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丰城市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正大打“子龙”牌,以英雄的名字命名了新行政中心的主要道路和花园式商住楼,在杨柳湖景区文化墙设立了大型浮雕。在他的家乡杜市镇,人们矗立了他的巨型铜像,重修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子龙墓,其纪念馆也在设计当中。园艺场、彩瓦厂均以子龙命名,丰城地方特产冻米糖,更是以“子龙”牌驰名中外;云南施甸、贵州晴隆也以邓子龙命名当地名茶,其中“将军绿”还获得‘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邓子龙已经成为一个海内外共享的一个知名品牌。
邓子龙将军平复外侵、镇守西南边疆的民间神奇传说很多。在施甸县及周边地区流传甚广、妇孺皆知。
薄刀山,当地人又称之为诸葛孔明山。相传,山顶上有块诸葛孔明碑,是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率军征南中时,七擒孟获途径薄刀山时而立。这座山山势陡峭,形状长凸,酷似刀刃刺天,十分险隘,薄刀山因此而得名。
时隔一千三百多年后的明朝末期万历初年,邓子龙将军奉诏驰援南疆,驻防姚关时,为了打好这场边境保卫战,邓将军和监军副使姜忻,亲自率领把总邹良臣、邓勇等人,前往怒江、喳哩江沿岸各地考察地形。有一天,邓将军一行来到位于三江口的薄刀山,意外发现在山顶上屹立着一块大石碑,上面写着“诸葛到处无人到”几个大字。邓将军看后,仰天长笑,说了一句:“谁说无人到?看,今天我不是来到了嘛!”顺手拔出腰中宝剑,“咔嚓”一声,一道寒光闪出,诸葛碑即被拦腰斩断,断为两节截。更为神奇的是,突然,立着的那半截碑中居然跳出一小块碑,上面写着“诸葛转身邓子龙”几个大字,碑上还刻有邓将军帐下许多将领的名字。于是,邓将军命令众将士把此碑加高三尺。
三江口一带,地势险要,加之薄刀山山势陡峭,当地人传言:山中有一条巨蟒环绕、保护着此山。因此,这一传说虽然在当地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见过石碑与巨蟒。
在施甸大河北端的摩老登(达斡尔族语,意为河湾子)西侧,河床宽阔,水流湍急,来往行人靠竹筏摆渡。
万历十一年至十二年(1583——1585年)间,叛贼陇川岳凤和耿马罕虔勾结,导致外力内侵,妄图攻占云南。滇西告急,军务紧迫。当时,邓子龙将军奉命指挥滇西东线战场,节节胜利。
为了不延误战机,不影响战局,邓将军当机立断,在摩老登西侧山麓修建了一座石拱桥,当地百姓热情出力支持。竣工后,邓将军挥毫楷书了“桥倒自修”四个大字刻于桥旁石上。后人为纪念邓将军的这一举动,遂取名“老邓桥”,流传至今。
相传,邓子龙将军题刻“桥倒自修”的含义是:邓子龙将他平时积蓄的白银放入陶罐中埋在桥附近。年深月久,石桥坍塌,就有可能挖出白银重修。
以上的传说故事只为众多传说中较典型的两个。
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缅族洞吾王朝大举入侵滇缅边境,破姚关,攻施甸。明神宗命邓子龙为永昌参将,移师永昌,驻守东线。姚关,距离永昌郡城74公里,是郡城南大门,缅族出没要地。于是,邓子龙将军屯师姚关,在戍边的这几年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了姚关,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清平洞遗址,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乌龟山麓西侧,距县城20公里,该遗址占地面积40亩。它是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永昌参将邓子龙在抗缅平叛战争胜利后开凿的山洞。开清平洞时,题《清平洞》诗云:
“洞里神仙洞外村,清平不问旧将军。
静观杨柳依依绿,满笑桃花灼灼春。
醉向几杯销白日,闲拖一帚看浮云。
围棋未了千年局,倦展诸夷纳贡文。”
该洞为天然石灰岩溶洞,正面石崖有邓将军楷书“清平洞”三个大字,赫然醒目,首行书“万历十三年春”,末行署“豫章邓子龙开”。洞口成圆形,洞口内侧高处有邓子龙将军当年题记“挂弓”二字;洞左壁有邓将军三战题记“武桥于万历十一年六月提兵三千来关;十一月初大破缅贼,斩首万余级。正月二十日破湾甸,次年二月捣耿马三尖山巢,渠魁擒,诸夷贡,诸郡复,地方平。十三年建城所,开清平洞,捐俸百金买民田租谷陆拾石,以为有功亡兵并祠堂,春秋祭田,后来者守之勿泯。”洞口右侧长形天窗上,邓将军题书“课射”二字。
洞内怪石嶙峋、壁如铁铸。洞分左右两间共四室,可容纳百余人。洞中有一石头,击之声如鼓乐,又有石乳涓滴,下有“石碗”接之,碗中的水永不枯竭。左间内室有石床,相传是邓将军当年运筹军机及休息之所。走出内室有一石桌,上面刻着棋盘,应是当年邓将军与将领们闲暇时下棋所用。棋盘前开有天窗,呈长方形。右间壁高厅阔,有石凳、天窗,应该是邓将军卫队的“营房”。石壁上刻“铁壁”、“太极”、“忠肝”、“天梯”四个词语,以鼓舞士气。沿“天梯”盘旋而上,洞顶有一座别致的看山亭。相传该亭为邓子龙登高赏月处。他曾把酒赋诗《看山亭立夏雨霁》,诗云:
“喜上虚亭坐夜深,长歌解甲酒频斟。
山腰拥出半天雨,洞口欢呼满地金。
压幅惊人迷野白,好峰穿照落松荫。
七千里外边城月,惟对孤悬报国心。”
当夏天来临时,站在看山亭上不仅可以欣赏洞前满池莲花,岸柳葱绿,山峦峥嵘,相映生辉,还可眺望姚关古镇和姚关美丽的喀斯特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洞前荷香四溢,荷池中飞檐出阁,相传邓子龙当年在此磨砺战剑,故称磨剑亭。七星桥连接着磨剑亭,亭上有他撰写的盈联:“剑到几时磨就,洞从何处飞来。”从明朝至民国年间,历经4次修缮。“文革”中磨剑亭和看山亭被拆毁。现今,我们所看到的磨剑亭、七星桥、看山亭等均重修建于1978年,“磨剑亭”三个大字为耿天福重书。
洞北侧有一地方,名为“烹象处”。据说是邓子龙大败缅象队,在清平洞外举行祝捷庆功大会,烹象犒劳将士的地方。当时邓将军为了纪念这一盛况,特挥毫题写了“烹象处”三个大字,两旁上写:“万历十一年”,下写“擒缅象千余,烹于享士。”、“豫章武桥记”并勒石以纪念。碑现存,原来立于清平洞外侧,大石缝隙上,1989年冬县文化馆与姚关文化站建亭保护。烹象处碑旁另立有一碑石,是民国二十年国务院代总理李根源亲笔题写的“邓将军烹象处”(为姚关小学校长李本源致函拜请留下的墨宝)六个大字。
为纪念战役中为国捐躯的将士,怀着对邓将军文韬武略的钦佩和对他丰功伟绩的崇敬,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施甸人民在清平洞北侧建《恤忠祠记》碑亭。同年,在洞南建“恤忠祠”,又名“邓将祠”,清顺治六年(1649,南明永历三年),姚关守备道长曾先捷设像祀之。恤忠祠,由正殿和两厢等组成四合院,古建筑抬梁式土木结构,占地面积750平方米,正殿面阔12.6米,进深8.25米,共有房间23间,殿中立有邓将军塑像,右厢房存有明代摩苍寺浮雕镂空格子门8扇,专家称之为“滇西中原文化瑰宝”。1983年2月,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邓子龙将军在姚关东、南筑大关、小关、里骚关、芭蕉关及茨竹关等五关,以加强防御。
大关,又名全胜关。距姚关镇19公里,其原门高7.33米,楼高19.33米,用砖、石砌成。现遗破碎砖瓦,两侧还有壕堑痕迹。关南血战桥、偃草坡,均是当年激战地。
小关,在箐口北坡,距姚关镇摆马村约2公里,下通湾甸,倚山临涧,石基完好,关门宽2.1米,高2.2米,长7.8米,关墙向两侧延伸,墙外有壕沟。
里骚关,当地称傈僳关。距姚关5公里,关墙地基完好,关两侧有壕沟。
芭蕉关,距姚关10公里,北为打鹰山,东北有大关山,南为陡坡深涧,地形险要,芭蕉关为五关中最北一关,为湾甸北部进入姚关的主要通道。
茨竹关,距姚关10公里,左侧险峰陡峭,右为小关山,关东可通湾甸,东南通猛波罗。姚(关)酒(房)公路穿关而过,今砖石无存。
朝天洞是邓子龙将军在开凿清平洞后,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在洞南5公里的陡坡大寨东侧山崖内开朝天洞,在洞前石壁题书“朝天洞”三个大字,并题刻两首诗。《朝天洞》万历乙酉作;另一首《别朝天洞》为邓将军在调离姚关前夕重游此洞时所写(现今两首诗刻已模糊)。
万仞岗在姚关镇的大、小汉庄之间,山不高而陡峭,邓子龙建解甲亭于其上,现今亭已无存。据当地史料记载,东岩刻有“开此乾坤”四字;西岩题刻《九日登万仞岗有感》诗。
镇姚城,在今姚关镇姚关街,万历十三年建。土墙周长2727.33米,墙高4米,宽2.67米,今西城墙尚存。
明清以来,施甸多为兵家争夺之地,古丝绸之路过境。邓子龙将军抗缅平叛留下了许多遗址、遗物和神秘的故事传说,特别是邓子龙将军戍边时开凿的“清平洞”、“朝天洞”、着名的“偃草坡之战”及他所修筑的关隘纵横于整个怒江东岸和姚关以南一带。他的遗迹遍布施甸,有些遗址,现在还保存完整。为施甸打造“金色布朗文脉施甸”的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邓子龙是爱国将领,他的一生为国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身上所体现的保家卫国的革命优良传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施甸人。如今,“善洲精神”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弘扬与传承。杨善洲作为姚关人,从小听着邓子龙将军平息叛乱、抗拒外来侵略、安边保民的故事长大。在他弥留之际的最后遗愿交代中提到:把骨灰分成三份,其中一份安放在清平洞恤忠祠前的白玉兰树下。由此可见,他深受邓子龙将军的崇高品质和高尚人格魅力的影响。
姚关,作为杨善洲同志的家乡、“善洲精神”的培育地和发祥地。施甸县应抓住这一契机,把清平洞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善洲精神”学习教育基地相结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突显文化在施甸对外开放中的功能和作用,推动施甸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