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会来临的时候,表现自己还要讲究方法,每个人都想抢住一个机会,你不注意方法,就没有你发言的权利,发言还要做到让别人不会不满意,这样的职场能力才是需要培养的。
李开复就讲过这样的事情,他的亲身经历可以给予我们很好的解释。他这样说道:
我刚进入苹果公司开始我的第一份工作时,公司里有一位经理叫西恩,大家都知道西恩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尤其在开会的时候,他得体的言辞完美地展现出他过人的才学、情商与口才,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钦佩不已。
有一天,我鼓足勇气去向西恩讨教有效沟通的秘诀。
西恩说:“我的秘诀其实很简单:我并不总是抢着发言,当我不懂或不确定时,我的嘴闭得紧紧的;但是,当我有好的意见时,我绝不错过良机——如果不让我发言,我就不让会议结束。”
我问他:“如果人们都抢着讲话,你怎么发言呢?”
西恩说:“我会先用肢体语言告诉别人:下一个该轮到我发言啦!例如,我会举起手,发出特殊的声响(如清嗓子声),或者用目光要求主持人让我发言。但是,如果其他人的确霸占了所有的发言机会,我就等发言人调整呼吸时,迅速接上话头。”
我又问他:“如果你懂得不多,但是别人向你咨询呢?”
西恩说:“我会先看看有没有比我懂得更多的人帮我回答。如果有,我会巧妙地把回答的机会‘让’给他;如果没有,我会说‘我不知道,但是我会去查,等会开完后,我一定去把问题查清楚’。”
李开复觉得跟西恩的一席话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只要把握好说话的度,选择好说话的时机,就可以得到周围人的尊敬,而且,别人也会从你的话语中了解到你是一个渊博而谦逊的人。
西恩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他既表现了自己的才能,又赢得了周围的人对他的尊敬。这需要涵养、需要技巧,让你表现不是让你做办公室里那些自恋狂,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想冲上前。
“华盛顿合作定律”的精髓
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这样的加法得出的结果自然越加越少。这里所说的实际上就是著名的“华盛顿合作定律”。
如果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人一起工作,大家互相勾心斗角,各自为政,必然会事倍功半。而如果所有的人都能齐心合力,大家心往—处想,劲往一处使,结果则必然是事半功倍了。
一家中型贸易公司的核心部门被分为两个组。
卢磊是其中一组的领头人,他跟随老板打拼多年,称得上是元老级的人物,虽然脾气不太好,但工作能力还是不错的,对老板也极为衷心。
第二组的领导鲁晓阳是后来招聘进来的,不仅工作能力强,人际关系也很好,经常向老板提出一些建议,老板也很看好他。
随着业务的扩大,老板打算在他们两人中提拔其中一人做公司的副总经理。卢磊和鲁晓阳知道消息后,便开始各自行动。
卢磊自从知道有机会升职,就开始对客户更加积极,对供应商更加苛刻,常常为了降两三分钱不顾供应商的利益,不断向工厂压价。本以为这样做会获得老板的认同,但在一次业务报告会议上,鲁晓阳却对卢磊横加指责。
鲁晓阳报告老板说由于卢磊对工厂施压过重,造成工厂不得不对自己组的产品增加费用,且合作态度下滑。另一方面也担心第一组的产品质量会不过关。卢磊立刻反驳说自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压价的。老板没有说什么,只是静观结果。
最后的结果如鲁晓阳所说的,这月的产品大货验货中,质检没有通过,工厂虽然愿意部分返工,但延误了时间也会造成损失。
于是公司员工都开始抱怨卢磊为了自己的利益过分压价。自然,这个言论的首传者就是鲁晓阳。最后的结果是:这批货交货迟了,客户要求赔偿损失,公司无奈答应,这次的生意自然也没赚取多少利润。
任何一个团体都免不了存在“办公室政治”。甲今天说了几句不该说的话让乙很没面子,下次乙找个机会打甲的小报告,却被甲的朋友丙听见了,丙在工作中就故意使绊子,又在无意中损害了丁的利益……长此下去,这个打结的线团会越缠越大。“办公室政治”是引起内耗的主要原因,也是“华盛顿合作定律”的最直接表现。
在职场中,或大或小的矛盾总不可避免。找到一个中和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究竟如何才能克服“华盛顿合作定律”带来的不利影响呢?
1设定目标明确分工
详细的职务设计能够使大家轻易看出谁在敷衍,谁在推诿。
如果每个人都在不断地积累怨恨、愤怒,就会形成今后交往的障碍,消磨斗志,影响效率,而如果你宽容大度一些,你的态度就会影响到别人,从而形成良好的办公室氛围。
2消除办公室帮派带来的不利影响
企业内部有帮派,每个派系都有自己的核心群体,不同派系的人员控制的部门之间的协作基本上是很难实现的。这样,企业就不再是一个统一的集体,企业的资源和力量也不再朝向同一个目标,涉及不同部门之间或者不同派别的人之间的工作任务,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进行沟通,容易导致大家对一件事情互相踢皮球,甚至相互推卸责任。
要处理好企业的内部帮派问题,员工们就不能互相猜疑、互相排斥从而影响企业的运作效率。
工作中切勿树敌
俗话说:朋友不怕多,冤家怕一个。在工作中树敌,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增设了一道障碍。同事之间难免会因为个性、习惯、经验、利益等各方面的原因产生分歧或矛盾。矛盾不可避免,可我们的心态却是可以改变的。
你可以不喜欢某人为人处世的风格,可以不喜欢某人斤斤计较的小肚鸡肠,可以不喜欢某人骄傲自大的脾气,可以不喜欢某人谄媚的嘴脸,但不喜欢归不喜欢,你不一定非得在脸上和态度上表现出来。多一个敌人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最后吃亏的也必然是自己。所以请记住这样一个规则:即便是做不了朋友,也绝对不要成为敌人。
张璐和陈婕是一起进入这家广告公司的,虽然她们都看不惯职场中某些人的做法,但两个人的处事方式却大相径庭。张璐脾气很好,为人也较为圆滑,哪怕是自己吃一点小亏,也不会和那些老员工斤斤计较。而陈婕却不一样,她是个直肠子,不喜欢谁就会表现得很明显,对别人爱理不理。在学校也许还会有人欣赏陈婕是个率直的人,但在职场,这样的脾气却让她四面树敌。每当陈婕在工作中碰到一些难题需要寻求老员工的帮助时,总是被别人委婉地拒绝,所以她的工作开展起来相当艰难。而时时都笑脸相迎的张璐却获得了大多数人的好感,在职场中如鱼得水。
在社会上打拼,本来就面临着各种无法预知的风险,如果你再人为“树敌”,那你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出路,那要是多一个敌人呢?很遗憾,你有一条路已经被堵上了。朋友多了或许会让你忙于应付,但敌人多了,就是再坏不过的事了。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因为不满对方,所以使用激烈的词语以伤害、打击他人;由于某件事存在分歧,双方争得面红耳赤;由于一些小摩擦,彼此疏远,形同陌路。这些矛盾带来的后果不仅会给公司造成影响,对双方的心理和利益也都是不利的。
职场是合作的舞台。每个人在工作中都难免会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如果树敌太多,会让自己举步维艰。减少矛盾,与同事进行资源互补,才能使双方受益。所以我们不能意气用事,而必须要以成熟的心态和方式来解决同事之间的矛盾。朋友和敌人的界限也许就在一线之间,给自己一个机会,无疑也是给自己多留了一条出路。
但凡合作就难免会有矛盾产生。对待工作中发生的矛盾;应当站在工作的角度予以解决,而不能动辄上升到人身攻击,把原本限于工作层面的矛盾升格为私人斗争。摩擦或裂痕的产生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感情基础,要使矛盾得以缓解,就应该注意互利。而请求对方帮助也是你化解矛盾的良方。
1736年,富兰克林竞选州议会书记员的位置。虽然富兰克林心中知道自己会获得提名,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有个极有影响力的人反对他。这个人之前和富兰克林有些摩擦,所以一直不和。富兰克林懂得如果不争取到这个人,自己就会输掉。
后来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我听说他的书房中有一本珍贵的书,于是给他写信,表示我想读这本书,希望他能帮个忙,把书借给我。那人对这一要求感到很高兴,于是把那本书借给我。后来,这个之前的敌人成了富兰克林坚定的支持者。
因此,在工作中也好,在生活中也好,我们都要尽量地和别人成为朋友的关系,只有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才能创造共赢。
学会向他人赞美你的同事
如果我们经常当着别人的面说一些赞美的话,说多了难免会让别人觉得自己太过巧言令色,以致给让别人觉得你有些虚伪。然而在背后说这些相同的好话时,别人会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领情。
因为通过第三个人说出的言语,往往具有更大的信服力。
郭嘉是一个人缘极好的人,她十分善于“借他人之嘴”来为自己说话办事。有一次,公司来了新同事,因为下班正好和新同事顺路,所以她们经常一块儿回家。在路上,郭嘉相当热心地为新同事介绍公司的情况、每个人的脾气习惯,等等。其中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她们的顶头上司张姐。
“张姐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我们这个部门以前是受批评最多的,自从张姐来后,简直是把我们这个部门变得焕然一新了。上班她总是第一个来公司,几年了一直如此。而且对自己负责的每一件事,她都力求做到最好,从不延误。我们下面的员工就是受到了她的感染,才转变了工作态度。而且你别看张姐平时挺严肃,要是公司聚会什么的她表现得可活跃了,她唱歌是一流的!除此之外,她还会跳舞,还会设计,还会做小点心。张姐就是一个全才。”
不久,公司组织去KTV唱歌,新同事看着张姐玩得如此尽兴,就说道:“没想到张姐的歌唱得这么好,郭嘉姐就经常跟我说你的歌唱得特别棒。当时她说你工作能力又强,还有很多特长,我还真有点不敢相信呢!现在我全信了,郭嘉姐和我都特别崇拜你。”
张姐听后,会意地朝郭嘉笑了笑。从那之后,张姐对郭嘉更加照顾了。
如果我们当着上司和同事的面赞美上司,同事们会认为我们在讨好上司,拍上司的马屁,从而引起周围同事的反感。而且,这种正面的赞美所起到的效果也是不明显的,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与其如此,我们不如在公司里上司不在场时,对上司大力吹捧一番。既摆脱了谄媚的嫌疑,又让上司容易接受。
背后说别人好话要比当面恭维别人的效果明显好得多。你完全不用担心你所赞美的人会听不到你的赞美,相反,你对对方背后的赞美很容易就会传到对方的耳朵里,对方也会因此对你另眼相看。
德国历史上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当时为了拉拢一位敌视他的议员,便故意在别人面前赞美这位议员。俾斯麦知道,那些人听了自己对这位议员的赞美后,一定会将话传给他。果然不久,这位议员和俾斯麦成了不错的政治盟友。
要想取信于一个人,聪明人的做法就是在背后赞美他。如果你的上司讨厌别人阿谀奉承,那么当面赞美肯定不是明智之举,为了赢得上司的好感,你可以试着在同事面前说上司的好话,从别人口中传入上司耳朵里的赞美之词肯定会为你在上司的印象中加分。这就叫做:借别人之嘴,为自己获利。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第三者”所说的话大多比较公正、实在。因此,聪明的赞美方式是借他人之口来赞美,如此更能赢得被赞美者的好感和信任。
试想,如果你听到别人直接对你说:“你真漂亮。”或是从别人口中得知:“某某经常与我谈起你,说你既漂亮,又有气质!”相信后一种方式你会更乐于接受。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上司经常对你说一些勉励的话,可能你的感触并不大,但如果在某一天你从另外一个同事口中听到了上司对自己的赞赏后,相信一定会深受感动。
赞美的魅力是无穷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多在第三者面前赞美你想赞美的人,是你与那个人融洽关系、增进交往的很有效的方法。所以,如果你想和别人更愉快的相处,那就尝试多去赞美别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