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经常不由自主地怀有一些自我否定的想法和感觉,产生一些自我否定的行动。这样做非常容易,根本没有困难。
——埃利斯
我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我总是在寻思、寻思,我咋就那么有才呢?
——摘自潘长江某小品台词
积极意味着热爱自己,珍视自己的生命。积极的人并不是一个轰轰烈烈的、四处张扬的人,而是一个平凡实在的人。面对自我时,或与自我独处时,他们好像十分平静,不像神经症性格的人那样具有过多的自我监控和丰富的自我对话,而做到这一点似乎不是装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对自己坦诚与从容来自一种内心的力量,这种自信导致一个人接纳自我,肯定自我,拥有一个既平凡而又务实的精神。
积极的人认同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正视自己的存在的完整性,不因为自己有缺点或一件事做不好而过分自责。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唯一的,是未经过自己的同意就来到了这个世界,来到这个世界就足先有遭遇,后有生活。生活不全都取决于个人的选择,错误也不都是个人要全部承担。承担一切应当承受的苦难,然后忘记它,面对新的一天。
一、我很好,所以我用不着责备自己
珍惜自己的生命是任何一个动物都具有的本性,动物做错了事情不会徒劳的自责,而是重新开始。可我们人类要这样萧洒还真不容易。内疚与自责充斥着现代人的灵魂,令生活变得沉重。其实,它是不符合我们人类的本性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未经过自己同意而出生的,只要出生了,我们就是有价值的,我们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在我们生命的三万天左右的日子里,我们只能对自己的生命充满珍惜与感激,充满热爱和欣赏。我们作为一个人,在人性上是积极的,在整体上是可爱的,在生命上是唯一的,我们既然存在了,就别无选择,只能争取幸福和快乐,我们只能选择有利于自己生命的乐观精神。这种来自生命源头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欣赏就是原本存在于人心灵深处的积极性,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可现实中这种积极性特别容易受到压抑。
为什么生活中,表现出的竟是与积极性相反的消极性呢?为什么许多人整日责备自己,抱怨生活呢?为什么大多数人经常看到的是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对生命充满珍惜呢?为什么珍惜自己是如此困难?
这是因为后天环境的险恶。由于成年人的竞争和攀比,后天的不健康的文化影响和早期的强调危险的教育,使人未能学会珍惜和接受自己。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古老的生存法则。作为动物,人类不得不与险恶的环境抗争,与其他个体竞争。许多情况下,竞争的法则是输或赢的,全或无的,如果你得到了一个异性,意味着其他个体失去了机会,如果你得到食物意味着其他个体没有了机会。这种充满危险的基本需要满足过程中,如果行为受到挫折,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如果你面临重要的东西,如财物损失,你就会抑郁,如果你面临的危险不确定,你就会产生焦虑,如果其他个体占领了你的地盘,你觉得利益受到他人的侵占,你就会产生愤怒。这些基本需要左右着人生的大多数时间,多数人一生中仅仅停留在苦苦的挣扎中,为了安全感而活着。
然而,这些基本需要已经在现代社会中达到了基本的满足,现代人不再为食物和配偶而争斗,不再是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但人还是经常与他人比较,要超越其他人,要占有更多财富和资源。在所有动物中,只有人类的进取心最强,对自己的要求最为苛刻,并且只有人类才最在乎与同类相比较,会从别人生活中照镜子,来发现自己的生活的意义。由于我们总是从与别人的比较中来确定自己的价值,所以,对自己的本性肯定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相比之下,我们更愿意或者说更有能力去看见、去发现别人的人性的优点与光辉,容易崇拜与羡慕别人,当我们发现了某人的某一条优点后,我们总是十分重视,这种重视表现为两极:或者对之不服与嫉妒,或者将之放大,产生崇拜。而对于我们自身的长处,则不那么重视和欣赏了。现代人似乎通过夸大自己的弱点与不足来达成进取,出于焦虑而行动。但是,我总以为,现代社会比任何时代都能够提供更加多安全感,食物的充足,住所的充足都是前所未有的,现代人的不安全感来自对生活的过高要求。是不自然的苛求,不是基本的要求,而是多余的要求。
这种对人的苛求通过大人的不安全感而传递了下来。我们的环境与教育似乎把自我欣赏与自我重视当作一种禁忌。小时候,人人经常告诫我们,不要那么自我中心,不要欣赏自己,不要自恋,如果有了成绩也不要那么骄傲。大人在鼓励与肯定我们的美好本性卜是如此吝啬,而对我们的缺点与不足则耿耿于怀。在大人的眼中,似乎批评与责备才是真止的教育,才是为孩子着想,才是进步的源泉,而夸奖和肯定则是显得多么虚伪,那么没有必要。在他们眼中,如果孩子有了优点,那是正常的,他们表现好也是应当的,根本不值得一提,不能说明孩子有多么出色,良好的行为不由孩子自己负责,似乎不是孩子的选择,而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则由孩子完全负责。这一点,我们人类的成长环境似乎不符合自然界法则,在任何一种生物和动物的成长环境中,都没有见到经常刻意强调弱点而不重视优点的,自然环境总是对生物的优点给予优先考虑与照顾,一旦某一植物或者动物表现出了适应自然的优点,大自然会很慷慨地立即给予实实惠惠的回应和奖励。自然环境总是盯着优点不放,让生物物种对自己的长处念念不忘,它有意选择物种的长处进行强化,促进最优良的物种进化。
由于大人对自己的人性缺乏信任,在竞争的社会中缺少安全感,所以对儿童身上的积极性也缺乏信任。他们总觉得积极性不是进步的动力,而犯罪感和焦虑恐惧才是进步的动力,所以,通过恫吓儿童、灌输忧心忡忡来使儿童形成自我控制。原来是通过对神或上帝的恐惧来控制灵魂,现在则通过对竞争的恐惧和社会地位的差异的恐惧来控制儿童。
天长日久,儿童也学会了只重视自身的缺点和消极性,儿童有了不良情绪,如焦虑和抑郁时,就非常重视它,非常痛苦和恐惧,想立即解决它。而产生了为数不多的快乐与幸福感时,感觉良好时,却无视它的价值,不珍惜自身的积极情绪。不拿它与别人分享,也不为自己的卓越干杯和庆祝。儿童学会了只对成功的结果干杯,而不对自己的好心情干杯,对自己非常苛刻。这样,儿童的好心情和自发的对生命的感激和珍惜就变得越来越少,我们对早晨初升的太阳变得麻木,对清晨的鸟鸣再也不感动,我们对自己多么珍贵的每一天漠视无睹,与我们对金钱的数字和有形的财产的非常珍惜和重视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其实正如我们内心中包含有巨大的消极情绪,如嫉妒、愤怒、焦虑、恐惧、不满、郁闷一样,我们内心中也包含有同样多的、甚至更多的积极情绪,如宽容、仁慈、安宁、欣喜、感动、感激、献身、利他、创新、欣赏、敬畏等。这些也是我们的天性,只要环境适宜,这些美好的天性就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良好的教育在于既及时地批评人的不良行为,同时又能鼓励和挖掘人的积极的潜能和素质。其实,积极的潜能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培养,它原本就存在于每个人内心中,大人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积极性来回应孩子的积极性,用自己的积极的眼睛去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品质。
记得一位父亲临终前对孩子说,“感谢你,我的孩子,你给了我生命的欢乐,伴随我度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这位父亲的语气就是积极的,他也许并没有刻意和做作地表扬孩子的行为,而是用他的积极的情绪和接纳,焕发了孩子的积极性。当孩子表现出积极性时,他也用生命的热情去回应它。
二、无条件地接纳自我
善待自己,善待生命本来是生命的基本要求,但在人类身上反而变成了一种不易的品质,这是为什么?
人性原本就是自信和接纳自己的吗?很可能不是。这些美好的品质只是极少数人具有的,而对于绝人多数人而言,这些可贵的品质可能是一生的追求,甚至只是向往的理想。
至少就一个普通人而言,相反的假定可能是更符合实际的,一个人生来就容易变得焦虑不安,一个人很容易无端地感到不安。正如艾利斯所说,“一个人经常不由自主地怀有一些自我否定的想法和感觉,产生一些自我否定的行动。这样做非常容易,根本没有困难”。
多数人以为,人的这种脆弱性不过反映了生活中的磨难,后天的环境中充满挫折和不幸,挫败和失望是家常便饭。然而,现代认知治疗理论更相信,人的不安和自我否定主要不是来自于客观环境的挫折,也不是不利处境,而是人的态度和认知。主要是因为人将自己的目标和需求都变成了强求和苛求。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是你自己使自己感到不安,是你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是你自己自寻烦恼c你真得很傻。
多数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是较为苛刻的,许多人总是在挑剔自我,只是有条件地接纳自我。所谓有条件地接纳自我是指,根据自己的行为表现的好坏而决定是否接纳自我,而不是根据自身的存在来接纳自我。当依据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评价自我的时候,人们容易产生自我贬低和缺少安全感。
多数人为接纳自己设置了条件,只是当自己的行动取得了成功,赢得了某些人的赞许和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时,才会接纳自己。比如,一个高中生高考成功了,考上了名牌大学,赢得了教师和家长的赞许,就会为自己鼓掌欢呼,自认为很了不起。如果名落孙山则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了任何价值,生命的意义大打折扣。
这种功利主义的对待自己的方式是神经症的来源之一,也是造成对自我苛求的文化根源。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及社会每天都倡导成功的重要性,强调行动的结果,把人当作是达成成功的手段之一,缺少对生命的基本尊重和敬畏。晋职失败,去自责吧。升学失败,去自责吧。交友失败,去自责吧。失败了,你当然是一个无用的人,一个无价值的人,这是天经地义的,什么也别说了,找个地方去羞辱自己去吧。
然而,这种天经地义的法则是值得怀疑的。
如果根据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和实现了个人目标而接纳自我,那么意味着只有当一个人行动成功时,才能接纳自我。当达不到这些条件时,就要贬低自己。这样,从逻辑上说,贬低自己和否定自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首先在时间上,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成功和如意,年轻时,一个人精力尚充沛,朝气蓬勃,成功的概率大一些.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精力和体能就会下降,到最后终有一天,人可能连一支笔都拿不起来。你能说,这时的风蚀残年的生命便毫无优势和价值,一点意义也没有了吗?
其次,人无完人,是人就会犯错误,而且经常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犯错误,行动的成功有时取决于别人的表现,有时取决于机遇,有时命运不在自己手中掌控。
当设定的这些条件不能满足后,你的自尊心会受到打击,你就会合逻辑地对自己说,自己是一个笨蛋,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这样的想法和逻辑能给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你会将每一行为的成败后果人为地拔高,上升到关系到人生的自尊高度,将每一件普通的事情都提升为与自我肯定有关的高度,你过于认真和严肃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就都要保证成功,动不动就会提高到捍卫自己的尊严的高度谈论问题。
生活中,我发现有些人特别不爱玩牌,这种人本能地回避麻将或者扑克之类的带有博弈性质的游戏,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玩不好,另一方面是他们怕输。输了有什么可怕呢?不就是玩吗?又不是赢房子赢地的。问题在于他们不能从游戏的角度来对待输赢,而将输赢置于面子和自尊的高度,所以一旦从事这些游戏,这些人就会过于认真,非常紧张,毫无游戏乐趣而言。他们在玩的过程中的潜台词是:“这可是关系到我是否聪明、是否能干、是否有运气的重要问题,如果我表现不好,我就是一个笨蛋,别人会笑话我。”他们缺少轻松和幽默,总是将生命的神经绷得紧紧的。
当自我卷入过多,而且自我以抽象的自尊和评价方式卷入到某一项活动中去时,这项活动的心态就会变味,乐趣和自尊就会消失,而焦虑和担忧则会出现。假定你做事之前的潜台词足“如果我成功了,就会赢得别人的赞许,我就是有面子的人,就是一个有用之人”,同样程度出现的相反的潜台词就会是,“我如果在这个重要的任务上失败了,我就完了,我就是一个笨蛋,一个无用之人”。这也就是动机学心理学所说的,越是想成功,就越是害怕失败,害怕失败不是因为恐惧,而是由于太想成功了。这种渴求成功与害怕失败之间的矛盾及其形成的张力,会令一个人将大量精力白白耗费在对付焦虑情绪上,而不是事物本身。做事的过程将毫无乐趣而言,而是充满了对成败得失的担忧和焦虑。尤其是对于把握性不大、机率不高的事情,你会被害怕失败的焦虑情绪所淹没,恐惧将白白浪费大量精力,这时,你不能够抓住机会,而是注意力不能集中于处理事物上,你的注意力只关注自身的利害得失,对于自我的利害得失的关注已经远远胜于对战胜困难的关注了。你反而是一个效率最为低下的人,甚至是一个痛苦的人。你越是追求成败,你与你的这个目标就越远。你越是在使劲,目标离你就越远。可以说,你是在使反劲。
当你试图用成败来决定你生命的意义时,还会出现另一个消极后果,即便是你取得了成功,事情如你的意了,可你还是照样挣脱不了烦恼的绝境。你目前暂时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你今天的行为很出色,现在,你已经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了,但你又怎么能保证你会继续成功?你今天赢得了某次考试,争得第一名,明天你还能保持第一名吗?你现在赢得了某人的爱,但明年你的爱还能保证是这样的吗?如果你把成功当作是自我价值的标志,是人生战场的较量,你就会在成功后仍然产生无穷的焦虑和担忧。你的苦恼会永无休止,无穷无尽,真是苦海无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