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得到消息后,立即到位于直布罗陀海峡与阿尔梅里亚之间的阿尔沃兰进行搜索。由于那架飞机上的乘员都是西班牙海军的中级军官(上校和中校),所以,军事当局相当重视,动用了十余架飞机和四艘水面舰船。当人们搜寻了很大一片海域后,只找到了失踪飞机上的两把座椅,其余的什么也没发现。
在这次事故发生前两个月,即同年的5月15日,另一架“信天翁”式飞机也在同一海域莫名其妙地栽进了大海。
那次事故发生在18点左右,机上有8名乘务员。据目击者说,那架飞机当时飞行高度很低,驾驶员可能是想强行进行水上降落而未成功。机长麦克金莱上尉侥幸还活着,他当即被送往医院抢救。尽管伤势并不重,但他根本说不清飞机出事的原因。
人们还在离海岸大约一里的出事地点附近打捞起两名机组人员的尸体。后来几艘军舰和潜水员又仔细搜寻了几天,另外5人却始终没找到。
据非官方透露的消息说,那次飞行本来是派一位名叫博阿多的空军上尉担任机长的,临起飞才决定换上麦克金莱。这样,博阿多有幸躲过了那次灾难。然而好运并没能一直照顾他。时隔两个月,已被获准休假的博阿多再次被派去担任“信天翁”式飞机的机长。这次,他回不来了。
这一事实促使人们得出结论说,这是两起一模一样的飞机遇难事故——两架相同类型的飞机,从同一机场起飞,由同一个机长(博阿多)驾驶,去执行同一项反潜警戒任务,在同一片海域遇上了相同的灾难。但谁也无法解释,失踪的“信天翁”式飞机发回的最后呼叫“我们正朝巨大的太阳飞去”,究竟意味着什么。
四架飞机一起扑向大海西地中海“死亡三角区”的三个顶点,分别是比利牛斯的卡尼古山,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共同接壤的延杜夫,再加上加那利群岛。在这片多灾多难的海域不断发生着飞机遇难和失踪事件。
1975年7月11日上午10点多钟,西班牙空军学院的四架“萨埃塔式”飞机正在进行集结队形的训练飞行。突然一道闪光掠过,紧接着,四架飞机一齐向海面栽了下去。
附近的军舰、渔船以及潜水员们都参加了营救遇难者和打捞飞机的行动。他们很快就找到了5名机组人员的尸体。但是这四架刚刚起飞几分钟的飞机为什么要齐心合力朝大海扑去呢?西班牙军事当局对此没有作任何解释,报界的说法是“原因不明”。
有人作过统计,从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到1969年的20多年和平时期中,地图的这个小点上竟发生过11起空难,229人丧生。飞行员们都十分害怕从这里飞过。他们说,每当飞机经过这里时,机上的仪表和无线电都会受到奇怪的干扰,甚至定位系统也常出毛病,以致搞不清自己所处的方位。这大概就是他们把这里称作“飞机墓地”的原因吧。
七具尸体和六个西瓜如果说飞机失事是因定位系统失灵,导致迷航造成的,那么对货轮来说,就令人费解了。因为任何一位船员都知道太阳就可以用来做确定方向的参照物。
西地中海面积并不大,与大西洋相比,气候条件也算是够优越的。然而,在这片海域失事的船只一点也不比飞机的数量少。
这里发生的最早一起船只遇难事件是在1964年的7月,一艘名为“马埃纳号”的捕龙虾的渔船不幸遇难,有16名渔民丧生。此事相当奇特,引起了人们各种各样的猜测。但8月8日,西班牙报纸刊登这则消息时却说“没有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7月26日22点30分,特纳里岛的一个海岸电台收到从一艘船上发来的一个含糊不清的“SOS”呼救信号。但它既没有报出自己的船名,也未说出所在的方位。23点整,该电台又收到一个相同的告急信号,之后就什么也听不到了。
第二天上午10点45分,海岸电台收到另一只渔船发来的电报,说他们在距离博哈多尔角以北几里的地方发现了7具穿着救生衣的尸体。有人认出他们是“马埃纳号”上的船员。电文还说7具尸体旁边,还浮着一只空油桶和6个西瓜,此外什么都没发现。
为了寻找可能的生还者,海岸电台告知那片海域上的船民让他们也沿着前一只渔船的航线航行。过了1天,1艘渔轮报告说找到3具穿救生衣的尸体。几十只船在这里又整整搜寻了3天,均一无所获。后来在非洲海边的沙滩上又发现了两个人的尸体。这样一共找到了12个人,其余4人始终没有下落。
事后人们提出了许多疑问,比如:在相隔半小时的两次呼救信号中,“马埃纳号”的船员怎么没能逃生?他们为什么两次都不报出自己的船名和方位?也许那些穿着救生衣的人是被淹死的?可遇难地点离海岸只有一海里,为什么船上那些水性娴熟的船员竟连一个也没能游到岸边?
还有人推测说他们是饿死的。但是这似乎站不住脚,因为最先被捞上来的那7名船员在海里顶多呆了9个小时,这么短的时间,一般是不大可能饿死人的。还有一种认为船上发生过爆炸事故的假设也可以推翻,因为捞上来的尸体完全没有伤痕。
任凭人们如何猜测,制造了这场灾难的大海一直保持着沉默。
全体船员迷失方向地中海7月份的气候总是风和日丽的。1972年的7月26日上午,“普拉亚·罗克塔号”货轮从巴塞罗纳朝米诺卡岛方向行驶。到了下午,不知怎么回事,这艘货轮掉转船头驶到原航线的右边去了。原来船上的导航仪奇怪地受到了干扰,并且船长和所有的船员没有一个人还能够辨明方向。出发时船长曾估计,他们在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即可抵达目的地。但次日凌晨5时,“普拉亚·罗克塔号”遇上的几名渔民却说,这里离他们要去的米诺卡岛足有几百海里。
很难设想,在这段时间里,这艘货轮上所有的人都丧失了理智或喝醉了酒,以致连辨认方向的能力都没有了。这又是一起没人说得清楚的海上事故。
恐怖的“陆地百慕大”
“百慕大第二”
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畔的贝加尔镇因为频频发生“令人不可思议的怪事”,而被人们称为“百慕大第二”。
1990年,贝加尔镇接连发生10多起重大车祸,这在该镇历史上从未有过。
一位幸存的货车驾驶员说,当他驾车经过该镇时,竟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幻觉。接着,他发现方向盘失灵,汽车被一种神奇的无形力量牵扯着。于是,因与另一辆同样“失控”的轿车相撞,酿成两死一伤的惨剧。
在这一年的深秋,有一队货车经过此地,却像有人指挥似的,一起倒开了2~3分钟之久。事后,驾驶员们回忆说:“那2~3分钟内,人人都出现了一种类似的感觉,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竟毫不知觉……”一批美国专家接受邀请前来调查,考察队队长科尔称:他们确实已发现了30余种“怪现象”,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第239公里处的路标并非所有的“陆地百慕大”都成为难解之谜。
1929年夏末,德国不来梅和海文之间的新公路开通了。然而,在一年的时间内,先后有100多辆汽车因为撞向该公路第239公里处的路标而神秘出事。
1930年9月7日,一共有9辆汽车撞向这块倒霉的路标,车毁人亡。
幸存者在接受警方调查时,都指出当汽车驶近第239公里路标时,“周身有一种极度兴奋的感觉,车身被某种强大的力量拽离路面”。
当地的一位探矿师卡尔·威尔揭开了谜底,他指出,神秘的力量来自地下泉所产生的强大磁场。
卡尔·威尔通过实地勘查后,在第239公里路标下埋下了一只装满星状小铁片的匣子。从此以后,第239公里路标不再成为汽车撞击的“目标”,车祸也绝迹了。
“地下水脉”的影响波兰华沙附近的一个三角形的公路中心,也因为发生过无法统计的车祸成为“陆地百慕大”。
这里发生车祸时,大多是视野开阔的晴好天气,失事司机也不是酒后驾车。
然而,他们一到此地,便都觉得昏昏沉沉,失去了自制力。经过探测后发现,原来司机是受到了地底下重叠交叉、大小不等的河流组成的“地下水脉”的影响所致。
因为“地下水脉”的辐射能量,要比宇宙射线强好几倍,难怪司机经受不住。
神秘的“陆地百慕大”,已经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
日本的“魔鬼海”
神秘莫测的百慕大三角是令人生畏和难以捉摸的海区,有不少舰船和飞机在那里惨遭不幸或无缘无故地销声匿迹。直到今天,科学家也未能解开它的神秘之谜。
正当海洋学家们为寻找打开百慕大三角之谜的钥匙而绞尽脑汁之时,又一个“百慕大”出现在科学家们的面前——在日本千叶县野岛崎以东洋面上,出现了一个以沉没巨轮而闻名的“百慕大”,人称太平洋上的“魔鬼海”。
野岛崎位于日本房部总半岛的最南端,它本来是个岛屿。1703年,一场大地震使海底隆起来而变成了半岛,与横须贺隔海相望,其间便是船舶进出东京湾的门户——浦贺水道。
所谓“魔鬼海”,就是指北纬30~36度、东经144~160度之间的一片海域。
1952年9月18日,日本“妙神丸”渔轮返回港口时,渔民们都说,海面上“恶浪翻滚得都形成了巨大的穹顶”。
这可能是海底火山爆发!着名的富士山山脉从伊豆半岛一直向南,延伸到马里亚纳群岛,日本列岛的大部分地震都是由它引起的。当这片海域的海底火山喷发时,海浪喧腾咆哮,能掀起异常可怕的巨浪并形成海啸,有时还会涌上海岸,给沿岸村庄带来深重的灾难。对此,日本渔民十分恐惧。
日本科研人员对“妙神丸”渔轮的报告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在获得消息的第三天,即9月21日,日本航海安全署派出了自己的考察船。与此同时,东京渔业大学也召集了一批科研人员乘“新阳丸”考察船赶赴“魔鬼海”。这些科研人员都是日本科学界有威望的学者,分别来自东京大学、东京教育大学、东京科学博物馆和其他研究机构。
9月24日,这两艘考察船先后完成任务安全返回。日本水文地理署的工作人员看着他们的考察报告,开始为自己派出的“海阳5丸”考察船担心了。这艘船也是9月21日离开东京的,上面乘着不少学者。一连等了几天,也没有得到“海阳5丸”的任何消息。这时整个日本都惊惶不安起来,因为船上有几位日本最着名的地质学家和海洋学家,还有20多名船员。
令人迷惑不解的是,这艘考察船自离港后就连一份电报也没发回过。派出去寻找的人员陆续回来,他们报告说,除了一座新的火山重又喷发以外,其他什么也没有发现。
不久,日本海事当局正式宣布:“海阳5丸”失踪了。在此之前,政府曾派出大批飞机和船只四处搜寻,最后都毫无线索。最重要的收获便是在新发现的那座火山附近海面上找到的一些碎木块。除此之外,人们连一只浮筒、一条橡皮艇、一具尸体也没看见。这次灾难使日本科学界蒙受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而灾难本身就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色彩。人们在问:为什么没有收到“海阳5丸”的任何电文?为什么它不在最危险的时刻发出呼救信号?即使海底火山喷发再凶,也总该在附近海面发现尸体吧?为什么没有呢?更加令人惊愕的是,这艘装有几十吨汽油的考察船,竟然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油迹!
1969年1月5日,日本54000吨的矿砂船“博利瓦丸”在该海域被折成两截,31名船员中只有2人获救;1970年1月5日,利比里亚万吨级油轮“索菲亚”号断成两截沉没,接着,另一艘万吨级油轮“安东尼奥斯·狄马迪斯”号在2月6日沉没了,两艘船上共有16名船员失踪或死亡;2月9日,一艘6万吨级的矿砂船“加利福尼亚丸”在“魔鬼海”又沉没;1980年底,一艘由美国洛杉矶驶往中国的南斯拉夫货轮“多瑙河”号在“魔鬼海”遇到险情后突然失踪了。
据日本报界报道,从1949~1954年,先后有9条船在“魔鬼海”失踪,其中除两条船失踪后找到一碎片外,其余7条船则什么痕迹也没有留下。1973年日本海岸警卫队发表了“白皮书”,声称从1968~1973年间,在日本海失踪的渔船有数百艘。
1957年4月19日,日本轮船“吉川丸”沿“龙三角”航线由南太平关驶向归国途中,船长和水手们突然清楚地看到“两个闪着银光、没有机翼、直径10多米长、呈圆盘形的金属飞行物从天而降,一下子钻入了离轮船不远的水中,随后海面上掀起了奔腾的涌浪。
1981年1月2日下午5点47分,希腊货轮“安提帕洛斯”号在“魔鬼海”突然失踪。科学家们发现,在“魔鬼海”附近失踪的船舶有的竟连无线电呼救信号也来不及发出;有的虽发出了“SOS”信号,但是当救助飞机赶到时,巨轮早已无影无踪,在海面上仅留下漂浮物和浮油。
1981年4月17日,“多喜丸”航行在日本东海岸外海。忽然间,一个闪出蓝光的圆盘状物体从海中冒出来,掀起一阵大浪,差点把“多喜丸”打翻。它在空中盘旋着,速度极快,无法看清它的外表细节,直径约在200米左右。在它出现时,船上无线电失灵,船上仪表的指针也乱作一团,疯狂地快速旋转。后来,它重新飞回海中,又造成大浪,把“多喜丸”的外壳打坏了。船长臼田计算了一下时间,来自海中的发光飞行物从出现至隐没共约15分钟;然而就在它钻回水下后,船长发现船上的时钟奇异地慢了15分钟。
“魔鬼海”沉船的奥秘究竟在什么地方?据海洋气象学家观察,北太平洋冬季的风浪是很大的,但对于万吨特别是几万吨以上的巨轮来说,这些风浪实实在在无法将其掀翻或折断。不过,科学家们认为,“魔鬼海”附近的风浪与北太平洋其他海域的风浪不太一样。在“魔鬼海”,常常会看到能掀起高达20~30米、金字塔形的“三角波”。
“三角波”就是巨轮沉没的罪魁!可“三角波”又来源于何因呢?海洋科学家们做出了很多猜测,但由于人类还未能获得有关“魔鬼海”的第一手资料,因此,也仅仅是猜测而已。
其一:野岛崎以东海底是火山和地震活跃的地带,当海底火山喷发或海底地震爆发时,将形成巨大的恶浪,这巨大的恶浪就是人们见到的“三角波”。
其二:“魔鬼海”处于从各方来的海浪的交汇处,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来自不同方向的波浪和涌浪在此处叠加成奇峰异波。
其三:“魔鬼海”是世界着名的暖流——黑潮所流经的海域,水温较高,而从西伯利亚吹来的空气的前锋也正好到达这一地带。每到冬季,这里的水温和气温相关,常在20°C以上,因而海面上空经常产生上升气流,低气压的寒冷锋面过后,往往造成风向的突然改变,从而导致海面产生“三角波”。
三种猜想,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为了揭示“魔鬼海”之谜,保证北太平洋冬季航行的安全,日本已决定在“魔鬼海”上建立自动观测海洋浮标,记录大洋波浪、气压、风力、海流等数据。此外日本还决定派出海洋调查船,对“魔鬼海”海底地形、海洋气象、海洋环境作全面调查,从根本上解开“魔鬼海”兴风作浪、沉船覆舟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