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近年来,我们听到最多的无疑是“回到现场”。尽管我们都知道,“回到现场”本身是一件无法实现的事情,它只是我们悬挂于头顶,奋力想达到的目标。但是通过一些方法,确实是可以离“历史现场”更近些的。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在中国文化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近几年,也许是因为民族“寻路”的回归,作为辛亥革命寻路尝试建立的民国,一直是我们的关注重点。其中,尤其是那些学贯中西、个性鲜明的大先生,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少惊叹。不过,有一个现象,那就是,介绍他们的书籍里,都不多不少地渗入了当下撰者着眼于时弊而加入的个人倾向性看法。这些看法精彩、智慧、犀利,对当下的针对性非常强。但亦因此,由于撰者主观的过多介入,离“历史现场”的距离那还真不好说。
针对此,我想,对民国大先生群体的认识,有没有一条离“历史现场”近些的路子呢?
于是,本书就在这样的尝试下诞生了。
本书选取了两个视角:
一是大先生看大先生。即民国时期大先生们的相互记录、悼念或者回忆性文字,这些第一手的文字,无疑是更能抵近大先生们的文字。因为,他们相互都有着具体的工作生活交往,他们能够提供许多后人无法体味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往往就是大先生们一个截然迥异形象的有力证据。
二是大先生们的自述。这部分内容涉及大先生们自小成长或一生中重要经历的部分,都是极其珍贵的了解他们的材料。
同时,本书在编撰形式上,对“讲述者”和“被述者”的关系进行了一定梳理说明,这样可以使读者知道二者当时的具体交往情形,从而对这些记录文字有一个自己的判断。
总之,这是一本直观、直接的了解大先生们的书。通过阅读,也许你会发现,原来大先生们那么逗、那么可爱……
但,你也会发现,原来大先生们也有那么多的不合时宜、那么不近人情……