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7800000024

第24章 类书与题材惯例——以唐代七夕诗为中心(3)

二、唐代七夕诗中怨别主题的拓展

历代诗人都爱吟詠七夕,唐代诗人也是这样。《全唐诗》中以“七夕”命题的诗作,有八十二首之多。如果我们考虑到那些不以七夕作为诗题但与七夕相关的诗作,唐代的七夕诗歌数量还会增大许多。在这些诗歌中,把七夕与闺怨作对照,使悲欢离合的世人共鸣,增强诗歌的抒情性和感染力,也是一种很普遍的写作策略。不过,虽然也被唐以前的七夕诗传统笼罩,唐代毕竟是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一时代的杰出诗人为这一写作主题注入了一些新元质。

1.唐代七夕诗中的闺怨

唐代有的七夕诗延续了齐梁时的传统:从被银河阻绝的织女联想到不能与伴侣共处的人间妇女,如崔颢《七夕》(《全唐诗》,1326页。):“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又如李贺《七夕》(《全唐诗》,4394页。):“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在牛郎织女相会这天,联想人世间孤独的少妇,虽然不明说,自然会暗含着这样一层意思:思妇们连天上的牛郎织女都不如,牛郎织女一年裏还能相会一晚,而她们的孤独日子仿佛无边无际。暗含的这层意思使诗歌特别哀婉。这种含蓄的写法我们在鲍照的《和王义兴七夕》裏最先看到。

在鲍照那裏这暗含着的这层意思,到了有些唐代诗人的七夕诗裏被写得很醒目。李商隐《七夕》(《全唐诗》,6167页。):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赵璜《七夕诗》(此首诗作者一作“李郢”,见《全唐诗》,6263页。):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

徐凝《七夕》(《全唐诗》,5379页。):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较之鲍照等的含蓄深婉,李商隐“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赵璜“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这些直抒胸臆的句子令人回肠荡气,低徊不已,别有一种缠绵的美。

鲍照、李商隐等在把牛郎织女和人间夫妻作了一番对比後,结论是人不如仙。牛郎织女每年总能相会一次,世上的夫妻可能漂泊流离多年也见不着一次。然而这个结论的逆命题也成立。我们可以反驳鲍照等,说仙不如人。牛郎织女一年纔能相会一次,世上的夫妻可以日日相守。事实上七夕诗裏也有这样的主题。这一主题的开创者是南朝最後一位皇帝陈叔宝。陈叔宝《七夕宴玄圃各赋五韻诗》曰(《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2518页。):

殿深炎气少,日落夜风清。月小看针暗,云开见缕明。

丝调听鱼出,吹响间蝉声。度更银烛尽,陶暑玉卮盈。

星津虽可望,讵得似人情?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天上的神仙牛郎、织女不如人间的世俗夫妻夜夜相守,更不如他陈叔宝珠围翠绕,夜夜笙歌。陈叔宝的另一首诗《七夕宴乐修殿各赋六韻》也说:“非同七襄驾,讵隔一春梅。神仙定不及,宁用流霞杯。”这几句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陈叔宝的创意也有人应和。宋代方夔《七夕织女歌》:

当初谩道仙家别,日远月长不相接。

不似人间夫与妻,百岁光阴长会合(见《古今图书集成·曆象编·岁功典》之七夕部。)。

方夔表达的意思也是仙不如人,但他的诗歌充满了人间的朴素的温情,不像陈叔宝祇是一派得意洋洋的享乐主义。

赵璜“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可以看作是对陈叔宝“星津虽可望,讵得似人情”的翻案。这或许是一个抓住了抒情诗特质的翻案。虽然方夔等的主题处理也有诗意,但比较而言,鲍照、李商隐、赵璜所代表的那种处理方式更能撼人心魂。“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词难工,而愁苦之言易好也”(韩愈《荆潭唱和诗序》,见《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四,262页。),後世选择鲍照等人这种愁苦主题的作品也更多。明代黄淑德《七夕》:

鹊驾成桥事有无,年年今夕会星娥。

时人莫讶经年隔,犹胜人间长别多(见《古今图书集成·曆象编·岁功典》之七夕部。)。

全首诗可以说是对赵璜诗亦步亦趋的模仿。

2.孟浩然将乡愁引入七夕

孟浩然《他乡七夕》(《全唐诗》,1653页。):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作客他乡的诗人,这个七夕夜,在寂寞的旅馆裏,一面想象着家乡今夜欢乐的游艺活动(乞巧等),一面感受着初秋的清凉,无法排遣的乡愁让他不愿意看夜空中将要相会的牵牛织女星。

孟浩然将乡愁融入七夕,为七夕文学增加了一个新的质素。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一个爱情故事,故事虽然说的是神仙,但很有人情味,所以诗人们在吟詠七夕时很自然地就想到了人间婚姻的不幸,早早地就把闺怨母题和七夕母题融合在了一起。七夕那天,诗人们即使像孟浩然那样身在異乡,一般也更愿意在齐梁以来很普遍的写作套路中组织自己的诗歌,书写与闺怨诗面目仿佛的七夕诗。上文所讲到的李商隐《七夕》便是一个例子。在这个普遍的七夕诗写作惯例面前,孟浩然的这首七夕诗显得面目清新。

孟浩然把乡愁母题带入七夕母题,为七夕诗传统带来了一股新风。不过,这股新风在很长一个时间段裏都没有被响应。在七夕诗裏用乡愁来回应孟浩然的声音的,我们所看到的最早的一首是五代的诗,然後是宋以後的作品。

南唐徐铉《驿中七夕》(《全唐诗》,8574页。):

七夕雨初霁,行人正忆家。江天望河汉,水馆折莲花。

独坐凉何甚,微吟月易斜。今年不乞巧,钝拙转堪嗟。

宋代范祖禹《七夕二首》之二(见《古今图书集成·曆象编·岁功典》之七夕部。):

少年重此夕,渐老何所?与子思故乡,置酒同赋诗。

坐来霜露淡,夜久星斗稀。王宫直北里,天外横歌期。

元代吴师道《七夕》(见《古今图书集成·曆象编·岁功典》之七夕部。):

木槿篱边络纬哀,卧看河汉远天回。西风不管扁舟客,吹下楼头笑语来。

明代周天球《金陵七夕赠皇甫司勋》(见《古今图书集成·曆象编·岁功典》之七夕部。):

片雨明河拭,双星阁道临。论欢天上别,惊候旅中深。

夕吹催飞藿,商声动早砧。城南倦游客,同折此时心。

明代张位《七夕》(见《古今图书集成·曆象编·岁功典》之七夕部。):

寒月催砧急,天风袭袂深。星河良夜色,牛女隔年心。

莎径流萤度,花阴促织吟。平生江海意,荏苒二毛侵。

明代陈荐夫《舟中七夕》(见《古今图书集成·曆象编·岁功典》之七夕部。):

碧汉淹灵驾,神仙渡鹊桥。如何江上客,空对可怜宵。

对家的思念和对伴侣的思念,许多时候是混淆在一起的,但两者在情调上还是有区别。与此相对应,闺怨诗与乡愁诗也各有各的传统情调。当它们与七夕诗融合时,闺怨诗传统使七夕诗褪去神话色彩,更富于抒情意味,更缠绵悱恻;乡愁诗传统则带给七夕诗些许苍凉。“西风不管扁舟客,吹下楼头笑语来”;“论欢天上别,惊候旅中深”;“城南倦游客,同折此时心”;“平生江海意,荏苒二毛侵”,这些诗句再也不是少年夫妻的青春情怀,充满的是人到中年後觉得世事沧桑的疲倦。

§§§第三节七夕乞巧诗

与七夕相联繫的,除了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还有许多与七夕相关的民间风俗,例如乞巧,许愿求富贵,晒书晒衣物等。《世说新语·任诞》曰: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褌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世说新语校笺》,393页。)

刘孝标就这则故事的注释引《竹林七贤论》曰:

诸阮前世皆儒学,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弃事,好酒而贫。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锦绮,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挂犊鼻也(《世说新语校笺》,393页。)。

《世说新语·排调》曰: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世说新语校笺》,430页。)

这两个有趣的小故事记录的是古人七月七晒衣物和晒书的风俗。关于七夕许愿的风俗记载请参看本章开头所徵引的《荆楚岁时记》等书的相关记载。

就像七夕的多种神话传说,最後大家祇记得牛郎织女鹊桥会,这些多种多样的民俗,到了後来人们逐渐也祇记得七夕乞巧。鹊桥会与乞巧是七夕诗的两大母题。在本书的上一节我们讨论了鹊桥会母题,下面我们来看以乞巧为母题的七夕诗歌。

1.七夕乞巧诗:宫体诗的一部分

我们所能看到的七夕乞巧诗主要是萧梁以後的,在这之前诗人们一般都吟詠鹊桥会。梁以前七夕诗中詠乞巧的就祇一首,宋武帝刘裕《七夕二首》之二。梁以後诗人们喜欢在诗中描摹女子的生活,儿女态十足的乞巧活动,自然成了诗人们七夕时喜欢用的素材,于是七夕乞巧诗成了萧梁宫体诗的一部分。这些七夕乞巧诗也和吟詠服饰、姿态等女子生活的其他宫体诗一样,风格轻艳。下面列举两首稍作分析。

简文帝《七夕穿针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1975页。参见《艺文类聚》、《初学记》之“七月七日”条。):

怜从帐裏出,想见夜窗开。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

刘孝威《七夕穿针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1882页。参见《艺文类聚》、《初学记》之“七月七日”条。):

缕乱恐风来,衫轻羞指现。故穿双眼针,特缝合欢扇。

简文帝萧纲、刘孝威的诗把乞巧过程中女性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得娇媚旖旎。刘孝威诗中的“双眼针”意象还提醒我们,七夕的夜晚,小女子们不仅乞巧,更望着牵牛、织女星许愿。“针”属女紅,是传统的乞巧的道具。可是刘诗中主人公所用的针不是民俗中乞巧一般采用的“七孔针”(《荆楚岁时记》:“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得。”见《初学记·岁时部》“七月七日”条。),而是“双眼针”。“双眼针”,与接下来的“合欢扇”,一起强烈地暗示了主人公是在祈祷早日成双成对。在这首诗裏乞巧祇是面子上的掩护,祈祷早日找到佳偶纔是心底裏的渴望。使用“双眼针”意象暗示乞巧有更深层的心理动机,这样的表达策略不限于刘孝威。同一时代的刘遵《七夕穿针》“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徐悱妻刘氏《答唐娘七夕所穿针》“连针学并蒂,萦缕作开花”,他们诗中的“双针”、“连针”可能是两枚针,而不是有两个针眼的针,但在乞巧中的实际作用和在诗中的表达效果,是与刘孝威的“双眼针”是一样的。

在唐代的七夕乞巧诗中,许多诗人沿用梁代宫体诗人的传统,描摹乞巧活动中妩媚的女儿态度。这类作品往往还借鉴梁代宫体诗人的表现技巧。例如祖詠《七夕》(《全唐诗》,1336页。):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这首诗与上面简文帝那首《七夕穿针诗》神似。其中“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一联,明显脱胎于简文帝的“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除了这部分沿用唐前乞巧诗传统的诗作,唐代乞巧诗也有一些新气象,这些新气象丰富了七夕乞巧诗的传统。

2.女性色彩被淡化的七夕乞巧诗

唐代七夕的节日气氛很浓,乞巧是这个节日中很中心的一个游艺活动。反映到诗歌裏,乞巧被当作七夕特有的仪式性行为,诗人们在诗裏写到乞巧,不再像梁代的宫体诗人是为了赏玩女性的姿色,而是希望通过描绘乞巧活动展现欢乐的节日气氛。下面举两个例子。

权德舆《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全唐诗》,3680页。):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羡此婴儿辈,吹呼彻曙闻。

罗隐《七夕》(《全唐诗》,7539页。):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

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在权德舆、罗隐的诗裏,乞巧的七夕是一家人,特别是妇女、儿童的狂欢节。

乞巧作为一个节日的仪式,寄託着人世的欢乐、世事的繁华。在别有怀抱的伤心人眼裏,它也可以用来反衬自己悲伤的情怀。权德舆全诗极写“外孙”、“内子”的欢乐、热闹,“羡此婴儿辈”一句,却把自己从这种欢乐裏疏离出来,孩子辈的欢乐把他的衰老、寂寞衬託得很忧伤。“七夕与人间怨别”一节裏,我们说孟浩然的《他乡七夕》把乡愁带入了七夕。这首诗的前面四句是:“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在这裏对“乞巧”的处理办法和权德舆、罗隐等是一样的,也是把它当作一个节日的仪式,欢乐的符号。“独在異乡为異客”的他,想起家裏的亲人此时正一起欢乐地乞巧,也许还正在想念他,这些想法使他更加感到旅馆中的寂寞不能忍受。

在上述诗歌中,乞巧被处理成节日裏的一个仪式,变得像重阳登高、中秋赏月等节日活动一样。这样描写乞巧,会使乞巧这一活动在诗歌中的性别色彩被淡化,从而使七夕乞巧诗本身从从前轻艳的宫体诗传统中解放出来,变得朴素、淳厚。

3.“巧”的双关

七夕乞巧的“巧”是心灵手巧的意思,妇女希望通过乞巧变得像织女那样精于女紅,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不过“巧”在我国的文化传统里还有一个名声很坏的意思。《老子》第二十章:“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庄子·外篇·天地》:“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又见于《论语·阳货》篇。)“巧”很多时候都与欺诈、虚伪、投机钻营、不讲原则、不论是非、唯利是图等小人行径联繫在一起。“巧”的这层意思也被唐代诗人带到了七夕文学的传统裏。

我们所看到的最先这样处理七夕乞巧题材的是柳宗元的《乞巧文》(见《柳宗元集》,487页。)。这篇文章很长,我们在这裏撮要叙述一下:一个七夕的晚上,作者看见妇女们在乞巧,受到启发,也作了篇《乞巧文》乞巧。妇女们乞巧是嫌自己手拙,女紅不够好。作者觉得手拙祇是小拙,而他那不通世务的毛病纔是大拙。作者用愤激的语气详述了自己如何在这个媚俗欺诈、是非淆乱的世界中手足无措,动辄得咎。然後乞求织女:

付与姿媚,易臣顽颜。凿臣方心,规以天圆。拔去呐舌,纳以工言。文词婉软,步武轻便。齿牙绕美,眉婕增妍。突梯卷脔,世所贤(《柳宗元集》,489页。)。

希望变得像自己所鄙视的小人那样在世界上蝇营狗苟。最後织女託梦鼓励他坚定心志,“宁辱不贵”。织女的话让作者明白自己无法改变自己的本性,不得不悲壮地“抱拙终身”,至死不渝。

柳宗元的这篇文章在後世有一些仿作,如宋代梅尧臣的《乞巧赋》,元代杨维桢的《乞巧赋》(梅尧臣、杨维桢的《乞巧赋》均见《古今图书集成·曆象编·岁功典》之七夕部。)。在七夕乞巧诗裏,这样把“巧”与诈伪联繫在一起的,我们所看到的最早用例是南唐徐铉这首《驿中七夕》(《全唐诗》卷七五四。):

七夕雨初霁,行人正忆家。江天望河汉,水馆折莲花。

独坐凉何甚,微吟月易斜。今年不乞巧,钝拙转堪嗟。

同类推荐
  • 花之语

    花之语

    在生命的长河中,人是时空隧道里最孤独的行者。幸好这世上还有花的清香与花的芬芳。花说,无论你觉悟得到还是觉悟不到,我都是你灵魂的倾听与倾诉者。《花之语》通过春夏秋冬四个特定的时空,通过对人生、社会、生活正能量的思考与感悟,让人慬得:人的灵魂需要得到三重和谐。一是人与自然,二是人与他人,三是人与自我的内心。所谓富即一生无憾,贵即被人需要。祝愿你我都是精神富贵之人!品读细思,净化个体心灵,激发向善向上的力量!
  •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本书吸取了当今文学制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卓有成效地将其运用到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研究会”的考察中,分别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社团组织制度”、“文学研究会的职业作家创作制度”、“文学研究会的编辑体制与传播制度”、“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论争与批评制度”等几方面对“文学研究会”的制度体系进行了探讨,为文学社团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些为传统文本研究、作家研究、审美研究所忽视的材料,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对拓宽与加深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具有启示意义。
  • 世间所有的不期而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世间所有的不期而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分为“日常生活,就是我的神殿”“摇曳多姿,世间的美好”“欣喜相逢,很高兴遇见你”“大千世界,不完美是人生真相”四辑。作者心思细腻,文笔优美且灵动活泼,尤其擅长从女性的角度,抒写日常的温暖,细细地观察和感悟生活。生活难免鸡零狗碎危机四伏,但仍然要从狼狈的生活中去捕捉琐碎的美好,从微小的地方去寻找生命的喜悦,让灵魂飞翔。尘世喧嚣,不如安于内心,因为总有些事物在不知不觉中浅吟低唱,暗流涌动,在寂静中奔跑生长,开出独属于自己的清丽花朵。
  • 阿拉伯文学史

    阿拉伯文学史

    黎巴嫩著名学者汉纳·法胡里的这部《阿拉伯文学史》全面深入地介绍了不同时期的阿拉伯文学情况。对作家、诗人及其作品也有充分的论述。资料丰富、脉络清晰、篇幅适中、便于阅读。自上世纪五十年代问世以来,在阿拉伯国家广为流传,深受读者喜爱。曾被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出版。
  • 宋词三百首译注评

    宋词三百首译注评

    本书是对《宋词三百首》一书的译注评,经作者毕宝魁数十年对宋词的研究,最终成文。本书在体例上,分为诗人小传、原诗、译文、注释、辑评几部分,力求准确、完整和精当。《经典宋词三百首译注评》既可以作为高校选修课的教材,也可以供一般的宋词爱好者参考使用。
热门推荐
  • 我真不是扶妹魔

    我真不是扶妹魔

    我叫陈长生,是真武道院四大祸害之一。我有个妹妹,她是真武道院十大天骄之一。扶弟?史上最强扶妹魔!天降系统扶妹,想成仙纵横诸天,只能先扶妹,我真的好累啊。
  • 运营时空

    运营时空

    【全文免费,巅峰火书】简介:胡涛本来以为得到一个逆天的异能就可以称霸地球,玩遍天下美少女……但是,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角落,走出地球,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令人震撼……帝国之间的争斗;来自宇宙之外的穿越客;还有逆天强者的超级阴谋……看下去,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多神奇!注:作者ID已改为(少了一颗心),新书《宙果归元》已发,请到书城搜索!作者拜谢!
  • 无尽圣尊

    无尽圣尊

    一生一世与君相随,一花一木与君相伴。为朋友可上至九重天,下至九幽黄泉。为天下生灵可死战魔界,君临天下。可弃天下为红颜,可弃生死为亲朋。一人一枪独挑天下英豪。那一刻与君相伴,这一刻与君同往。一枪一生死,一笑一苍生。一怒为红颜,一战为苍生。请支持作者:一生独往的处女座《圣尊》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坟——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坟——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心术:复仇鬼妃

    心术:复仇鬼妃

    她是靠鲛珠存活的活死人,他是凌国庶出的王子。他娶她,为的只是她心上的那个鲛珠,她嫁他,为的只是为国谋权。一朝梦醒,国破人亡,她背叛家国换来的是失心而亡。意外重生,她不再隐忍,伤害、欺骗她的,她都要讨回来。一身华服站在他们面前,勾唇浅笑“我的心该还给我了。”
  • 美人如花:古代第一商业女王

    美人如花:古代第一商业女王

    第一世,温愿想没爱情,那就专攻事业吧,然后赚了盆满钵溢的她被自己最要好的助理推进了大海;第二世,温愿想事业有过了,那就专注于爱情吧,然后她被自己最爱的男人送上了绝路;温愿想,她要是再活,她要男人也要事业,大不了做只猫也要是主子命,然后,她的第三世来了,男人和事业也来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在斗罗召唤水浒

    我在斗罗召唤水浒

    “叮,宿主突破一个小等级,随机召唤水浒好汉卡一张。”“叮,宿主突破一个十级大境界,获得召唤水浒好汉一次机会,获得将已有的所有水浒好汉卡片转换成现实人物!”
  • 壮丽的奥利诺科河

    壮丽的奥利诺科河

    玻利瓦尔城的三位地理学家、法国的两位探险家和玛夏尔中士及他的侄子让出于各自的目的,同时来到了奥里诺科河。他们各自租用了一艘船逆流而上。一路上奇异壮观的景象层出不穷。让为了寻找十四年前失踪的父亲,不顾沿途的危险,怀着坚定的信念要到达奥里诺科河的源头。途中他们遇到了匪帮的围困,让是否能脱离危险找到他的父亲呢?
  • 心魂之王

    心魂之王

    在造物主倒下之前,他将六种力量赋予到六个人类的灵魂中,被称为王心魂。其他的人类,运气好,能觉醒与自身灵魂相近的能力,称为心魂;运气不好,那就基本是一辈子的无能。
  • 除了修炼我什么都会

    除了修炼我什么都会

    那光与暗的交界处,存在了某些关卡。 千万年来,无数强者奋不顾身的血洒虚空,只为叩开仙门得永恒。 可是,这亿万修士中,偏偏出了一个奇葩,整日吊儿郎当,无所事事,混吃等死。 美食书画,诗词歌赋,十八般乐器,毒鸡汤,满嘴跑马,骚话连连... 能一巴掌拍死你,绝对不会废话。 一向大度的南林,最不会记仇了.. ......PS:本书是披着修仙小说的轻松文,没有种马,不是换一个女人就重复剧情的那种... 书名又叫《懒散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