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之助在电器生产上的业绩,使他逐渐成了被社会各方瞩目的名人,一些社会职务陆续落到他的头上,例如他被居民们选为“里长”和“卫生评议员”。到了1925年,又有一个社会头衔不期而至地落到他的名下。这一年,大阪市联合区议会改选,他被推举为议员候选人。
一开始,幸之助对此事并不大感兴趣,便以身体不好为由,再三推辞。可是大开街的一些热心人不答应,他们说:“咱们这片儿从来没有出过议员,这一回你无论如何也不要辜负大家的信任。只要你同意,我们会全力支持你,一切都不要你操心,竞选工作由我们替你去做。”
话说到这种地步,幸之助也不好一味推辞,何况区议员不同于“里长”,其身分与名声对今后做生意是有好处的,想到这里,他终于同意参加竞选了。
区议员的名额是20名,候选人是28名。各党派都把这看做是市议会竞选的预演,历来竞争十分激烈。许多候选人为了拉选票,经常不厌其烦地到居民家去拜访,有时竟会跑上四五趟之多。幸之助对这种情况并不了解,等他知道竞选还有这么多的麻烦事,想退下来已经来不及了。
大开街的朋友们来催促他:“松下君,形势对我们来说已经很不利了。现在离选举还有20天,你总得和选民们见见面呀!人家对你的情况一无所知,你让人家怎么投你的票呢?我们只能为你做一些宣传工作,可是和选民们见面是别人代替不得的呀!”
幸之助说:“可是我很不喜欢这种登门访问的做法。你们想想,28个候选人,每人登门四五次,居民们就得接待100多回客人,这让人家还怎么过日子啊!”
朋友们说:“可是历来候选人都是这么做的呀!你不登门,人家怎么认识你,了解你呢?”
“好吧,我也可以到居民家里去。”幸之助说,“不过,每户居民家我只去一次。一则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二则我也不想让人家讨厌我。”
助选的朋友们也只好同意他的意见。
幸之助的登门访问是别开生面的。他每访问一家,只坐一二分钟,也没有更多的辞令,只是说:“我是第一次当候选人,对议员的工作还不是十分了解。然而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如果我一旦有幸当选,一定尽力为大家服务。请您多多关照。我只来访问这一次,请恕我不再来打扰了。占用了您的宝贵时间很不好意思。”
幸之助的访问就这么简单,可是却给选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人背后说:“瞧,这位松下先生和别人不一样!”
20天很快就过去了,选举结果出人意料,幸之助竟以得票第二的绝对优势当选为联合区的议员。
有朋友说:“松下君,你每家只访问一次,我还以为你选不上呢。”
幸之助说:“如果我每家也去四五次,不光我没那么大的精力,重要的是人家会因此而讨厌我,这不是适得其反吗?”
幸之助处事往往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其特点就是“逆向思维”。人们做事往往囿于成规,其实反过来想一想,事情就会简单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