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羔美酒,可以消寒,卿家有没有准备好的呢?”太祖开玩笑说。
赵普说有,
在那备着呢。太祖大喜过望,就让赵普就地设置裀褥,闭门同坐。赵普一一领旨,就在堂中燃起木炭,唤出夫人林氏,让她烫酒烤肉。林氏登堂,叩见太祖,并拜见光义。
不一会儿,肉熟酒热,由林氏侍奉上来,赵普斟酒侍饮。酒喝得刚上兴头的时候,太祖说道:“朕因外患未平,高枕有忧。别处还可以暂缓征讨,只有太原一路,时来侵扰,朕想先攻下太原,然后削平他国,卿以为怎样?”
“太原西、北两面受契丹威胁。我们如果攻下太原,便和契丹接壤,边患就要我们来直接担当。臣以为不如先征他国。等削平他国,区区弹丸黑子之地,哪里保守得住?当然要归入我们的版图!”赵普说。
“朕意也是这样,前面不过是试卿。但是今日要削平他国,应当从哪一处入手呢?”太祖笑道。
“莫如蜀地。”赵普答道。
太祖点头称是。
过后又商议伐蜀的计策,谈了一两个小时后,夜已经深了,太祖兄弟才起身告辞。赵普送出门来与之告别。
蜀主孟昶,是两川节度使孟知祥的儿子。后来唐明宗封孟知祥为蜀王,历史上称为后蜀。唐末,孟知祥自称蜀帝,但是没有过多久就病死了,儿子仁赞嗣立,改名为昶。
孟昶当政的时候,荒淫无道,滥用臣僚。他想凭险自守,不愿受宋廷节制。后来听臣下王昭远的规劝,决定和北汉通好,联合起来攻击汴梁。昶派部校赵彦韬前往太原送蜡书。
彦韬拿着蜡书没有去北汉,而是直接去了汴梁,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太祖。太祖阅过蜡书,不禁微笑道:“朕正准备发兵西征,他偏先来寻衅,便让朕师出有名了。”
太祖于是编排选将,命令忠臣武军节度王全斌为西川行营都部力量,都指挥使刘光义、崔彦进为副,枢密副使王仁赡,枢密承旨曹彬为都监,率兵六万,分道入蜀。
准备出发的时候,太祖叮嘱他们:“朕已为蜀主建好府第。如果蜀主出降,所有家属,无论男女大小,一概不许侵犯,好好地送他们入都,来见朕躬,我将让他们安居新的府第。”
全斌等领旨后就出发,浩浩荡荡杀奔西川。出兵仅六十六天,宋军便兵临成都城下。孟昶无可奈何,让李昊草了降表,派通奏尹审徵送入宋军。全斌大军便开入成都。存在了三十三年的后蜀就这样灭亡了。
太祖接到降表,让吕余庆知成都府,并且命令孟昶速率家属来京受职。
昶同家属来到了汴京,太祖在崇元殿接待了他,封他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授爵秦国公;所有昶母以下子弟妻妾及官属均有赏赐。
太祖听别人说昶妾花蕊夫人艳丽无比,很是想见她一面,以慰渴盼,但又不便单独的召见她,只有遍赏昶家属金帛,等她进来谢恩,睹其风采。
昶母李氏带着孟昶妻妾入宫拜见,太祖一一传见,见那花蕊夫人果是国色天香,丰韵可人。此时,继后王氏已去世,六宫妃嫔都不过一般姿色,正准备选择皇后的太祖,对着这倾城倾国的美人儿,一时心猿意马,恋恋难舍。
不久,孟昶在参加太祖举行的一次晚宴后患病而死。昶母随之绝食而亡。太祖派人主持丧事。事毕,孟昶家属又入宫谢恩。太祖见了花蕊夫人,不忍离别,竟迫她侍宴,留住宫中。次日即册立为妃。又命将孟宅的供帐,收还大内。
有一天早晨,太祖见到花蕊夫人用的妆镜背后刻有“乾德四年铸”五字,感到心中疑虑,就问花蕊夫人:“朕在此之前改元,曾对相臣说过年号不要袭用旧的,为什么镜子上面会有‘乾德’二字呢?”
花蕊夫人一时之间忘记了,也不知道该怎么来回答。太祖又召问各大臣,大臣们也回答不出来,唯独翰林学士窦仪说:“蜀主王衍,曾有此号。”太祖兴奋地说:“怪不得镜子上有这两个字,镜是蜀物,应该记蜀年号。宰相须任用读书人,卿确实具有宰相才呢?”
窦仪拜谢之后就退下了。
自从这件事情以后,朝廷大臣都说窦仪行将入相,太祖也有这个意思,便同赵普商议。赵普见大家称说窦仪,心中很是不舒服,这分明就是说他读书不多,从心中蔑视于他。窦仪的学问自己确无法相比,但是要比能力方面他还是有些自信。他不希望有一个在学问方面使他相形见绌的同僚。今见太祖来问,便说:“窦学士学问有余,但处理国家大事的能力不足。”
太祖默默无语。
窦仪听说这件事情后,知道是赵普妒忌有才能之士,心中很是生气,染病不起,没过多久就死了。太祖对这个人才很是惋惜。
西蜀平安之后,太祖嫌“乾德”年号与蜀相同,便决定进行更改;意欲立花蕊夫人为皇后,秘密与赵普商量此事。
“亡国宠妃,不足以为天下母。最好还是另外选择一个淑女,立一个能表率天下的庄重的国母。”赵普说。
听赵普这么一说,太祖便决定立早已留意过的左卫上将军宋偓之女为后。
开宝元年,太祖册立宁女为皇后。当时宋女只有十七岁,而太祖已经是四十二岁的人了。宋女豆蔻年华,面似芙蓉,柔媚可爱,太祖宠爱有加,反而把花蕊夫人冷落一旁。花蕊夫人抑郁成疾,不久玉殒香消,魂归故里。太祖命令臣下用贵妃之礼安葬花蕊夫人。
南汉主刘经常派兵侵扰边境。太祖当时还不想用兵,开宝三年,太祖命人送信给南唐,让南唐后主李煜传话,劝说他称臣。
刘当时不服,不但拘留了唐使,而且还给李煜的回信中出言不逊。李煜看后将原书奏闻太祖。太祖看到后很是生气,便命令潭州仿御使潘美,朗州团练使尹崇吞领兵南征。
开宝四年,宋军攻入广州,抓住刘,押解汴都。太祖授他以检校太保右千牛卫大将军之职,封恩赦侯。就这样存在了五十五年的南汉在刘的统治下灭亡了。
南汉平定之后,南唐主李煜非常恐慌,派弟弟李从善上表宋廷,愿意去掉国号,改印文为江南国主,且请赐诏呼名。
太祖准他所请,加以厚待,除了通常应赐之物外,临别时又以五万两白银相赠。原来李煜曾秘密地送给赵普五万两白银,赵普据实启奏太祖。
“卿尽可以受用,只管写信答谢,给来使稍许赠一些,便可了事。”太祖说。
“人臣不能私自对外馈赠,也不能私自从外接受,臣不敢奉旨!”赵普说。
“大国不应该示弱,应当令他不测。朕自有计策,卿不要推辞。”太祖说。
到从善入朝,太祖便有意给他白银,并且数量和李煜给赵普的一样。从善回去告诉李煜,君臣都很吃惊。
太祖想平灭南唐,但是有一个人,太祖认为不能小看他。这个人便是南唐江都留守林仁肇。此人向来很有英名,是江南诸将中的有名的头号人物。太祖想先把他给除掉,然后再进行发兵。于是派画师偷观仁肇容貌,绘制成像,悬于宫中别室。等从善再来入朝时,有意使廷臣引观,称说仁肇愿附宋廷,先以像为质。从善告知李煜,李煜便鸩杀了仁肇。
仁肇死后,太祖非常欣喜,便召李煜入朝。李煜害怕被拘留只令使臣入贡方物,称说有病,始终不肯入京。
开宝七年,太祖命曹彬等攻打南唐。到第二年正月,宋军已围攻金陵。
李煜派使臣徐铉到汴都见太祖,哀求罢兵。徐铉絮絮叨叨,说李煜如何如何恭顺,惹得太祖龙颜大怒。
开宝八年,宋军攻破金陵城,后主李煜投降,入汴京称罪。太祖授以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右千牛卫上将军之职,封建命侯。就这样存在了三十九年的南唐就此灭亡。
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亲率大军,出征北汉,攻破太原,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十国”中的最后一国被灭掉,结束了五代十国分立割据的局势。
赵普实施的先南后北的战略部署基本上得以顺利实行。遗憾的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宋朝的国力渐弱,一直没有从契丹手中收回石敬瑭割让的幽云十六州,熙宁时期宋廷反而割让七百里地以和辽。
赵普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得失均有,对宋王朝的影响是颇大的。
赵普前半生远犹,而在当上宰相不久,就疏忽了这一点。
太祖在平定南汉之后,又趁空闲的时间进行微服私访。
有一天晚上,太祖来到赵普家,正好赶上吴赵王钱做送书信给赵普,并且赠有海产十瓶,放在廊屋下。赵普忽然听说太祖到来,仓促出迎,也来不及将海产收藏起来。太祖进来瞧见后,问是什么东西?赵普不敢谎报,据实奏明。
“海产一定不错,不妨尝一尝!”太祖说。
赵普不敢违抗太祖的旨意,便取过瓶子启封;打开一看,并不是什么海产,而是十分贵重的黄灿灿的瓜子金。弄得赵普十分紧张。
“臣还没有打开书信,并不知道实情是什么。”赵普解释。
此时太祖又想起了李煜送银子的事情,心中很是不高兴。他决不答应臣下玩弄他,或者暗中夺他的权。他明白自己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明白赵普暗中出力之多。他感激赵普,又深忌赵普。当上皇帝之后,他不希望自己的臣下是个暗中运筹的高手,他需要他们的绝对效忠。他多次微服出行,驾临臣子之家,表面是一种亲密的表示,事实上是为了监视臣下。甚至说对一直帮助自己的赵普也不例外。
赵丞相这次碰上这么一个说不清讲不明的事情,算是倒了霉运。
太祖听完他的解释之后,感叹道:“你不也妨就收了它。看他的来意,大概以为国家大事,全由你书生做主,所以格外厚赠哩。”说完这些话后便离开了。
赵普匆匆把太祖送出家门后,心里边懊悔了好几天。但是后来看到太祖还是像从前那的优待他,心里边才安静了许多。
谁知道一件事情还没有过去,下件事情又发生了。
赵普准备修建一座信宅,派亲吏到秦陇一带采购大号的木料。
亲吏将这些木料联成大型排筏,放流至汴京。亲吏在这次采购的时候,趁此机会多购了一些,都中出售,并从中牟取暴利。
知道这件事情真相的老百姓,凑在一起对此事议论纷纷。三司赵玭闻知,一查,方知秦陇一带的大号木料,已有诏书明令禁止私人贩运。赵普暗地派人前去采购,已是违旨;贩卖牟利,便属不法。当即把这件事情的真相一五一十的全部向太祖奏明了。
太祖自从上次在赵普家中看到了瓜子金的事情后,已经觉得赵普玩弄了自己;现在又见他违旨贩木,他的所作所为明明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不禁大怒,但口中只说道:“他还贪得无厌么?”
于是,命令翰学士拟定草诏,即日罢免赵普。幸亏前丞相王溥竭力规劝,诏书才没有发出来。
不久后,太祖又发现赵普的儿子丞宗娶枢密使李崇矩的女儿为妻,这严重违背了朝廷为防止臣下架空皇权不准宰辅大臣间通婚的禁令,太祖下令立即把他们分开。
同时翰林学士卢多逊及雷有邻,又揭发赵普受贿,包庇抗拒皇命的外任官员。这更是欺君罔上。多逊在太祖召问时,又谈及赵普学问不足。嫉贤妒能,排挤窦仪之事。太祖更加不满,对赵普完全失去了信心。但太祖此时已冷静下来,这位功臣终究不同别人,他不再想下诏罢免,而是疏远他,使他自省,自己找台阶下来,以免伤了和气。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后,赵普只有请求罢掉自己的官职。当即便有诏书下来,调赵普外出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卢多逊被擢升为参知政事。
多逊的父亲卢仁,曾经担任少尹之职,当时已经离官在家,得知多逊揭发赵普,不禁长叹:“赵普是开国元勋,小子无知,轻易诋毁先辈,将来恐不能免祸。我能早死,不至于亲眼看见,还算是幸运哩!”
不久,卢仁病逝,多逊服丧离位。后奉诏任职,太祖十分的信任他。太祖又封弟光义为晋王,光美兼侍中,儿子德昭同平章事。
建隆二年,杜太后临终时,召集子孙和当时任枢密使的赵普,一同到卧榻之前。
她先对太祖说:“你身登帝已一年多了,可清楚得以称皇的原因吗?”
“这都是托先祖和太后的福气,才有这样的幸遇。”太祖说。
“你错了!周世宗使幼儿主宰天下,所以你才有今天。你百年之后,帝位应先传光义;光义传光美,光美传德昭。国有长君,这是社稷之福;你一定要记着!”太后说。
“敢大遵教!”太祖哭道。
太后又回头对赵普说:“你随主多年了,基本上如家人骨肉一般,我的遗言,希望你也留心记着,不得有违!”
赵普受命,就在榻前写立誓书。先写了太后遗嘱,后署“臣赵普谨记”五字。限即将其收藏在金匮之中,安排了一个妥当宫人保管。
过了两天后,杜太后就逝世了,谥曰昭宪。
杜太后有五个儿子,长子叫赵匡济,接下来依次是赵匡胤、赵匡义、赵匡美、赵匡赞。赵匡济、赵匡赞早亡。赵匡胤即位后,为了避讳,将所有兄弟原名中的“匡”字改为“光”,因此,在太后的遗嘱中,也称赵光义、光美。德昭是太祖之子,他的亲生母亲是太祖原配贺夫人。
开宝九年,太祖驾崩。依照杜太后遗嘱,晋王光义即位,这位便是后人所称的太宗皇帝。
赵普年少时做吏事,学问不足。太祖曾劝他增加学问,赵普听太祖这么说,此后才手不释卷。身居相位以后,一吃完饭,常常闭门读书,第二天办公,取决如流。他晚年爱看《论语》。赵普去世以后,家人在整理他的遗书时,书箱中只藏有两本书,这便是《论语》二十篇。
赵普曾经对太宗说过:“臣有《论语》一部,半部佐太祖平定天下,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赵普善于强谏。太祖曾怒扯他的奏章,把它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一一将碎片拾起拿回,粘贴完整后,第二天又上奏上去。最后太祖感悟,便按他说的去做。
太宗去世后,身为皇太子的元侃继位。想到以前赵普的功劳,又追封他为韩王。赵普是个有一定功劳的历史人物,他所参与制定的方针政策,得失皆有,深深地影响着有宋一代。
而赵普最令人值得一说的是:他具有远犹的智慧和才能,整个大宋朝几百年的基业,都是在赵普的影响下走过的。赵普是中国历史上的“远犹”之冠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