得股灾,因此想找一只价格低于净值一半的股票,相当困难。即使有,大多也是一些行将就木的公司。因此,不少人批评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早已过时,而巴菲特并不如此认为。英国“南海事件”之后,熊市长达60年;美国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后,股市调整了10多年;还有不少国家或地区的股市走熊的那一段时间,尤其是进入尾声之际,好股票大都以跳楼价贱卖。所以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法很快就派上用场。即使你身处的不是大熊市,但是格雷厄姆对巴菲特的影响绝对重要,使他避免了许许多多的投资陷阱。虽然巴菲特与老师后来产生严重的分歧,但他却仍然从这一理念中得到了营养。这是所有成功投资者的基石。价值投资不是简单的低价买入,而具有“稳健”的含义。稳健投资可以抵消市场的高风险,至少能部分抵消。
巴菲特发现,仅凭低价买入并不能解决问题。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后,股市气氛一路升级,便宜的股票变得越来越少。后来他看完费雪的著作后,如获至宝。格雷厄姆强调价格,但费雪却强调企业的前景。一个经历过股市大崩溃的人能如此敏锐,真是眼光独到。巴菲特从费雪身上学到投资最重要的还是看企业的前景。没有前景的企业,其股价再便宜也不值得投资。此外,如果找到一家好的企业投资,那么除非这家公司发生本质的变化,否则就不应该将其脱手。这也是费雪投资哲学的重点。费雪投资摩托罗拉20年,平均每年增值15%,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巴菲特在格雷厄姆和费雪之间取得了平衡:寻找有良好前景的股票,然后等待合适的价格入市。现在巴菲特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一支具有良好前景的股票?这方面费雪亦有自己的见解,但巴菲特却认为另外一位前辈的想法与自己更吻合。20世纪30年代的思想家及作家劳伦斯·彭博认为消费类商品独占企业具有最佳投资价值,巴菲特很认同这种看法。因此,巴菲特给我们的启示是敢于向成功者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