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我计划前往加拿大的新布朗斯威克省,因为那里是一个划船、钓鱼的好去处。为了做好相应的准备,我就给当地的旅游局写了一封信,并向他们索取资料。其实我就预料到了,我的名字一定会被列上邮寄名单,因为所有的营地和向导都有专门的眼线。在那段时间里,我接到了大量的明信片、信件以及各种各样的宣传印刷品。这些东西太多了,简直搞得我眼花缭乱,根本不知道该选择哪个才好。
不过,在那些妄图让我接受他们意见的营地主人中,有一个营主的表现相当聪明。他给我寄来了一封信,里面写下了很多人的姓名以及电话号码。信上说,这些人都曾经去过他们的营地,我可以和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取得联系,然后向他们询问是否对营地的各项服务满意。
最后,我确实选择了这家营地,因为在那个名单里我一个朋友的名字赫然在列。当时我真的很高兴,因为这是我选择营地,而并不是营地的主人让我选择了营地。
我相信女士们已经理解我的意思了。的确,如果想要与别人融洽地相处,那么你就必须懂得尊重别人。尊重别人会给人一种自重感和自尊感,而正是这种感觉使得他们愿意接受你的意见。女士们,你们应该牢记这一点,如果你想让别人信服你,接受你的意见,那么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他们觉得那是他们的意见而不是你的。
[BT1]遇事莫与他人争论不休
我对自己经历过的事体会深刻,所以我是一个喜欢用亲身经历来说明道理的人。实际上,人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也不例外。在以前,虽然那时候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我曾经犯下过很愚蠢的错误。
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的一个晚上,就在那个晚上,我在伦敦得到了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教训,直到现在我还会时时想起它。
我那时为赫赫有名的史密斯爵士担任私人助理。对,就是那位在战后不久用30天时间环游全球而轰动世界的史密斯爵士。那天晚上,我参加了一个专门为他准备的欢迎宴会。宴会开始后,坐在我旁边的一个人给我们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那个人在讲的过程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人类可以变得无比的粗俗,但那位神始终都是我们的目的。”也许是为了卖弄,也许是为了增强说服力,总之他非常自信地对我们说:“这句话出自《圣经》。”
上帝,这么愚蠢的错误怎么也会有人犯呢?谁都知道,那句话和《圣经》一点关系都没有。他错了,确确实实是错了,这一点我是知道的,而且也是绝对肯定的。为了使我显得比他聪明,为了使我看起来比他知识渊博,我授权自己作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家伙指出了他的错误。是的,我要告诉他,这句话是出自威廉·莎士比亚的著作,而并不是他所谓的《圣经》。那个人太固执了,他坚持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甚至还愤怒地说:“你说什么?你说这句话出自莎士比亚?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这句话绝对出自《圣经》。”为此,我们两个争论得不可开交。
这个故事已经讲了一半了,但是我决定先把它放一放,因为我要告诉女士们一些事情。相信女士们对我刚才所说的事情并不陌生,因为你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然后和我一样做出愚蠢的举动。
其实,争强好胜并不是只属于男人,女人同样也有这样的心理。而且,单从互相攀比的心理来说,女人可能比男人还要多一点。从心理学角度说,女性的虚荣心理往往比男性要强,而她们的自尊也往往要强于男性。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很多女士都希望在特定的场合,尤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证明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不过,所有人,我说的是所有人,包括男人也包括女人,都不希望自己的权威和尊严受到挑战。当你试图要改变他们的想法时,他们会严守自己的阵地,坚决不做出任何退让。这时,那些好胜的女士们也不甘心落后,于是选择了与别人争论,而且一定要争论出个结果来。
好的,让我们接着那个故事继续。当时,我们两个争论了很长时间,谁也不能说服谁。非常幸运的是,当时我的一个老朋友加蒙就坐在讲故事的人的右边,他可是个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所以,我们决定找他作为裁判,来证明一下,到底谁是正确的。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加蒙先生偷偷地用脚踢了我一下,然后说:“很遗憾,戴尔,这次你错了,这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的确出自《圣经》。”
或许你们难以想象和体会我那种难受的感觉。在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问他:“加蒙,你是知道的,这句话的确出自莎士比亚。”加蒙点了点头,说:“的确,你没有错,但我们只是一个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是错的?为什么不去保住人家的面子?你为什么要与人争论?这难道能使他喜欢你?记住,永远避免正面冲突。”
故事到此结束,我永远把加蒙那句“永远避免正面冲突”的话记在心里,尽管他已经去世了。我不知道当各位女士和别人争论不休的时候会不会有一个人在旁边对你说出这样的话,我希望有。但我知道,你的自尊心、虚荣心和优越感使你根本听不进这句话,因为你要通过争论来证明自己。
我不知道各位女士是怎么看待争论不休的,但我认为争论的后果最终只有三个:
不会有任何结果;
只能使对方更加坚定自己的看法;
你永远是失败者,因为你什么也得不到。
我说这些话是有依据的,因为我向来就是一个热衷于辩论的人。年少的时候,我很热衷于参加各种辩论活动。长大以后,我也非常热衷于研究辩论术,甚至于还曾计划写一本有关辩论的书。不过,在我进行了数千次的辩论以后,我得到了一个结论:避免辩论是获得最大辩论利益的惟一方法。
多年前,一位名叫苏菲的爱尔兰人到我的训练班中来。她是一名载重汽车的推销员,可是她从来没有一次成功地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我试着和她进行了一次谈话,发现她虽然受教育很少,但却非常喜欢争执。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她的买主说出一丝贬损她的产品的话,她都会愤怒地与人家进行一场争论。她还告诉我,她认为她教会了那些家伙一些东西,只不过她的产品没有卖出去而已。
在她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没有直接去训练她如何说话,反而让她保持沉默,避免与人发生口舌之争。事实证明:我的方法是有效的,因为苏菲如今已经是纽约汽车公司的一名推销明星了。
每一位女性其实都是一名推销员,不同的是,苏菲推销的是载重汽车,而女士们推销的则是自己。相信,如果女士们想要成功地把自己推销出去,成为受人欢迎的人,那么她们必须要做的就是不去与人争论。然而,很多女士都不能自觉地做到这一点。她们更加热衷于陶醉在那种与人争论的美妙感觉中,因为在争论之中,她们永远都不会失败,不管对方如何地“苦口婆心”,女士们始终会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也曾努力寻找据理力争给人带来的好处。很遗憾,尽管我已经尽力了,但始终没有发现它的一丝正确性。老富兰克林曾经说:“如果你辩论、争强、反对,你或许有时获得胜利。不过,这种胜利是十分空洞的,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我十分认同富兰克林的观点。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各位女士,争论不休对于你来说真的没有一丁点的好处。
我不清楚是否这样说能让女士们明白,妄图用争论来改变对方想法的交际和为人处世的方法,这是相当愚蠢的。虽然你也许是对的,或是你根本就是绝对正确的,但是你在改变对方的思想这方面,可以说是毫无建树。这一点,和你本身就是错的没什么两样。
女士们,继续争论下去,会给你们带来什么好处?有两个结果摆在你面前,一个是暂时的、口头的胜利;另一个是别人对你永远的好感。不知道女士们会选择哪一个?反正换了是我,我绝对会选择后者,因为这两者你很少能够兼得。
其实,那些真正成功的人是从来不喜欢争论的。我喜欢举林肯的例子,因为他在为人处世上非常的成功,而且他的这一套技巧完全没有性别限制,也就是说对女性同样的适用。林肯曾经重重地责罚过一个年轻的军官,仅仅是因为他与别人产生了争执。林肯狠狠地教训了军官一顿,其中有一句话颇具深意:“与其因为争夺路权被一只狗咬,还不如事前给狗让路。不然的话,即使你把狗杀死,也不可能治好伤口。”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并不是因为这是林肯说的,而是因为有人确实运用这句话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巴森士从事所得税顾问工作,有一次他与一位政府税收的稽查员因为一项关于9000元的账单争论起来。巴森士坚定地认为,这9000元的账单的的确确是一笔死账,是不应该纳税的。而那名稽查员则认为,无论如何,这笔账都必须纳税。他们两个不停地争论,一个小时过去了,双方谁也没有说服谁。
最后,巴森士决定退一步。他决定改变题目,不再与稽查员进行争论。巴森士说道:“我认为,与你必须作出的决定相比,这件事简直微不足道。尽管我曾经研究过税收问题,但我毕竟是从书本上学到的,而你却是从实践中学来的。”
“你猜当时发生什么了?”巴森士得意地对我说:“那位稽查员马上站起身来,和我讲了很多关于工作上的事,最后居然还和我讲有关他孩子的事。3天以后,他告诉我,他可以完全按照我的意思去做。这太神奇了!”
也许女士们会认为,巴森士是一位顾问,作为女人不可能会有像他那样的心机。其实,巴森士并没有运用什么高超的技巧,他只是避免了与稽查员正面的冲突,这就足够了。因为那位稽查员有自重感,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而巴森土越是与他辩论,他就越想满足他的这种自重感。事实上,一旦巴森士承认了他的重要性,他也会立即停止辩论。
我总结了一些方法,也许会为女士们不再去争论不休提供一些参考。
我觉得苏菲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完全可以先让自己保持沉默;
你应该学会容忍别人所犯下的错误;
当别人指责你的错误时,你应该欣然接受;
你可以考虑运用改变题目的方法避免争论。
[BT1]宽容他人等于解救自己
我的朋友罗宾是一位有名的心理医生,有一次,我到华盛顿拜访他。吃晚饭的时候,罗宾给我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
罗宾在前几年一次名为“拯救灵魂”的公益活动中认识了59岁的伊丽莎白女士。当时,这位女士看起来并不开心,而且罗宾能看得出来,这位女士看那些失足孩子的眼神里并没有慈爱,而是充满了憎恨。罗宾走上前来和她打招呼,并问她是否需要什么帮助。伊丽莎白女士看了看罗宾,又看了看那些孩子,恶狠狠地说:“他们都是凶手、杀人犯!”
事后,罗宾了解到,原来小乔治曾是伊丽莎白女士唯一的儿子。可是很不幸,就在小乔治15岁那年,因为一个特殊的意外,被一群社会上游荡的坏孩子乱刀砍死。从那以后,伊丽莎白女士的心中充满了仇恨。每当在街上看到那些行为不端的不良少年时,她都有一种冲过去杀死他们的冲动,而且这种冲动越来越强烈。
当罗宾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决定帮助伊丽莎白女士走出痛苦的阴影。他找到伊丽莎白,对她说:“夫人,您的经历我都已经听说了,但仇恨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事实上,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才是最可怜的,因为他们的父母很早就把他们拋弃,而社会也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应该说,他们从出生的那天起,就不知道温情是什么滋味。”
显然,伊丽莎白女士接受不了罗宾的话,气愤地说:“那又怎么样?关我什么事?我只知道,他们夺走了我的小乔治。”
“女士,那只是个意外而已,你为什么放不下这些怨恨呢?”罗宾平静地说,“我可以向你保证,如果你能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那些孩子的话,说不定你的小乔治就能够回来了。”
罗宾还没讲完的时候,我就已经迫不及待了,因为我急于知道伊丽莎白女士是否摆脱了痛苦的折磨。罗宾告诉我,那位女士做到了。她尝试着参加了“拯救灵魂”团体,并且每个月都会抽出两天时间去离她家不远的一家少年犯罪中心,与那些她曾经深恶痛绝的孩子们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开始的时候,伊丽莎白女士还有些不自然,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原来这些孩子真的有她以前不知道的一面。这些孩子在内心十分渴望得到别人的爱,有的甚至于只希望能够深情地呼喊一声“妈妈”。伊丽莎白女士终于融入了这个团体,并像其他人一样认领了两个孩子。她每个月都会去看望这两个孩子,而且每次总是给他们带去她亲手制作的美味食品。当那两个孩子从犯罪中心走出去的时候,伊丽莎白又认下了两个新的孩子。这种做法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伊丽莎白女士在前几天去世了,弥留之际她握着罗宾的手说:“我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因为我从来没有如此的幸福过。我真没想到,我用我的爱心宽容地对待了那些孩子,而他们给了我一直渴求的天伦之乐。我拯救了他们,也解救了我自己。”
这件事对我的影响是深邃的,因为我看到了人类最伟大的美德——宽容的力量。女士们,你们也一定都会为伊丽莎白女士感到高兴,因为她在自己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以宽容的态度将自己从失去儿子的痛苦中解救出来。不过,我很遗憾地说,女士们虽然会为伊丽莎白女士解救自己的做法感到高兴,但似乎并没有要解救自己的意思。
我的这一观点并不是假想出来的,因为在我的培训班上,很多女士都不能以宽容的姿态去原谅别人犯下的错误。那些女士们曾经向我诉苦说,她们越来越感觉这个世界没有温暖,因为她们原来的朋友变成了自己的敌人,而那些与自己素不相识的人也会伤害到自己。她们告诉我,她们觉得生命对她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时间概念,因为她们没有朋友,所以根本体会不到生命的乐趣。
每每这时,我就会以伊丽莎白女士的故事,告诫她们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那样,她们就会给自己赢得很多入的爱戴,同时也会使自己得到解救。事实上,在告诫女士们的同时,我也时刻提醒自己应该宽容地对待别人。这真的给了我很大帮助,还曾经帮我把一份仇恨变成了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