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说完,松开王舜的手,亲手端起床头桌案上的药碗,送到王舜的面前看着他喝。王舜的眼睛立刻被那浑浊的泪水给模糊了,当年大司马王凤(与绿林义军王凤同名)病危时,身世贫寒的王莽衣不解带,发不梳洗,药必先尝,朝夕侍候在病榻前。可是,如今位至九五之尊的王莽还为他这个族弟亲自端汤喂药,他能不感动么?
太师夫人一见天子亲自喂药,慌忙上前接过药碗说:“使不得,万万使不得。陛下万金之躯,岂敢折杀太师,还是让臣妾来喂吧!”
王舜叹息一声说:“陛下隆恩,臣下世也报答不尽。可是,臣自知已病入膏肓,这药喝下去也是无益。臣今日请陛下来,是有要事启奏。”
王莽打断王舜的话说:“你先把药喝下,有事待会儿再奏,朕就待在这儿,让你就说上个三天三夜,朕也不会厌倦的。”
王舜很听话地看了一眼药碗,老老实实地把药喝了个精光,太师夫人心中稍安地说:“老爷,您憋了这么多天了,有什么话就当着陛下的面,全说了吧!”
王舜点点头,养了一会儿神,才郑重其事地对王莽说:“臣病死倒不足惜,可惜的是——唉,今日请圣驾来,是有一件重大的事情要奏明陛下。”
王莽闻听暗吃了一惊,忙问道:“莫非发生了什么大事?太师请讲。”
王舜没有说话,侧身费劲地从床头枕下取出一份封存完好的帛书,送到王莽跟前说:“陛下,请看!看看它,您就清楚了。”
王莽接过帛书一看,那封签上是前队大夫甄阜的印信。急忙拆开,仔细一看,不禁又惊又怒道:“怎么?南阳?南阳刘氏起兵了,而且还和绿林盗贼勾结在一起!他,他们还——”
王舜却无半点惊异之色,平淡地说:“是啊!南阳刘氏起兵反叛,还和绿林盗贼搅在一起,攻城掠地,进逼宛城。这么大的事,陛下怎么会不知道呢?”
王莽怒道:“这甄阜、梁立赐着实可恶,这么大的事怎么不直接奏给朕,反而上书给太师你?”
王舜摇头道:“甄阜、梁立赐不会不上奏陛下的,只是不知为什么奏章没有送到陛下的御案上,朝中那些官员太让人失望了。”
王莽更加震怒,大吼一声:“来人!”
王莽的一声怒吼,不但吓了太师夫人一跳,而且所有在太师卧室周围的人都被吓了一个惊乍。但王舜却声色未变,照样闭目养神,整日和皇上一起,天子的喜怒变化,太习以为常了。
御前黄门惊恐万状地跪在王莽跟前说:“小人在!”
王莽仍不减龙威地吼声吼气说:“去,传朕谕旨,速命国将哀章查清甄阜、梁立赐的加急奏章究竟在何处失落。一经查明,立刻奏朕!”
“小人遵旨!”御前黄门领命而去。
王舜沉思片刻后,开口言道:“如今天下纷乱,盗贼并起,我新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陛下为什么还要把注意力放在边患上?”
王莽叹道:“难得太师沉疴在身,还这么关心国事。东方青州、徐州几十万盗贼,迄今没有文告、官号、旗帜,彼此之间只是泛称‘巨人’。朕以为不过是仁政得不到落实、官员失政、贪贿逼起的乱民而已。是乱民,就必须恩威并用才见成效。一味用兵督剿,反而激起更大的民变。南方绿林盗贼,朕已布下天罗地网,谅他们也逃不脱天威的惩罚。而匈奴屡屡侵扰我边郡,朕只想奋力一击,便可永保边郡安宁,没想到刘氏宗族又起叛乱,这——”
王舜虽仍闭目养神,但心思一刻没闲,他慢悠悠地问道:“陛下以为此次刘氏叛乱,同以前的刘崇、刘信、刘快叛乱怎样?”
王莽不置可否地说:“当然不可以等闲视之,此次南阳刘氏与绿林盗贼搅在一处,气焰更高,势力更强,朕必得全力督剿才是——”
王舜道:“不仅是派兵督剿,而且是要——前几次刘崇等宗氏起兵叛乱,陛下不费吹灰之力不就给镇压了吗?那是因为陛下还没有推行王田令,凭着陛下的声威,刘氏宗族中也有好多人拥戴陛下,叛乱当然容易平息。如今推行王田令,虽然没有真正落实下去,却引起了豪族大姓对朝廷的仇恨。”
王莽终于明白了太师的心意,便问道:“太师之意是要朕收回王田令,重新收拾人心?”
“只怕收回王田令也已无回天之力了,”王舜双目无神地说道,“陛下代汉自立,若能治出个极盛之世出来,后人大可书上辉煌的一笔。也不失为千古一帝呀!可是,如果治世无力,被刘氏复汉,天下对刘汉腐朽的痛恨都会落到陛下身上,陛下就是刘汉的替罪羊,将落下乱臣贼子的骂名,岂不可悲?”
“不!”
王莽听不下去了,突然站起,愤然吼叫:“朕顺天承命,登即大位,一定要治理出新朝极盛之世,使天下共享富足。上天一定会眷顾朕,不会让刘氏得逞的!”
天子的龙颜大怒,比刚才的惊乍不知凶出多少倍,吓得太师夫人、侍女和御前侍仆纷纷跪倒在地,浑身筛糠不止,太师夫人哆哆嗦嗦地说:“太师他——说的是胡话,求陛下息怒!”
王舜对皇上的愤怒却视而不见,依然苦笑着说:“老臣已是落山的夕阳,将熄的蜡烛,所以才敢犯颜直谏。陛下只知有天命,可知世事都是三分天注定,七分在人为。陛下若明清时势,审势而行,也许还有挽救我王氏家族的希望。老臣说完了,请陛下治罪吧!”
王莽听完,早已泪流满面,执着王舜的手哽泣说:“太师金玉良言,何罪之有?朕就依太师之言收回王田令,派得力之将征讨南阳刘氏叛贼。”
王舜惊喜交集,忙问道:“陛下欲遣何人前往?”
王莽已经拿定了主意,便心中有数地回答道:“这些就不劳太师操心了,你只管安心养病,便是国家之福,朕之幸啊!”
“好好好!臣遵命不再多管闲事了,”王舜仍不无忧虑地说,“但愿陛下能力挽狂澜,使我王氏家族逃脱此劫,王舜死而无憾呐!”
王莽又宽慰了太师几句,便告辞回宫。
回到宫中,王莽立刻在王路堂召见群臣,颁诏废止王田令。
王莽如愿以偿执掌皇权后,经过一段时间雄心勃勃的所谓改革,终于不情愿地发现,天下并没有像自己原先设想的那样大治,并没有回到周礼盛行的仓廪实、知礼节时代,而真实的情况却是,境内境外矛盾重重,在许多郡县,和边远的地方,大新政权甚至名存实亡,摇摇欲坠。
所有这些,都让野心勃勃要当千古一帝的王莽分外沮丧,他决心要挽回败局,要重新开始。但是,由于连年战争,消耗很大,不但财力物力上难以为继,就是军事力量上,尽管不断强行的拉丁来充实军队,也难对付全国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军。
在这种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太师王舜进谏王莽由军事进攻,转而寻求与四境达成和解,以便集中精力对付境内的不安定势力。
王莽采纳了王舜的建议,即刻命人从天牢中提出严尤,他明知道自己错怪了严尤,但作为九五至尊的天子,哪能轻易向臣下认错,因而仍然板着个脸问道:“严尤,你可知罪?”
严尤被王莽这突如其来的迷天大罪搅得头昏脑涨,他不恨别人,只恨自己不该为朝做官,身在宫廷,伴君如伴虎啊!正当他在天牢里没好气地胡思乱想时,突然被带到殿前,皇上又突然这样的问话,他只好按宫廷里的那一套路的口辞回答说:“臣知罪,不该冒犯天威,请陛下治臣大不敬之罪。”
王莽这才面色温和地说:“嗯,知罪就好,朕念你忠心耿耿,劳苦功高,就不再追究你的大不敬之罪了。但是,朕要你戴罪立功。”
严尤一怔,以为又是要他带兵攻击匈奴,心里盘算着再来他一次大不敬之罪,看看皇上是真不究还是假不究。刚想开口犯颜直谏,就听王莽缓缓开口说:“严大人,你怕匈奴,朕就不让你去了。南阳的几个小叛贼子,总该你去收拾他们了吧?南阳舂陵刘氏,怀‘复高祖之业’之志,公开打着汉室旗,与盗贼新市、平林合兵,攻关夺隘,杀吏斩将,凶焰直逼宛城。朕恐甄阜、属正梁立赐守宛城不住,特钦封你为纳言将军,率兵十万,会同宗秩将军陈茂合南阳之兵,平息叛逆之贼。”
严尤一听,又惊又喜:惊的是南阳刘氏起兵叛乱,势力之大,凶焰之高,非历次叛乱可比。这么严重的事件,到现在才知道,朝廷里的人都干什么去了,一群聋子,如此的阻隔信息,实在令人惊心;喜的是,皇上实际上还是听从了自己的劝谏。
于是,严尤忙纳头叩拜,朗声高呼:“陛下圣明,臣一定不负圣望,誓死平灭乱贼,报效朝廷。”
王莽如释重负,立刻召见宗秩将军陈茂晓委以重任。然后亲自草拟剿贼谕旨,取过传国玉玺,双手托起,看了又看,这玉玺是王舜从姑母王政君手里索来的。
身为汉室皇太后的王政君对王莽篡汉,心有不甘,一气之下将玉玺掷在地上。玉玺当即被摔破一角,新皇帝心疼了半天,最后命人用黄金修补好了缺角,才得以御用。
王莽眼望玉玺,一边郑重其事地把玉玺盖在谕旨上,一边在心里默念道:“朕能补玉玺,难道就不能修补新朝的天下吗?舂陵刘氏,你翻不了天,玉玺它还在朕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