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皇帝是天底下第一号疑心动物,倘他手下有个大将带兵远征,打了胜仗,或灭人国家,或占了地盘,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带着几万十几万重兵,在天高皇帝远的地儿占了几个十几个的州县,他那心病是绝对不会轻的,一准儿琢磨怎么才能把您给收拾了。
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贼惦记都那么可怕,何况是皇帝惦记?这对您的政治前途乃至最宝贵的人权--生存权,都是莫大的威胁。
有人会对您说,您得想办法贪污一些,因为一个人的欲望总是有限的,在金钱美女等方面显得贪,在江山社稷方面那就会让人觉得没啥念想。皇帝要的就是江山社稷不丢,金钱美女他老人家要多少有多少,丢点儿芝麻,换得西瓜平安,对他而言那也是如释重负不是?
要说能支持这一论点的例子,那还真有不少。
比如北宋大将王全斌,受命攻打后蜀,打下后蜀之后大搞“五子登科”,闹得当地安定团结问题一直解决不好,被迫内调反省。可这老王反省了没几年就异地当官,东山再起,照样带兵打仗。人家大宋皇帝说了,干部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不能因为小节问题就把人一棍子打死。
再比如东晋末年“影子皇帝”刘裕(后来的刘宋开国皇帝),手下有个大将王镇恶,带兵灭后秦立下头功,而且赖在离首都建康(南京)好几千里的关中就不肯回去了。他是关中人,而且是当年前秦大丞相王猛的孙子,您说这够多可疑?可刘裕亲自跑去一考察,发现这位王镇恶贪污成癖,甚至把后秦皇帝的豪华公务车都拆了,把车上的金银珠宝、高档家私全搬自个儿家了,一下就放了心,让王镇恶接茬在关中猫着,自个儿回建康筹备篡位去了。
您要真照着学,估计不倒霉的概率是绝对不高的:您光看着这些位贪污避祸了,没琢磨他们为什么贪污还能避祸。
王全斌跟王镇恶之所以能用贪污搪塞猜疑,那是因为他们都是在天下大乱、群雄纷争的乱世掌兵。北宋灭后蜀那会儿,东南有南唐,北边有北汉,其他旮旯还有好些个小国割据。刘裕灭后秦那就更不用说了,什么北魏、大夏、北燕、西秦、北凉,五胡十六国还有三分之一活得好好的,刘裕自己的篡位大计才进展到一半,还不知东晋版图内有多少人正憋着算计自个儿呢。
这种情况下,外将只要没篡位野心,没独立欲望,贪点儿就贪点儿,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此而已,这可不是放心,那叫没辙,一旦有更好的选择,这贪的也还是能靠边就靠边的。就拿王全斌来说吧,他固然没受什么大处分,很快就又获重用,但跟他一起打后蜀的同僚曹彬(唯一没贪污的一个)却被火线提拔。可见如果有既没野心也不贪污的人选,没野心却贪污者就只能退居其次了。
事实上,所谓“不疑”,不过是表面上不疑,或者不便疑、没法疑罢了,您带着人家那么多人马,占着人家那么大地盘,又是拿又是贪的,那皇帝也是人啊,他能真个不疑吗?您别看那个刘裕到处跟人说“我不疑王镇恶”,可他留着后手呢--把自己二儿子刘义真跟一帮亲信留下“帮助”王镇恶,而且偷偷下了密令,王镇恶如果不老实就干掉他(后来也果真干掉了)。您说,有这么“不疑”的吗?小心点儿吧。
这还是兵荒马乱,拿小节换大节的把戏,至少表面上还是好使的,要是天下大局已定,用兵只是偶尔为之,您别说想靠贪污换信任,就算真的就是想多贪多拿一点儿,那也得吃官司,让您把多吃多占的给皇上吐出来。唐朝一统内地之后不久,唐太宗派了几位大将去攻灭了吐鲁番一带的割据小国高昌。有个叫薛万彻的将军,贪了点金银珠宝,还跟高昌某个贵妇人弄得不清不楚,结果庆功会还没开,就先给送上法庭,差点弄个公审:天下太平,皇上已经不担心您能夺得了他的江山,这会儿您若夺他的财宝美人,他是绝不会跟您客气的。不信?您要有胆子,不妨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