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时期的新儒学被称作道学。冯友兰认为,道学在南宋时期主要有两派:理学与心学。理学代表人物是朱熹,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颐的理学思想,总结了北宋诸子对于理、气、心、性等概念的认识,从而提出了他的思维缜密,逻辑严谨的理学体系。心学代表人物是陆九渊,他吸收了孟子关于本心的思想,提出心即理的观念,理论及为学方法都与朱熹理学形成对立。他们之间先后进行了两次辩论,是历史上著名的学派间开诚布公的辩论,它突显了理学与心学之间存在对立的核心问题,不仅活跃了当时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思潮,而且也对后来的学术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朱熹及其理学
朱熹是一位精思、明辩、博学、多产的哲学家。到了朱熹,程朱学派或理学的哲学系统才达到顶峰。这个学派的统治,虽然有几个时期遭到非议,但它仍然是最有影响的独一的哲学系统,直到近几十年西方哲学传入之前仍然如此。
朱熹,字元晦,原籍安徽婺源,从他的父亲起,居住在福建,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死于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朱熹十九岁中进士,是个青年才俊。他本该在官场上大显身手,但因对宦途不太热中,在他中进士之后的五十余年间,只做过九年官,在朝不过四十天。三十一岁时朱熹正式受学于延平李侗。李侗是北宋理学家程氏兄弟的四传弟子,他晚年收了朱熹这个门生,感到莫大安慰,曾写信给友人说:“元晦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鲜有。”他还称赞朱熹知而能行,论学直探隐微之处。朱熹既为程门弟子,颇以接续程氏之传为己任,无心仕宦,一意讲学授徒。他长期在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讲学,据说前来听讲的人络绎不绝,讲堂中人满为患,听讲者骑来的马饮干了水池,所谓“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熹做官时,想力行他的讲义,按圣人之道行事,他曾上疏建议毁秦桧祠,又弹劾当朝宰相的姻亲。这下可有得他受了。朝廷有人上疏指斥道学为伪学,给朱熹罗织了六大罪名:不孝、不敬君、不忠、戏弄朝廷、漠视道德、有伤风化。这当然是莫须有的,但皇帝却下诏禁止道学,次年进一步宣判朱熹等人为“逆党”,共有五十九人上了黑名单。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也被官府拘捕,朱熹闻讯后,携门徒一百余人赶去为蔡元定饯行。蔡元定未及与妻儿话别,此时神态安然,不异平日。朱熹喟然感叹说:“友朋相爱之情,季通(元定的字)不挫之志,可谓两得矣。”蔡元定被官府拘捕后,杖枷三千里流放,历尽艰辛,死于道州。两年后,朱熹也在忧愤中死去。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成体系的思想家。宋代的道学,经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和程颢诸人的发挥提倡,虽然已经粗备雏形,如果没有朱熹的兼容涵摄、吐故纳新,还是很难在历史的长河中卓尔自立,而孔孟的儒学道统,或者竟成历史的绝响。朱熹还对儒家经典做了全面整理,使之更加适合普及,这也是中国文化受惠于他之处。他的思想,后来成为官方教条,那是官府逼良为娼,朱熹犯了什么罪呢?当十字军以《圣经》的名义杀戮异教徒,希特勒借用尼采的超人学说屠杀犹太人,斯大林打着马克思的旗号清洗异己的时候,我们又怎能将脏水污血泼到写《圣经》的先知或马克思头上呢?一种学说既然已经公开,即为天下之公器,人人都可以自作主张地解释它、运用它。贤人善用它,不肖之人滥用它,或好或歹,岂是作者区区之身所能预料、控制的?朱熹哪里会想到,在一百多年后,中国出了个朱元璋,死皮赖脸要和他攀本家,把他塑成一尊神,朱皇帝也可以沾点神气圣水,把自己做乞丐、和尚的污泥悄悄洗掉。朱元璋阉割了朱子学说,实在是把死朱熹当做活阉宦使唤。
也许稍可訾议的是朱熹这位道学家的私生活:未免乏味了点。朱熹讲“存天理,灭人欲”,尽管到底哪些“人欲”该消灭尚容再议,但其中包含的刻苦自制的精神是显然的。朱熹治学勤勤恳恳,兀兀穷年,有时他的浪漫气质会从书堆里探出头来,诱惑他走出书斋别寻天地。他在一首诗中慨叹说:“川原红绿一时新,暮雨朝晴更可人。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理学的浙东学派有个唐仲友,才华盖世,与一位歌妓严小姐热恋,朱熹到浙东,竟不惜诬陷,要将唐仲友置于死地,这种居心,恐怕正是阴暗的“人欲”。据传说,朱熹晚年搞了一次“黄昏”的“师生恋”,对象是他的女弟子、年龄上可以做他的女儿(孙女?)的丽娘。这也令后世那些伪道学头痛不已,难于解释。
冯友兰在不同的地方,就朱熹所讲的“天理”,做出过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存在之理,一种是形构之理。
存在之理是指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据,这就是儒家所讲的“道”。“道”或存在之理,在儒家看来是指宇宙动力,宇宙的生命本体。冯友兰认为,在儒家那里整个宇宙是一个“流行”,它的动力就在它的本身之中。所谓的存在之理,也就是从宇宙的存在原因与动力的角度来说的。由于“道”是宇宙的生命本体,存在的源泉和动力,所以它无处不在,宇宙万物处处体现着作为生命本体的“道”。程明道有一句诗说:“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幻中”,这可作为宇宙生命本体无处不在的最好诠释。朱熹常用“春”字来喻指宇宙存在之理的生生不息的特点。朱熹的《春日》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观书有感》也有一句说“昨夜江边春水生”,这些诗句都是在描述宇宙之道,因为宇宙之道是活泼泼的生机,所谓乾也,仁也,天地之大德曰生也,都是指此而言。春即其运行流露的意思。
朱熹又把存在之理称做“太极”或“无极”。“极”有标准的意思,“太极”就是指宇宙的最后标准,终极标准;而“无极”则强调了宇宙的终极标准是无形的。由于存在之理在宇宙中是无处不在的,所以朱熹说“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
“天理”的另外一层含义是指形构之理。冯友兰虽未用形构之理这个概念,但他所讲的具体事物抽象的构成规律,即一事物之所以为一事物者,就是形构之理。比如方的东西,它既然是方的东西,必然有一定的形体,这个形体也就是方的形构之理,是方之所以为方者。朱熹认为,人与宇宙万物都有形构之理,它是指具体事物的规律而言,所以与作为存在之理的“太极”不同。按照这种说法,人的形构之理当是人的本能情欲,也就是人的气质之性,但人与其他事物的差别就在于人能彰显太极存在之理,而其他事物则不能。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儒家所讲的宇宙存在之理,是具有道德含义的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本体,也就是儒家通常所讲的“道德之天”。对于这种道德意义上的宇宙存在之理,显然只有通过人的道德活动才能彰显,而其他事物由于无道德意识,反映不出宇宙的本体。比如一朵花,它虽体现了宇宙生命力,但它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它的这种生命力;而作为一个人,则不仅能透过一朵花看到宇宙的生命力,而且从这种生命力中还看到了人的道德尊严和价值——仁。当然花本身是不具备道德价值的,它之所以能透显出人的道德尊严和价值,是因为人将其自身的道德尊严和价值投向宇宙的结果。人之所以要将自身的尊严和价值投向宇宙,是为了给自己的道德行为寻找一种超现实的神圣的依据,使其不再停留在世俗的层次,而上升到某种神圣的领域。
既然“天理”有两重含义,所以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空谈仁义道德,扼杀人的本能情欲”。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中的“天理”,当是指作为存在之理的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本体,当然宇宙的“大用流行”离不开宇宙的万事万物,而万事万物的存在必然要依赖于形构之理,所以存天理,不必然要灭除事物的形构之理。刚才说过,人的形构之理,是人的气质之性,是人的生理本能情感。既然如此,“存天理,灭人欲”,就不是要将人的生理本能情感一刀断除,而是要求其适度。刘鹗的《老残游记》里,儒生申子平对一位秀外慧中的姑娘玙姑说,“‘理’、‘欲’二字,……一经宋儒提出,后世着实受惠不少。”言辞之下,豪情满怀。这时姑对他嫣然一笑,秋波流转。申子平觉得她翠眉含娇,丹唇启秀,幽香徐来,沁入肌骨,不觉心猿意马,神荡魂驰。姑又伸出纤纤玉手,握住申子平微微发抖的手说:“先生,你这个时候,比你少年在书房里,给你的业师握住你的手来‘扑作教刑’时,又何如?”申子平无言以对。人生的情欲像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以为搬块石头堵住了,可它顽强得很,总会找个途径曲曲折折地钻出来。“存天理,灭人欲”者,只在使“人欲”顺乎“天理”这个意义上,才是合理的。
陆九渊的心学
朱熹所见的实在,与陆九渊所见的实在,迥然不同。在朱熹看来,实在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抽象的,一个是具体的。在陆九渊看来,实在只有一个世界,这就是心。
朱熹是程颐(伊川)、程颢(明道)兄弟的五传弟子,实则继承了程颐的理路。程氏兄弟都从师于周敦颐,都与邵雍友善,又都和张载是亲戚(你看,理学家的小圈子多么其乐融融,富于人情味,虽然他们对外严肃了点);《二程遗书》所记载的语录,有一部分也没有注明究竟是这二人中何人所言。所以历来的思想家、史学家,不加分辨地把二程学说视为一家之学。冯友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即力斥成见,认为明道、伊川讨论的问题虽然大致相同,而主张实相乖异。伊川是经朱熹而大盛的理学一派的先驱(所谓程朱理学),明道则是后来陆王心学一派的先驱。陆王心学中,“王”是指明代的王阳明,“陆”就是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
陆九渊,字子静,号象山,江西抚州金溪人。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大家族,全家的衣食,都仰仗长兄做点生意维持。他的祖父犹自打坐参禅,一心向佛,他的父亲便已受到儒学复兴的影响,归心孔孟。据他的高徒杨简所著《象山先生行状》说,陆九渊“生有异禀,端重不伐”,孩提时代听人诵读伊川的语录,“自觉若伤我者”,他对别人说:“伊川之言,奚为与孔子孟子不类?”初读《论语》,就怀疑孔门七十二门徒之一的有子,思想支离烦琐,大乖圣人旨趣。这些记载,可能有夸大失实之处,但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看待它:一位思想家的基本哲学立场,在他生命的早期就已经确立了,往后要做的事情,是用更准确的概念、更缜密的逻辑、更深广的经验,去充实、提炼、升华这个基本立场。数学家高斯曾说,聪明的数学家常常能够一眼看出问题的结论,然后才用逻辑推理填充前提和结论间的空白。哲学家的工作类似于此(实际上可能轻松愉快得多,因为据说哲学家有质疑逻辑的特权,所以不少二三流的哲学家相信,他们有权信口雌黄,满纸梦话;一旦读者不知所云,稍示疑心,他们就呼天抢地,发表更多的文章,为教育、为国计民生、为世道人心,痛惜不已)。威廉·詹姆士说,哲学家的立场和其人的天赋秉性(包括早期经验)有关。有的人心肠较硬,能够承受一种比较冷漠、缺乏人情味的世界图象,因而偏向物质的一边;有一些人心肠较软,宁愿世界呈现出温情脉脉的样子,这就偏向人心的一边。照此说法,朱熹就是硬心肠的哲学家,陆九渊则是软心肠的哲学家。
冯友兰指出,陆九渊曾经亲自经历过顿悟,他的学说可以说来自于内心的体悟,所以他对自己创立的心学思想,坚信不疑。陆九渊有一天“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又曾经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的学说,与明道的极为接近。明道《识仁篇》以为学者须先识仁,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这就是修心养性的全部工夫了,此外更无他事。陆九渊也说:“近有议吾者云:除了先立乎其大者一句,全无伎俩。吾闻之曰:诚然。”所谓“先立乎其大者”,就是要先明白道即吾心,吾心即道,道外无事,事外无道,亦如明道所谓先识仁。
陆九渊的这个命题易使人想起英国哲学家贝克莱的“存在即是被感知”。贝克莱认为事物的实在,取决于人的感知。比如,一张书桌,我们之所以说它存在,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或者是在心里回忆起桌子的存在。当我们没有看,没有想的时候,桌子是不存在的。然而陆九渊的“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却不能用西方人的观念去理解。西方人关注的是事物的实在问题,而中国人历来关注的是人的生存问题。就陆九渊的这个命题来讲,并不是说宇宙的存在是否取决于我的心的问题,而是在讲人的精神气象、精神境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