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臣是件很威风的事,除了不能在皇帝面前耍,在别人面前大抵可以耍个过瘾。倘若能光宗耀祖,比其他同僚更威风,甚至对其他同僚耍威风,那更是要多解闷有多解闷的事儿了。
不过大臣的威风似乎有两种,一种是保鲜保值的威风,老皇帝在与不在都差不多,甚至老皇帝死了,小皇帝当家,自己这个前朝元老会更威风;另一种则是易腐易碎的威风,大抵是人走茶凉,甚至老皇帝尸骨未寒,自己已经收拾东西,准备去西天陪王伴驾了。
比如北齐名臣崔暹,有学识、有能力,深受高欢、高澄父子两代的器重。高澄当大将军辅政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别人巴结都来不及,可崔暹去见高澄,当着别人的面就敢平起平坐、分庭抗礼。甚至高澄低声下气请崔暹赴个饭局,还得瞅崔暹高兴不高兴,若是高兴还则罢了,若不高兴,那是真就不给这面子。崔暹当最高纪检部门长官(御史中尉)时,开路的仪仗队在路上碰见交通违规、阻挡自己路线的高澄卫队,抡起红棒子就揍。那么大一个高澄,就硬是低声下气给他崔暹让道,事后还派人公开道歉。您说,这威风如何?可高澄前脚一死,继位且当上北齐皇帝的高洋就把崔暹给发配到外地,白天劳动改造(抬土),晚上去地牢反省,差点把条老命给折进去。
这崔暹后来好歹算是落实政策,混了个安全退休待遇,另一位更威风的主儿就更惨了。
那人不是别个,正是大名鼎鼎的汉朝第一美男子--董贤。
这董贤仗着一张漂亮脸蛋儿,跟汉哀帝眉来眼去,不清不楚。别看他那张粉脸儿在皇帝面前妩媚动人,跟威风沾不上半点儿边,可在别人面前那是威风到家了。堂堂的大丞相王嘉愣是被他逼死,威风不可一世的王莽被他逼得躲到外地不敢进京。这还不算,他的全家都搬进皇宫,跟皇上家做起了邻居;他本人活得好好的,可也已经准备好了一座漂亮的坟头,跟汉哀帝的陵寝接茬做邻居。这老兄才21岁,就做到了国防部长,还曾负责接待专程来访的匈奴最高元首--大单于。这大单于见董贤董部长嘴上没毛,觉着纳闷,就问陪同的外事干部:俺匈奴没这么年轻的部级干部啊,你们汉朝的干部政策是什么个原则?这外事干部那是真会说话:“您老不知道啊,咱大汉讲究的是任人唯贤,谁能耐大谁官大,这位董老师年纪虽然是小点儿,可要论本事,除了皇上就得数他厉害,所以他这官当的也最大”。唬得人家匈奴大单于忙不迭地给汉哀帝递了份恭贺大汉人才制度成功的外交文书。您说这威风都威风到外国去了,够可以的吧?
可这位的下场更惨。汉哀帝刚死,他的死对头王莽就当了治丧委员会主任,第一件事不是给死鬼皇帝收拾棺材,而是收拾董贤,逼得董贤当天晚上就在家里自杀,死了之后尸体被拖进监狱验尸,验完了就埋在大牢地下,全家都给放逐到越南去了。
说一千道一万,他们的威风不是自己的,而是“借”来的。
董贤出身不过普通干部家庭,除了靠脸蛋儿博得皇帝欢心,论家世、论能力、论人缘,都没什么值得一提的地方,而且是平步青云的空降干部,半点儿嫡系势力都没有。他那么些威风无非是借了汉哀帝的威风,人家任他折腾,无非是犯不着拿自个儿胳膊,去拧皇上大腿,等皇上一死,秋后算账的时候自然也就到了。
崔暹是世家大族,本人也的确有真才实学,可北齐是个军事政权,军事贵族才是实权派,他这个朝官同样没自己的势力,因为他长期担任的都是负责干部监督的职务。高家两代人当时还没公开篡位(扶植了一个傀儡皇帝),既要压服前朝遗老,又得控制住跋扈的军事贵族,这才不惜放低姿态,借给崔暹这个模范官员一份本不应属于他的威风,说白了,目的是巩固自己统治,树立老高家的权威。因此当统治巩固了,权威也树立了,老高家自个儿也当了皇帝了,这崔暹的威风也就耍到头了。整他的高洋也知道他其实没罪,所以后来不给他平反了吗?天下太平了,这借来的威风也该还了,好借好还,那便没事儿,可再借,那就俩字:没门。
看明白了吗?借来的威风是危险品,驾驭不了,保存不住,而且一旦“债主”出现变故,不但债权继承人可以收拾您,原本被这借来的威风妨着气着的主儿,也会趁您威风不再,来个反攻倒算。正像隋文帝杨坚生前教训他跋扈儿子汉王杨谅的那句话--老子活着你怎么威风都成,老子一旦归天,哪个认得你是谁?所以,还是谦逊点儿吧,就算不能使人进步,也绝不会让人掉河沟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