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这种人喜欢主动发言,干预他人。他们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从不接受他人意见。总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有时候还会觉得别人和自己想的一样,如果发现不一样,他就跳起来。
荀子对这种人有特别精练的描述:自以为是的人总喜欢争辩,一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对方是不正确的。当他确认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时,那么他就把自己看成是君子,把对方看成是小人。于是,所有和他意见不同的人都成了小人,自然,那些意见,他也就不会入耳了。
这正是王阳明对孟源说的那样,“自以为是”这个毛病就如一棵大树,遮住了阳光,你在下面种别的东西,就如你培养美好的品德一样,无论你多么想培养出品德之花,如果有那棵大树在,都无济于事。
如果说得再具体些,自以为是这棵大树下,你所交往的任何朋友都无法存活。因为没有人喜欢自以为是的人,正如谷物不喜欢阳光被遮蔽一样。
古希腊神话中天神宙斯的儿子赫尔墨斯是主管商业之神,突然有一天,他想考证一下自己在人间百姓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于是,他就化装成一位顾客来到雕像店。他指着宙斯的雕像问雕像者:“这个值多少钱?”“七赫拉。”他又走到自己的雕像前,心想,自己是商业的庇护神,地位一定比宙斯高,便问:“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指着宙斯的像说:“假若你买那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赫尔墨斯本想听听雕像者对自己的赞赏,抬高自己的身价,谁知讨了个没趣,只得尴尬地走了。
自以为是的人往往喜欢靠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来确立自己的形象和价值,但这是最靠不住的。因为依赖他人来评定证实你的价值,究其根底,那只是他人的价值,而不是你的价值。
所以请不要自以为是,因为它不但使你一无所得,还会有所失。
5.忧愁不要过度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传习录·陆澄录》
【原文直译】
陆澄在鸿胪寺小住,忽收家信一封,说儿子病危,他心里万分忧愁,不能忍受。
先生说:“现在正是用功时刻,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平时讲学又有什么用处?人就是要在这时候磨炼意志。父亲爱儿子,感情至深,但天理也有个中和处,过分了就是私心。此时,人们往往认为按天理应该烦恼,就去一味忧苦而不能自拔,正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一般说来,七情的表露,过分的多,不够的少。稍有过分,就不是心的本体,必然调停适中才算可以。譬如,父母双亲去世,做儿女的哪有不想一下子哭死心里才痛快呢?然而,《孝经》中说‘毁不灭性’,并非圣人要求世人抑制情感,天理本身自有界限,不可超越。人只要认识了心体,自然分毫都不能增减。”
【心学解】
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接到家信说儿子病危,他心情忧闷,精神萎靡。这自然在情理之中,儿子病得快要死了,老爹愁苦是很自然的。
王阳明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找陆澄谈话说:“这正是你实践心学的最佳时候。如果在这时不用功,平时讲的那些有什么用处?父亲爱儿女,自然是人之常情,不过天理也有个‘度’,过了就不好。人都有七情六欲,有人认为,七情六欲应该尽量发泄才算是人,就如父母去世,做儿子的岂不想哭死?可是,古话说了:不能过分悲伤而失去了本性(毁不灭性)。本性的存在靠什么?当然是身体。中医说了,忧伤肾,肾是人立身之本,你把肾搞伤了,身体就没有了,身体没有了,本性也就消失了,那么,其他一切都成了空谈。”
王阳明的这番劝解,说的是个“度”的问题。其实人生在世,忧愁不可避免。它是七情六欲之一,与生俱来,就如永远翻腾着黄色泥浆的恶龙黄河一样,且各种情感都有各自必然会发生的强烈理由:失恋的人觉得“我都失恋了,能不忧伤吗”,贫困之中的人觉得“我都穷成这样了,能不烦恼吗”,失去亲人的人觉得“亲人都没了,这心里能不悲苦吗”……
但是,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如果过度了,就很不好。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就是个情感外露到极致的人,她太喜欢寻愁觅恨,一点小烦恼到她心中就被无限放大,确切地说,林黛玉最后就是死在了过度的“多愁善感”上。人的情感先天而来,正面的喜乐和负面的哀伤在所难免。但医学家研究过,过度的烦恼不但毁坏心情,还会对生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欢乐的大醉之后紧随而来的是酒醒后的空虚,要死要活后的悲伤后随之而来的是心情更加沉重,这种心情很容易会被你带到社交场合,请相信,没有人喜欢和一个愁眉苦脸的人交往。
所以,请谨记王阳明的话:天地造人身,用身体承载着人的本性,而忧愁伤身,其实就是在吞噬你自己。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全,请忧愁时不要过度。因为过度的忧愁对你忧愁的源泉产生不了任何改观,反而会把自己拖进地狱。
6.不愤怒,你就赢了
问“有所忿懥”一条。
先生曰:“忿懥几件,人心怎能无得,只是不可有耳。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且如出外见人相斗,其不是的,我心亦怒。然虽怒,却此心廓然,不曾动些子气。如今怒人亦得如此,方才是正。”
——《传习录·黄以方录》
【原文直译】
有弟子就《大学》中“有愤怒之心”一条请教于王阳明。
王阳明说:“诸如愤怒、恐惧、好乐、忧患等负面情绪,人心中不可能没有,但这是不应该有的。一个人在愤怒时,就容易感情用事,有时会怒得过分,就失去了廓然大公的本体。因此,有所愤怒,心必然不会中正。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从而就能实现本体的中正。举个例子,出门看见有人斗架,对于错误的一方,我心中很恼火。虽恼火,可我心坦然,不生过多地生气。如果你对别人有怒气时能保持这种心态,就和中正相距不远了。”
【心学解】
王阳明说,愤怒情绪,没有人可以避免。不过,愤怒情绪可以有,却不能毫无保留地发泄出来。一旦发泄出来,那就着了一层私心的意思,那就是怒得过度了,过就是不正。也就是说,愤怒是与生俱来的,谁都无法祛除。但愤怒是一台发动机,愤怒被人所知,是因为你开动了它。如果我们不开动这台发动机,也就是不让这台发动机运行,那内心就纯正了。也就是说,我们虽然有愤怒,但一定要控制愤怒,不要启动它,不要让它出来惹祸。
实际上,当你愤怒时,你也在承受着这种行为带来的伤害。怒气会让人愚蠢,闲气会让人失神,怨气会让人灰心,坏脾气会害死一个人。生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生气10分钟所耗费的精力不亚于进行了一次3000米长跑,而且人在愤怒时的生理反应非常剧烈,同时会分泌出许多有毒性的物质,这些毒素甚至可以毒死一只小白鼠。可以说,愤怒无异于一种慢性自杀。
但是,怎样才能不愤怒呢?
王阳明给出的方法是“迁移法”。这种方法要求人在被别人惹怒,或者是自己发怒后,想象这种愤怒是别人的,而你只是个看客。当你看到不公平的事情时,虽然愤怒,但不要表现出来,那其实就没有动气,心也就没有歪,也就是达到心正的境界了。
如果让佛家来说,愤怒情绪是可以排除出我们心灵之外的。有一位中年妇女,正是更年期的年纪,非常爱生气,一件在别人眼中无关痛痒的事,她却七窍生烟。当然,她知道愤怒的坏处,于是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要求,就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锁门而去。
中年妇女气得发狂,从夕阳西下骂到太阳升起。那位高僧静坐,丝毫不理会。中年妇女骂累了,哀求高僧开门,高僧也不理。妇女终于沉默了。高僧这才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狠狠地说:“我只为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高僧摇头:“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真是可悲。”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来问她:“还在愤怒?”
妇女回答:“不生气了。因为气也没有办法。”
高僧说:“你的气并未消,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于是又离开了。
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女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高僧说:“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
太阳马上要下山了,高僧问妇女:“还愤怒吗?”
妇女茫然回答:“大师,愤怒是什么?”
高僧微微一笑,打开门锁,说:“你彻底清除愤怒之心了。”
这个故事可疑的地方就在于,愤怒之心与生俱来,没有人可以把它清除。我们也只能如王阳明所说的那样,尽量压制它,不要让它如火山一样喷发。火山不喷发时,谁也不知道它是火山,当它喷发时,巨大的威力必会带给人伤害。一些三流的励志书常说,愤怒,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如果有这种想法,当愤怒时就不会愤怒,因为人人都不愿意自我惩罚。但问题是,这是鸵鸟策略,当受到巨大侮辱,却懦弱得不肯愤怒时,这种人活着也不过是自甘下贱的奴隶。
王阳明教导人,受到外界环境的挑战时,必须用良知的武器去接受挑战。
我们很多愤怒其实都不是外界给的,而是我们的心苦心栽培出来的。
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一篇叫《不生气,就赢了》的文章中提到这样一个小故事:台湾有个很有名的人叫殷海光,“他和雷震办《自由中国》杂志,办了十年,结果被蒋介石反掌一扑,雷震被关了起来”。殷海光虽没被关,但是,每天吃饭时,他一想起蒋介石,就气得吃不下饭。后来殷海光得了胃癌,49岁就因病去世,而他的敌人蒋介石则活了88岁。
注意这个故事中的殷海光,他真没必要生气,因为蒋介石针对的不是他个人,而是他的工作。工作是外物,不值得我们为其生气。但他就是愤怒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愤怒像恶魔一样跟随了他一生,最后吞噬了他。
我们只需要略微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熟悉的人,就能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凡是心胸开阔者,整天笑口常开,精神百倍,身体健康,工作、生活都充满了热情。凡是心胸狭窄者,整天愁眉苦脸,精神萎靡不振,对别人而言不是什么问题的琐事,在他那里就是天塌地陷的大事,搞得自己不开心,他身边的人也跟着不开心。由于经常精神状态不好,身体很难健康,当然也就和幸福绝缘了。
其实,王阳明只是想告诉我们,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压制自己的怒火,实在无法压制,就把自己遇到的事迁移到别人身上,假设别人遇到这样的事会如何。如金庸所说,不生气,你就赢了。
7.清除你的负罪感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传习录·薛侃录》
【原文直译】
王阳明说:“悔悟是根治向恶之心的良药。但重要的是改正错误,如果总是悔悟,那就是吃错了药,病上加病了。”
【心学解】
很多人都会对自己做下的错事和丑事懊悔,其实,人非圣贤,大家都会犯错。可为什么有人犯错后总是处在深深的内疚和自责中,产生负罪感?原因正如王阳明所说的那样,有错不改,把过错留在心里,拼命地折磨自己,于是就有了另外的心理疾病,负罪感就产生了。
哲学家罗素说,负罪感是一种十分无益的情感,而远远不是美好生活的成因。它使人不幸,造成人的自卑感。正因为不幸福,他似乎就可以向别人提出过分的要求,这样做又妨碍他去享受人际关系中真正的幸福。
如果罗素说的是对的,那我们就可以从他的话中得出结论:负罪感是一种影响人际关系的负面情感,它是我们人际交往中最大的敌人。
有这样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故事说,有个小男孩的脾气很不好,经常在和别人交往时得罪人。每次和朋友们闹翻后,他就会深深地懊悔。一天,他的父亲把一袋钉子交给他并对他说,你每次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颗钉子在你的床上。
这个小男孩很听话,每次发完脾气都会在自己的床上钉下一颗钉子。日积月累,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床成了针板。他无法在上面睡觉了。
他看到那些钉子,不由得愧疚地流下眼泪来。他父亲适时地出现,对他说,你现在愧疚是没有用的,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把钉子都拔出。只有这样,你才能安枕啊。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当你有负罪感时,不要沉浸其中,而是要勇于改正,把曾做过的错事和丑事在日后的生活中通通排出心外。只有这样,你才能清除负罪感的折磨。
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意识到,当我们产生负罪感时,我们所批判的不仅是我们的行为,同时还批判了我们整个人。
你应该有下面的认识:当你做出了某些错误的举动时,内心不必感到不安。你的负罪感是完全多余的。很简单,对自己的不足做出无论多么严苛的批判,我们也无法改变过往的行为。时光不会倒流,已经发生的事就是发生了,它不可能从你的记忆中消失。
我们不能杜绝负罪感,但可以把它从我们心里驱赶出去。只有一个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办法,那就是王阳明说的,改过。勇敢一点,对自己曾经的过错进行势如雷霆般的改正。这样,你的负罪感就会大大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就会消失不见。
8.心灵的劲敌:责人
一友常易动气责人。
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机括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
是友感悔。
曰:“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当责辩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传习录·黄以方录》
【原文直译】
王阳明有位弟子经常会生气指责别人。
王阳明找他谈话:“真正的修行之道应该经常反省自己。如果一味去指责别人,就只会看到别人的错误,而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只有返身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当你看到自己有那么多缺点时,你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吗?舜能感化他弟弟象的傲慢,最主要的就是舜不去看象的不是。如果舜坚决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只看到象的不是,而象又是一个傲慢的人,肯定不会认错,舜怎么可能感化得了他?”
该人听了这番话,感到惭愧。
王阳明接着叮嘱道:“你今后不要去议论别人的是非,在要责备别人的时候,就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制才行。”
【心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