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北宋年间,在一户姓范的人家里,一位临产的妇人迷迷糊梦见一名身体魁伟的金甲大汉走进卧室,说:“我是汉朝的大将邓禹。”产妇惊醒过来,恰好生下了个男婴,这个男婴因此被命名为范祖禹。
可惜的是,范祖禹很小的时候便父母双亡,他的叔祖父是北宋名臣范镇,他把范祖禹当作亲生儿子养大。但范祖禹仍因为自己是孤儿而伤心不已,每当别人参加喜庆的宴会时,他都面容凄惨,心情抑郁。整日里闭门读书,从不干预人事。范镇对范祖禹十分器重,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是个人才。”
范祖禹在宋仁宗嘉祐年间中了进士。司马光修撰《资治通鉴》,范祖禹负责唐代部分的撰写工作。在洛阳15年,埋头撰写《资治通鉴》,成为编撰人员中的主力,赢得司马光的称赞。
《资治通鉴》修成后,司马光推荐范祖禹担任比较重要的职位。当时是变法派的王安石执掌朝政,他十分看重范祖禹,但范祖禹不为名利所动,没去拜谒王安石。
宋神宗去世后,宋哲宗继位,范祖禹的岳父吕公著执掌朝政,范祖禹为了避嫌辞去要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修《神宗实录》方面。
从王安石变法到元祐更化,皇帝、太后对大政方针几次反复,让臣民们在政治漩涡中不知所措,“熙丰小人”和“元祐奸党”互相指责,虽然范祖禹“口不言人过”,但遇到大是大非问题,往往坚持原则,据理力争,从不模棱两可,其风范深受君臣好评。
经筵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范祖禹擅长劝讲,所讲义理明白,比喻贴切,苏轼称他为“讲官第一”。范祖禹为宋哲宗做经筵讲习近10年,他的重要著作,无不与皇帝的为学之道、为政之要息息相关。
范祖禹专门为宋哲宗写了一部帝王教育著作《帝学》,书中收录的全是范祖禹认为值得宋哲宗学习、效仿的前代君主,从伏羲、神农到尧、舜,再到汉唐,最后是本朝的各代君主。
《帝学》共8卷,记载帝王32位,其中宋代6位皇帝,占了6卷的分量,其余汉唐的帝王只用了两卷,从书中收录的内容看,基本都是教君主如何好学,或者如何向古代圣王学习,尤其是讲到宋仁宗皇帝时,范祖禹告诉哲宗,想要学习尧舜,只需要效仿、学习宋仁宗,“则可以至天德也”。
从《帝学》各项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出儒家学说及其价值观对宋朝帝王思想的巨大影响,也可以窥见“崇文抑武”在天子观念中延续、发展的基础。
《帝学》在宋朝便作为皇帝的教育专著而备受瞩目,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将这部著作当作治国大典而纳为皇室重点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