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上述含义外,“妹”还有“少女,女子”和“女子对同辈的谦称”之义。如《易·归妹》:“归妹。征凶,无攸利。”王弼注:“妹者,少女之称也。”清·秋瑾《致湖南第一女学堂》:“君居乡闾,妹游海国,觌面无从,相思日切。”
“妹妹”在古代也被用以称“女弟”,如明·丘浚《忠孝记·感天明目》:“我是你的姐姐,你是我的妹妹,难比别人。”此外,“妹妹”还是对妻的一种称谓,如《北齐书·南阳王绰传》:“绰兄弟皆呼父为兄兄,嫡母为家家,乳母为姊姊,妇为妹妹。”清·翟颢《通俗编·称谓》:“按,猥俗间有呼妻为妹妹者,沿此习欤。”
2. 兄弟姐妹之间对彼此配偶的称谓。《歧路灯》中,这方面称谓有“嫂、弟妇、表嫂”“姐夫、妹夫”,其义与今天相同。如:
惠养民道:“咱嫂也是个老实人,有啥不好呢?”(39·362)
“嫂”,兄之妻,也可称“嫂嫂”,古今皆然。《庄子·盗跖》:“昔者桓公小白杀兄入嫂,而管仲为臣。”《三国志平话》卷中:“关公曰:‘嫂嫂收拾行装,来日辞曹丞相,往袁绍处。’”
抚台太太道:“……侄妇愿与弟妇妯娌们讨个方便,说话儿。这儿婶太太与妗子陪客,自然两下都宽绰。”(108·1007)
“弟妇”,弟之妻,又称“弟媳”“弟妹”,与今相同。
盛希瑗道:“……二表嫂是老实人,到家表兄家,如乡里人入城,总是处处小心。三表嫂是聪明人,他把他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看成圣贤的金科玉律……”(103·964)
“表嫂”,对表兄妻子的称呼,与今相同。
王春宇引隆吉到,见了姐姐、姐夫,说道:“多承姐夫关切,叫小儿拜投名师,还要打搅,真乃谢之不尽。”(3·28)
巴庚平日知谭绍闻是个赌家,因说道:“妹夫过我那院里走走何如?只是茅檐草舍,不成光景,恐惹妹夫笑话。” (50·466)
“姐夫”“妹夫”,是对姐姐、妹妹的丈夫的称呼,与今相同,如元·关汉卿《鲁斋郎》楔子:“不是别人,是鲁斋郎强夺了我浑家去了。姐姐、姐夫,与我做主。”唐·韩愈《顺宗实录四》:“初城之妹夫亡在他处,家贫不能葬。”也可称为“姊婿”“妹婿”,如《后汉书·耿秉传》:“天子姊婿”,《晋书·荀凱传》:“幼为妹婿陈群所赏”;也可称为“姊丈”“妹丈”,如《晋书·司马承传》:“澹,敦姊丈也”,《儒林外史》第五回:“妹丈,这话也说得不对了。”
3. 对兄弟姐妹的子女及配偶的称谓。《歧路灯》中,这方面称谓有“侄、侄子、侄儿、大侄、侄女、侄妇、侄媳”和“外甥、甥女、外甥媳妇”,也与今天用法相同。
“侄、侄子、侄儿、大侄、侄女”是对兄弟的子女的称谓。如:
观察道:“且不必明言,吾侄还要到署念书,我如何肯说明呢?吾弟只管放心。大约我之升转河南,无非千里姻缘一线牵。我之侄,我肯轻易撮成么?”(96·903)
孝移洗了手脸,把江南来物摆在香案上,掀开帘閈槅,拈香跪下,说道:“此是丹徒侄子,名唤绍衣,送来东西。”(1·6)
王氏道:“多少人吃饭,那少俺侄儿吃的。他三个一同儿来往,也不孤零。”(3·27)
少刻,篑初告便,观察命小厮引去。因趁空问绍闻道:“大侄曾议婚否?”(95·895)
郑大嫂道:“……昨日我的侄女病的命也不保,我去拜了一付红药,就吃好了。我所以今日来对大奶奶说。”(47·436)
兄弟之子女,古代可直接称为“兄子”“兄女”,也可称为“从子”“从女”“犹子”“犹女”,但最常见的称呼则是“侄”。晋代以前,“侄”只用于女性对兄弟的子女的称呼,晋代以来,则无论男女,皆称兄弟之子女为“侄”。
“侄子”“侄儿”是对兄弟的儿子的称呼,古今皆同。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我父亲尚是他的兄弟,岂有侄儿打伯父之理?”孙犁《秀露集·戏的梦》:“侄子喂着两只山羊,需要青草。”
“大侄”,顾名思义,就是对排行最大的侄子的称呼。
“侄女”是对兄弟的女儿的称呼,也与今同。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至于伯父呢,也未必记得着这个弟妇、侄女,不消说,更不用去了。”
“侄妇”“侄媳”是对兄弟的儿媳的称谓。如:
张正心悄声道:“侄儿前日听侄妇说,伯伯这院里有一桩喜信,说是杏花身边有个缘故。岂不是咱家大喜事么?”(67·640)
抚台太太道:“侄媳与婶太太无对座陪客之礼……”(108·1007)
“外甥、甥女、外甥媳妇”,是对姊妹的子女及配偶的称呼,如:
又见王春宇手提一篮子东西走来,无非是饴糖、粽子、油果之类,笑嘻嘻道:“外甥回来了?”端福儿向前作揖。春宇道:“你妗子想你哩。”(3·25)
抚台心中大喜,笑道:“看哥哥作伐,与甥女择此贤坦何如?哥哥还要吃媒红酒哩。”(108·1014)
绍闻捧茶献过,春宇道:“前日我心里忙迫,也不曾细问家常,外甥媳妇是几时不在的?”(49·458)
“甥”,古人对姊妹之子女的称呼,与今相同。如《诗·大雅·韩奕》:“韩侯娶妻,汾王之甥。”郑玄笺:“姊妹之子为甥。”《资治通鉴·汉淮阳王更始二年》:“秀因留真定,纳杨甥郭氏为夫人以结之。”
此外,“甥”在古代还用做对姑之子、舅之子、妻之兄弟、姊妹之夫的通称,如《尔雅·释亲》:“姑之子为甥,舅之子为甥,妻之晜弟为甥,姊妹之夫为甥。”又用以称女儿之子,如《诗·齐风·猗嗟》:“不出正兮,展我甥兮。”毛传:“外孙曰甥。”又用以称女婿,如《孟子·万章下》:“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赵岐注:“《礼》,谓妻父曰外舅,谓我舅者,吾谓之甥。尧以女妻舜,故谓舜甥。”
“外甥”,指姐或妹的儿子,古今相同。如《后汉书·种暠传》:“时河南尹田歆外甥王谌,名知人。”“外甥”在古代还做“外生”,如《三国志·吴志·陆逊传》:“逊外生顾谭、顾承、姚信并以亲附太子,枉见流徙。”
“甥女”或“外甥女”,指姐或妹的女儿,今则普遍称“外甥女”,古亦作“外生女”,含义皆同。如《旧唐书·柳奭传》:“〔柳奭〕后以外生女为皇太子妃,擢拜兵部侍郎。”《儒林外史》第二十回:“给谏大喜,进去和夫人说下,择了吉日,张灯结彩,倒赔数百金装奁,把外甥女嫁与匡超人。”
“外甥媳妇”,对外甥之妻的称呼,古今相同。
(九)对子女及与其相关亲属的称谓
1. 对子女配偶的父母的称呼。《歧路灯》中,这方面称谓有“亲家”“亲家母”,与今相同。如:
王氏道:“孔亲家不在家,往他舅衙门里住了一年多。迟早回来,我就与他行这宗事。”(27·258·10)
孔耘轩道:“谭亲家去世太早,撇下女婿年轻,资性是尽有的,只可惜所偕非人,遂多可忧之事。……”(38·354)
进的院去,巴氏起来让坐,王氏向巴氏一拜,说:“亲家母好呀!”(85·807)
“亲家”,指两家儿女相婚配的亲戚关系。《后汉书·礼仪志上》:“东都之仪,百官、四姓亲家妇女、公主、诸王大夫、外国朝者侍子、郡国计吏会陵。”元·关汉卿《四春园》头折:“他当初有钱时,我便和他做亲家;他如今消乏了也,都唤他做叫化李家,我怎生与他做亲家?”
“亲家母”,专用于对儿子的丈母或女儿的婆婆的称呼。《旧唐书·萧嵩传》:“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夫人贺氏入觐拜席,玄宗呼为亲家母,礼仪甚盛。”亦省称“亲母”,如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赵媒婆》:“为致声卢家亲母,打点纳采。约清明节后,嫁奁可完,即归鱼轩。”
2. 对子女的称呼。《歧路灯》中这方面亲属称谓有“儿、儿子、亡女”,其义与今相同。如:
王氏正在楼下哭哭啼啼想儿子,猛可的见绍闻进来,既惊且疑,说道:“儿呀,是你?”(45·415)
老豆腐哭说道:“老爷,老爷自从把小的儿子拿来,小人的老伴儿吓的两天没尝一点水儿。小人若是哄老爷,小人叫天打雷击了。老爷饶了他罢。”(65·625)
孔耘轩道:“我与他系翁婿,叫我也属没法。况且亡女也随葬,请我点主,我也心里难过。”(62·576)
“儿”本义是幼童,也可称男孩,如《仓颉篇》卷下:“男曰儿,女曰婴”,再发展为称儿子,如《广雅·释亲》:“儿,子也。”“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就以子女而言,“子”可以是子女的通称,如《礼记·曲礼下》:“子于父母则自名也。”郑注:“言子者,通男女。”但秦汉以后,“子”主要用作儿子之称。
“女”与“儿”相对,从古至今,对女儿的主要称呼一直是“女”,且常常加上若干附加成分,如“女儿”“闺女”等,这里,“亡女”是指自己死去的女儿。
3. 对子女配偶的称呼。《歧路灯》中这方面亲属称谓有“媳妇、媳妇儿”“女婿、姑爷、姐夫”。
“媳妇”或“媳妇儿”,这里指儿子的妻子,古今同义。如:
只说那日正在厅上乱赌,只见一个老头儿,向厅前跪下道:“我是周家口人,我姓刘。俺儿叫狗吢儿,媳妇儿姓雷。听说觅在管宅,他再也不叫俺父子见面。我在他庄上打听,又听说他把媳妇儿送到宅上来。爷们广积阴功,叫我见俺儿子媳妇一面,我死而无怨。”(64·609)
儿子之妻,最初只称为“妇”,如《尔雅·释亲》:“子之妻为妇”,这种称呼后来一直使用。到唐宋时期,因儿子又称为“息”,故子之妻又称“息妇”,如《太平广记》卷122《陈义郎》:“大家见之,即不忘息妇”;后又作“媳妇”,如宋·陈亮《答朱元晦书》:巧媳妇做不得无面馎饦”;再简称为“媳”,如宋·刘跂《学易集》所载《穆府君墓志铭》:“女嫁唐诵,我姑之媳。”
“女婿、姑爷、姐夫”,这里指女儿的丈夫。如:
孔耘轩道:“谭亲家去世太早,撇下女婿年轻,资性是尽有的,只可惜所偕非人,遂多可忧之事。……”(38·354)
绍闻道:“城南有个惠先生,外号叫做惠圣人,外父知道不知道?”耘轩道:“是府学朋友,怎的不知道。姑爷问他做什么?”(38·351)
绍闻上楼,与外母行礼,巴氏道:“姐夫恭喜!”绍闻道:“外母安好。”(87·826)
“婿”又做“壻”“聟”,从古至今,一直用以称女儿的丈夫,如《礼记·昏义》:“壻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陆德明释文:“壻,或又作聟,悉计反,女之夫也。”“婿”也可加上修饰成分,称呼为“女婿”“子婿”“快婿”等等。
“姑爷”,岳家对女婿的称谓。如明·陈汝元《金莲记·捷报》:“报与太奶奶知道……姑爷也中了。” 此外,姑母的丈夫也可称为“姑爷”,同“姑夫”,如《儒林外史》第二八回:“这舍亲姓鲍,是我的贱内的姑爷,是小弟的姑丈人。”
“姐夫”在过去也用作岳父母对女婿的称呼,和今天称“他姐夫”之意相近。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丈人却来与女壻攀话,说道:‘姐夫,你须不是这等算计。’”
4. 对子女的晚辈的称呼。《歧路灯》中这方面亲属称谓有“孙孙、重孙儿、孙子媳妇”,其含义与今相同。如:
祖母王氏吩咐:“孙孙你去歇歇去,换换衣服。”(108·1013)
柏公要告辞回家,孝移意欲挽留,柏公说道:“我的重孙儿六岁了,教他在我床前念书。……我如回去迟了,耽搁工夫,如何好吃孙子媳妇做的饭呢?”(7·76)
“孙”指儿子的子女;儿子的儿子。其意古来有之。如《仪礼·丧服》:“小功布衰裳……孙适人者。”郑玄注:“孙者,子之子女。”《史记·孟尝君列传》:“文承闲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
“孙孙”即孙儿,多用于爱称。如《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等他中了举人,中了进士,点了翰林,你两个再一个人给我们抱上两个孙孙。”
“重孙儿”即曾孙,孙子的儿子,也叫重孙子。如《左传·昭公七年》:“余将命而子苟与孔烝之曾孙圉相元。”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恭喜你,阿叔,添了重孙了!”
“孙子媳妇”,即对孙子之妇的称呼,也称做“孙媳妇”。如《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孙媳妇是好的,只愿你们夫妻百年偕老,多子多孙!”
(十)干亲称谓
关于父母与子女间的相互称谓,还有一类比较特殊,就是干亲称谓,系指对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而结认的亲戚关系的称呼,即古代常有的“义父”“义母”“义子”之称。所谓“义父”,就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义。据袁庭栋先生考证,这种“义父”“父子”关系的确立,起源于魏晋,其确立的方式是自己自愿或奉父母之命拜认某人为“义父”“义母”,自己则为“义子”。到了明代,又对应出现了“干爹”“干妈”“干儿”的称呼,如《水浒传》第四五回:“干爹多时不来,试尝这酒。”明·文林《琅琊漫钞》:“赵氏干娘,高皇义父之妻也。”
《歧路灯》中,这类称谓有“干爹”“干娘”“干大”“干儿”“义子”。如:
绍闻回到楼下,九娃跟着也到楼下,就移座儿,说:“干爹,你坐下罢。”(23·222)
那姜氏早已看到眼里,把汗巾递与夏鼎的母亲,说道: “干娘,这不是汗巾儿,转过去。”(48·450)
春宇道:“……就叫他干大宋裁缝做了两三天,才打扮的上学来。”(3·29)
王氏说绍闻道:“你就是认干儿,也再等几年。你看那孩子,比你小不上两岁哩!”(23·222)
卢重环道:“相公,论起来你还是我的表妹夫。我在家就认的你,相公你却不认的我。总是亲戚们穷富不等,本来近不的人前,况且我是义子呢。”(72·695)
上述例句中,“干大”系方言,即干爹、义父。
从《歧路灯》看,当时社会拜认干亲的风俗十分常见,上至官绅人家,下至市井百姓,皆有此习。不过,在当时正统读书人眼里,对拜认干亲则颇不以为然,如谭绍闻的父亲谭孝移听说自己内弟给孩子认了一门干亲后,就这样说道:
“外父的门风叫你弄坏了。拜认干亲,外父当日是最恼的。难说一个孩子,今年姓宋,明年姓王,是何道理?我一向全不知道。你只说‘干大’这两个字,不过是人说的顺口,其实你想想这个滋味,使的使不的?”(3·29)
拜认干亲的风俗至今仍有存留,其称谓也与过去相同。
三、小结
通过比较《歧路灯》中亲属称谓与古代、现代汉语的异同可以看出,亲属称谓的嬗变现象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
1. 指称对象的范围扩大。如“伯”“叔”,最早只用于称呼父亲的哥哥或弟弟,书中又被用于泛称与父亲同辈而年龄较长或较小的男子。
2. 指称对象的范围缩小。如“舅”“姑”,最早既可用于称呼母亲的兄弟、父亲的姊妹,又可用于称呼丈夫的父亲、丈夫的母亲,书中则仅限于称呼母亲的兄弟、父亲的姊妹。
3. 指称对象的范围转移。如“姑娘”,书中是对父亲姊妹的称呼,今天则用于对年轻女子的称呼。
此外,书中亲属称谓同义并存的现象十分普遍,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 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所使用的具体称谓不同,以称呼母亲为例,前者如“老人家”,后者如“娘”。
2. 人物的身份、地位不同,所使用的具体称谓也不同,以称呼父亲为例,书中,“大”只见下层人使用,“大人”则见于有身份的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