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生病是件无聊透顶的事。我想起来,但是药力让我浑身无力,动一下就觉得骨头和肉一起疼。不知道父亲给我下了什么药。父亲帮我到学校请了假,然后给我配药。他说这些反应是正常的,我已经六年没有感过冒了,所以来势凶猛。六年了,也就是说上一次感冒在八岁。我都想不起来八岁时我是一个怎样的小东西,甚至怀疑是否经历过八岁。至少我没看见八岁留给我的任何痕迹。父亲却说,八岁时整个花街都知道我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成绩一级棒,学什么会什么。我不相信,因为“可爱”这个词让我厌恶,矫情,甜腻腻的,像电视里外国老太太抓着小女孩的手使用的词汇。我不愿意自己在看不见的八岁里可爱。
你连着在床上躺过三天没动吗?哦,没有。那真比死了还无趣。
我一整天都睁大眼看着屋顶上蜘蛛在结网,窗外雨声急缓相间,我怀疑时间已经停下来不走了。一天都如此漫长,这一辈子可怎么过。我让母亲把老掉牙的飞马牌挂钟挂到我床对面的墙上,我要看着它往前走。其实这样凉爽的天气非常适合昏天黑地地睡觉,可我睡不着,我看着钟摆在潮湿的空气里有气无力地晃荡,突然想到那些出入花街的陌生男人。他们走进花街的时候步履匆匆,当然一般都是在晚上,也有白天来的,离开的时候就像这个老钟摆,有气无力地拖着两条腿晃荡出去。我想像我是其中一个,那一定是穿风衣,竖起高领子,戴礼帽,像个冷酷利落的地下党人。可是,地下党人到花街来干什么呢。晚上九点之后,母亲是坚决不许我在花街上乱转的。
“该死的花街,有什么好看的!”她一直这么说。
如果不是那个女人,我还会在床上继续躺下去。父亲去西大街出诊了,母亲在玻璃厂上班,她的任务是从一堆酒瓶子里把有缺口的挑出来。母亲对我和父亲常常不满,应该是职业病,她对一切有缺口的东西都不放过。那个女人敲我家的门。我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来。
“是你啊,”她摁着右耳朵后面的那个地方。“你是医生的儿子?哦,我头痛。”
我点点头,两腿发软。身子如同一块板结的土地,点头的时候能听见生锈的螺丝艰难地转动的声音。她的右耳朵已经不再透明。她的蓝底小白碎花雨伞竖在门槛之外,雨水从伞尖流到更多的雨水里。她穿一双塑料拖鞋,指甲淡红色,脚很白。她的玉兰花香气好像还在,在她胸部凸起的地方,另一朵玉兰花绽开花瓣。
“我头疼,”她又说。
我赶紧把目光提上来,顺便把全身的力气也提起来,然后驴唇不对马嘴地说:“我感冒了。”说完我就尴尬地笑了。如果有镜子,我一定会发现,那也是会让别人尴尬的笑。
她笑起来。在笑声里我头一次发现她有一点鼻音。之前说话的时候竟然没发现。
如你所知,我那点皮毛功夫用上了。治疗头痛和偏头痛我都懂一点。就那几付药。我不生气了,我很高兴。我给她详细地讲述我所知道的跟头痛和这些药相关的知识,其中五分之一的内容是我临时杜撰的。我对这些药的价格也熟悉。不能不收钱。离开的时候她夸我真能干,到底是医生的儿子。她撑着伞跳过一个个小水坑,白白的脚后跟一闪一闪。我换个角度去看她的侧面,我有些兴奋,但是那个下午的光线和熟悉的脸颊的弧度还是没找到。它们一起消失了。陌生的女人。
从床上下来我的病就好了。也许早就好了,只差我站到地上来。我开始上课,跑步和走路,穿过花街,在停雨的间歇来到石码头上。雨没完没了。全世界都是湿的。
她的头痛病没有治好,两天以后她又来我家。我给她开的就是两天的量。
周末,父母亲都在家。我发现槐树底下那只死麻雀不见了。野猫很多,可能已经把它叼走了。那女人的鼻音一进家门我就听出来了。父亲很客气,他对所有的病人都比对我客气。他让她,让我母亲给她沏茶。然后他们说起头痛病,可能还有别的病。反正那鼻音反复说她不舒服。父亲为我开的药没效果向她道歉。她说也不是一点效果没有,只是不彻底。治病要彻底。我躲在屋里竖起耳朵,看钟摆甩上去又落下来。它对这种一成不变的体操早就厌倦了。
父亲开了处方。他对经手的所有病人都有详细记录。这是成为好医生的前提,因为他能凭借这个说出他们疾病的来龙去脉。我就是在处方上看到那女人的名字,高棉。一个挺拔、柔软的词。一个挺拔、柔软的女人。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有“红色高棉”这回事。
吃饭的时候又吵架了。母亲说,那女人面带桃花,一看就不是正经人。
“带不带桃花关我什么事?”父亲说,“就一棵桃树来了,我也只负责帮它找虫子。”
“不关你事你还问长问短?眼珠子都跳到眼镜外面了。”
“街坊邻居嘛,说两句家常而已。”
母亲冷笑一声,“套近乎吧?人家跟你说了?还不是一问三不答!”
“不说拉倒。你还真以为我想知道她是哪里人。”
母亲沉默一会儿,又以她的口头禅结束争吵。“该死的花街!都跑来找死啊!”
“找钱。”父亲说,“谁想死。”
“面带桃花”让我很费解了几天。字典上查不到。我在学校里又问一个好哥们,他也不明白,就跑回家问他父母,被劈头盖脸骂了一顿。他懊丧地说,早知道不问了。小孩子问这些,作死啊。我用一包傻子瓜子安慰了他。
我们都不知道高棉是哪个地方人。我父亲甚至说,名字可能都是假的。很多在花街租房子的女人都不说真名,她们住几年就会搬走,有的一两个月就可能离开。她们对着花街随便报出个名字,一听就不像真的。真的假的有什么关系呢,一个代号而已,杂货铺老歪养条狗还叫哥伦布呢。他连哥伦布都知道。
她们来花街干什么呢?找钱。一想到高棉也来找钱,我就莫明其妙地难过。她为什么也要来找钱。我开始借口买直尺、圆规和本子,在晚上出门,心事重重地穿过花街。
雨正在下,或者刚刚停。都一样,花街是湿的,青石板上汪着水。九点钟,花街在黑暗里安静下来,水越积越多,青苔奋力向上蔓延。屋顶上的草湿漉漉地站着,没有风它们也弯着腰。运河里只有机动船在走,大功率的柴油发动机,可以想像它最多可以在身后绑上二十五条拖船。这是我看到的最高记录。脚步声也湿漉漉的,被石头、墙壁和水放大,花街上好像有很多人在走。当你怀有心事,走路就不像个好人。别笑。那时候我才十四岁。像个十四岁的小嫖客?呵呵。是挺可笑的。十四岁其实啥也不懂。对,没错,我在找灯笼。
九点钟以后该挂的就挂出来了。次第在巷子里亮起来,地面上黑黝黝的,那感觉像走在恐怖片的鬼街里。在杂货店和米店之间,在米店和杂货店之间,我来来回回在花街上走,那个小门楼底下,都没看见小灯笼。好几个晚上,我偷偷地从院门的缝里向堂屋看,要么黑的,要么灯光清白。听不见暧昧的声音。猜不出来她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