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是一种秩序。每一个受过教育者,都不会忘记那规范有序的学校生活,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珠玑,仅用一个“排队”的词绳足可串成美丽的项链。上学路上三五成群要结队而行,早操训练要整队入场,排队跑步,列队做操,上课须坐成横六竖十的方阵,课间活动要按部就班,回家应排好路队,考完试更要按分数排队……直到一个学段结束时,每一个学生都会用一个号码代替,先是考号排队,之后便是以总分排名,几千人甚至几万人排成长队,接受着高一级学校的选拔……
学校教育的固定模式、流水作业让学生成了标准牌产品,一个个貌似听话的生命恭顺的群体,一旦成了公民之后走进公众场合就很快忘记了排队。我在想,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能让一种认识成为融入血脉之中的东西,并且内化成一种自觉的理性行为。
排队是一种精神,一种坚不可摧的团队精神。蚂蚁搬家,浩浩荡荡的大军头顶嘴叼,前拉后推,无论路途多难不管行李多重,它们都会紧跟大队人马亦步亦趋,没有一个逃兵也没有一个掉队者;大雁南飞,一会儿排成“一”字队形,一会变成“人”字阵容,行千里万里靠的就是这种团队精神,变幻首尾目的就是共同承载这空中的阻力,只有这样,才能共度难关、抵达目标。人类也如此,凡有集体行动,必整队出发。列队是为了步调一致,前仆后继便是这种精神最好的诠释。
排队是一种礼貌。车站买票,站点等车,商店购物,食堂打饭……在没有管理的情况下,自觉排队就成了一种社会公德。但无论在哪里,你总会看到一两个插队者,像这种没有礼貌的行为,也许你只能在中国看到,因为这是中国的一种国情。比如,在俄语的语汇中你无法找到一个与中国“插队”与之匹配的词。
如此看来,排队不仅仅是一种礼貌现象,而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反映。在中国“长幼序,孝悌先”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下,排队便成了社会管理的一条法则。无论乡村还是城市,不管形而上还是形而下,你都会用“排队”一词总括一切现象。比如,教师中的职称晋升,工资提档,那是一种整齐的队列,学历和工龄永远排好队,等待着资源的分配。学历低的工资永远很低,工龄短的,职称也就矮了一截。再如像官场之中那种科层管理理论永远以一种论资排辈的机制,吊着所有入仕者的胃口。股长之上是副科长,当处长必先当几年科长,即便你有多大才能,排不上队你只有干着秘书的角色,看着领导的脸色。当然,如果你好不容易排到队伍前面,没有人栽培与提拔,你依然是你,就像一个等车的人不幸错过了一次搭车的机会,也许还有下一趟车,也许你会就此搁浅,成为众多沉淀下来科员中的一员。再比如求人办事,被求者的心中也有一个早已排好的队形。那队形不是按照先后次序去排,也不是以轻重缓急列队,完全是以自己的利益多寡而定:要么上司的排在前面,要么亲人的排在前面,要么把送礼送得最多的放在第一位……朋友曾求我替他给一位领导说情,当我谈了我的这种排队理论时,他茅塞顿开,并不再求我了。
这世界需要秩序就需要排队,需要礼貌也需要一种自觉的排队行为,需要团队精神更需要一种纪律严明的阵容。这世界存在着攀登的阶梯,就需要依次而行。因此,该排队时必须排队,该谦让时应当谦让,拥挤一定不是好做法,但插队未必都是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