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公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才华早露,六岁能作文,不满二十岁即应举及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王府侍读,两年后因触怒高宗被逐,出游巴蜀,成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其诗文俱佳,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王勃今存诗八十余首,赋、序、表、碑、颂等文九十余篇。并著录《周易发挥》等许多学术著作。集有《王子安集》十六卷。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桀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檐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腓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喝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巳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鉴赏”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是王勃赴海南省父,路经洪州(今南昌市)时所作。当时,适逢洪州都督阎伯屿在阁上欢宴宾僚显其德政。王勃参加了这一盛宴。据五代王定保所撰《唐摭言》卷五载:阎公有意让其婿孟学士当众展示文学才华,为己脸面增光,于是事先作好文稿,准备在筵宴上诵读。是时宾僚知其用意,所以当阎公以纸笔巡让宾客时,唯王勃不辞。阎公怒从胸生,命专人监督王勃当众提笔,写下了这篇传诵古今的骈文佳作。当时王勃年仅十四岁。王定保将写作过程描写得绘声绘色:当王勃写出第一句时,阎公不以为然,以为也不过是“老生常谈”。再写第二句,阎公即沉吟不语了。当听到“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公大为震惊,“矍然而起”,赞叹不已:“此天才也,当垂不朽!”于是盛宴款待王勃,极尽欢娱方才罢休。
王勃所写滕王阁,在今南昌市,本是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府都督时所建,在章江门城上,危楼高耸,下临赣江,远览山川,俯瞰城府,后经改建,乃“江西第一楼”,为一郡之游览胜地,常为文人墨客留连忘返。
登高抒怀,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主题,宴饮作序,也往往是文人墨客显示才华的常见方式。但是,这类题材的作品多为徒有华词丽藻,而内容空洞的平庸之作。而王勃的《滕王阁序》,却出类拔萃,此文虽然通篇采用骈偶,用词异常绚丽,选字颇讲平仄音韵,格式规范严谨,却内容充实,感情挚厚,叙事明晰生动,状物如诗似画,毫无雕琢之态,实为情致宛然、气蕴清丽的骈文上品。
文章开篇即妙,不落俗套,出人意料。为滕王阁饮宴作序,本该直接写楼台筵席。他却不然,开笔就写滕王阁所在的洪州襟三江带五湖,控蛮荆引瓯越的地理位置,境界顿开。接着,王勃采用骈文铺排用典之技巧,历叙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佳宾云集,与宴宾主才德,乃至自己年青,躬逢宴会之荣幸。层层推进,扣紧了饯宴的题目。
王勃以充满豪放浓逸的情致,用绮丽华美的辞藻,生动地描绘着滕王阁壮美的地势和周围暮秋的秀丽风光:路径积水已尽,寒冽的潭池碧青,四野烟霭沉凝,傍晚山色蓝紫。阁与青山相对,峰峦层叠,耸起一片苍翠,直入重霄。滕王阁道空架,檐如飞,彩绘丹漆鲜艳欲流。凭阁下眺,不见土地,鹤凫栖息于沙洲,极尽岛屿萦绕环回之秀。华丽的殿阁依山而建,状似高低起伏的山冈。阁门别致,屋脊雕饰。登阁眺望,山川旷远,市井繁华,房屋栉比鳞次。雀舫龙舟停满渡口,彩虹渐消,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傍晚渔歌此起彼落,寒雁惊飞,鸣声直至衡阳水边渐止,“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多么壮美的景色啊!清碧的湖水与紫色的暮霭鲜明对比,滕王阁飞凌于远山近水之中,景物层次分明,天物浑然一体,画面明丽鲜活,动人心弦!诚如前人评论王勃所说:“语语连珠……腕有余藻”(《铁立文起》),王勃遣词造句的功夫,实非等闲。
接下来,王勃笔锋陡转,由描写外景,回到描写宴会,以大起大落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转入兴尽悲来的感慨,并引发出对人生的思索。王勃遭遇是可悲的,他才华横溢,行为不羁,因而招致怨诽,被视为露才扬己,恃才傲物,为社会所不容,因此仕途屡屡受挫,难以在官场上立足。所以他在这萧管鸣奏、风清细歌的宴会上,表露出慨叹宇宙无穷,人生暂短,功业不就的伤感,委婉地表达了对所谓“圣君”、“明时”的不满,悲叹自己在“命运”的面前无能为力。联想到李广难封爵位,贾谊屈辱长沙,梁鸿逃难海曲,自己现在也无力跻身朝廷,落得个流落海南的下场,表现出浓重的悲观宿命思绪。
但是,王勃是矛盾与复杂的,他的感情又突然一转,说明自己的胸怀壮志白首不移,节操如旧,困而弥坚。他用《庄子·逍遥游》典,寓示自己仍可展翅乘风直上九重霄。用《汉书·冯异传》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说法,表示自己虽然英年失意,但仍可在后半生济世济时,一扫失意的悲哀,振作起乐观的精神。最后,他对宴请的主人知遇表示谢意,对盛大的筵宴表示依恋珍惜,和文章开头对照,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严谨。
通观全文不难看出,前半部重在写景,后半部侧重抒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内容丰厚、殷实。尤其是作者选词用语精当得体,华丽而不浮泛,形象而去板滞,极富感染力,不少词语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例如:“层峦叠翠”、“飞阁流丹”、“渔舟唱晚”、“人杰地灵”、“萍水相逢”、“老当益壮”等词组,至今仍然是人们常用的文学词汇。
从六朝到唐初,骈文盛行于文坛,但文章大多追求华辞丽藻,形式上刻意讲究对偶声韵,大量引经据典,而内容却空洞贫乏,因此被后人批评为“无用之文”。而王勃这篇序,虽然基本上使用了偶体双行的四六句,用词亦十分华丽,却注意克服一般骈文“争构纤微,竞为雕刻”(杨炯:《王子安集序》)之弊,排句参差,变化多端,绝不刻板,选字组词音节整齐,和谐可诵,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因此,连反对骈文最力的韩愈,对《滕王阁序》也赞誉有加,在他所写的《新修滕王阁记》一文中,自称甘列王勃之后,而感到“荣耀”。
(徐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