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北风呼啸,冬天来临,蓝蝶的幼虫经不住严寒的袭击,蚂蚁就把它们搬进自己温暖舒适的蚁穴里。蚂蚁吸食蓝蝶幼虫分泌的蜜露,而把它们自己的幼虫作为食物奉献给这位贵客,招待得如同上宾。
但是,当春天的脚步声响起时,这曲田园牧歌也就结束了。这时,刚从茧中钻出的蝴蝶,可能会受到蚂蚁的攻击,那些细心照顾蓝蝶幼虫的蚂蚁,也已经变成可怕的肉食者。幸运的是,在新生蝶的体表部分附着一层细小的鳞屑,当蚂蚁用颚去攻击它时,那些鳞屑很容易纷纷剥落。由于鳞屑像滑石粉一样保护着蓝蝶的足、触角以及上颚,进攻的蚂蚁只有踉踉跄跄地在空中乱抓一气,而在这时候,蓝蝶已经不慌不忙摆脱困境,自由自在地飞走了。
大自然是这样复杂而有趣,人世又何尝不是如此?就像诸葛亮闻听周瑜死讯便失声痛哭那样,恐怕现实中的得失权衡总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些人可能你一直在同他们斗,但同时也一直在相互依存。如果有一天他们不在了,或许你的一切也就结束了。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既为自己而存在,也为别人而保留。像蚁与蝶的博弈一样,生存中藏着永远无法穷尽的辩证法。成功的过程也是发现与争取的过程。我们永远需要交换、需要运用,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判断。
滑铁卢战役的赢家
在军事学的课程上,每次分析某次战役,历史老师总是会分析许多军事之外的因素,比如经济、舆论、人心等等。小的时候总是对于这种思路持有疑义:军事战争应该比拼交战双方的实力、头领的计谋、军队的士气等等,为什么要宏观地考虑这么多的因素呢?
后来的哲学帮我解答了这个问题。今天,当需要重新反思这个问题时,我把下面这个故事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挑了出来,供我们进行再思索。
19世纪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打败法国拿破仑军队,英法战争局势逆转。滑铁卢大战在英国的投资市场上造就了两个富豪:其中一个是英国商人罗思财。罗思财,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在大战将起之时,他就已预先布置手下在战场附近收集信息。英军获胜后,他的手下从战场用白鸽将英军胜利的消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在伦敦的罗思财,罗思财立刻大量买进股票。不久,股市暴涨,罗思财就这样发了财。
很显然,罗思财成功的关键是在信息传递不畅的时代能够快人一步获取信息。但是在当代通信技术发达、即时信息瞬间传遍全球、世界日益变成“地球村”的条件下,罗思财的优势就变得很难维持。
需要指出的是:罗思财虽靠信息取胜,但他当时所获悉的绝非“内幕消息”,而是公开的消息。如果有人因此得出结论,说要千方百计打听“内幕消息”,则犯了投资中的大忌……如果英国人告诉你的“内幕消息”是英国将获胜,法国人更加自信地告诉你他们一定能赢,你该怎么办?在不成熟市场,所谓“内幕消息”最容易带有主观因素并受人操控;在成熟市场中获取“内幕消息”并据此操作获利,更加会被监管当局检控而获罪。
另一个是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英国政府为了筹措战争经费,在1815年的滑铁卢之战前几天发行了一批巨额债券,数额之大,竟超过了当时英国经济总量的10%。那时拿破仑屡战屡胜,不可一世,人们担心英国战败,因此债券虽然以低于面值13%的价格发行,但认购并不踊跃。李嘉图没有派人去战场,但他精心研究了英法双方的对阵形势,并作出英国极可能获胜的大胆判断。于是李嘉图倾尽所有的财产购入便宜的政府债券。英国战胜后,这一批政府债券立刻飙升超过面值,李嘉图获利近百万英镑。
有趣的是,李嘉图事前曾将购买债券的“贴士”告诉他的好友——著名人口经济学家马尔萨斯,马尔萨斯在他的鼓动下也小心翼翼地入了5000英镑的“货”。但是马尔萨斯担心英国战败自己会血本无归,因而彻夜难眠。第二天就把债券卖掉了,白白丧失了发财良机。
第二年,李嘉图就宣布从股市上退休,从此潜心从事经济理论研究,成为经济史上著名的一代大家。如今,他曾经赚取的金钱早已不在,但是他经济学上的光辉思想依然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学人。
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没有广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和准确的判断力,恐怕是无法想象的。军事学者永远无法单纯用兵法去解释历史,经济学家也不能总靠最大化和均衡去获取利润。天地万物总是相互联系的,获取成功同样无法排斥专业以外的知识。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更宽一些,在精通专业的基础上广取博览,对于成功往往能够起到事先无法预料到的效果。海之所以大,在于它能纳百川;天之所以高,在于它能容万物。
人之所以能成就事业,也往往在于他们深广的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大不了从头再来
刘欢唱了许多歌曲,有人爱他那极有特色的嗓音,有人爱他宽广的音域,但我最喜欢他唱的一首歌《从头再来》。歌词写得很简单,旋律也比较质朴,但是唱起来却是气度非凡,激情汹涌。
没别的,就是喜欢这首歌的歌词,喜欢歌里面重新开始的巨大决心和勇气。对于经常遭受挫折、备受失败打击的人而言,如果听到这样的歌曲,是多么大的鼓舞呢!
不过随便在历史上选几个事实来看,让我们去衡量一下我们所遇到的挫折有多大。
明朝末年时,史学家谈迁经过20多年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了明朝编年史《国榷》。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谈迁心中一阵狂喜。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里,小偷进了他家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些珍贵的稿子就下落不明。20多年呕心沥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对年过六十、两鬓开始花白的谈迁来说,更是无情的重创。可是谈迁很快从痛苦中奋起,下定决心再次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谈迁继续奋斗10年后,又一部《国榷》重新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实更精彩。谈迁也因此青史留名、永垂不朽。
无独有偶,英国史学家卡莱尔也遭遇了如此厄运。他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将这部巨著的底稿全部托付给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米尔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求文稿的进一步完善。
然而不久。米尔万般无奈地告诉卡莱尔:《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少数几张散页之外,已经被他家里的女佣当作废纸,丢进火炉里烧为灰烬了。
卡莱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异常沮丧。当初他每写完一章,便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得粉碎。他费尽心血撰写的这部《法国大革命史》,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记录。
但是卡莱尔还是重新振作起来,他又买了一大沓稿纸,开始又一次呕心沥血的写作。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史》,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成果。
这样的大起大落,可能并非每个人都能接受。但是,我们应该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期待的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无事时,应像有事时那样谨慎;当有事时,应像无事时那样镇静。因为在这个漫长的旅途中,总有崎岖和坎坷随时降临。
只要出现了一个结局,不管这结局是胜是败,是幸运还是厄运,从客观的角度看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这是另一种崇拜
参加了今年北京春季四场大型招聘会的朋友,大概都会为这一届的所有大学毕业生捏一把汗吧。人员之多、场面之壮、规模之巨,恐怕周杰伦的首体演唱会也只能望其项背。大量的博士、硕士和本科学生挥汗如雨,那求职若渴的神情,那挤上前去投一份简历的精神,着实把市场经济买方市场的繁荣演绎得淋漓尽致。
文凭的竞争在现代社会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几乎没有人不想尽量提升自己的学历等级,也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简历看起来比别人的厚实沉重得多。这种学历的急剧膨胀和价值贬值,一开始就在就业市场发挥巨大的负面效应。
在很多中国人眼中,文凭是增加自身砝码的重要武器。不管是不是有用,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能力真的能够获得文凭,人们总是从各种不同的途径去获得文凭。想想《围城》里那个自负而虚弱的书生方鸿渐吧,他的克莱登大学毕业的文凭在国内人眼里显得多么耀眼,然而实际上呢?
不能不提及的是,许多发达国家对于文凭的重视程度已经开始大大下降,对于实际能力和真实水平的考察更加突出。
日本“经营神童”、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在总结自己的管理经验时,曾写过一本《让学历见鬼去吧》的书。书中明确提出要把索尼的人事档案全部烧毁,以便在公司里杜绝学历上的任何歧视。在索尼公司1.7万名雇员中,科技人员有3500多人,相当部分的人并不是“科班出身”。在工作中,大家不论学历高低,只比能力大小,从而使得“世界第一”的新产品不断问世且畅销世界。
日本西武集团的主席堤义明,也是一个不重视学历只重视真才实学的人。他认为,学历只是一个人受教育时间的证明,不等于一个人有实际才干。西武集团中2/3的高层职员,不仅没有可以炫耀的学历,而且都是从低微的小职员做起的。在“西武”没有人会拿着读过什么大学来夸耀自己,甚至从不提自己的学历,而是视文凭为废纸。
以色列的一家公司老板凯奇,曾对中方经理说过一番中肯的话:“一次高考和短短的四年大学教育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企业任人唯贤必须要面对公司所有的员工,就连那些根本没有进过学校的人,也要给他们以平等的竞争机会,而不应该在观念上有厚此薄彼的看法。”
成功的权术
成功事业的开拓,总需要借助许多力量。但是大凡能够打出江山的,无人不知权术这一类东西。想想中国,一部《史记》就是跨越了上千年的谋略斗争史。然而在现代许多人的眼中,权术、谋略反而成了封建时代留下的遗毒,务必除之而后快。但是权术和技巧一样,本身是中性的,并没有所谓的善恶之分。问题在于,运用权术的方式和目的。
古今中外,无论是在军事界还是政界,以及现在居于显要地位的经济界,权术的运用无所不在。比如,下面这个故事:
吉拉德是世界上有名的营销专家,在商业推销史上,他独创了一个巧妙的促销法,被世人广为传诵。
吉拉德创造的是一种有节奏、有频率的“放长线钓大鱼”的促销法。他认为自己所有已经认识的人都是自己的潜在客户,对这些潜在客户,他每年大约要寄上12封广告信函,每次均以不同的色彩、形式投递,并且在信封上尽量避免使用与他的行业相关的名称。
1月份,他的信函展现的是一幅精美的喜庆气氛图案,同时配以几个大字“恭贺新禧”,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署名:“雪佛兰轿车,乔伊·吉拉德上。”此外再无多余的话。即使遇上大拍卖期间,也绝口不提买卖。
2月份,信函上写的是:“请你享受快乐的情人节。”下面仍是简单的署名。
3月份,信中写道:“祝你圣巴特利库节快乐!”圣巴特利库节是爱尔兰人的节日,也许你是波兰人,或是捷克人,但是这无关紧要,关键的是他不忘向你表示祝愿。然后是4月份、5月份、6月份……
不要小看这几张印刷品,它们起的作用并不小。不少客户一到节日,往往会问夫人:“过节有没有来信?”
“乔伊·吉拉德又寄来一张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