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宋代的王安石是“画押”的创始人。他署名的习惯是只写“石”字,而且写了一横一撇之后,于撇中腰画一圆圈。可是由于他性子急,所画的圈一般不是很圆,而且非常潦草,因此有人私下里说他所写的是一个“反”字。
王安石知悉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就在把那个“口”字写成圆圈时尽量画得圆一些。后来有人仿效他,但把那一横一撇都省略了,仅剩一个圆圈,这就是“画押”的由来。
除了“画押”之外,古代还有一种“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即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从而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印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
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 直到晋以后由于竹木简书信被纸张、绢帛逐渐代替才停止使用。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启示,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灵感来源。
趣味链接: 按手印是怎么来的?
自古及今,人们形成了在契约上按手印以表示诚信并相互约束的习惯。按手印的方式在当今社会仍然普遍存在,并且具有法律效力。而按手印是怎么来的呢?
在古代,由于科技落后,笔迹鉴定技术还没被发明出来,于是手(掌)印成了主要的证据。1927年,德国的罗伯特·海因德尔在其著作《指纹鉴定》一书中断定:中国唐代的贾公彦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用指纹识别人的学者。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人们就懂得用指纹破案了。根据在云梦出土秦简中的《封诊式·穴盗》中的记载可知:秦代的司法人员已经将“手迹”作为破案线索,把它作为司法检验的一种物证。
唐代的许多文书、契约、遗嘱上都有指纹、指节纹或掌纹,以此作为识别的重要手段。此后的历朝历代,都沿用了在文书上以指纹、指节纹或掌纹为鉴的办法。
我国古代军队有《箕斗册》,用以登记士兵指纹,以便检查。这表明古人早就懂得对指纹按形态、结构进行正确分类,并将这种分类应用于社会实践。
按手印的方法一直流传至今,其原因是每个人的指纹都具有唯一性,用它来代表或识别一个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035 ■ 我国的报纸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
创始于西汉初期的“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而“邸报”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呢?
原来,“邸报”是因政治的需要而诞生的。西汉的行政管理实行郡县制,全国设若干郡,郡下设县。各郡在京都长安都驻有代表,其驻地被称为“邸”,各郡代表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皇帝和各郡长之间的联络工作,因传递信息的需要,便产生了“邸报”。
而“邸报”的发展则是得益于科技的进步。东汉年间,因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得“邸报”可以大量印制,其印制方法是先用毛笔写成楷书,然后再用木板雕成单张。一般每页13行,每行15个字。由此,“邸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发行规模逐步扩大。
到了唐代,“邸报”的发行已扩展到全国,各地的大小官吏是其主要读者,而且此时的“邸报”内容也较以前更为丰富多彩,除了刊登皇帝的起居、行动、诏令、会议外,还登载奏章、叙任、赏罚、辞令、朝觐、通报等内容。
“邸报”开创了世界报纸的先河,而且发行时间也创世界报纸纪录。从汉朝开始,经过唐、宋、元、明、清共2000多年,中间虽然在名称上有所变动,但其发行对象、性质、内容及格式基本没有原则上的变动。
到了清代,《京报》开始成为我国古代报纸向近代报纸过渡的标志。
而我国近代的第一张报纸,是1858年在香港创刊的《中外新报》。另外,1864年(一说为1872年)创刊的《华字日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的《申报》,以及艾小梅在汉口自办的《昭文新报》,都是我国近代较早的报纸。
趣味链接:我国的晚报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晚报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上海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上开风气之先的城市,所以我国晚报的发展与上海的渊源颇深。
我国的第一张晚报是由上海《沪报》社创办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的《夜报》,距今已一个多世纪了,可这种晚报问世后不久就夭折了。
1909年,上海的《商情日报》也一度出过《晚报》。它的寿命也很短,不到一个月就停刊了。
1915年,在上海又出现了一张《爱国晚报》。该报以宣扬国民革命,反对袁世凯恢复封建帝制为宗旨,结果遭到上海军阀当局和租界工部局的封锁而倒闭。
1920年5月,沈卓吾在上海创办了《中国晚报》,这是我国第一张独立经营的晚报。
在抗日战争前后,上海出现了敌晚报和抗日晚报并存的局面。如《华美》、《大晚》等是主张抗日的,颇受读者欢迎,发挥了战斗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办较早的晚报是广州的《羊城晚报》和上海的《新民晚报》等。
036 ■ 我国古代名片的使用习俗有哪些?
名片最早在秦汉时就开始使用了,它在西汉时叫做“谒”,又叫“刺”,是用竹木削制而成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因为纸张的普及,名片也就改用纸制作了,当时被称为“名帖”,也有称为“名”或“名纸”的。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代,名片的使用就更加普遍了。我们重点介绍唐代和明清两代名片的使用情况。
在唐代,投递名片几乎都与科举相关。人们为了考取功名,除了头悬梁、锥刺股、寒窗苦读地学诗作文外,还必须求得达官贵人、社会贤良、文坛巨子的赏识与举荐,求取功名的士人在登门拜访这些重要人物之前,必须先投递名片以征得他们的首肯。而名片的传送多由看门的人代劳,得到主人允许后才能进入。
一旦考取功名,新科进士们交际应酬,名片也是不可或缺的。甚至连与青楼女子打交道也要使用名片,而且名片必须特地制成红色熏香的,由此可见名片在唐代使用之普遍。
到了明清两代,名片在社会交往中就更加盛行了,而且名片的使用还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和礼节。
首先,士人出门拜客,要先行“投刺”之礼,也就是投递名片。在拜客应酬中,如果只投名片不见面,对这种虚情假意的礼节,人们是非常反感的。
其次,在使用名片上还反映出社会交际中人们的尊卑等级。如通过名片的颜色,可以看出名片主人的身份来。按照当时的礼节,位高权重的人才可以用红名片。亲王的名片就更加与众不同了,他们的名片上会写有“王”字或别号,人们只要看名片上写的“王”字或别号,就知道是亲王尊驾到了,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显示他们高人一等。
再次,在使用名片上还反映出一定的民俗礼仪。如果家中有亲人过世,那么就需要在姓的左角写“制”字,或在自己的名片四周圈上黑框,以此向别人表示自己有丧事在身;已婚妇女的名片上要加上夫家姓氏,以表示自己已经有了婆家。
值得一提的是,从宋代开始还有一种由他人(一般为家仆)代为传递的名片。这种名片只限于逢年过节时作为庆贺用,因而上面书写的内容较繁,多为恭敬、祝贺之词,其功用就像后来的贺年卡。
趣味链接:古今名片有什么区别?
古代名片与今天普遍使用的名片有以下三点区别。
第一, 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古代名片由主人亲手书写,而今天的名片则是找人印制。
第二,古代的名片因投送对象不同,落款会有所变化,一般要注明名片主人的身份。如注明“学生某某”、“门婿某某”等等,也就是在名片上注明自己与对方的关系,而今天的名片则不会如此讲究。
第三,古代的名片在尺寸、规格方面会很讲究。唐代以小为贵,只有三四寸见方;明代名片越来越大,宽五寸,长达五尺,否则便是不敬;清末民初,西式名片以其洁白小巧、便于携带而被人们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