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熊猫大玩“人来疯”
——“人来疯”其实是一种天性,当我们还是动物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
理论加油站:社会促进效应
中国人喜欢用“人来疯”来形容孩子在客人来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情感上异常兴奋。其实“人来疯”现象并不仅存在于儿童身上,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人来疯”的现象.尤其是在公开的表演,表现场合,这种现象都很普遍.
实际上,我们所谓的“人来疯”的行为和心理,有一个社会心理学的术语叫做“社会促进效应”。社会促进效应,是指在共同工作或有人在旁边观察的时候,活动效率会升高或降低。
一开始,人们只注意到活动效率升高这一方面。最早进行研究的是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特里普利特让被试者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行计时,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境下,平均时速为24英里(1英时=1.61公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
特里普利特由此推断,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接着,特里普利特又找来一些小孩,让他们干一种活:绕鱼线。干的时候分成两组,一组是一个人单独绕,另一组是集合起来一起绕。结果发现,一起绕线比单独绕线的效率要高百分之十。他据此得出结论;个人在集体中活动的效率要比单独活动的效率高。
后来,心理学家又注意到,社会促进效应下活动效率有时也会降低。他们通过实验发现,背诵诗歌,写作文,做数学题的时候,还是单独一个人效果好一些。如果和别人一起做,或者做的时候旁人盯着看,反而会感到心慌意乱,从而降低活动效率。
那么,究竟什么情况下活动效率会提高,什么情况下会下降呢?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从事的任何一种活动,总有熟练的地方,也总有不熟练的地方。如果熟练的成份占优势,那么社会促进作用就表现为活动效率的提高;反之,如果不熟练的成份占优势,就表现为效率的降低。比如,我们小时候学写字,有的字写得很熟练,写得也挺好了,还有些字则写得还不太熟练。如果熟练的成份占优势,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大部分字都写得很熟练了,那么旁边有人看的时候,我们会受到鼓舞,从而极力表现自己,结果越写越快,越写越好。但是,如果不熟练的成份占优势,也就是说,如果大多数字写得半生不熟,那么旁边有人看时,就会觉得尴尬,着急,紧张,而越是这样,手和脑子就越不听使唤,平时略想一想就能写出来的字,这时也会想不起来,平时提笔就能写的字,也会忘得无影无踪,就是勉强还记得的字,也因为紧张而写得歪歪扭扭了。
懂得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学会利用社会促进效应的好处,同时克服它的副作用。当我们的某种活动能够进行得比较熟练时,就可以大胆在人前显示一番,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活动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培养起我们的信心。如果觉得还不熟练,那就且慢“献丑”,还是独自埋头学习、苦练为好。当然,有时候不得不出去“献丑”,比如说要进行足球此赛了,踢得不好也要上场亮相。这时,就要抱着向别人学习,请别人指教的态度,努力平静自己的紧张心情;尽量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趣味实验:
1.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实验原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不单磁铁如此,人也如此。
实验主持人:造物主
实验对象:男男女女
实验过程及结果:
异性交往产生的微妙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某校某班学生外出野餐,第一次男女分席,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一片嘻笑吵闹,满桌的菜都吃得净光,弄得杯盘狼籍。第二次男女生合席,男同学彬彬有礼,你谦我让,大有君子风度;女同学细嚼慢咽,温文尔雅,大有娴静淑女之风韵。让学生去完成同样的劳动任务,都去男生,不仅干得质量不好,也不能按时完成;全去女生肯定不能按时完成;而男女一起去,劳动热情就会高涨,男生抢着干重活,女生也不示弱,会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任务。类似这样的现象,被称为“异性效应”。大多数人都有心理上的“异性效应”,尤其是青少年更为明显。
实验联想:
这主要是因为男性比女性更喜欢通过视觉获得有关异性的信息,如异性的容貌、发型、肤色、身段等外部特征都易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并会对他们的感觉器官产生某种程度的冲击作用,使他们感到愉悦不已。另外,心理学家还发现,男性在女性面前的表演欲望要比女性在男性面前的表演欲望强烈得多,而表演欲望和表演行为本身会刺激人体产生更多的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能引起人兴奋和能够增强人的动机的神经传导物质,人体内多巴胺水平的正常增高会使人感到活力无限和兴奋不已。
同样的道理,女性在男性面前也会有这种表演欲,只是没有男性在她们面前的表演欲强烈而已,女性的这种表演欲也能在她们体内引起多巴胺水平的变化,从而使她们的兴奋度提高,工作的活力增强。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男女在性格等诸多方面都有互补性,男女在一起工作会更充分地表现出这种互补性。假如女人和女人在一起工作或男人和男人在一起工作,就不能体现这种性格方面的互补性,工作的效率也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
2.目的颤抖
实验原理:当我们越渴望成功的时候,往往越容易犯错误。关键在于平常心。
实验主持人:德国某心理学家
实验过程及结果:
德国某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线越不容易穿入。在科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目的颤抖”,目的性越强就越不容易成功。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鲜见。从表现上看,很多失手都是偶然的,其实却有其必然性,因为人都有这样的一个弱点:当对某件事情过于重视的时候,心理就会紧张;而一紧张,往往就会出现心跳加速、精力分散、动作失调等不良反应。很多人在人生的关口失手,心理紧张与焦虑是重要原因之一。
实验联想:
杂技演员张师傅脚耍大缸已有多年,可谓驾轻就熟。在告别舞台演出的那天晚上,他把亲戚、朋友都请来观看。然而,正当人们为他精湛的技艺喝彩时,他却“失手”了:因一脚顶偏,偌大的瓷缸重重地砸在他的鼻梁上,他当场昏了过去。事后有人问他:“凭你的技术,怎么会出此意外?”他说:“那天,心里总是想,这是自己杂技生涯的最后一场演出,而且请那么多亲戚、朋友来捧场,一定要表演得很出色,千万不能出错,谁知表演时一走神,就出事了。”做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给失败一个心理准备呢?就比如说买彩票,大家都非常清楚,彩票只是一种游戏而已,在浩浩荡荡的彩民队伍之中,能够得到幸运眷顾而中得大奖者终究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彩民朋友必然要面对投注未果的情况。那么,作为彩民,我们在每一次投注的时候,一定要给投注未果一个心理准备。给投注未果一个心理准备,我们就不会对大奖拥有过高的奢望;给投注未果一个心理准备,我们就能够坦然面对开奖的情况;给投注未果一个心理准备,我们在玩彩的过程中就不会让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给投注未果一个心理准备,这是每一个快乐彩民必须要做的事情,也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必须要做的事。
测测你自己:你容易受他人影响吗?
跟人起哄,对流行敏感等不甘寂寞的心理,都来自于他人对你的影响。你是一个容易受别人左右的人吗?
请使用下列四个条件画一幅画:①行人②树木③池塘④房子。
A人比树木、房子大。
B人比房子小,但比树木大。
C房子、树木都大,但人小。
D人的大小不属于ABC的情况。
测试结果:
选A:温和而女性化的人会使你马上受影响,个性强的人却不易影响你。 你憧憬美感,是个富有罗曼蒂克气息的人。
选B:你的个性很强,非但不受影响,在逆境中反而能显示优点,勇敢的选择 大丈夫该走的路。
选C:你深爱感性的事物,不被感情左右,但服于理论,是个以理论事的人,这种率直是你的魅力。
选D:你只要碰到同类型的人,就能马上将对方同化,而使彼此更亲近更了解 。同样的,你的生活也与某个人互相维系。
真情百叶窗:群体增量
人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吃饭没有味道,几个人吃饭更香一些;赶路的话,几个人一起骑车比个人速度快;独自看书效果不如在图书馆的效果好,个人时没有约束力,一会儿剪指甲一会儿掏耳朵;一群人看世界杯,叫喊的音量更大频次更多;几个朋友都恋爱了,自己也会无意识地加快速度或表现得更加着急;等等。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增量”。它的机理是:因竞争增加了操作的动机,旁人的活动刺激和助长了个人感知觉动作的反应。有人专门对此做过实验,发现当两人一组共同学习时,皮肤电要比独自学习时高;当旁人在场时,虽然注意力有所分散,但一般来讲被关注的人工作更加努力。但也有人认为,旁人在场也可能产生群体遏制作用。比如,在从事文学创作、解答数学题目和需要记忆时,有人在场会产生负面影响;旁人在场却以反面的评价包围,也会遏制个人的行为水平。
但不管对群体作用是否有争议,“群体增量”所产生的社会促进作用始终是企业管理所感兴趣的,如果能通过群体激发出更高的效能,那就是管理所追求的要素。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期间,企业管理者就发现,装鞋工人锤打皮鞋钉的速度因为同事在旁边而增加皮鞋匠锤钉和小鸡啄食的行为几乎一样,旁人在场往往是个人激动的源泉,所以提出了采用班组作业的方式。班组作业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让组织内的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竞争的伙伴关系,从而达到“群体增量”的目的。现在很多企业所开展的班组劳动竞赛活动,无非是把这种潜在于群体之中的心理因素外显化和公开化了。为了使群体意义更加明显,有很多企业都倾向于采用大办公间,即便是从事管理与技术工作,也只是通过低屏障的相对隔离来保持群体在区域空间上的集中性和在视听觉约束上的实际效果。
当然,群体能不能产生增量,主要取决于群体成员的协同方向和程度。如果作用相反,效果自然是负面的。比如说,一个部门本来有3个人,这3个人工作热情都很高,配合也相当好。接着又先后进来了2个人,都因为受群体氛围的影响干得不错。后来又进了1个,这个人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不好,能力平平,但由于企业缺乏奖优罚劣的机制,他在这个群体里并没有感受到压力和威胁。这样的话,其他人的心理慢慢地产生了不公平感,最后导致惰性的滋生并影响到群体的工作效率。这就是所谓的“社会闲散”,即向低标准看齐。又比如,一个部门有5个人,氛围很差,除了工作不争什么都争。要是进来一个非常想做事的人,等不了几天他就无法干下去了。这些都属于协同的方向性问题。协同的程度是指群体成员虽然与他的方向一致,但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技术能力上都不能给他提供支持或压力,群体增量也同样难以产生。比如,一群人很和谐,但能力都不强,想做些事,但质量都不高,进入这样的群体之中,是难以获得群体增量支持的。难怪有眼光的人愿意选择进入压力环境和压力群体工作,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群体的支持。
有专家提出,要实现群体增量,必须培育出一个良好的“群体生态系统”。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内部的用人机制、管理机制和由此产生的群体氛围,是形成良性群体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
社会促进效应所蕴含的管理意义,很早就已为人们所知。早在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期间,企业管理者就发现,装鞋工人锤打皮鞋钉的速度会因为同事在旁边而增加。
鉴于此,当时就有企业管理者利用群体的精神影响力来促发被管理人员的潜能,提出了班组作业的工作方式,通过班组作业让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建立一种竞争的伙伴关系,使员工在相互间的直接交锋中产生持续的内在动力,及做好工作体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达到“社会促进”的目的。
在今天,许多企业为了更好的凸显“社会促进效应”的作用,多把这种潜在群体之中的心理因素显性化,公开化,而倾向于采用大办公间,即使是从事管理与技术等性质完全不同的工作,也只不过是通过低屏障相对隔离,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员工群体在办公空间上的集中性,借以刺激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群体增量效应的产生也有其局限性。一个群体能否产生增量效应,主要取决于群体成员的协同方向和程度。企业管理者一旦运作“群体”不当,就可能会产生有减无增的群体遏制作用,其效果自然也是负面的。所以,我们在利用“社会促进效应”时,可一定要慎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