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跟自己说话,最明显的一个效果是,情绪得到宣泄。不良情绪是一种能量,在大脑中积累多了,必然要寻找突破口,向内则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向外则会破坏外界的事物。因此,情绪需要宣泄,从而让能量得到释放,维持人的心理平衡。事实上,心理学家做过相关的研究表明,书写本身就能缓解压力,而不管你写的是什么。书写的过程,也是表达和释放压抑的过程。
其次,由于是自我对话,宣泄的对象是自己,因此,为了避免承担全部责任,人们会为自己寻找借口,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人们就会发现缓解压力的途径。你会发现,原来错误并不全在自己,有些事情,自己并不能完全主宰和负责任,于是扔掉不正确的归因方式。
再次,在给自己的信中,想说什么说什么,当宣泄完了以后,人的心理恢复平衡,消极的情绪与思维减弱,积极的情绪与思维滋生,于是接下来可能会写下自己想达到的目标。有了目标,就为以后的行为确定了努力的方向,使人的能量和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来,从而增强了行动力,减少了犹豫与困扰。最后,给自己写封信,还能起到安慰作用。我们在给别人写信时,总会在开头问对方好,结尾祝福对方。这个作用即使是在写给自己的信中,仍然有效。接到自己的祝福,表示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美国医生教你放松
美国的心理医生比较多,看心理医生的人更多。洛杉矶地区蒙市心理治疗中心的陈栋墀博士介绍,该中心分很多专科,治疗的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焦虑、失眠、神经衰弱、工作压力、精神分裂、灾难后遗症、子女问题、小孩子的逆反心理、婚姻危机、外遇问题以及性生活等几乎所有与人的心理有关的问题,这里的医生都能为你治疗、排解。
陈博士说,来中心看心理医生的人很多,尤其是在星期六和星期天,每天都有几十人。他们通常先告诉心理医生自己的症状,由医生对病情进行分类后,有的看心理科,有的看精神科。而最多的是忧郁、焦虑、神经衰弱及家庭婚姻问题,这些疾病通常与工作、生活压力有关。比如失业率高或经济状况不好时,这样的病人就特别多。“9·11”以后那段时间看心理医生的也特别多。
具体治疗时,先是对病人的心理进行了解,尽量让病人多说,然后根据他的情况进行分析,帮他排解烦恼。比如说,工作压力大的人要让他学会说”不”;找不到工作的人有压力,可以帮他找到自己的长处,给他一些信息和建议。
对于通过心理开导还解决不了的,那就只能用药。美国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所以对治疗、缓解心理压力的药物的研究比较早,种类也很多,而且大多没有什么副作用,效果比较好。如果药物还控制不了,那就只能送精神病医院了。
有位华人老太太得了抑郁症,不想活了。儿子把她送到心理治疗中心,在医生的启发下,老人终于说出了实话。孩子们被抚养成人,成天都忙自己的工作,虽然她不缺吃穿,但在心理上有逐步被忽视的感觉,觉得老了,不中用了。陈博士把她的孩子叫来,孩子们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来经过治疗,老人的家庭更加和睦了。
对于婚姻问题,一般夫妻吵架或要闹离婚都是女的先来看心理医生。女方来看病,甚至哭上一场,心情或许会平静一些。那时心理医生再了解其中原由,帮她出谋划策,能拯救婚姻的尽量拯救,如果实在无法拯救的就建议她如何面对离婚,重建自信,让她平稳度过心理难关。
这里不仅有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还有一些非常实用的心理疗法。比如有人感到压力特别大,尤其是文字工作者,就教他如何使用自我解压法。具体办法是,先用鼻子深呼吸,吸气时让腹部鼓起,然后用口吐气,排除腹部郁气,这样每15分钟做两三次,就不会有紧张感,会很放松。
如果睡眠不好,可以让你10分钟内进入睡眠。让你躺在长沙发上,两眼不眨,盯住天花板上的一个地方,两手放平抬起离身体一尺高左右,鼻吸气,口吐气,心中不停默数一、二、三、四……当手举累时慢慢放下,浑身也放松,使自己身体有往下沉的感觉,慢慢地你就会有了睡意。
心情郁闷要及时排解
在激烈的竞争和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白领情绪容易激动,点火就着,受不得委屈和挫折。一旦遇到,要么情绪失控,要么转入郁闷。在成人社会,情绪失控是不被容许的,但情绪郁闷却是可以的。情绪转入郁闷后,从表面看,避免了人们之间直接的冲突,转移了矛盾,所以人们都不太注意。但情绪若不能及时得到恢复、宣泄,日久则会给心理健康带来危害。
案例:佳明是一家广告公司的高级策划,他经验丰富、能力强,性格又十分开朗、外向。但一年前,老板带来了一位从海外留学回来的同学,这个人在国外学的广告学,但没有实际工作经验。老板让他直接领导佳明的工作。佳明没有异议,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却感受到了来自老板同学的不友好。对方不仅在要求上经常脱离实际,还不断打击他在广告方面的“非正规军”做法。佳明从小到大,一直没遇到过大的挫折,这回却陷入了麻烦。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压力,这个压力不是来自工作,而是来自新上司的贬低和不认可,尽管他的业绩并没有下降。一年来,他感到越来越讨厌这种环境,生活也一团糟,爱玩的乒乓球和跑步都中断了,与朋友们交流的愿望几乎没有了。后经检查,佳明得了轻度抑郁症。
类似情况在上班族中非常普遍。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博士傅可月说,现在中国经济转型,整个社会的舆论氛围是向着国际化的。在这种大环境下,许多本土的优秀员工都面临着竞争和发展的压力。郁闷情绪是人在处于劣势而又不可改变这种局面时产生的保护性反应,它让人放弃更多可能招致失败的尝试,减少积极行为。长此以往,人的主动意识会受到压抑,社会功能会退缩。郁闷不会主动消失,因此,一旦产生郁闷,不要置之不理,消极拖延,而是要积极寻求沟通,调整自己的行为与态度。
如果任由郁闷情绪蔓延,则上司不仅不会同情,还可能认为你“不识时务”,你的对手也会有“胜利感”,这只能令你更郁闷,最后导致抑郁症。
悲伤不是抑郁症
近年来,抑郁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人在某一时期出现情绪失落后,就怀疑自己患上了抑郁症,变得更加心情不好,因此,分清抑郁与抑郁症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快乐地生活。
抑郁,又称抑郁心境,是一种忧伤、悲哀或沮丧的情绪体验。它与个人处境、性格特点、经济状况、家庭环境、精神障碍、躯体疾病及社会地位等多种因素相关,如降职下岗、生意赔本、丧偶失恋、突患疾病、意外灾难等。精神病学家克莱曼说,人生中总会有一段时间生活在抑郁之中。但这不等于说有抑郁心境的人,就是患了抑郁症。抑郁心境持续的时间较短,随着时间的推移、处境的改善、环境的变化和错误思维的纠正会自动消失,可不必请医生诊断或治疗。
抑郁症,是一组症状群,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症状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说,抑郁症必须要请医生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有几点:
抑郁心境:有90%以上抑郁症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压抑、沮丧。
快感缺失: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丧失,愉快不起来,体验不到快乐。
疲劳感: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疲劳感。
睡眠障碍:可表现为某种形式的失眠症。
食欲改变:表现为进食减少,体重减轻。
躯体不适:有躯体不适的表现。
自我评价低:患者总以批判的眼光、消极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未来。
自杀观念和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行为。
其他:患者还可能有激越、焦虑、性欲低下、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抑郁与抑郁症概念混淆的原因可能与英文“depression”有关。“depression”在日常生活或文学作品中表示“沮丧或意志消沉”,而在医学上则专指“抑郁症”。从治疗角度考虑,抑郁一般不需要治疗,抑郁症则需要进行长期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一旦戴上“抑郁症”的帽子,不但会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负担,还会造成经济上的负担和躯体上的影响。
帮助他人,别勉强
许多年前,笔者在美国塔夫兹大学读社会心理学时,老师讲了一个林肯的故事,谈到了一种强迫性的助人行为。
一次,林肯与其他人一起乘坐马车进城,在经过一条河时,看见有一头驴在水中挣扎。别人都对此视而不见,唯独林肯走到河中央将那头驴拖上岸来。车上的人都很诧异地望着他。
“如果不把那头驴拖上岸,我的心一天都不会安宁。”林肯说。看到大家依旧困惑的样子,林肯又补充说:“我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拯救那头可怜的驴,也是为了使我自己的良心获得平静。”
老师总结说,林肯具备典型的利他型人格特征。他帮助别人,既是助人,也是使自己开心。由此,他每次助人都有双重的回报,一是别人的感谢,二是自我的满足和陶醉。所以,利他型人格的人愿意帮助人,但是并不在乎别人的回报。
“弥塞亚陷阱”及其危害
尽管如此,助人行为也可能是某种心结的作用。某些人热心于各式各样的公益事务,却是因为在无意识之中将帮助人当做了化解个人内心焦虑与不平衡的手段。下面是美国哈佛大学一堂心理咨询课上分析的一个案例:
戴维斯太太住在美国加州,她的儿子在18岁时买了一辆摩托车,却懒得戴头盔。对此,戴维斯太太不知叮咛了儿子多少回,却始终被儿子当做耳旁风,直到有一天他遭遇交通事故,因为没戴头盔当场死亡。
儿子的死让戴维斯太太痛不欲生,她自制了许多有关摩托头盔的资料,自费到全国各地做巡回演讲,提醒人们骑车要戴头盔。当有人问戴维斯太太这样到处演讲苦不苦,她回答说,在家待着无事可做更苦,还不如出来散散心。
那么,戴维斯太太的助人行为到底是为了别人,还是为了自己呢?分析认为,她是客观为别人,主观为自己。
心理学上把这种用帮助他人的方式来获得内心平衡的现象称作“弥塞亚陷阱”(Messiah Trap)。有“弥塞亚情结”的人的典型特征是“助人狂”、“助人成瘾”到不能自拔的境地,以致影响了正常的社会功能。一般认为,这种障碍与他们童年的创伤有关。比如,林肯从小失去母亲,就渴望帮助弱者来获取精神安慰,当然,他的助人表现处在一个正常范围之内。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的助人行为却是不能自控的“强迫性重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